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爱

道德经爱

发布时间: 2025-07-03 17:46:50

❶ 在《道德经》中,为何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句话的原意是:过分地追逐名声,就必然会浪费精力,过多地追求财富,就会背负巨大的负担而死去。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在疯狂地追名夺利,那些影视明星们终日像孔雀一样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容貌,专家学者们也不甘寂寞,经常在镜头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些都是追求名声的具体表现。

名与身孰亲?就是指有些人把外在名声看得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有人为了一些虚名而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浪费自己的精神生命,有人为虚名没日没夜地工作,更有人通过牺牲自己的身体和思想自由来花获得这些虚名。

❷ 《道德经》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什么意思

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宠本来是低级之物 , 人们骤然得到它 , 为之惊喜 , 一旦失掉 , 为之惊惧 , 这就叫宠和辱都是人的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

人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由于人们有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如果人们没有了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人们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2)道德经爱扩展阅读:

赏析: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❸ 道德经里的爱着什么意思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版。 ——《老子》二十七章。此中权的爱是爱惜的意思。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此中的爱就是喜欢。

爱养万物不为主.——《老子》三十四章。此中的爱应该是名词。代表是”什么“

❹ 《道德经》44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一部分: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是虚名重要还是身体重要,是财富重要还是身体重要,是得到有害还是失去有害,其实老圣对这些问题并没有做出判断,比如财富与身体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财富有时候却可以养身,因为没有财富可能自己都活不下去,财富本身不能养身,但可以间接的养身;身与名,身与货、两个互相为用,得与失两个也是互相为用

这个道理,后来道家的庄子也曾引用,在《庄子》杂篇之《让王》中,当时韩国遭遇了魏国的骚扰,打了败仗,魏国要求韩国割地,韩王实在不愿意,就觉得非常的痛苦,然后有子华子者就想劝韩王割地,因为现在割的地将来还可以反攻拿回来

于是他问韩王,名利权位与身体比,哪一个重要?韩王说当然身体重要;接着又问韩王,身体与膀子比较,哪一个重要?韩王说,当然身体重要,所以子华子就劝他,现在你等于生了病,两个膀子非砍不可了,你是愿意要权位呢,还是愿意要膀子呢?韩王说还是命比膀子重要

这是庄子借用老圣的思想加以发挥,天下固然重,权位固然重,如果没有生命的话,天下有什么用?权位有什么用?可是世人还是觉得天下重要,为了获得名利财富而忙碌一生,甚至连生命都可以弃之不顾,何苦来哉!因此才会得出“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两句结论,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告诉我们,要懂得生命的重要

第二部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不辱,这里所讲的辱,与佛家所讲的烦恼是同一个意义,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但有一个自我的标准,那就是自我满足

比如可以想象这样的生活场景,天气很热,只需一杯凉茶,半碗凉面,手拿一把扇子,坐在树荫底下,时不时的摇上两下,说不出来的舒服,惬意!又如打坐修定的时候,能做到什么都不想,既无欢喜也无痛苦,说不出来的轻松自在,内心平和,这都是人生知足的体现,而不知足就是说人的欲望永远都不会满足,所以永远活在烦恼痛苦中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懂得知止,就如前面章节所讲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因此我们要懂得知止、知足的意义,才能不被名利财富所束缚,不被情感得失所蒙骗,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长长久久

❺ 《道德经》为什么说“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份贪欲必然会有大的耗费 过份地敛聚必然会有过多的丧失。 知道满足就不会遭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致危殆,这样才可以平安长久

热点内容
司法局做什么的 发布:2025-07-04 00:50:27 浏览:907
劳动合同法计时工资 发布:2025-07-04 00:50:12 浏览:881
依法治国从我做起 发布:2025-07-04 00:39:23 浏览:820
女法官提高司法公信力 发布:2025-07-04 00:36:54 浏览:829
法治与国情 发布:2025-07-04 00:33:55 浏览:335
法学审判长 发布:2025-07-04 00:27:34 浏览:42
诉讼查询公司账务的法律文书 发布:2025-07-03 23:54:51 浏览:490
民事诉讼法最新修改时间 发布:2025-07-03 23:51:14 浏览:22
xj司法局 发布:2025-07-03 23:36:03 浏览:154
新婚姻法外遇离婚财产分割 发布:2025-07-03 23:33:42 浏览: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