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国式的依法治国

中国式的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 2021-11-26 09:53:05

①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指法律法规要完善,做到解决问题能有法可循,是后三者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2、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即指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即指执行的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

4、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即指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治国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法律就是一个尺子。

(1)中国式的依法治国扩展阅读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②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措施

1、党的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制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义法治。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宗旨要求不断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探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义务。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执政方式是指执政党执掌、控制和运用国家政权的途径、形式、手段和方法的总称;具体包括政党介入国家政权的方法和途径;政治体制中的党政关系模式;政党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党权运作模式等。

③ 依法治国等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吗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 现代中国依法治国的主要成果

近年来,我国在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依法回治国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答成绩。
人权保护方面,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刑法典,取消了类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三大基本原则,使我国刑事法律在注重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受害人权益的同时,也注意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立法思想。1996年3月17日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无罪推定”规则,并规定死刑执行方式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体现了我国维护人权尊重人格的司法理念。
民主立法方面,听证制度的确立与实践、重大法律草案全民讨论的实行,为人民参与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径。
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写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将其确定为我国的治国方略。

⑤ 依法治国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牢固树立法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民主化与法治化。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区别:依法治国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法律就是一个尺子。以法治国,用法律治理国家,法律就是一部真理。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⑥ 中国的依法治国有了哪些好的趋势和条件

现状:处于法治社会的初级阶段。表现在:执法不严,徇私枉法;有法不依,不信任法律;法律存在真空;违法监督不力。发展进程:正在逐步好转。但进程很慢,不能跟上社会需求。其中的优点是法律逐渐被人们认同。走法治社会的到了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理想。不足是:中国的法律缺乏以民为本的基本理念。更多强调对社会的统治,服务于统治阶级,缺乏民本思想,更缺乏民主思想。如宪法,主要体现政党的统治意识,为民服务的意识很弱。可以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的宪法条文,一目了然。

⑦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意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表现为:1国家政权使得大多数人享有民主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上。
2 公有制的基础主体使得人民当家做主有了实现的可能,社会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而国家政治权力最终是归属于人民。
3 民主集中制为民主建设确立了新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一方面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能够听取人民的意见,使国家机构同人民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又能在民主的基础上把意见统一,采取其中最有益的作为国家意志。
4 党的领导就是作为执政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并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各个利益主体的不同民主诉求统一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当中,实现人民民主。

依法治国简单说就是执政主体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行使政治权力。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实现现在政治民主的制度保障。只有实现了依法治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侠好的基础。

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而决定。经济基础也就是生产关系,是有生产力决定的,当生产力发展了之后,生产关系必须紧跟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否则将束缚其发展。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评价国家政治体制,机构,政策的正确··这个··问题太大了。。首先政治体制和机构属于制度范畴,看其是否合理,首先要有其合法性的基础,也就是它的权力是谁授予的。 然后才是看它的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方式,以及效率等等
至于政策,主要是看其是不是具有正义性,是不是能够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不是经过了法律和民主的程序,是不是具有科学性,等

⑧ 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专照个人意志、主张治属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资料拓展:

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2、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3、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由法律调整的都要实现法制化,都要依法治理:这一方针应成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的共同行为准则。(参考资料----人民网)

⑨ 中国依法治国与人民有何关系 700字以上

1、依法征税,该征的要征,不该征的不能征,税率怎么变动,怎么收,这要依法确定,这是你的真金白银。
2、依法财政,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能花,怎么花,这要依法确定,这也是你的真金白银。
3、依法行政,该处罚的处罚,该保护的保护,该奖励的奖励,怎么行政,这要依法确定,这也是你的真金白银。

太多了,方方面面

热点内容
不签公司规章制度会怎么样 发布:2025-09-24 08:20:46 浏览:474
新行政诉讼法对职业打假人的影响 发布:2025-09-24 08:08:55 浏览:821
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主体的规定 发布:2025-09-24 08:08:53 浏览:727
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法律规定 发布:2025-09-24 08:07:49 浏览:494
社会与法千万富翁被害谜案 发布:2025-09-24 07:58:25 浏览:302
婚姻法是否属于公法 发布:2025-09-24 07:11:10 浏览:248
美容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4 07:05:24 浏览:856
如何提高法治工作能力 发布:2025-09-24 07:01:25 浏览:746
如何理解劳动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 发布:2025-09-24 06:46:26 浏览:249
郑州市司法局局长 发布:2025-09-24 06:39:09 浏览: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