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道德话
1. 满口的仁义道德,只不过是人吃人罢了,原文
原文节选:
凡事总来须研究,才源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1)仁义道德话扩展阅读
出处: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2. 满嘴仁义道德是什么意思
成语解释
仁义道德
发音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 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仁义回:仁爱和正义答。现在多用于贬义。
成语典故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鲁迅《狂人日记》3:"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这里指吃人的封建礼教)
示例 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3. “仁义道德,贵在勉强而行之,”这话是什么意思
道德规范,最重要的是要尽自己的努力,量力而行。 望采纳,O(∩_∩)O谢谢
4.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出自何处
这句话是一句古代谚语。被很多人引用过。
郭德纲的小品引用过这句话,原句:郭:刚专才那个我徒弟栾属云平,小栾不错,跟我学的,满嘴的仁义道德。 于:满肚子男盗女娼? 郭:什么话这叫。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口头上讲得有条有理,堂而皇之;心坎却奸诈丑陋,卑劣无耻。讽刺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的人,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是正人君子般,实际背后是心怀叵测的卑鄙小人。
(4)仁义道德话扩展阅读:
与这句话相似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学而》
意为: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
意为:曾子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
5. 有一句话是关于鲁迅的,什么 满纸 仁义道德 却看出“吃人”什么的。求完整的
完整的是:“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出自鲁迅《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5)仁义道德话扩展阅读:
《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在中国“五四运动”结束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
1917年8月9日,鲁迅应钱玄同之邀,答应其为《新青年》写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记》的创作。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鲁迅曾经看过大约百多篇外国文学作品。
《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6. 有句话怎么说,满口的仁义道德,
满口仁义道德,心理一肚子坏水。
7. 满口仁义道德,后面句是什么
后半句是“一肚子男盗女娼。”该句出自韩非子的《说难》,原句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意思是:表面看上去是大好人,但是内心邪恶,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常用来形容虚伪的人。跟披着羊皮的狼意思差不多。
《说难》,作者韩非子认为,游说的真正困难在于所要游说的对象(即主君)的主观好恶,即“知所说之心”。
其指出为了游说的成功,一要研究人主对于宣传游说的种种逆反心理,二要注意仰承人主的爱憎厚薄,三是断不可撄人主的“逆鳞”。
(7)仁义道德话扩展阅读
1、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2、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3、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8. “仁义道德,贵在勉强而行之!”这话是什么意思
道德规范,最重要的是要尽自己的努力,量力而行。
望采纳,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