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纵向立法改革

纵向立法改革

发布时间: 2021-03-13 00:08:09

Ⅰ 横向法律关系和纵向法律关系的区别

横向法律关系是指法律的相互联系,纵向的法律关系是时间的先后顺序。

Ⅱ 纵向法律关系举个例子

横向法律关系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就是上下级的关系,如宪法、法律、规章就是纵向法律关系

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种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法律:54宪法,75宪法,78宪法,婚姻法,刑事诉讼法
其他的都是条例
1978年,中国开始了法制的重建。当时,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社会主义法制发表讲话时曾明确指出,中国需要一大批具有权威、真正得到执行的法律。此后,中国进入了所谓的“立法爆炸”时期,大量的法律、法规、条例被制定。到1992年中国明确提出改革和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立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法律部门。简而言之,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法制”,可以称为“法制国家”。[1]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与时俱进的务实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党的十五大上,中共中央又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随后将其写进了宪法。这标志着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中国适时地开始了由“法制”向“法治”的迈进。
2.改革开放至今有了企业法、教师法、物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近300部国家法律,600余件行政法规,7000余件地方法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

Ⅳ 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是什么

朋友你好!法律体系纵向构成上是法律、部门法、法规范、原则和规则。法律体系是指一国全部现行法律所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总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同时各部门法之间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法律的特殊的内在结构,法律体系就是指一国法律的内部结构。

Ⅳ 以下哪些法律体现了纵向法律关系

纵向法律关系又称“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或不对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回立的权力服从关系答。其特点在于:(1)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或不对等的地位(2)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随意放弃。
最典型的纵向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比如,交警指挥警察,双方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地位(命令与服从、监督与被监督等关系)除非合法程序,不能随意解除(急救车)
当然,若警察下班脱下警服,去超市购物,就不是行政法而是民法来调整的法律关系了。

Ⅵ 横向法律关系与纵向法律关系

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

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

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旧法学称“特别权力关系”)。

其特点为:

(1)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亲权关系中的家长与子女,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在法律地位上有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监督与被监督诸方面的差别。

(2)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与此不同,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在于,法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如民事财产关系,民事诉讼关系、被告关系等。

(6)纵向立法改革扩展阅读:

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由于法律规范的存在而建立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规范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形成与之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存在的前提,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

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法律规范只能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法律规范只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法律后果,它所针对的对象为一类人,因此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当人们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或者说符合一定的法律事实时,才形成了针对于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法律化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明确的、固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和义务可以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也可以是由法律授权当事人在法律的范围内自行约定的。

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通过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社会关系具有不稳定性和非强制性。而在法律关系中,一个人可以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反映国家对社会秩序的一种维持态度。

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就意味着国家意志所授予的权利受到侵犯,意味着国家意志所设定的义务被拒绝履行。

这时,权利受侵害一方就有权请求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责令侵害方履行义务或承担未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即对违法者予以相应的制裁。因此,一种社会关系如果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就意味着国家对它实行了强制性的保护。这种国家的强制力主要体现在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上。

Ⅶ 什么叫立法模式 最好详细点 谢谢最好详细点 谢谢

准确的说应该是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的含义
(一)、两种理解
1、广义
2、狭义
二、决定和影响立法体制的因素
(一)、一国采取什么样的立法体制,受该国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民族状况、历史传统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决定和影响
(二)、从法律方面说,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是直接由该国的国家形式决定的。国家本在实质上决定了立法权属于哪个阶级;国家形式则在形式上决定了立法权属于国家机构中哪些机关。国家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管理形式,即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由国体所决定,同时又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就立法体制而言,政体在形式上直接决定将立法权限划分给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哪些机关。也就是说,政体决定横向立法权限划分,即决定立法权限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之间如何划分。
2、国家结构形式,指的是国家的整体和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划分行政区划问题。就立法体制而言,国家结构形式直接决定哪些立法权限属于中央,哪些立法权限属于地方。也就是说,国家结构形式决定纵向立法权限的划分,即决定在中央政权和政权
三、立法体制与立法体系、立法权的归属、立法事项
(一)、立法体制
1、核心问题:立法权限如何划分,并就立法权及立法事项等问题作出说明
2、分类
(1)、君主或贵族主权论
(2)、人民主权论
(二)、立法体系
1、核心问题: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侧重的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本身及其效力等级

第二节 立法体制的分类

一、从国家管理形式的角度
(一)、按照国家立法权的划分是否以民主的原则和制度为基础,可以分为专制的立法体制和民主的立法体制
(二)、按照国家立法权是否只由同一类别的国家机关行使,可以分为单一的立法体制和复合的立法体制
(三)、按照国家立法权的行使是否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可以分为独立的立法体制和制衡的立法体制
二、从国家结构形式的角度
(一)、按照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情况,可以分为一级立法体制和二级立法体制
(二)、按照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情况,还可以分为中央集权的立法体制和复合的立法体制
(三)、几点说明
1、以上对立法体制的分类,是从国家形式的角度,根据各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情况来进行划分的
2、一个国家之所以采取某种立法体制,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2、 立法体制的分类是相对的,许多国家的立法体制只要能有条件地大致划归于同一类型的各国立法体制,彼此之间也存在许多差异

Ⅷ 电力法所调整的纵向法律关系是指什么

纵向法律关系又叫隶属型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内人为或不为一定行容为的法律关系。比如是政府行政部门和一般公民之间的关系,就属于纵向法律关系。
像电力法,很明显的,是规范电力经营者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是行政部门和电力经营者之间的行为规范,所以说它调整的是纵向法律关系。

Ⅸ 17年为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向推进关键的一年

【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这说明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相辅相成,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注重部分的发展,③说法正确;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这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①说法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热点内容
司法行政机构改革动向 发布:2025-09-28 04:37:35 浏览:987
越南工作按照什么劳动法 发布:2025-09-28 04:31:52 浏览:711
山东水土保持条例 发布:2025-09-28 04:24:04 浏览:637
立法主旨 发布:2025-09-28 04:13:16 浏览:578
劳动法劳动报酬全文 发布:2025-09-28 04:09:52 浏览:5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曲 发布:2025-09-28 03:58:51 浏览:328
云南省司法厅机构 发布:2025-09-28 03:58:09 浏览:296
丫鬟进刑法室 发布:2025-09-28 03:58:09 浏览:575
国家法规信息 发布:2025-09-28 03:44:59 浏览:417
太原市客运办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8 03:42:28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