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方法
『壹』 道德修养的两条方法是什么
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回求转变为个人道德答品质的内在过程。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提高道德修养要做到,首先: 应当分得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该后的甘居最后。先进性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众的前列,带领群众;第二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潮流。共产党员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群众,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攻关克难的急先锋。生活享受往后靠,物质待遇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执行党的决议率先垂范,完成党的任务身先士卒,不落在群众后面。
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自我修养的强烈动机。
第二,要学会自律。
『贰』 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哪些
1、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生活情趣,是一个人内在的情感和心理需要的表现,是人们对待日常生活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模式,是政治信念、思想格调、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
2、注重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婚姻是人生之路的一道坎,处理得好,一生美满幸福,处理不好,轻则败坏自身形象,葬送美好前程,重则坐牢杀头。因此,大家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要端正自己的婚恋态度,具体做到“三不”,即不以貌取人、不以财取人、不以地位取人。
3、注重修炼良好的人品道德。
要做到境界要高,只有境界高了,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感,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眼界要广。
『叁』 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哪些
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道德舆论的褒扬和贬斥来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联系各种传媒手段和社会舆论即可,社会舆论是流行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议论。
二、通过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传统习惯是一定社会、一定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习以为常的社会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方式。
三、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规范的正义性、正确性的认定以及对实现相应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肆』 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第一,努力学习道德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修养首先要学习先进的道德理论,提高修养的道德认知水平,分清正确的价值观和错误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修养。在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也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又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既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又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它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每个公民讲德、修业、立身之本,当然它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真正理解这些道德规范的深刻含义,使之真正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落实到具体的道德行为上来。在认真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进行文化素质的修养,在人的素质中,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的。学习道德知识和文化知识,并引起自己内心的思想反省,才会培养起自己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第二,重视修养中的“内省”功夫。内省即对自己的内心的省视,修养者要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的言行,对照道德标准,坚持正确的,及时改正错误的。如果只学习而不内省,学习的道德知识便会束之高阁,难以产生品德上的提高;只有内省而不学习,便如井底之蛙,不可能获得新的道德认识,也难以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学习的同时,更应重视内省,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社会实践,学思结合,对照道德标准,勇于解剖自己,省察自我弱点和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求得新的进步。第三,重视立足当前,循序渐进。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积累的结果。道德修养要不惜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养成大德。在道德修养中,只有不弃小善,“勿以善小而不为”才能积成大善。这就是古人荀子讲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精心地培育自己心中开始萌发的社会主义道德幼芽,使之长成精神文明的参天大树。小善的积累,可以强化人们从善的观念和意志,可以形成人的美好的道德感情和行为习惯。第四,要把“慎独”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谨慎从事,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伍』 道德评价的方式有
道德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也不是说绝对的,哎呀,得整体的去看这个人的品行什么,但你也不能道德绑架,对吧?
『陆』 道德是如何产生的
道德是老子在道抄德经中的阐述,道袭德一词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
(6)道德的方法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柒』 简述个人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环境决定一切,要是觉得现在很糟糕,我劝你早点放掉手中的一切事情内,换一个环境容,换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过的更轻松自在一点,所以我认为一切的东西都=与物质有关,也就是开心就等同于物质等同于时间,是密不可分的。
『捌』 道德调节有哪些方式
道德调节方式的多样性。道德并不像法律那样,直接诉诸国家机器和版惩罚手段,而是权对人们关系和活动采取协调和调节的方式,因而就显得灵活多样。
从道德调节的强制程度上看,可分为自律调节和他律调节。所谓自律调节,是指社会个体诉诸理性自觉,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道德准则,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要求行事。所谓他律调节,是指一定社会通过指定严格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并依靠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强迫社会成员履行道德义务。
从道德调节具体手段来看,可分为社会舆论调节、传统习惯调节、内心信念调节等。所谓社会舆论调节,是指一定社会依靠大多数成员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褒贬评价,用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所谓传统习惯调节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依靠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道德经验和所形成的社会风尚,用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所谓内心信念调节,是指一定社会诉诸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良心作用对人们行为进行调整。
『玖』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哪些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德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德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拾』 简述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是学思结合。抄党员干袭部要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深入思考后,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二是慎独。“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党员干部要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不要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三是省察克治。党员干部要反复检查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然后克服和整治。四是积善成德。党员干部要从善行和善德的幼芽,不断积累壮大,从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样才能养成高尚的德性。如果平时不检点,不积善,遇到危急时刻,紧要关头,就不可能以义为上,挺身而出的。五是身体力行。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