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会立法
1. 美国立法过程
发了好几次,都上不去,,,,被屏蔽,政论管理也太严格了,,,,我给你发消息
2. 美国工会介绍
美国工会历史悠久,随着由弱势群体发展至现在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的社会群体,作为三大主体之一的美国工会对美国现代产业关系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国家劳工关系法”的出台,工会得到了美国法律上的认可,再也用不着为了得到资方在认可举行罢工、甚至与资方发生流血冲突,这为今后美国工会的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的各行业都成立工会,钢铁行业中几乎所用的钢铁公司都建立了自己工会。“国家劳工关系法”规定了工会的职能,即通过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达成的劳动协议决定工人的工资、福利,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
----------------------------
处在变革十字路口的美国工会
佘云霞
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AFL-CIO——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ur -
Congress of Instrial Organizations)于2005年7月间发生了大的分裂.劳联-产联内
部的两大工会——卡车司机工会(Teamsters ——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Teamsters)和服务雇员工会(SEIU——Service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Union)连同
劳联-产联的另外5家工会从劳联-产联中分裂出来,组成了一个叫"变革谋胜利"的
工会联合会."变革谋胜利"共有7家工会:1 服务雇员工会,卡车司机工会,联合
食品和商业工人工会(UFCW——United Food and Commercial Workers), "联合起
来"工会,北美劳工国际工会(LIUNA——Laborer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North
America),美国木匠和工匠联合会(Carpenters ——The United Brotherhood of
Carpenters and Joiners of America),联合农场工人工会(United Farm Workers).这
些工会加起来共代表了全美近600万工人,占现有美国工会会员的约40%.
2005年是美国劳联-产联合并50周年的纪念年,1955年12月5日,美国劳联和产
联合并.劳联,全称"美国劳工联合会",是美国熟练工人的行业工会联合组织,成
立于1886年.产联,全称"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是美国按产业原则建立的工会组
织.1935年它从劳联内部分裂出来,由半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组成.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垄断资产阶级慑于工会力量的壮大,在杜鲁门执政时开始加强对工会组织
的管制,促使美国有组织的工人认识到自身团结和统一的必要性.1950年7月,劳联
和产联开始谈判合并问题.1955年12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劳联和产联大会,宣布成
立美国劳工联合会一产业工会联合会(即劳联一产联),正式实现合并.而在2005年7
月劳联-产联准备庆祝合并50周年之际,发生了大分裂.其原因何在 作为在西方
国家和国际自由工联内具有影响力的劳联-产联,其分裂势必会引起世人的关注.
一,分裂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而经济
全球化进展最快的领域是贸易.美国康奈尔大学新成立的全球劳工研究院(2004年
11月成立)的主任西恩·斯威尼认为美国劳工运动正处在一个十分困难的时期,首先
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使得美国当今的劳工运动与50年前是不一样的,当时美国
能生产全球超出50%的商品,而现在只有13%,全球大多数的商品已由亚洲制造.
美国国内的生产结构以高科技为主,而且占比例极大的服务业也向高科技转移.2 可
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工会运动产生了深刻复杂的影响,它反映在就业,工资,
工会组织率,劳工权利,社会保障和职工技能等多个方面.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公司
寻求更廉价的劳动力,压低本国工人工资提供了良机.如果政府不答应跨国公司的
要求降低工资,减少税收等,它们就会以削减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或把生产基地
转移到国外予以威胁.而政府出于留住资本和社会稳定的考虑,通常会答应它们的
要求.3 所以自由贸易的结果是使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的实际收入受到损
害并可能失业.在纺织,制鞋,玩具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由于国外廉价商
1 "Change to Win Federation", online at
http://www.changetowin.org/index.asp Type=B_BASIC&SEC={44362272-0805-4FFB-8C60-C0C8B76AFAC2}
(last visited Dec. 10, 2005).
2 上述讲话出自作者于2005年11月16日在访美期间与康奈尔大学全球劳工研究院的主任西恩·斯威尼座谈时
的记录.
3 李会欣:《反全球化运动与劳工》,载《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8期,第12页.
品大量进入西方国家市场而萎缩,倒闭,在这些行业工作的劳工工资下降甚至失业,
他们沦为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受害者.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化国家的就业和低收入工人
工资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这一观点被普遍认同.4
所以美国的劳工组织成为反全球化的积极支持者.虽然不少专家学者评价经济
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两面性",既有积极效果也有负面影响,但国际工会
运动包括美国劳工组织却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劳工界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积极
效果.这种负面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有些问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而且
开始蔓延到发达国家,所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权益都受到不同程
度的损害.5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威廉·普法夫在1997年9月25日发表了
题为"全球化的破坏是现实而残酷的"文章,该文认为全球化使劳动力市场世界化,
破坏了发达国家的工会和劳工标准.6 西方国家的劳工组织一致认为,它们并不反
对经济的全球发展,而是反对跨国公司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社会
不公和社会畸型发展,因为上述这些情况给工人及其家庭造成了威胁.从1999年的
西雅图事件,到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哥德堡欧盟峰会和热那亚八国集团
峰会,日本冲绳八国集团峰会,加拿大卡纳纳斯基斯八国集团峰会,2002年华盛顿
八国集团峰会等,都伴随着"反全球化"的公众抗议,这些抗议令世人注目.而运动
的主要参与者中包括工会组织.
二是美国工会组织率下降所导致.在美国的高科技领域,服务业组织工人参加
工会历来有难度,现在难度更大.所以美国的劳工运动在近年中面临着会员流失严
重,工会组织率低下的状况,如公共部门雇员的组织率有12%,而私有部门雇员的
组织率只及8%.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止工会会员减少及增加影响力的问题上劳联
-产联内部发生了分歧,尤其是其领导人意见不一.劳联-产联共有1300万会员,在
美国制造业衰退以前(在1983年)以及在美国工作向国外迁移以前,美国工会会员
占职工总数的20%.7卡车司机工会和服务雇员工会认为劳联-产联已不能代表他们
的利益,而且也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及美国劳工运动的变化.他们要求
美国工会运动应把精力集中在组织工人及合并小工会团体上,并指责劳联-产联总部
开支太大,在政治游说方面投放资源过多,反对把大量会费浪费在游说政客和雇主
上.由于双方的分歧难以弥合,服务雇员工会及卡车司机工会等7家工会最终与劳联
-产联分道扬镳.
这次分裂后仍留在劳联-产联里的,主要是制造业工人和公用事业工人,而分
裂出去的多是民营服务业职工.劳联-产联的这次分裂使其蒙受了一次重大打击,也
减少了该工会对民主党的影响力.
二,"变革谋胜利"
就目前来看,从劳联-产联分裂出来的"变革谋胜利"将工作重心放在以下方
面:
将在同一行业中工作的工人们联合起来.
在全行业,市场或州的范围内提高薪金和福利标准.
4 Ajit K. Ghose, "Trade Liberalization, Employment and Global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Vol. 139,
No. 3 (2000), p.281.
5 《对反'全球化'浪潮的思考》,online at http://www.newhorizonmedia.net/detailstory.php iid=15&ot=disc (last
visited Jan.31, 2005).
6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September 25, 1997.
7 "两骨干团体正式脱离劳联产联 七大工会联手另立门户",online at
http://www.chinapressusa.com/meiguo/200507260042.htm (last visited Dec.16, 2005).
与社区团体,客户和病患结成新的联盟.
与其他国家的相同行业,通常为相同全球性公司的工人结成伙伴关系.
针对我们所有层次会员的多样性进行相应修改.
"变革谋胜利"仍将与劳联-产联共同工作,以便寻求与其下属机构中赞同"变
革谋胜利"原则的工会结成伙伴关系.
"变革谋胜利"的成员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作者曾在11月13日-24
日出访美国,访美期间于17-18日参加了"变革谋胜利"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扩大我们的影响",并在会议的宣传册子上印上
了"'变革谋胜利'是美国工人的新希望,梦想成真"的口号.
隶属于"变革谋胜利"的服务雇员工会原来就属于劳联-产联中实力较强的工会
组织.由于二战后美国服务业的兴起,他们代表着工会新兴的力量,所以主张把会
费用于招募新会员.近年来服务雇员工会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发展自己的力量,如重
视在移民工人中发展新会员,制定了每年发展会员的目标,在工会领导层中设有专
门负责发展新会员的工作,在专职的工会工作人员中设有组织员(organizers)来发
展新会员等,经过各方的努力,其会员人数不断增加,工会处于发展状态,跟劳联
-产联半世纪以来成员下降的趋势相反,所以服务雇员工会的影响力自然会增加.
但由于劳联-产联过时的政策,服务雇员工会开始提出全球组建的战略.在过去
一年半的时间里,服务雇员工会访问了一些国家的工会,如中国,韩国,日本,巴
西,澳大利亚,阿根廷等,目的是讨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工会所面临的问
题,以寻求全球各国工会间的伙伴关系并应对全球资本的挑战.此外,服务雇员工
会通过种种努力使该工会在美国成为发展最快的工会组织,自1996年以来,有将近
90万工人加入了服务雇员工会.目前,它在美国,加拿大和波多黎各拥有180万工
人和12万退休人员,共有300多家地方分支机构和25个州理事会.其会员主要来
自以下领域:保健关怀——医院,护理院,诊所和家庭护理工作人员;公共机构雇
员——联邦,州,县,市级学校雇员;房产服务——值夜人,保安人员,看门人,
土地规划员.服务雇员工会的会员具有广泛代表性,其会员大多数是女性,约有20%
的会员为非洲裔美国人.服务雇员工会所代表的移民劳工的比例高于美国其他的工
会组织.
"变革谋胜利"正处在创建一个能替代劳联-产联的联合会的初期阶段.美国劳
联-产联的分裂表明美国工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工会旧的战略,还
是像服务雇员工会那样做出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确实是摆在美国工
会面前的一个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上海工运》2006年第2期
------------------------------------------------
美国工会的中国启示
--------------------------------------------------------------------------------
2007-1-24 4:17:50 ■胡湾
尽管美国工会一直标榜自己的“无党派色彩”,但美国工会与美国民主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特殊伙伴关系尽人皆知。确实,正如有人所分析的那样,美国工会十分清楚,在美国这样一个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议会制民主国家里,许多涉及与劳动者利益的法律都是要经议会通过的。工会为了自己所代表的那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就需要一定的政党在议会中充当其代言人。
在2006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大胜并执掌本届国会,美国劳工组织就功不可没。在这次选举里,美国的工会组织筹集了上亿美元帮助民主党竞选,而工会的目的十分明显,他们希望通过这次选举扭转劳工组织日益边缘化的政治地位。新国会甫一上任,劳工方面便大力推动《雇员自由选择法案》(Em p loyee F ree C h o ice A c t)。如果该法案得到通过,美国工会会员的人数一定会大大增加,美国的政治地图和劳动力市场也将出现巨大的变化。
美国工会、工人运动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历经沉浮,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美国工会积极参与立法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一个走向法治的国家,工会要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立法的参与和影响。尽管我国《工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但是,中国大陆工会在国家立法规划中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在地方行政干预和资方强大的压力之下,工会往往“有口难言”、“言不由衷”,甚至被逼入“拾遗补阙”的境地。
从美国工会与美国民主党、美国政府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来看,十分明显,美国工会是一个独立于其他任何组织的社会团体,这是美国工会能够挺起腰杆说话的重要原因。在中国,虽然《工会法》中认为工会应该是独立的社会团体,事实上,在许多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会组织与其它行政部门合署办公的现象屡见不鲜。工会干部的兼职性和附属于企事业单位的特征,就表明工会在许多劳动合同纠纷和工人权益受害的案件中难以有所作为。“官办工会”对政府和企业的过分依赖,也使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时的“失语”显得“理所当然”。
工会的价值在于独立,离开“独立”去谈工会,专门在一些法律的条条框框上修修补补,也没有很大意义。中国工会与企业、政府组织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表明,一旦职工权益遭遇损害,不管一些“无关痛痒”的制度怎么完善,工会仍只能“眼睁睁看着”。工会的刚性“不在”,职工的权益“何存”?
美国大大小小各自独立的工会组织有数百个,各个工会之间彼此相互独立、相互竞争,这种多元化尽管存在“力量分散”的弊端,但工会间的竞争态势显然有利于职工权益的维护。在一元化的工会体制下,众所周知,我国企业工会的领导往往是以企业“二老板”的形象出现。河北省某市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市已建工会的602家企业中,有457个工会主席是由私营老板的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担任,占76%。统一的中国工会是有许多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但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元化的工会组织显然不合时宜。借鉴美国工会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笔者以为,我国工会正面临一场由计划经济的行政化工会运动向市场经济的群众化工会运动的历史转变。
3. 美国国会如何行使立法权
美国国会行使立法权。议案一般经过提出、委员会审议、全院大会审议等程序。一院通过后,送交另一院,依次经过同样的程序。法案经两院通过后交总统签署;若总统不否决,或虽否决但经两院2/3议员重新通过,即正式成为法律。
4. 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是怎么样的
在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里,委员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国会需要审议的法版案众多繁杂,权参议院和众议院把其不同性质的工作分成总共约250个委员会(Committee)和委员会下的小组(Subcommittee)处理。 任何新议案在送交全院表决前必须经过相关委员会的审议。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有不同的委员会系统,不过功能相当类似。国会里有不同类型的委员会,包括常设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和特别委员会(Select or Special Committee)。
5. 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
①提出议案
在众议院,一名或多名众议员只要把议案文本送交书记官或投入议案箱,议案就提出了。
在参议院,一名或多名参议员只须得到会议主持人的认可,就可宣布议案。
同一议案可在两院分别提出。提案权独属国会议员,总统在国会只能提出立法建议,无权直接提出议案。
②委员会审议
议案提出后,众议院议员或参议院主持人按议事规程将议案提交给主管常设委员会审议。委员会主席通常会将议案交给下属的一个小组委员会审议,也可由全体委员会直接审议。
小组委员会审议时,就议案进行公开的或秘密的听证会。邀请政府官员,利益集团代表,其他议员或公民到会作证:提供情况,陈述意见,回答各种问题。听证后,进行议案审议。完成审议后,向全体委员会报告。全体委员会有时又举行听证会,再审改议案,才进行表决。如果表决拒绝该议案,则议案很可能就此夭折。事实上绝大多数议案在此关口夭折。
③全院辩论和表决
委员会表决通过的议案,附加一份报告回到议院,列入日程表。议员们对该项议案进行辩论,提出修正案,最后进行表决。
议案在一院通过后,即送另一院审议,再经过一套以上程序,最后再次表决。
④两院协商
如果第二院对议案又加修改,从而两院通过的文本发生分歧,则需要专门成立临时两院联合委员会协商解决。这个联合委员会协商一致后,文本送回两院表决。这一次两院不再修改议案。如都通过了,就送总统签署。如果为某一院拒绝,再送回联合委员会协商,或任命新的联合委员会协商,直到两院通过为止。
⑤总统签署
总统接到两院通过的议案后签署,即成为法律。也可否决或搁置。否决后议会两院各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则无须总统签署即成为法律。如搁置10天,议会并未休会,议案自动生效。如果10天内议会休会,则议案作废。搁置否决不需要理由,也不能被推翻。
现代美国,总统在立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首先,总统否决议案后,两院要以三分之二的多数才能否决无效,而三分之二多数是很难争取到的。
其次,总统可以通过咨文行使立法倡议权,事实上国会每年的立法工作主要就是围绕总统的建议进行的。
而由行政部门起草的作为行政建议的议案,通常由拥有管辖权的国会常设委员会主席或小组委员会主席在一个议院提出。行政部门的议案总可以在议会中找到至少一个代言人为他们提出议案。
但是,总的来说,与英国不同,美国总统完全控制国会的时候很罕见。自30年代以来,只有罗斯福新政的“头100天”,约翰逊在1963年─1965年,里根在执政的第一年,可以说是总统暂时主宰了国会,其他时间,行政和立法是相对独立的,总统总要受到议会这样那样的反对。总统不可能命令国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他只能说服国会,或直接向选民呼吁形成舆论压力,或通过讨价还价、政治交易等手段,使国会通过他的立法计划。
6. 美国国会属于什么机关立法行政还是司法
美利坚合众国的复联邦政府由制三个独立部门(立法、司法、行政)组成,各有明确权力可以平衡其它两个部门的权力。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是联邦政府的立法机关。相当于我国的人大。
司法部门由法院制度组成。相当于我们的公检法部门。
行政部门负责联邦法律的日常执行和管理,由国务院和其他部门和办公机关组成。相当于我们的国务院及各部委。
7. 美国立法流程急!悬100!
美国的立法程序
美国国会是美国政府的立法机构,故美国的立法程序,实际上就是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美国国会分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众议院议员有435人,每一名议员代表一个国会选区,任期为两年。众议院里议员的席次是以每一个州的人口依比例计算,比方说加利福尼亚州人口众多,选区也多,所以在众议院里就有53名众议员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相反的,怀俄明州虽然面积广大,但是人口稀少,所以整个州就算一个国会选区,在众议院里只有一个席位。参议院则不同,不管州的面积和人口多少,每一个州都有两名参议员,所以参议院里总共有100席位,每一名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大体如下:
1.立法提案
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从拟定立法草案开始。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拟定立法草案,但是任何新立法只有国会议员可以正式在国会里提出。在通常情况下,立法草案是由国会议员和其助理拟定的,这些议员会在其选区竞选期间了解了选民对某些议题的想法,并向选民保证他如果选上将会在国会里提出其选民支持的立法草案。
参议员和众议员被选民选入国会,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制定法律。另外,议员的选民,不管是个人或组织,也可以把拟定的立法草案转交给代表当地选区的议员。与此同时,美国行政部门,包括美国总统和内阁成员等也可以向众议院议长或参议院议长提出立法草案。这种立法来源叫做“行政沟通”(Executive Communications)。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必须向国会报告“国家现况”,这就是为甚么每年总统必须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的原因。总统通常趁这个时候向国会提出法案建议,在国情咨文发表过后,总统会正式把他的立法草案送交给国会有关委员会,委员会主席通常会立刻以原本的形式或修改过的版本向国会提出。
2.提案类型
提案的类型有四种。这四种形式包括法案(Bills)、联合决议案(Joint Resolution)、共同决议案(Concurrent Resolution)和简单决议案(Simple Resolution)。在参议院和众议院里,大部份的立法都是以“法案”的形式提出。比方说,2001年到2002年期间,参众两院提出了8948 项法案和178项联合决议案。在这些法案中,众议院提出了5767项法案和125项联合决议案。“联合决议案”和“法案”两者没有很大的不同,两者都需要经过同样的立法程序,不过对美国宪法的修正案必须以联合决议案的形式提出。这种决议案得到众议院和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将直接送到总务管理局局长,让总务管理局局长送交到各州征求各州批准,不需经过总统批准。联合决议案成为法律的方式和法案相同。
至于共同决议案和简单决议案的处理方式则和法案或联合决议案的方式有所不同。这两种类型的提案通常和制定美国法律无关,而是和两院议事规则、运作和表达两院对事情的看法有关。所以当两院通过这种类型的决议案后,决议案不会递交给总统,要求总统批准。
共同决议案无约束力。众议院提出的共同决议案得到全院通过后将由众议院议事员签署后做为记录,参议院通过的共同决议案将交给参议院秘书签署,两院通过的共同决议案都不会递交给总统采取行动。在国会开会期间,任何议员都可以提出新的立法。众议院有关单位在收到新的立法后会给这个立法草案一个编号,然后把这个立法提案送交和这个立法有关的委员会(Committee)或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让小组成员对草案进行审议。
3. 委员会和听证会
根据国会图书馆的介绍,美国立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可能就是委员会的行动。委员会或委员会小组成员在这个阶段对提出的立法草案进行密集的考虑,仔细研究和辩论,如果立法议题有足够的重要性,委员会会通过举行公共听证会,来了解正反两方对这项立法的意见。接下来,委员会小组成员将对这项新的立法投票,来决定对这项立法采取甚么行动。委员会成员可以对提出的立法进行修改,委员会成员再投票决定是否赞成这些修改。如果这项立法没有在委员会审议阶段得到批准,这项立法的寿命就在这里结束了。
4. 全院表决到两院协调
得到委员会多数赞成通过的立法将被送到众议院全院,在众议院院会中让全体议员对立法进行审议,辩论和投票。这项立法通过适当议事程序在众议院全院表决后,将送到参议院审议。如果参议院对众议院的立法有修改,这整个修改后的立法必须再送回众议院审议。众议院和参议院有时会在同样一个议题上有不同看法,像最近在美国炒得沸沸扬扬的移民法案问题就是一个例子。
5. 总统签署
当会议委员会的成员达成共识后,同一个版本的立法草案将会分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表决,如果立法草案在两院都得到通过,这项草案将送交给总统,请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这五个步骤就是美国的基本的立法程序。
8. 美国立法流程
美国立法程序:
1、首先由美国两个参众两院提出法案
2、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时投票表决法案,如若决议过程中有分歧,两院都有立法权,对法案进行修改,修改协商后,参众两院再进行投票决策。
3、参众两院投票法案通过后,交由总统签署。
4、美国法案正式生效。
美国立法权:
国会通过立法,批准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进行拨款,批准其赋税、贸易、征兵、财政等重要内外政策,批准政府及总统与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缔结的条约、协定,决定战争与和平。
国会须经众、参两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提议,方能修改宪法,宪法修正案须经四分之三以上州议会批准后予以实施。
国会还有权提出、审议和通过大量无须总统签署的各类决议案。
(8)美国工会立法扩展阅读:
美国国会立法权及其立法制度:
如果总统签署了议案,那么议案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成为法律。如果总统否决议案,那么议院可能会修改议案以获得总统的支持,或者以2/3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不能投弃权票),使议案自动成为法律。
如果送达总统时国会会期只剩不到十天,而总统在会期之内没有签字,那么议案被搁置,自动失效(即口袋否决权,a pocket veto)。议会可以在下一次会议时重新引入议案。
任何一个议案的表决,只要有出席人数的1/5要求,就要将投票人姓名和所投结果在院报上公布,以便选民监督。
9. 美国主要的立法部门的工作是什么
美国的立法部门即国会,由50个州选举的议员组成。这是美国政体中惟一可以制订联邦法律,征收联邦税,宣战和批准与外国签订的条约的部门。
分为参众两院
法案必须在众参两院都通过,才能成为法律。众议院或参议院提出法案后,首先必须由一个或几个委员会审议、修订和投票表决,在委员会获得通过的法案才提交众议院或参议院讨论。在两院之一获得通过的法案,就提交另一院审议。当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文本措辞不同时,两院议员组成的“议会委员会”将设法消除分歧。设法说服议会议员投票支持或反对某一法案的团体叫做院外活动集团。他们可能在立法程序的任何一个阶段施加影响。一旦两院通过相同文本的法案,该法案就提交总统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