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
『壹』 《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
《安全生产法来》立法的目的:源
1、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2、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3、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4、促进经济发展。
5、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具有丰富的法律内涵和规范作用。它的通过实施,对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激发全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珍视和保护,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识。
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特大事故,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1)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监部门三大职权
1)现场调查取证权,即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可以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单位不得拒绝;
2)现场处理权,即对安全生产违法作业当场纠正权;对现场检查出的隐患,责令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职权;
3)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其对象是安全设施、设备、器材、仪表等;依据是不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条件是必须按程序办事、有足够证据、经部门负责人批准、通知被查单位负责人到场、登记记录等,须在15天日内作出决定。
『贰』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目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内减少交通事故,保容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2)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叁』 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依据是那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公布 施行过一部国家安全法,主要是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履行的职责特别是反间谍工作方面的职责。但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这部法律已难以适应全面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需要。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扩展阅读
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肆』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1、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完善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3、新法提出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安全职责。
(4)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扩展阅读:
新《安全生产法》的10大重点内容摘要
1、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3、落实“三个必须”,确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地位。
4、强化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5、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标准和工作职责。
6、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职责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7、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9、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10、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伍』 学习认识国家安全法的重要意义
国家安全法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任务,规定了国家安全内的基本制度,覆盖了国家安全各容领域的工作,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国家安全基本法。
它不仅建立起了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而且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国家安全工作的相关制度,明确了国家机关、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该法涵盖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是一部集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法律。
(5)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扩展阅读:
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法,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才能有效推进国家安全工作。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开展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都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陆』 《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柒』 制定国家安全法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国家安全,对想颠覆政权和破坏稳定的人起震慑作用,并对违反的人进行严肃的处理
『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
第七条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
(8)国家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部法律的通过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全面走向法治时代的崭新开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玖』 国家制定安全法的目的是什么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专民、法人和其他属组织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告效率而制定的,它是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基本法律。该法已惊天动地2003年10月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为了配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和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内容和立法原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直接参与立法的同志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一书。该书对道路交通安全法逐条进行了深入、全面、准确地阐述,并对立法中遇到的争议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评析。 本书内容权威、实用,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驾驶员、驾驶培训机构、交通事故当事人,以及广大公民必备的权威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