家庭道德诗
1. 关于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男女平等的诗歌、诗集、诗句,要求经典的,不要一些大白话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歌诗谣》之三百零三 婚姻比喻
(一)
可恶的婚姻,
如同面对苍蝇屎斑,
恋爱时没有发现,
蝇屎含卵滋生出"嗡嗡嘤嘤"令人烦。
(二)
可忍的婚姻,
如同对秋后的蚊子嘴,
虽说自私的心破坏了宁静,
没有吸血的言行忍一时算一时仍可入睡。
(三)
可过的婚姻,
如同对花上跳舞的蝴蝶,
虽然算不上多么有益,
但在花与果的故事中也应对蝴蝶言谢。
(四)
可意的婚姻,
如同对采蜜的蜜蜂,
勤劳的典型甜蜜的象征,
劳动与奉献缔结美满的婚姻和美好的爱情。
《歌诗谣》之三百六十三 邻里情
多一些热心,少一些冷漠;
多一些互助,少一些隔阂;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风波;
多一些春歌,少一些冬雪;
多一些关爱,少一些闪躲;
多一些招呼,少一些路陌;
多一些美德,少一些丑恶;
多一些花朵,少一些墙垛;
多一些草绿,少一些灰色;
多一些桥梁,少一些闭塞;
多一些信任,少一些心锁;
多一些科学,少一些歪说;
多一些交流合作,少一些孤独的自我;
多一些助邻为乐,少一些以邻为壑;
多一些宽容大度,少一些"常有理者";
多一些睦乃四邻,少一些水泥森林般的隔绝;
多一些心平气和,少一些大动肝火;
多一些"让一让,六尺巷",少一些"争一争,动干戈";
多一些取长补短和心胸开阔,少一些嫉妒邻居学富五车;
多一些同富同福大家乐,少一些眼红邻居财富多;
多一些同情理解,少一些笑邻之欠缺;
多一些"分工不同人无隔",少一些疏远邻居官位之巍峨;
多一些互通有无,少一些炫耀攀比笑贫气阔;
多一些公益事业,少一些自私自乐;
多一些尊重邻里的信仰,少一些精神侵略;
多一些尊重不同职业,少一些看人下菜碟;
多一些隐私观念,少一些问东问西问之错;
多一些自尊自爱不扰邻,少一些喧哗吵闹不负责;
多想一些低头不见抬头见,少一些不识不理左邻和右舍;
多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少一些"不问张三李四、不分青红皂白、不念老少"的各顾个;
多一些"大着肚皮容物,立正脚跟做人",少一些"小家蜗居";
多一些"世事洞明莫欺世,人情练达应助人",少一些"看破红尘叹炎凉,门面户对如贼防";
多一些"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少一些"空间距离近,心理距离远"的隔膜;
多一些德国人倡导的"爱你的邻居,但不要拆除篱笆"的分寸感,少一些"深挖洞,高筑墙"的偏颇;
多一些"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有做邻居的缘分不是很多"的感觉;少一些"疑神疑鬼,斤斤计较,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冷血"。
《歌诗谣》之三百六十五 心有"六尺巷"
让一让,六尺巷,
争一争,行不通。
胸狭争地立管锥,
心宽让道胜长城,
2. 关于道德的古诗句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3. 家庭伦理道德的名言诗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 关于家庭教育的诗词
学习好的传统书籍文章是可利用的方式和良好的教材,有助于陶冶孩子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比如谏太宗十思疏,资治通鉴,三字经,但不是所有经典诗文都适合小孩教育。有些含有嗔恨暴力,诲淫诲道,负面情绪的经典诗词就不适合。比如,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人头做酒杯 饮尽仇雠血
家庭教育方法推荐参考大安法师开示,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来,就是新娶进门的媳妇,你要教育她,她刚一来,你就得教她,以后她就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儿婴孩,在婴儿的时期,就要开始教育,你进行善的教育,他就养成一种善的习性、习惯,从一开始就踏上了正路,如果开始就邪了,那步步都邪。你以后等他形成了邪恶的习惯,这时候再去矫正它,那都不容易。 所以从开始的时候就得谨慎地教育。这样的家庭儿童教育,不仅是家庭的问题,它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治乱,你教育好了小孩,国家、天下就大治;你小孩没有教育好,都是匪类,都是那种恶心残暴之人,那么,天下也就大乱了。所以国家的兴衰,天下的治乱,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一些知识技能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经在现在的大中小学占的比例愈来愈微薄。所以这一点每个做家长的要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教育可能更多地侧重在知识技能的教育上,有关道德人格的教育,你还不能太放弃,你在自己家庭就得承担起这样的一种教育。现在的家长就注意自己孩子的成绩:你考得怎么样啊,又考了多少分啊,怎么又低了几分呐。他天天就关心这个。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他的老师关心的。你要关心你的小孩的这种德性、人格。这是学校教育可能不大关注的问题,而这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把小孩教育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小孩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你要教小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作父母的就要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如果你作为父母,你对老人一点都不孝,天天对老人呼来唤去,然后自己住好房子,父母却住在很差的房子里。那好了,你的儿女也看在眼里,等你老了的时候,你也住到很差的房间去。所以这个孝还不是口头上讲,你自己要做出来。现在家庭教育的糟糕,是很多父母,他自己就没有以身作则,于是他就不知道怎么教育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然后又有望子成龙之心,于是给小孩加了很多很多的负担。给小孩学很多班,又是钢琴班,又是英语班,又是电脑班,又是这个班那个班。现在家教都是知识技能的家教,可没有哪个家长请一个有道德的人教他道德,大概很少了。我们每个佛教徒,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尽量按照印祖的开示去做,让小孩从小接触圣人的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让他接触,让他背诵,这样就在他的内心播下了一个圣人做人的标准、做人的种子,他就会一生受用无穷。
5. 关于道德的古诗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内.
《史容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 关于道德的诗歌
11:1 诡 诈 的 天 平 , 为 耶 和 华 所 憎 恶 。 公 平 的 法 码 , 为 他 所 喜 悦 。
11:2 骄 傲 来 , 羞 耻 也 来 。 谦 逊 人 却 有 智 慧 。
11:3 正 直 人 的 纯 正 , 必 引 导 自 己 。 奸 诈 人 的 乖 僻 , 必 毁 灭 自 己 。
11:4 发 怒 的 日 子 , 赀 财 无 益 。 惟 有 公 义 能 救 人 脱 离 死 亡 。
11:5 完 全 人 的 义 , 必 指 引 他 的 路 。 但 恶 人 必 因 自 己 的 恶 跌 倒 。
11:6 正 直 人 的 义 , 必 拯 救 自 己 。 奸 诈 人 必 陷 在 自 己 的 罪 孽 中 。
11:7 恶 人 一 死 , 他 的 指 望 必 灭 绝 。 罪 人 的 盼 望 , 也 必 灭 没 。
11:8 义 人 得 脱 离 患 难 , 有 恶 人 来 代 替 他 。
11:9 不 虔 敬 的 人 用 口 败 坏 邻 舍 。 义 人 却 因 知 识 得 救 。
11:10 义 人 享 福 合 城 喜 乐 。 恶 人 灭 亡 , 人 都 欢 呼 。
11:11 城 因 正 直 人 祝 福 便 高 举 。 却 因 邪 恶 人 的 口 就 倾 覆 。
11:12 藐 视 邻 舍 的 , 毫 无 智 慧 。 明 哲 人 却 静 默 不 言 。
11:13 往 来 传 舌 的 , 泄 漏 密 事 。 心 中 诚 实 的 , 遮 隐 事 情 。
11:14 无 智 谋 , 民 就 败 落 。 谋 士 多 , 人 便 安 居 。
11:15 外 人 作 保 的 , 必 受 亏 损 。 恨 恶 击 掌 的 , 却 得 安 稳 。
11:16 恩 德 的 妇 女 得 尊 荣 。 强 暴 的 男 子 得 赀 财 。
11:17 仁 慈 的 人 , 善 待 自 己 。 残 忍 的 人 , 扰 害 己 身 。
11:18 恶 人 经 营 , 得 虚 浮 的 工 价 。 撒 义 种 的 , 得 实 在 的 果 效 。
11:19 恒 心 为 义 的 , 必 得 生 命 。 追 求 邪 恶 的 , 必 致 死 亡 。
11:20 心 中 乖 僻 的 , 为 耶 和 华 所 憎 恶 。 行 事 完 全 的 , 为 他 所 喜 悦 。
11:21 恶 人 虽 然 连 手 , 必 不 免 受 罚 。 义 人 的 后 裔 , 必 得 拯 救 。
11:22 妇 女 美 貌 而 无 见 识 , 如 同 金 环 带 在 猪 鼻 上 。
11:23 义 人 的 心 愿 , 尽 得 好 处 。 恶 人 的 指 望 , 致 干 忿 怒 。
11:24 有 施 散 的 , 却 更 增 添 。 有 吝 惜 过 度 的 , 反 致 穷 乏 。
11:25 好 施 舍 的 , 必 得 丰 裕 。 滋 润 人 的 , 必 得 滋 润 。
11:26 屯 粮 不 卖 的 , 民 必 咒 诅 他 。 情 愿 出 卖 的 , 人 必 为 他 祝 福 。
11:27 恳 切 求 善 的 , 就 求 得 恩 惠 。 惟 独 求 恶 的 , 恶 必 临 到 他 身 。
11:28 依 仗 自 己 财 物 的 , 必 跌 倒 。 义 人 必 发 旺 如 青 叶 。
11:29 扰 害 己 家 的 , 必 承 受 清 风 。 愚 昧 人 必 作 慧 心 人 的 仆 人 。
11:30 义 人 所 结 的 果 子 , 就 是 生 命 树 。 有 智 慧 的 必 能 得 人 。
11:31 看 哪 , 义 人 在 世 尚 且 受 报 , 何 况 恶 人 和 罪 人 呢 。
7. 有关道德的古诗词
《列女操》
唐. 孟郊抄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赠孟浩然》
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8. 关于道德的小诗
dfdcdfgfvxzscsdddfvc
9. 道德的诗句大全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版.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权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 关于道德的诗句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
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南宋-鲍照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
晋-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