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国法治聚焦

中国法治聚焦

发布时间: 2021-02-11 13:56:12

❶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法治中国法治聚焦是不是停止了

活在影视里的东西哪有生命里?忽悠人的东西

❷ 为什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法治

治建设水平和制度创设能力,是一个国家外树形象、内聚民力、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带领民族走向复兴的进程中,法治中国目标越是接近,党越要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对许多重大前沿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制度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回答”,针对依法治国的意义,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如是表述。

已到重大历史关口

当前,无论从国际环境看,还是从国内形势看,我国依法治国进程都处在重大历史关口。

从国际进程看,文明国家的崛起和制度成熟定型,离不开法治能力的彰显。当今世界上部分国家出现局势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大多与法治未立、民主先行有关,给治国理政以警示。

而众多国家的复兴,依靠的也是良法善治。新加坡虽建国不足50年,但其凭借良好法治和清明政治,一跃成为世界公认的法治国家;荷兰人口不过600万,但因创设“国际法”令世界尊重。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因而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关口,法治能力的提升、法治氛围的形成、法治环境的培育至关重要,关系着中国能否全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家治理方式看,我国正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点,培植制度优势和法治文明是复兴之梯、崛起之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说,中国强大不是要让人家害怕,而是要让人家尊重,所以必须有软实力,包括价值观、制度和法治。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二大外商投资国,中国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国际规则尤其是法治规则。一位资深外交人士认为,当前无论处理国际关系冲突,还是应对贸易激烈摩擦,都需要善用法律武器。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说,国际上有影响的评价体系都由西方掌控,我国亟待建立一套更为公平的评价体系,以摆脱在法制形象发布上受制于人的现实。

从现实挑战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面临共识难聚、诚信难立、权益难维等考验,执政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目前仍存三大落差

综合受访专家和干部群众意见,当前仍有三大落差值得关注:

一是法律大国与法治强国的落差。截至2013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43部现行有效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80多件现行有效行政法规。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加上其他立法确认的具有法律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

“我们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300年立法进程,即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法律体系也已比较健全。”张文显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有法可依的目标基本实现,但距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仍有差距,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仍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

二是权力色彩浓与法治色彩淡的落差。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法治的前提是公权力受到约束,但从实践中,这个状况目前仍待改变。

三是社会法治呼声高与国民法治素质低的落差。受访法律界人士说,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期盼越来越强烈,期待司法的权威性、定纷止争能力亦能同步提升。但是,当前钻法律空子、知法犯法、权力干法、舆论扰法的现象仍有发生。

人民的期盼与需要

接受瞭望采访的专业人士,渴盼中国法治向前大步推进,在他们看来,依法治国的关键之一,在于依照宪法和法律管住权力、保障人权。

李林指出,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依然相信“权大于法”,甚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这对法治造成较大伤害;

部分群众信权不信法,信“管”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甚至信钱不信法等等,使我们的法治建设缺乏应有的社会基础;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管住权力、管住官员,切实解决公权腐败的问题,取信于民。

另一个关键点是,通过法治保障人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法治进程中得到更多实惠。特别是通过法治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增加更多的幸福感。

“四中全会将主题定为依法治国,是对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与发展。它有力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的关注和期待,表明党中央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也充分表明我们党治国理念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封丽霞这样告诉瞭望。□(文/《瞭望》记者)

参考:《瞭望》--聚焦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如此重视依法治国
http://news.jwb.com.cn/art/2014/10/22/art_189_4961511.html

❸ 中国近代史上的礼法治政的焦点、结果和意义

"礼法之争”指以修订法律馆沈家本为首的法理派与义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围绕《大专清新刑属律》等法律的制定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以沈家本为首的法律派认为修订法律应以西方通行法理为立法基础,因此被成为“法理派”。而以张之洞、劳乃宣为首的封建贵族阶层却要求修订新律应以中国传统法律为依据,尤不应偏离中国相传数千年的礼教民情。因此被称为“礼教派”。
“法理派”和“礼教派”的争执主要有以下几个焦点:
第一,“干名存义“条存废问题。
第二,“无夫奸”以及“亲属相奸”问题
第三,“存留养亲”存废问题。
第四,子孙能否向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问题。
第五,封建家族伦理问题。
争执的结果是《暂行章程》的制定。
“礼教派”认为制定新刑律不应偏离中国男尊女别等礼教,封建阶层偏袒这一派意见,因此在《大清新刑律》后附上五条章程。
“礼法之争”实际上是顽固的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抗争。
更多历史问题,可以上招考在线

❹ 中国法治建设如何做到四个基本格局

法制建设的基本格局是,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法制监督贯穿这四个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只是有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还未建成,正...

❺ 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步

中国抄法治建设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人人享有平等权利,人人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活动,做事不超越法律底线,为了国家安全,制定了《反分裂法》,为了环境保护,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为了国家的利益,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制定和修改了一百多部法律,这些法律对于建设祖国,保障人民生活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向小康社会迈进。

❻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三个阶段是哪三个阶段

新时代中国法制建设的三个阶段是指:刚开始建国时期法制刚刚建立的阶段、法制逐步完专善的阶段、现在属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的阶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国宪法明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直接行使一定国家公权力。在治理现代化的条件下,执政和行使国家公权力必须以法治为基础。

❼ 中国法治现状如何.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人治"问题上采取了各种措施,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人治和人治思想依然有它的市场,人治是中国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经济现代化要求必须实行法治,彻底摒弃人治。法治是近代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近代西方的法治,推动了西方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自由竞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责、权、利关系;必须实行商品的等价交换,保护企业之间的竞争;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和商品信誉;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管理国家、经济、企业、社会……所有这些,都必须实行法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所要求的。
人治与法治,并不是简单的领导制度的区别,而是判断一个民族是否加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应当指出,我们至今对人治的危害、法治的意义的认识都还不够全面深刻,这也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和谐社会要求有秩序,要求稳定,要求公平和正义,因此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众所周知,所谓法治社会,就是社会公民和社会组织把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其基本特征是立法必公、执法必严。所谓“公”,就是公平正义,大多数公民赞成;所谓“严”,就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仅仅做到这两点,社会就会太平、就会和谐了吗?
秦朝推行商秧和韩非的法家思想,推行严刑峻法,当官的都是酷吏,执法严格,可谓“法治”社会了。但秦不行王道而行霸道,不遵周公所制的“周礼”,民不知礼、义、廉、耻、信,人无伦常,盗贼丛生,官府一味地镇压,最终区区几十年秦就亡了,没有建成太平盛世、和谐社会。
乱世用重典是句屁话,没听说过人心是可以杀服的。清朝初年,康熙帝从元朝短命的教训中悟出人心不可以杀服,积极学习汉族文化,尊崇孔、孟,祭祀明太祖陵,重用汉族贤达,用礼、义、廉、耻、信教化万民,才收服了人心,出现了唯一一个异族统治下的太平盛世――康乾盛世。
所以,法治社会建设与社会文明建设必须同步推进,推行法治要有推行法治的社会土壤―――社会民众推崇平等、自由、博爱的普世价值观,礼、义、廉、耻、诚信等中国特色的贵族精神占主流,大部分人积极追求真、善、美,自觉抵制假、丑、恶。
不信请看,南京“彭宇案”中,法官说:从常理看,如果彭宇没有撞倒徐老太太,他就不会主动扶起徐老太太并送到医院治疗,彭宇这样做了,就一定是他撞倒了徐老太太。在这样的“常理”下,彭宇杯具了,美好的雷锋精神也寿终正寝了。
可以看出,要建成真正的法治社会,还任重而道远。

❽ 中国的法治现状

G68D7984G68468FGAS748F7/7G8S74G68E 77S8E7F9

❾ 中国社会法制和中国民生聚焦网是专门骗人的网站,骗子!!!有被骗的吗

中国社会与民生网虚假网站,其实真名是社会与民生网不带中国二字。隶属:中盛峰淼(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门的骗子诈骗网站。敲诈勒索一些小地方的单位,如果人家不给钱就声称要告发,其实告发个屁呀,他们根本就没有权威性的,请大家一定要小心,互相转发以免更多的朋友上当受骗!!!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 发布:2025-07-03 22:52:29 浏览:5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 发布:2025-07-03 22:40:43 浏览:194
派出所值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3 22:12:29 浏览:835
中华人民刑法修正案九 发布:2025-07-03 22:11:27 浏览:105
劳动法劳动就业的原则 发布:2025-07-03 22:09:04 浏览:296
民法典六百三十八条第二款 发布:2025-07-03 22:01:53 浏览:483
2014劳动法司考真题 发布:2025-07-03 22:01:48 浏览:133
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03 21:56:37 浏览:696
福州仓山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03 21:52:47 浏览:781
分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3 21:44:06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