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小模范事迹
A. 名人一生道德模范的事迹
“莫道人情老,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炼成金……”伴随着悠扬的乐曲《高天上流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道德的力量》20日晚拉开序幕。
舞台正中后方的大屏幕上,时而是“道德的力量”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时而是巨型金色全国道德模范奖章,无论是哪一个背景,都散发着金闪闪的光芒,耀眼而温暖。
道德模范们陆续从舞台的两侧走到台上,接受现场的鲜花和掌声,接受国家授予的荣誉和人们的致敬。
黑龙江桦南县73岁的赵永录大爷坚守在大河边,无偿为来往的乡亲摆渡49年。“不图别的,就图大家都平平安安。”
像赵大爷一样坚持善行的还有40年济贫帮困的山西矿工妈妈欧学联;义务救援30年,在大海中抢回130条生命的浙江渔民郭文标;36年捐款不断,受益者遍布全国的新疆街道干部刘乾坤……
向这些不平凡的坚持致敬!
“爸爸回家……”小诗研在桥头的哭喊,撕扯着每个人的心。
小诗研的爸爸孟祥斌是一位军人,他为了救一名轻生的女青年,纵身跳入浪急水凉的江中,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看着这曾经的镜头,许多观众眼里都噙满了泪花。短片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像孟祥斌一样再也不能登上领奖舞台的还有很多人,让我们记下他们的名字:罗成财、周波、杨继斌、邱光华、谭东、于春雨、于葆林、徐立科、李朗红、黎菊兰、崔学选、周鑫、熊宁、戴俊、郭孝义、王志睿、冯建国、阿木冬·吐鲁甫。
向这些勇敢牺牲的英雄致敬!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两个儿子和妻子都得了绝症瘫痪在床,支撑全家的是一条腿被截肢的残疾人。这个家的顶梁柱就是朱邦月,他40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母子三人,而且两个儿子是妻子前夫的孩子。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在一首《父亲》的歌曲声中,朱邦月拄着双拐走上了舞台。
像朱邦月一样孝老爱亲的还有:照料重病父母40多年,把8个弟妹抚养成人的青海牧民罗桑扎西;为公公捐献肝脏的好儿媳,河北农民张建霞;15年照顾瘫痪儿媳的山西好婆婆黄代小……
向这些无声的大爱致敬!
最高的荣誉,给最值得崇敬的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从全国近3万名候选人中共评出55名全国道德模范,262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他们助人为乐,不求回报;他们见义勇为,不怕牺牲;他们敬业奉献,拼搏进取;他们孝老爱亲,默默无闻;他们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他们都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向这些道德模范致敬!
“我要像你一样生活,你不是遥远星空最灿烂的星座,一点一滴的爱心点亮万家灯火……我要像你一样生活,你不是神州大地最美丽的花朵,一生一世的善良化作人间春色……”
颁奖典礼在歌曲声中落下帷幕,但是道德的升华永没有终点,让我们接过道德的接力棒,沿着这些高尚品德照亮的方向前进,给新世纪的中华文明,增添新的光芒。
宋志永,男,37岁,中共党员,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八里铺村村民。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宋志永心急如焚。他想到“30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灾,我们应该去支援他们”。在宋志永的倡议下,他和另外12名同乡农民兄弟组成“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在大年三十下午动身,经过长途颠簸辗转赶到抗灾一线,加入“抢修突击队”,投入到繁重的救灾重建工作中。他们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参与抢修十几处电力设施,为恢复灾区电力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宋志永再次奔赴救灾一线。一路上,他坐火车、出租车、摩托车、步行,最终到达灾情比较严重的北川县。随后“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的其他12名农民兄弟也先后赶到,他们汇合在一起,共救出了25名生还者。在四川地震灾区,“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穿着的红马甲,已成为醒目的“爱心名片”。他们同全国一批又一批志愿者一道形成了志愿服务、抗灾重建的动人场景。
救灾结束后,为继续给地震灾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有效帮助,宋志永倡议并组织成立了全国首家爱心志愿服务基金,将自己所获得的各类奖金及工资全部投入到基金中;开设了爱心网站,专门鼓励和支持各类爱心志愿服务。此外,宋志永还专程赴灾区将246名因灾不能在当地及时上学的孩子接到玉田县上学,并承担他们在玉田县两年学习期间的文具费用及其他花销。为帮助残疾儿童,宋志永在县特殊教育中心设立了爱心扶助基金,与19名残疾儿童签订了爱心扶助协议,承担他们的全部生活费,并出资5000余元为残疾儿童所在学校购置了15台缝纫机。爱心基金成立以来,共接受社会各类捐助12.1万元,除大部分用于四川学生在唐山的就学外,还救助了20多名困难群众。
几年来,宋志永还参与组织了各类主题捐助活动,帮助困难奶农、患白血病的学生、因失火致贫的农民等走出困境。宋志永以他博大的爱心,践行了“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宋志永先后被授予全国五四标兵、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唐山十大杰出青年、唐山抗震救灾特殊功勋奖、唐山市学雷锋标兵、唐山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B. 小学生道德模范事迹
9月21日中午,湘潭大学校领导及各院系的代表齐聚校门前,为的是迎接载誉归来的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和杨怀保。他们两人都是该校的学生。此前,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共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文花枝同学被评选为“全国十大诚实守信模范”、杨怀保同学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9月18日,他们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这次评选中,和文花枝、杨怀保一起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殊荣的大学生还有9位。他们分别是“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天津工业大学的徐伟、湖北长江大学的赵传宇、新疆大学的艾尼·居买儿,“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河南中医学院王一硕,“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曹于亚、浙江林学院的刘霆、中南大学的洪战辉、武汉大学的黄来女、甘肃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张晓。这11名全国道德模范群体中的“大学生模范”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昨天,他们坚持走过2005年8月28日,陕西洛川,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辆旅游大巴陷入了极度恐慌。车体严重变形,乘客生命危急。“挺住!加油!”——一句微弱却透着坚定的话,给了大家支撑下去的勇气。这个声音就是当时身受重伤的导游文花枝发出的。“我是导游,先救游客!”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这个20岁的花季少女以血肉之躯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既然我不能选择我的出身,那我就选择坚持,坚持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这一切!”杨怀保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现年24岁的杨怀保,出生于陕西省勉县定军山镇的一个贫困农家。中学时代,杨怀保的父母双双因伤病丧失劳动能力。12岁起,他就开始为家庭操劳,担负着家庭的重担,至今已顽强地走过了11个春秋。杨怀保坚持“读书和尽孝,一个也不放弃”,一身扮演着儿子、父亲、学生、老师、工人等多重角色。“妈妈,你一定要活着,只要你活着,我就能坚持下去!”刘霆是浙江林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今年19岁。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母亲6年前的一场疾病,发生了令常人绝望的变故。母亲患上了尿毒症,耗尽家里所有积蓄,不堪重负的父亲离家出走,母子相依为命。6年来,刘霆不仅要负担母亲的药费,还要悉心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由于支付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用,刘霆学会了家庭治疗。现在,他每天都要按时给母亲打针、吃药、测量血压。用母亲的话说,刘霆已经是“半个医生”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张晓这个家当得也很辛苦——父亲死于车祸,母亲瘫痪在床,张晓4岁时就扛起家庭的重担。14年来,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为母亲撑起一片充满亲情的天空。他每天5时起床,为母亲穿衣,帮她解手、洗脸、梳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先喂母亲吃饭,自己背过身喝汤。得知被大学录取的消息后,张晓坚定地表示:“不管怎样,都要背着母亲上学。”今天,模范载誉归来在甘肃,“孝老爱亲模范”张晓在兰州火车站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在被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破格录取后,张晓表示将用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对他的关爱。网友纷纷发帖说:“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他的那种精神和责任感却是难能可贵的。”“高校应该通过破格录取或者奖学金等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走向”。在武汉,“孝老爱亲模范”黄来女的事迹在全省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感动了社会各界,也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领导、省教育厅、团省委有关负责人通过捐款、慰问、颁奖等形式给她送去了组织的关怀。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武汉大学从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给予黄来女极大的支持,她的校友更是自发捐款3次累计金额超过3万元。在湖北荆州,“见义勇为道德模范”、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3级学生赵传宇跳入长江勇救落水老人的感人事迹被高校学子们颂扬。长江大学一名大一新生在校园网上留言:“赵传宇是个英雄,让我们努力提高修养、提升自己的能力吧,我们的国家需要更多这样有理想、有道德的建设者。”面对奔涌的江水,赵传宇挺身而出;面对当事人的酬谢,赵传宇婉言谢绝。他的事迹不仅感动了校园,也感动了家乡人。赵传宇的家乡河南省唐河县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发出向赵传宇学习的号召。在杭州,载誉归来的“孝老爱亲模范”刘霆参加了由杭州市、湖州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道德模范刘霆先进事迹座谈会”。得知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结果将在新闻联播里公布的消息后,早在9月19日晚,浙江林学院的学生就自发组织起来坐在电视机前收看,9月20日晚,学校再次组织所有学生干部集体观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一睹道德模范的风采。他们都是“近距离的”“每一个时代都必然产生它的道德楷模。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由于常常扮演具有先导性意识的社会角色,因此,在他们中间出现对社会具有道德示范作用的人物,一直都是十分常见的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11名获奖的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普通的人,他们表现出的道德行为,主要是来自作为人最基本的良知,这一点也是他们事迹最感人的原因所在。正因如此,他们对于青年人具有不容低估的影响力,青年人都会感到这些道德榜样人物离他们自己很近,常常就在自己身边,并非高不可攀或可望不可及的‘神’。可以说,这种道德榜样的近距离感,是让青年们在心灵上更容易受到触动,在感情上更容易受到感染的重要原因。”
满意请采纳。
C. 一篇关于道德小模范的故事
她和同龄孩子抄一样,是一个活泼、开朗、贪玩的孩子,喜欢做手工,喜欢画画,喜欢音乐,玩滑板是男孩子的天性,但是她特别的喜爱这项运动,每天都会到楼下练习滑板。对待作业非常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在默写词语的时候如果那个字没有记牢,她就会要求再默写一个同样有那个字的词。每节新课之前,她都会在家认真做好预习,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她喜欢看故事书,每天都要读两个故事才肯睡觉,这个习惯也是从小养成的,不读故事书就不肯睡觉。
D. 道德模范的模范事迹
助人为乐模范林秀贞:30多年赡养孤寡老人救危济困
30多年来,林秀贞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救危济困,被人们称为“好人林秀贞”。林秀贞义务赡养本村和邻村的6位散居孤寡老人,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其中一位已在林秀贞家生活了26年。老人常说,自己生活得比有儿有女的人还要幸福。
见义勇为模范赵传宇:勇救落水老人
2007年1月22日下午,76岁的张多平老人在长江荆江段江边洗衣服时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边散步的赵传宇听到呼救声来不及脱掉衣服、鞋子便纵身跃入冰冷的江中。这一段水深湍急,漩涡极多,落水人员生还几率很小,生活在此的本地人也不敢轻易下水,而赵传宇却在这刺骨湍急的江水中急速游到老人身边,他一手托起老人头部,另一只手朝岸边划去。两人的棉衣因浸水越来越沉,赵传宇也越来越吃力,他奋力游到岸边,把老人推上岸,老人得救了。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武秀君
武秀君夫妇从事建筑施工生意多年,凭借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2002年,武秀君的丈夫赵勇因车祸去世,留下个人名义的外债270多万元、债权300多万元。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诚信,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李素芝
在西藏工作31年来,李素芝始终牢记宗旨,热爱部队,热爱西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外科主刀30多年,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重大手术600多例,被誉为“高原一把刀”。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黄来女
黄来女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一个贫困家庭,4岁起就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四处奔走,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2003年高考,黄来女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学校通过“绿色通道”让身无分文的黄来女进入了大学殿堂,并且帮助她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给予每月120元的特困补助,黄来女靠勤工俭学维持着生计和学业。
E. 道德的力量—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纪实 内容
全国十大道德模范”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从刘霆身上,不仅能使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孝亲爱老的传统美德,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当代大学生所应有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
刘霆,一位阳光的青年,一位坚强的青年。他的自强精神、自立能力、感恩品质永远是当代青少年学子们应该汲取的。
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水, 同学们被刘霆的先进事迹感动着,纷纷表示要以刘霆同学为榜样,感恩父母,珍爱生活,勤俭节约,努力学习。
感恩的心
——读刘霆的先进事迹有感
“妈妈,我会带着你上完大学!我向你保证绝对不影响学习。”这是刘霆大哥在接到浙江林学院通知书后对母亲立下地庄重誓言。孝子刘霆带着母亲上大学的消息感动着中华大地。
刘霆,男,1986年出生,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人。6年前,刘霆大哥只有13岁,他家突遭厄运,母亲不幸身患尿毒症,此时,犹如晴天霹雳,给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蒙上了无限痛苦的阴影。为了治疗母亲的病,用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父亲不堪忍受而离家出走,更是雪上加霜,可刘霆大哥没有嫌弃身患绝症的母亲,用瘦弱的肩膀勇敢地挑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唱响了感人肺腑的感恩之歌。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刘霆大哥凭着坚强的毅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自己要上大学了,母亲怎么办?在征得学院同意的情况下,他带着母亲一起上了大学,终于实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在大学里,他一方面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母亲,晚上,要是母亲不舒服,他就爬起来照顾母亲。因为母亲不能吃太咸的东西,也不能吃味精,所以有时就在家里煮点稀饭,炒个青菜,尽一切可能让母亲生活得舒服些。为了省钱,还学会了给母亲打针熬药。另一方面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以照顾母亲为由,而请假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更没有迟到过一次晚自习,在班级里还担任多项职务。刘霆大哥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守住了自己的承诺,谱写了一曲充满爱心孝心感恩之心的赞歌,成为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楷模。
我和刘霆大哥那时相比,几乎是同龄人,可我每天穿着崭新的衣服,喝着可口的牛奶,花着父母给的零用钱,整天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成了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如遇不称心的事,或一时得不到满足,就大耍脾气。今天,我读了刘霆的先进事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羞愧得无地自容。
现在的我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从小倍受家长的宠爱,因此,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本体会不到人生道路上的艰辛,一遇到挫折就退缩,或自暴自弃。对父母,对长辈,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同学们那,请和我一起反思吧!刘霆大哥用坚强的品格化解了人生道路上的困境,用一颗纯洁的爱心孝心温暖着患病母亲那颗冰冷的心。难道我们只能做依附于父母身上的“寄生虫”吗?不,我们不能!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家庭,条件也各不相同,但比起刘霆大哥来要幸福得多,我们也需要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在家里,当父母下班时,递上一杯热茶;洗脚时,端上一盆清水;休息时,削一个苹果……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平时,在车上,主动让座;在马路上,扶盲人过马路;在校园里,拉一把摔倒的**、小妹妹……为社会献一份爱心。“人人都付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时刻注意为他人着想,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人生将变得精彩而充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咱们一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和他一样有自强精神、自立能力的好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