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方法学验证
㈠ 如何考食品化验证
先报考!然后准时参加考试!考前做好复习工作就OK了!
㈡ 食品液相色谱法方法学验证为什么要做定量线
定量限是确保可以准确定量的下限,检出限只是液相色谱的最低灵敏度,才3倍的信噪比,仪器在检出限附近的数据通常稳定较差,容易受到仪器噪音的影响,定量不太可靠,必要时候还需要重复确证,而定量限已经达到10倍的信噪比,噪音对目标峰的影响已经很小了,通常定量结果也比较可靠,所以做一个定量限,可以确保日常检测的时候最低在什么浓度水平的定量结果心里有数,不必要重复确认。
㈢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验证确认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目的、范围
1.1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规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规定了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认证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基本依据。
1.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当遵守本规则。
1.4 认证机构遵守本规则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可免除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认证机构要求
2.1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能力,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批准。
2.2 认证机构应在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后的12个月内,向国家认监委提交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符合本规则和GB/T220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的证明文件。认证机构在未取得相关证明文件前,只能颁发不超过10张该认证范围的认证证书。
3.认证人员要求
3.1认证机构中参加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个人素质和食品生产、食品安全及认证检查、检验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历。
3.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具有国家承认的食品工程或相近专业本科或以上的学历;
——满足GB/T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关于审核员的教育、食品安全培训、审核培训、工作经历和审核经历的要求;
——具备实施危害分析的能力;
——按照《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取得人员注册机构的执业资格注册。
3.3认证机构应对本机构的认证审核员的能力做出评价,审核员宜具有针对GB/T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附录A中特定种类的专业能力,以满足实施相应类别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需要。
4.认证依据
认证依据由基本认证依据和专项技术要求组成。
4.1 基本认证依据
GB/T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4.2 专项技术要求
认证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在以上基本认证依据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将本规则规定的专项技术规范作为认证依据同时使用(见附件)。
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规则未提供专项技术规范的,认证机构在对相应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前,应当依据以上基本认证依据的要求,按照GB/T220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附录A中行业类别或种类的划分,制定对该类别产品和(或)服务种类组织的专项技术规范,并按照《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要求予以备案。经备案后的专项技术规范,须经本规则确认方可用于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5. 认证程序
5.1认证申请
5.1.1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
(2)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
(3)生产、加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卫生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4)已按认证依据要求,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体系需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5)在一年内,未因食品安全卫生事故、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或虚报、瞒报获证所需信息,而被认证机构撤销认证证书。
5.1.2申请人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2)有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证明文件(适用时);
(3)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你可以参考http://wenku..com/view/95bc5960ddccda38376bafa5.html
㈣ 食品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分析化学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检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检验技术已能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的准确度。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 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卫生检验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 无机成分的分析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原子光谱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中最主要、最常用和最值得信赖的分析方法。原子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操作比较简单以及检验结果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影响小等优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根据统计,在分析化学面临的任务中,将近50%的检验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检验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汞的测定,一直是一个被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的检验项目。因为汞容易在生物体中传递,可以被水体蓄积。汞进入人体内,特别是进入人脑后几乎不能够被排出,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损害中枢神经。汞的分析一般由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完成。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相关检验中,特别是农药残留,如有机氯、苯并(a)芘、拟除虫菊制脂、有机磷等的测定得到普遍的关注。 色谱法是分离混合物和鉴定化合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既能鉴定化合物又能准确测定含量,操作也相对方便。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定量结果准确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有机成分的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分子光谱法中红外光谱法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等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可作为鉴定化合物、测定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
㈤ 有没有人知道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验证计划怎么做涉及什么内容
说到验证计划,首要要谈到HACCP计划书。
HACCP计划书包含几个方面,从物理、化学、生物分析“关键控制点”,然后根据关键控制点分析潜在危害、关键限值、预防潜在危害的措施、监控、纠正措施、记录、验证。
其中的“验证”就是如何验证HACCP计划书行之有效。验证计划的内容:对每个控制点的每一种危害都要写2个方面。
1、验证方法。(例如对员工是否有传染病的检查,验证方法就是检查员工是否具有健康证)
2、验证频率。(每周一次,每月一次都行。但是对直接接触食品的,上岗前检查)
验证计划直接写在HACCP计划书最右侧一栏就OK。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就叫咨询公司帮你做吧。
㈥ 食品检验专业包括哪些课程
某大学介绍[本科]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和分析、检验等基本理论,食品营养学知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基础,食品分析与检测技能,通晓食品法规与标准,熟悉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评价技术、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规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和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具备良好素质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者。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食品营养检验与设计、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食品加工与品质评定等方面的系统训练。主干课程包括: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物理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毒理学、食品病理检验、动植物检验检疫、仪器分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感官评定、教育学、心理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企业认证、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本专业通过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物理化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安全检测实验、仪器分析实验、食品毒理学实验、食品加工实验、食品感官评定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在食品原辅料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从事检验、品质控制、安全评价、生产管理、贸易经营、产品研发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商检、卫生防疫、技术监督、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在中、高等职业学校从事食品营养、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教育教学及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