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曰

道德曰

发布时间: 2021-11-25 06:04:40

⑴ 慨自欧化东渐,海内承学之士,嚣嚣然侈谈自一由平等之说,致道德日就沦胥,……是什么意思

自从西方化的风气渐渐影响东方以来,国内的学者,沸沸扬扬地大谈特谈自由平等的学说,导致传统孔孟道德一天天沦丧。

⑵ 说说道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篇一:道德才是最淳朴的美
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美在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如没有了灵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从此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道德,关爱、温暖、快乐……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颗宝石,用道德镶边,人生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光彩耀人。
美在于心灵。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桨,只要拥有道德的人,船就会有前进动力,一步步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人生的最巅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最终回到原点,这个人的一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但重新找到它却很难,就如大海捞针。
小行为,大道德。的确,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思想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讲道德是一种美,最纯朴的美,它会给我们的人生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你会快乐一生,终身受用。
看一个人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品质如何、道德如何,这样的人才会成功,如果再有文化与知识,没有道德的支撑也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永远记住:美在于心灵,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篇二: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
雷锋,相信大家都不生疏吧。一提起雷锋,中国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锋,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帮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给困难战友家中寄钱等。所以人们常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可见在他那短暂的人生中做了多少好事,给别人带来了多少快乐和安慰。
雷锋精神除了孝老爱亲、正直勇敢、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外,还有一项,也是最重要、最简单的一项——勤俭节约。雷锋从小便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曾多次夺得“节约标兵”的称号。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历来重视节约。可是当人类文明进程步步推进的时候,“节约”这个优良传统却不被人们重视了。
最近芒果台举办了一个自助餐“光盘行动”。在一周的调研中,记者在长沙选择了一家自助餐厅、一家旅游餐厅和一家火锅城进行隐蔽拍摄。到了吃饭时间的时候,自助餐里六个餐台上摆满了上百种美食——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齐了。
在一家自助餐里。只见一对情侣正在一个角落共进晚餐,他们的桌上已经摆满了六个餐盘,但男生认为还不够,便到了烤生蚝和叉烧的餐台那又领了两个餐盘。现在,他们的桌子上有生蚝、点心、寿司还有一大盘的甜点和水果。四十分钟后,那位男生起身买单,可餐桌上还剩有不少的东西,那些东西都够一般人吃一顿了!记者上前问道,那位男生解释说:“因为点了太多油腻的东西,所以到后来就吃不下了。”餐厅经理说:“一般都会剩这么多,还有的比这个更离谱!拿了一盘,根本就没吃。”
记者又来到了一家着名的火锅城。在火锅城的正中央有一桌,桌子上还剩五盘完整的菜,但就餐的一伙人都已放下筷子了。记者以为他要打包带走,没想到一位穿格子衣的男生把五盘菜全倒进锅里了,但倒进去后竟一点也没吃。记者忙上前问是不是点的东西有点多,男生答说没有。之所以把剩下的菜都倒进锅里但又不吃,是因为中国人有个风俗习惯叫做年年有余,而他们追求的是天天都有余。我只能说这个理由未免也太荒谬了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据统计,每家大型餐饮企业每天都会倒掉剩饭菜两吨左右。这两吨饭菜,可以救活多少贫苦人民?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雷锋,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有这么一个工艺宣传片是这么说的:节约每滴水,能让所有生命得到灌溉;节约每度电,能让所有黑夜都被照亮;节约每张纸,能让地球多一片绿色;节约每粒粮,能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节约无小事,但从小事做起。就让我们一起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吧!

⑶ 什么是社会公德日

社会公德是人抄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 社会公德同个人私德相对,前者指同集体、组织、阶级以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则指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个人的品德、作风、习惯等。两者虽有区别,但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⑷ 有谁提供公民道德日对中学生宣讲的材料

一、
八荣八耻的根本是什么呢?我常常想,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请看这一串光辉的名字:
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
李瑞环,热爱本职岗位,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
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二: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我校决定在近期开展一次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是非不明、黑白混淆、道德缺失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一些青少年在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理想的迷茫、道德的彷徨。在我校,也有少数同学的心灵受到侵蚀,他们整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不守校纪,泡网吧、谈恋爱、偷盗钱物、打架斗殴等丑陋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人生信念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扭曲。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讲话的发表,准确及时,简洁明了,对于广大同学明确是非美丑善恶界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位老师,同学们,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耻为荣,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同学们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带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言行。当前,我校的学雷锋活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希望大家能把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与 “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与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广大团员、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个同学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像雷锋那样,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明荣知耻,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自觉抵制低级趣味,牢记使命,发奋学习,用自己的爱心奉献弘扬校园新风,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广大教师要自觉担当起这一光荣任务。因此,希望我校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握“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在工作中把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希望全体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争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楷模。
我校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理应走在全市各界的前列,以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希望各专业、各处室要高度重视本次学习教育活动,把它作为本学期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通过各种形式,努力营造全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各班要召开一次荣辱观主题班会,出一期专题板报,学校网站、电视台、广播站、宣传栏也要及时开展宣传报道活动。
老师们,同学们,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落实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记“八荣八耻”,树立道德新风,争做师生表率,敢为社会栋梁,为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从我做起,践行八荣八耻》。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观点。“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然而,看看我们的周围,有一些现象让我们深感遗憾。有的同学无所事事,以浪费时间为荣;有些同学以在考场上耍手段作弊,没被发觉而洋洋得意;有些同学集体观念淡薄,不愿意为班级做事;有些同学穿着追求名牌、爱打扮,在学习上却不肯多花功夫,吃不起苦;有的同学在家好逸恶劳,从不帮父母做家务等等,其实都是荣辱不分的表现。这些同学中的是非、善恶、美丑不分的现象让我们感到无比痛心。古人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学们应该多多反思,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八耻八耻”的要求,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那么作为少年儿童的我们,该怎样培养荣辱观呢?我认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自己日常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把自己培养成为知耻爱荣的真正合格的小学生。

因此,同学们可以通过阅报、主题班会、黑板报以及更多的创新形式,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深入学习,真正领会“八荣八耻”的内涵,更要把它们内化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理想,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把“八荣八耻”当作我们实现理想、共同进步的航标吧!

最后,我祝愿每个同学,都能用实际行动给我们的文明校园增添一丝绿意,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文明、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四: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守护心灵的“荣辱”底线》。

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西安市蓝田县乡村教师李小棚借钱搭车数十里,一心将捡到的4000元现金送还失主。经媒体报道后,李小棚的事迹在三秦大地形成强烈反响。

家徒四壁的乡村教师李小棚,用在他看来最“理所当然”的举动,深深敲打着我们的灵魂。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正品德。李小棚的朴实之举所折射出的人格力量,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灵魂,审视自己的“荣辱”底线。

教书3年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妻子得病东拼西凑借钱过日子,手里握着6000元的到期贷款凭证……对于李小棚来说,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钱!然而,当他面对装有4000元现金和银行卡的钱夹,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借钱搭车数十里也要把它送还失主,并婉拒酬谢。

“我欠的账也重要,但是不能用别人的辛苦钱还。”急等钱用的李小棚没有我们想象的什么犹豫,什么“思想斗争”,他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我告诉他们做好事不留名,但自己却没做到。”李小棚还为在他的学生那里没有“信守诺言”而深深内疚。朴朴实实一句“道理”,求全责备一句自责,却都那么掷地有声,那么感人肺腑,分明见证了一位重诺守信、拾金不昧者的亮丽品质。

当前,有人抱怨社会道德滑坡,拾金不昧“只归记忆”。毋庸置疑,在有些人眼里,“利”比“义”重,当“利”与“义”博弈时,往往表现为趋“利”而忘“义”。面对如此不正之气,不乏有人作“忧容”之态,套用鲁迅先生发一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接着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仿佛于叹息之中,便可以从“日下之风”当中除却自己,但真的就能除却了我们自己吗?

我们无意于强调李小棚的“贫困”,因为在他的词典里面,拾金不昧、守护心灵的道德,跟贫穷富有丝毫无干,跟社会角色丝毫无干。谁说仓廪实才知礼节?谁说衣食足方知荣辱?谁说构建全社会的荣辱观离我们每一个人还很遥远?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李小棚用一个朴朴实实的行动,践行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荣辱观,也警示了世人:只要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守护好自己心灵里的“荣辱”底线,构建一个正确的荣辱观,形成社会的浩然正气,并非想象的那么难。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五:
出的“八荣八耻”,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提出了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

一个人不管是干工作还是过日子,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做人的道理上,古今中外的哲人们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荀子说:“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宋代名儒陆九渊说:“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元史·杨忍传》中说,“人有三成人”,其中提到“知羞耻成人”。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则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和有必要知道羞耻的动物。”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强调羞耻感在为人处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值得我们后人深思。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幡然醒悟,努力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不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知羞耻成人”,关键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知耻近乎勇”。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然而,不肖之徒们则害怕道德自律。莎士比亚名剧《理查三世》中,理查三世痛骂:“羞耻啊,你是个懦夫,你把我惊扰得好苦!你伸出千万条舌头将我指控成一个罪犯!”另一个凶手则说得更直接:“我不再跟羞耻打交道,它叫人缩手缩脚办不成事;偷不得,一偷,它就来指手画脚;赌不得咒,一赌咒,它就阻挡你;不能跟邻居的妻子通奸,一动,它就识破你;它是脸会发红躲躲闪闪的妖精,会钻进肚子造反的家伙。”可见,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劝人从善。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

⑸ 给好评!!好人有好报! 文言文翻译(朝花夕拾后记): “......况迩来世风日下,沿风浇漓,

试译如下:
【原文】
1、况迩来世风日下,沿风浇漓,不知孝出自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
2、殊未审孝只在乎心,不在乎迹。尽孝无定形,行孝无定事。
3、慨自欧化东渐,海内承学之士,嚣嚣然侈谈自由平等之说,致道德日就沦胥,人心日益浇漓,寡廉鲜耻,无所不为,侥幸行险,人思幸进,求所谓砥砺廉隅,束身自爱者,世不多睹焉。
【参考译文】
1、况迩来世风日下,沿风浇漓,不知孝出自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
译文:更何况近来世风日下(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败坏),流传下来的风气浮薄不厚,不知道孝本是出于自然的事,反而把孝当做另外的一件事。
【注释】
(1)迩来:近来。(2)浇漓:浮薄不厚。多用于指社会风气。南朝齐王融《为竟陵王与刘虬书》:“淳清既辨,浇漓代袭。”
2、殊未审孝只在乎心,不在乎迹。尽孝无定形,行孝无定事。
译文:特别不明白孝只在于心,不在于外部表现出来的行迹,尽孝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行孝也没有固定的事。
【注释】
(1)殊:特别;特殊。(2)审:清楚;明白。
3、慨自欧化东渐,海内承学之士,嚣嚣然侈谈自由平等之说,致道德日就沦胥,人心日益浇漓,寡廉鲜耻,无所不为,侥幸行险,人思幸进,求所谓砥砺廉隅,束身自爱者,世不多睹焉。
译文:(我)慨叹自从西学东渐(西方的学术向东方中国渗透)我国文化欧化以来,国内做学问的人,喋喋不休地大谈特谈自由平等的理论,导致(国人的)道德一天天地接近沦丧,人心日益(一天天地更加)浮薄不厚,寡廉鲜耻(没有操守,不知羞耻),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常常因心存侥幸之心而铤而走险,人人都想因侥幸而进升,(那些)追求所谓的磨练棱角修正品性、束身自爱的人,社会上(越来越)不多见了。
【有几个现在依然还用的成语可以不翻译,也可以按照其后括号内的意思翻译出来。如寡廉鲜耻、无所不为等。】
【注释】
(1)欧化:模仿欧洲的风俗、习惯、制度等。黄质《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佉卢旁行竞欧化,变色风云惊叱咤。”(2)东渐:原指向东流入。后引申谓向东方流传。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西逾月窟,东渐扶桑。”林纾《送文科毕业诸学士序》:“欧风既东渐,然尚不为吾文之累,敝在俗士以古文为朽败。”这里指西学东渐。(3)海内:天下。这里指中国。(4)承学之士:做学问的士人。承学,谓从事学问。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自梨洲起而振其颓波,亭林继之,于是承学之士,知习古经义矣。”(5)嚣嚣(áo):本指喧哗。后指多言。宋苏洵《六经论·书论》:“汤之伐桀也,嚣嚣然数其罪而以告人,如彼有罪,我伐之,宜也。”清周亮工《陈章侯绘磨兜坚见寄感其意赋此答之》诗:“他日青藤山下去,嚣嚣对尔莫相嗔。”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乃形则往来仆仆,口则赞叹嚣嚣。”(6)侈谈:大谈;纵论。明袁宗道《戒坛山二》:“予再探诸洞,俱弇浅,遂返方丈,侈谈所见骄诸公,王则强言不须游。”清周亮工《与张瑶星书》:“学人侈谈该博,每苦记忆不真,得此奇观,顿如指掌。”(7)沦胥:泛指沦陷、沦丧。《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淳风杪莽以永丧,缙绅沦胥而覆溺。”唐张鷟《游仙窟》:“下官堂构不绍,家业沦胥。”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一身长瓠落,四海竟沦胥。”严复《论教育书》:“神州之陆沉诚可哀,而四万万之沦胥甚可痛也。”(8)行险:做冒险的事;走危险的路。《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郑玄注:“险,谓倾危之道。”孔颖达疏:“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夫车之为道,岂乐于行险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险,期勿败而已耳。”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此一书者,非阐明词学之书,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9)幸进:以侥幸而进升。《后汉书·皇后纪赞》:“既云德升,亦曰幸进,身当隆极,族渐河润。”又特指希图侥幸升官。《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先是司天监丞徐起等言遇先帝御楼,及帝即位,止迁一官,愿如京朝官例,迁两官。朝廷恶其幸进,条约之。”《清史稿·选举志五》:“捐弃阶资,幸进者不以为奖励之公,而阴喜进取之独巧;沉滞者不自咎才智之拙,而徒怨进身之无阶。”(10)砥砺:原指磨石,后活用为动词,指在磨石上磨。后引申为磨练;锻炼。《墨子·节葬下》:“此皆砥砺其卒伍,以攻伐并兼为政于天下。”《后汉书·窦融传》:“融乃与五郡太守共砥厉兵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故位在鸷击,砥砺其气。”宋苏轼《与王庆源之子书》:“惟望昆仲力学砥砺,以显扬不坠为心。”又作激励;勉励。《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砺百姓。”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傅母》:“(傅母)砥厉女之心以高节。”清戴名世《〈梅文常稿〉序》:“吾江南文学礼义之邦,推宣城为最,其士大夫多崇礼让,敦实行,以清风高节砥砺末俗。”(11)廉隅:原指棱角。后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宋苏洵《御将》:“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传》:“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12)束身自爱:犹言束身自修。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
参考:查字典网

⑹ 新八德孝亲道德曰记200字

通过学习,我对“新八德”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知道了“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 “新八德”的八个方面,将学生成才教育内容和生活范围所应遵循的正确成才之道,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讲解,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同时,“新八德”教育与国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也都是相一致的,“新八德”是“八荣八耻”教育的根基,新八德”符合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论,“新八德”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教育,因此,我认为;我们进行“新八德”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由此,我们感慨良多,亦引发了我们对感恩与孝亲更深入的思考,还有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反思。
感恩的情感是很朴素的,感恩的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感恩的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集体、国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在危难之际,得到他人救护,那么他很自然地会对那个救他的人感恩戴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同样,一个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帮助,那么他对这个帮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种感谢之心。当然也会有忘恩负义之徒,以怨报德,但他必定为世人所不齿,因为他已经失去为人的基本伦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感恩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或是一种朴素的伦理。

⑺ 吾君子之辈,夫,君子之行,三长两得,其夫不陷也,又誉品德曰=吾什么意思

吾君子之辈,夫,君子之行,三长两得,其夫不陷也,又誉品德曰=吾什么意思?
我丈夫的人,丈夫,君子的行为,三长两全其美,她的丈夫不穿的,又称赞品德说=我

⑻ 公民道德日是什么节日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精神文明建设内指导委员会容决定,从2003开始,将《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日)。

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⑼ 公民道德日征文怎么写

同病相怜啊 我也还在思索来着

热点内容
涉及法律知识的文学作品 发布:2025-05-26 11:09:35 浏览:461
医院法律顾问服务方案 发布:2025-05-26 11:07:26 浏览:231
司法思想汇报 发布:2025-05-26 11:06:37 浏览:286
新婚姻法房产继承人 发布:2025-05-26 11:00:03 浏览:7
再审新证据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6 10:45:19 浏览:934
美国的法学 发布:2025-05-26 10:45:13 浏览:90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发布:2025-05-26 10:36:00 浏览:882
佛山市中立法律服务社 发布:2025-05-26 10:32:27 浏览:533
10年行政法真题 发布:2025-05-26 10:25:50 浏览:96
劳动法是最没用的法律 发布:2025-05-26 10:23:46 浏览: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