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课程主要成效

法治课程主要成效

发布时间: 2021-02-11 17:04:41

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自由发展空间。文章首先概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随后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2016年9月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师大举行,提出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内涵的中国学生培养思路。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基础课程,以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现阶段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1.文化基础
文化学习是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仅以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科学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念,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2.自主发展
以往的中学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受到限制。而核心素养则提倡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例如要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发问精神。此外,也要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直接帮助,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社会参与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学科,而核心素养也主张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另外,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责任担当,提高社会活动中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些都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必要的促进作用。
二、道德与法治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促进深度体验,提升探究能力
教师要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层次价值,不仅让学生通过书本教材“知其然”,更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标。为此,教师要积极尝试师生角色转换,以更加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向主动参与转换。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美好集体有我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集体给自己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在“五一劳动节”时,组织班级中的学生成立志愿者队伍,有的队伍负责清理校园花坛中、草坪中的垃圾,有的队伍负责宣传和制作黑板报。最后由教师进行活动经验总结,大家在活动中互帮互助,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也间接的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2.释放学习主动权,开展共享式教学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主动“放权”,同时要能够更多的关注当代中学生的学习诉求,从而确保课程教学模式能被学生所接受。例如,当代学生被称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有着较高的兴趣,教师可以更多的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包括现阶段比较常见的MOOC(慕课)、公开课、微课等,都可以尝试引进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基于互联网的辅助教学模式,也继承了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教案发布到校园网、QQ群里进行共享,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下载课件,自行学习,温故而知新。
3.进行学科整合,培养综合素养
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具备批判和创新思维……都至关重要,而这些素质无一例外都是跨越学科的综合素养。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观念。道德与法治与初中其他文化课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历史、地理等,教师在进行本学科内容讲解时,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适当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国家利益至上》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历史中的一些名人,像林则徐、周恩来等,这样不仅使得道德与法治内容更加生动、灵活,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15年下发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深化对综合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结语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代中学生必备的一种品格和能力,从中学阶段开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从教师角度来说,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也要注重转变传统观念,例如充分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整合等,为学生营造相对宽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本位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Ⅱ 积极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培养新一代守法的公民;还可通过学生向父母宣传法律知识,达到普法的目的。也可让老师在宣讲法律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加快依法治教和依法治学的步法。

Ⅲ 如何评价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专局出发,对推进社属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各级政法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职能、忠诚履职,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政法系统呈现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新常态。

Ⅳ 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为青春护航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为青春护航上完这节课。

Ⅳ 实行依法治国和我国在依法治国方面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在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依法治国进程中专取得了很大成绩。
人权保属护方面,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刑法典,取消了类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三大基本原则,使我国刑事法律在注重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受害人权益的同时,也注意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立法思想。1996年3月17日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无罪推定”规则,并规定死刑执行方式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体现了我国维护人权尊重人格的司法理念。
民主立法方面,听证制度的确立与实践、重大法律草案全民讨论的实行,为人民参与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径。
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写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将其确定为我国的治国方略。

Ⅵ 在法治知识课程中你体会到了哪些法律

通过近期的学习,我收获很多,能够对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觉得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贵在坚持,我们应该注意...

Ⅶ 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王 旭 琴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反思 2019-12-09
本论文在2019年《思想政治教学》杂志第二期发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以《行为与后果关联》为例
内容摘要:本文以《行为与后果关联》为例,谈笔者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四个具体做法:第一、明晰教学目标;第二、精选教学案例;第三、精心组织教学;四、布置有效作业,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在日常教学中让核心素养入脑入心,着力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判断力、道德责任感,提高践行的自觉性、自信心、自豪感,卓有成效的落实核心素养,努力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具有公共精神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行为、后果、责任、落实、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核心素养主要聚焦在“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和“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两个主要层面的素养。作为坚守在教学一线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呢?下面以《行为与后果关联》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做法:
一、明晰教学目标,落实卓有成效
依据新课改理念,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可发展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入手,根据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特点,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有计划在实际教学目标中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落实学科素养,使学科素养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能生动具体地融入到中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每一节课的有效教学都要有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教材和相关教参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现状了解后共同制定出来的目标。要想使得学科素养的落实,不

热点内容
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 发布:2025-07-04 02:24:37 浏览:120
昆山市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7-04 02:19:46 浏览:665
姓名权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7-04 02:08:24 浏览:503
销售类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4 01:58:22 浏览:114
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议活动 发布:2025-07-04 01:53:12 浏览:463
原材料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4 01:52:24 浏览:731
关于法律知识竞赛的观后感 发布:2025-07-04 01:42:09 浏览:36
禁止吃早餐的班级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4 01:41:05 浏览:688
新疆交通法社会调查报告 发布:2025-07-04 01:40:21 浏览:960
合同法中的恶意串通怎么证明 发布:2025-07-04 01:26:25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