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消费
❶ 消费者会为“道德产品”买单吗
近年来来“道德消费”的概念兴起自。所谓“道德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会考虑产品的社会和道德定位是否与他们的价值观一致,比如他们会考虑产品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制造过程中劳工措施是否妥当。许多调查报告都声称,即使普通消费者也会对“道德产品”有所需求。然而,当企业真的提供这些产品时,除了一小部分特定的消费者外,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为了解道德消费者的真面目,作者在近10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民意调查,并对八个不同国家的消费者进行了120次深度访谈,其中问及他们过去的购买行为,结果所有受访者都承认自己在过去某个时间买过假货。虽然受访者认同那些有利于劳工、环境和知识产权的做法对社会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这些问题与他们自身有什么关系,也不愿为此承担更高的商品价格。他们大多不会为了道德去牺牲产品功能。
不过展望未来,人们会习惯于道德消费,这种演变是渐进的。企业和第三方信息提供者必须让主导市场的务实型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其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价值。
❷ 当今社会到底消费怎样的道德
社会公德复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简称“公德制”。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❸ 消费感情道德是什么意思
就是那感情和道德
来做交易的意思
这样不好的
即伤害了自己 也伤害了别人
❹ 鉴于人们对可持续消费做法的日益关注和明显需求,为什么我们现在不都是有道德的消费者 绿色消费者
即使有钱,能买得起很多东西,也要珍惜资源尽可能节约,减少浪费和污染。我认为这样才是有道德的绿色消费者。
❺ 大学生哪些消费是不道德的
网吧消费
❻ 符合道德的消费方式有哪些
如果是自己赚的钱,那怎么花都有理
❼ 为什么我觉得成为一个真正道德的消费者很困难
道德只是一种所谓的传统习惯,习惯有好有坏,好的被人们代代相传成为了优良道德,坏的则成为了丑行.
❽ 小学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消费者
开学了,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但开学在蕴含着新希望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少新老问题,其中一个,是学生们消费引发的问题。场景一一家专卖学生用品的小店铺里,有三个小学生正在兴致高昂地抽卡。学生是一包、接着一包地抽,老板娘是不断地按着计算机记录数目。抽到理想中的闪卡而忘乎所以的学生,忽然被老板娘叫停,原来100元全用完了,扣除买文具所需的50元,其他的都用于抽卡。场景二书店内,挤满买书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手上拿着的并不只是一两本书,而是十多本书,教辅书、习题册、名著等等,结帐时当然也不是10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的。调查一近日,广州市消委会消费者之家网公布一项专项消费调查,部分初中生购买游戏用的点卡、Q币的热情不亚于购买学习用品,而且零花钱在500元以上的中学生人数占了15.8%,部分中学生存在消费较高的现象。据了解,休闲娱乐、零食、服饰分别占了中学生消费支出的40.4%、33.6%、31.6%,而购买学习用品占21.1%,39.7%的初中生热衷于购买游戏用的点卡、Q币,这个比率远高于购买学习用品的比率。调查二麦肯锡公司通过访问中国大城市到中小城镇的800名12岁~17岁的青少年消费者后得出:中国城市青少年每年直接消费和为他们而产生的消费总额达2900亿元人民币,他们每年的零花钱高达600亿元,家庭每年在青少年子女身上的花费近2300亿元。学生消费奢侈令人忧一位教学多年的罗老师担心地对记者说,现在学生的消费习惯让他产生不少忧虑。一忧的是他们所消费的商品如闪卡、Q币、零食等对其身心健康并无益处,但是学生们却并不认为这有问题,任凭自己的喜好作主,长此以往,他们将失去对商品价值的正确判断;二忧的是他们所花费金钱的额度逐年在提升,现在广州的最低工资保障才刚升到700元以上,但是零花钱在500元以上的中学生人数占了15.8%,每月500元用于购买零食、休闲娱乐等非必须消费可谓奢侈,当一直大手大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无法继续他的高消费,他该怎么呢;三忧的是部分家长在尽力满足子女消费欲望的心态之下,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有求必应,这将无法令未成年人产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金钱观。家长,请教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罗老师认为,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是必须的。但是该如何做呢?首先,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并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不妨从日常带孩子去购物来实现。家长在出门购物之前就和孩子讲好“条件”:如只能买一样自己喜欢的。这样,孩子就会在整个购物过程中仔细考虑他要的东西。但是对于孩子的过分要求,即使你买得起,也应该对孩子说“不”。慢慢地,孩子会知道,不是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其次,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资源。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然后让他记录下每次的消费,然后帮助孩子比较怎样的花费可以让孩子地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是让孩子了解金钱的局限性。当孩子慢慢接触到金钱,并发现金钱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零食、小玩具之后,会开始给所有东西“标价”,这时我们正好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是多少钱也不换的。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去放弃金钱。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会挣的钱,可是爸爸爱我们,想和我们一起度假,我们的假期因为爸爸的参与而更快乐,这时候我们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比金钱更重要。有些东西与金钱的多少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比如健康和快乐的心情。而作为家长,在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避免陷入不理智的消费中,如开学时,家长购买如此多的教辅书,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没时间做,也未必适合孩子。家长的这种非理智消费是会给孩子形成一个不好的榜样。
❾ 消费生活水平决定社会道德
跟你说一说思路,具体你自己再完善一下
1 说明消费生活水平对社会道德的作用(经济决定文化)
2 社会道德需要培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❿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应该怎样遵守市场道德
买卖东西自觉索要发票。不购买低俗的产品等。。都可以算是在遵守市场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