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主题是什么
亚当斯密究其一生撰写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两大钜作竟是这般充满了冲突。就如同多数阅读者所看到的一样,亚当斯密当然了解 同时对营生者高论《国富论》的利己(自利),又循循善诱贵族认同《道德情操论》的利他(同情)两个观点,多麼像是自掌嘴巴的丑者。所以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一书迟至他逝世后才由友人代为刊印面世,更何况亚当斯密的遗 愿是火化《道德情操论》!!这让我们了解到当我们阅读《道德情操论》时, 势必要时时面对几个基本的意识问题:第一、有别於《国富论》的利己,《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核心概念「同情」是什麼?「同情」又如何在人与人间发 生关系?第二、所谓的「同情」如何成为一种「持平的旁观者」?第三、以「 同情」为基础的「持平的旁观者」是什麼?他实际的作用为何?
在第一篇的第一章中,亚当斯密在首段便这样描述到:「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著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 成是自己的事情…. 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像 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
在〈 第三卷第二章〉讨论到诗歌鉴赏时亚当斯密所持的观点也是如此「诗歌的优美 是一种有关精细鉴赏力的问题。一个年轻的初学者几乎不可能确定自己的诗歌 是否优美,因此,再也没有什麼比得到朋友和公众的好评更能使他喜气洋洋; 再也没有时麼比相反的评价更能使他深感羞辱…. 」。
这促使他悲观地发现一种令人失望的状 况,那便是〈第一卷第三篇第三章〉的章节说明所说的「人们往往钦佩富人和 大人物,轻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我们似乎可以就此推论,在未受「道德 限制」当我们要获得他人同情时,所表现的行为似乎往往都是炫耀性质的,亚 当斯密个人也认为这是道德情操的败坏。
从「同情」发展到「公正的旁观者」,是《道德情操论》一书最重要的逻辑转换。「累积原则」,认为同情、不同情已经不仅仅只是人际关系中的和 谐或冲突感,而是成为具社会仲裁性质的奖励和惩罚了。
在第一个问题中,我们了解到亚当斯密以互动原则,说明人的同情所带来的愉 悦;在第二个问题中,亚当斯密则利用累积原则,将人类的同情「经验」推展 到社会仲裁(也就是「公正的旁观者」)的「理性」。我们不妨利用下面的图示来说明:
互动原则:同情的产生→认同的愉悦感、不认同的排斥感。
↓
累积原则:由个人经验累积成人类经验,因为人的天赋保证,使得经验成为理性。↓
互动原则+累积原则=「公正的旁观者」
↓
「公正的旁观者」保证了社会(人类总和)的价值观(对何种行为感到愉悦,对何种行为 感到排斥),於是「公正的旁观者」反向制约个人的行为。
有时忽略甚至鄙视这一切,并且他在对自己一举一动的全部合宜性有充分把握之前,绝不会轻易地这样做。在这种场合,他的自我赞同无须由别人的赞同来证实。这种自我赞同,如果不是他唯一的,至少也是他主要的目的,即他能够或者应当追求的目的。对这个目的喜爱就是对美德的喜爱。…… 亚当斯密说的:「它是理性、道义、良心、心中的 那个居民、内心的那个人、判断我们行为的伟大的法官和仲裁人。」〈第三卷 第三章〉强迫著人们尽管在自利的状况下,还能维持公利的要求。
道德上的赞同与不赞同的情感,是以人类天性中最强烈和最 充沛的感情为基础的;虽然他们有可能发生一些偏差,但不可能完全被歪曲。
当人类的共有经验或情感转变时,也会重新塑造出新的理性标准和「公正的旁 观者」。
转自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的先修论述 --简论《道德情操论》http://he.cycu.e.tw/life/Philosophy/bookclub/adem.htm
2. 亚当·斯密的理论观点
亚当·斯密(1723年6月日-1790年7月17日),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
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一、《道德情操论》(1759)六、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折叠
3.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著作么
是的。
是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之一,另外一本是《国富论》
《道德情操论》(1759)
在亚当斯密生活的那个时代,“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亚当私密竭力要证明的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未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的活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的这些论述为前提的。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不仅是亚当斯密进行交替创作、修订再版的两部著作,而且是其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国富论》所阐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到21世纪的观点看来,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伦理学,后者属于经济学。亚当斯密把《国富论》看做是自己在《道德情操论》论述的思想的继续发挥。《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在论述的语气、论及范围的宽窄、细目的制定和着重点上虽有不同,如对利己主义行为的控制上,《道德情操论》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而在《国富论》中则寄希望于竞争机制;但对自利行为的动机的论述,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室把“同情”作为判断核心的,而其作为行为的动机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4. 如何看待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道德情操论》主要讲了这么一个观点:同理心让我们能够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也能站在一个公正的旁观者角度看问题。同理心是我们道德观的基础,但它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同理心让我们希望得到的别人夸奖和羡慕,而且我们更容易对那些有钱的人而不是穷的人产生同理心,这让我们本性非常虚荣。
但如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这一本性是好的。因为我们虚荣,想要别人的爱和羡慕,我们才会去消费。因为每个人自私的本性,这个社会反而能够非常顺利地运转。
《国富论》里,斯密进一步指出了这一运转的基础是什么,也就是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农场主因为想要城里一些小装饰品(baubles and trinkets),所以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事物,这让城市的繁荣发展成为了可能。农场主绝不是因为对城里人的同情或慈善才送给他们食物的,而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利益,但这样反而让城市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斯密说,顾及自己的利益、想让自己更开心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国家就是应该让人民都更开心。因此他认为国家主要的目的应该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当时更主流的一些观点,比如增加国家财富。
亚当*斯密更进一步指出,我们之所以买卖有两个主要基础,一是分工,二是自由交换。而市场在宏观的层面上让我们每个人的自私自利成为了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这就是市场的伟大之处。
5.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都有哪几种译本
市面上所见有3个版本的《道德情操论》。最早的版本是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等所译的商务版,由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2004 年重印(下称“蒋版”)。2003年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余涌所译的《道德情操论》(下称“余版”)。而此次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道德情操论》由韩巍所译(下称“韩版”),韩版最早由西苑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2007年辗转至光明日报出版社再版,直至2008年中国城市出版社又一次出版韩版。另外还有
1图书信息
书 名: 道德情操论
作 者:[英]亚当·斯密 ,樊冰译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SBN: 9787807672869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元
2图书信息
书名:道德情操论
作者:(英)斯密 著,谢宗林 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字数:380000
页数:437
开本:大32开
I S B N:9787802114302
定价:30.00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61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仅供参考。
6.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
额,网上一搜就有啊,这2个地址你再下下,我刚试过····
一起复制 再粘贴到IE地址栏里
道德情操论:
http://119.147.41.16/down?cid=&t=3&fmt=&usrinput=道德情操论&dt=1002003&ps=0_0&rt=0kbs&plt=0
国富论:
http://119.147.41.16/down?cid=&t=3&fmt=&usrinput=国富论&dt=1002011&ps=0_0&rt=0kbs&plt=0
这2本看完,领悟透彻就不错了,不要当玄幻小说看哦。
呵呵,开玩笑啦~
7. 求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PDF
http://www.08lr.cn/soft/656.html
道德情操论 作者:亚当•斯密
蒋自强 钦北愚 朱钟棣 沈凯璋 译
胡企林 校
《道德情操论》PDF电子专书由本站根据WORD文档转换属而来。
8.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的两本巨著:《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对西方影响最大的非后者莫属!
9. 如何评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怎么评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出尚在18世纪初,其著作《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都对后世影响颇深。其中《国富论》是在1776年,也就是美国发表《独立宣言》的那一年首次出版的,而《道德情操论》其实出版的时间更早,但是中间更改并且再版的次数也更多,从1759年第一次出版到1790年,一共有六个版本。
这两本书从来都不是彻底分裂的,相反,正是《道德情操论》中对人之为社会性动物的思考与讨论成为了在《国富论》中探讨经济与商业的基础之一。斯密认为,即使在人人都追求各自利益的情况下,商业社会也会繁荣,他需要探究的正是其中的原因,即在一个公正框架下之内,自由之都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