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道德楷模
❶ 安徽亳州道德模范新规如何
让德者有得,让好人有好报——4月4日,亳州市出台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办法,在就业、医疗、住房、出行等八个方面帮扶“好人”,在当地引来一片叫好声。
在社会尊享礼遇上,亳州市也为“好人”拿出“干货”。要求组织、人事部门考虑解决“好人”夫妻分居等问题;“好人”在晋升提拔时,所属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优先考虑;各级、各部门优先推荐“好人”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符合条件的优先发展为党员;乡镇基层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❷ 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如下:
1、李廷俊
李廷俊,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廷俊从医60多年,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以高尚的医德践行着医者仁心。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
主持研究的5项科研项目,经权威专家鉴定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内制剂八个和数十个特效方剂,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国访问交流学习,传播中华医药传统文化。
2、徐立平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厂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航天特级技师,时代楷模,被誉为“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
他从事的工作是对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进行整形及缺陷挖药、修补等,因为工作过程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和危险性,而被形象地称为“雕刻火药”。
3、石志光
石志光是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50多年来,他走遍了全省107个市、区、县,自掏腰包租片子,累计放映电影4000多场,行程10万多公里,被群众称为“人民放映员”。
4、王振美
王振美,男,汉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从1953年开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振美矢志不渝跟党走,2017年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1965年患重病死而复生后,从此立下誓言感恩奋进。
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报效乡梓,90余岁高龄时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50万元全部积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5、古运祥,男,李家疃镇常重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先后6次自费5万余元在常重村、东大姑庙村、武吉村、成安人民广场等地举办“我为老人洗洗脚”活动,凡自愿参加活动的,均免费赠送足浴盆和毛巾。
以活动为载体,在全县鼓励传递孝心和爱心,让广大群众用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孝老敬老,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弘扬家庭美德,传递和谐和睦的文明家风,努力在全县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古运祥曾入围“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并先后被评为“第五届邯郸市道德模范”“邯郸市最美家庭”“成安县最美家庭”“德孝信好村民”等荣誉称号。
6、白彦军,男,县政协经济委主任。“孩子不孬!”看似一句简单普通的话,却是白彦军父母对他精心侍奉双亲的孝心的极大肯定。2015年,他父亲因摔伤,手术后患脑壁性梗塞,经治疗后右手无力,脑梗后遗症使其生活不能自理。
他三年来精心侍奉父亲,每天为父亲洗脸,隔一天擦洗一次身体。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他对父亲的侍奉从未间断,在他三年如一日的精心陪护下,他的父亲现在能够做些从高架车转换到轮椅车的简单活动。
他患糖尿病20年的母亲,不幸又患上白内障,经手术后效果并不明显,为了不让母亲感觉失落,他工作之余经常陪伴老人唠嗑、拉家常,让她消除孤独和寂寞,减轻疾病给她带来的痛苦。白彦军精心赡养老人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父母亲逢人便夸:“孩子不孬!”。
❸ 道德楷模的道德楷模标准
道德楷模来自于生活实践。普通人与楷模的差别在于:前者往往喜欢以物质利益度量精神,让精神服务于物质利益需要,结果贬低了精神的意义;道德楷模却能够始终站在精神的高度,审视各种现实的物质利益需要,自觉地使物质利益服从于精神的发展。因此,便有了渺小与伟大之分。道德楷模立足于现实生活,与其他人一起参加实践,创造了先进的道德文化,并身体力行这种先进文化。楷模不仅用自己的行为书写历史,而且把时代的道德精髓凝于一身,成为实践先进道德的典范。他们不仅是意识形态的代表,而且是先进文化的典范。每个时代的道德楷模,都发挥着弘扬先进文化的功能。楷模既是先进文化的凝聚点,汇集先进道德文化精华,同时又是这种文化的传承者。楷模通过榜样示范和引导作用,向世人传递道德文化精神。人们从楷模身上能读出文化的意义,获得精神生活的滋养。楷模是用自己的行为,塑造时代的道德生活,为人们树立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当楷模成为人们的信仰和精神依托时,人们感到没有楷模的世界是不完整的。
历史上的道德楷模,其模范事迹常常是对公益的捍卫和无私献身。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够毅然把私利置之度外,以实际行为捍卫他人和社会利益,为公众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所捍卫的不仅是公益本身,而且是由这种利益要求所形成的公共精神。任何利益都是暂时的、易逝的,精神却具有永恒的传承价值。所以,尽管道德楷模的事迹是个别的,受到时空条件限制,甚至有着某些方面的缺点,但是以公益为基础的集体主义精神,却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之所以说每个时代都需要道德楷模,是因为每个时代的公益都需要无私的捍卫。楷模以超越时空的生命力,而成为社会公众的精神支撑。楷模之所以能够做出旁人难以做出的事迹,从内心来说,是因为他们战胜了私欲的束缚,并且体验到公益的神圣和崇高。每个时代的道德楷模,都是公共道德规范的捍卫者。他们事实上已经成为公共精神的传承者,公共文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用实际行为树立了表率,对于引导和提升公共道德水平是有巨大作用的。在楷模公共精神的滋养下,普通公众能感受到私欲的狭隘,体验道德行为的高尚,享受无私生活的意义,并由此获得勇气和力量。
道德楷模用心灵塑造世界,他们使人们在暂时中获得永恒。人们自己无法实现的自我超越,通过楷模能得以实现。道德楷模以行为传承先进文化,以行动示范公共道德优良传统。当代社会,人们的个性不同、兴趣各异、追求多样造就了彼此沟通的困境。以道德楷模为理想的参照系,审视和比照自己,时时想到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存在,寻求自己与他人共识的客观基础,由此形成广泛真实的价值认同。破解社会发展的道德难题,可以从楷模的行为中得到启迪。
❹ 道德楷模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如下:
1、李廷俊
李廷俊,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廷俊从医60多年,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以高尚的医德践行着医者仁心。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
主持研究的5项科研项目,经权威专家鉴定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内制剂八个和数十个特效方剂,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国访问交流学习,传播中华医药传统文化。
2、徐立平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厂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航天特级技师,时代楷模,被誉为“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
他从事的工作是对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进行整形及缺陷挖药、修补等,因为工作过程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和危险性,而被形象地称为“雕刻火药”。
3、石志光
石志光是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50多年来,他走遍了全省107个市、区、县,自掏腰包租片子,累计放映电影4000多场,行程10万多公里,被群众称为“人民放映员”。
4、王振美
王振美,男,汉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从1953年开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振美矢志不渝跟党走,2017年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1965年患重病死而复生后,从此立下誓言感恩奋进。
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报效乡梓,90余岁高龄时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50万元全部积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5、古运祥,男,李家疃镇常重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先后6次自费5万余元在常重村、东大姑庙村、武吉村、成安人民广场等地举办“我为老人洗洗脚”活动,凡自愿参加活动的,均免费赠送足浴盆和毛巾。
以活动为载体,在全县鼓励传递孝心和爱心,让广大群众用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孝老敬老,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弘扬家庭美德,传递和谐和睦的文明家风,努力在全县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古运祥曾入围“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并先后被评为“第五届邯郸市道德模范”“邯郸市最美家庭”“成安县最美家庭”“德孝信好村民”等荣誉称号。
6、白彦军,男,县政协经济委主任。“孩子不孬!”看似一句简单普通的话,却是白彦军父母对他精心侍奉双亲的孝心的极大肯定。2015年,他父亲因摔伤,手术后患脑壁性梗塞,经治疗后右手无力,脑梗后遗症使其生活不能自理。
他三年来精心侍奉父亲,每天为父亲洗脸,隔一天擦洗一次身体。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他对父亲的侍奉从未间断,在他三年如一日的精心陪护下,他的父亲现在能够做些从高架车转换到轮椅车的简单活动。
他患糖尿病20年的母亲,不幸又患上白内障,经手术后效果并不明显,为了不让母亲感觉失落,他工作之余经常陪伴老人唠嗑、拉家常,让她消除孤独和寂寞,减轻疾病给她带来的痛苦。白彦军精心赡养老人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父母亲逢人便夸:“孩子不孬!”。
❺ 道德模范人物
从2007年开始,每年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到现在已经评选了三届,具体参见链接
❻ 李连杰有被评为道德楷模吗
亲 有的
❼ 全国十大道德楷模
姓名:刘国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承德市公安消防支队副参谋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参加工作时间:1993.12.1
文化程度:本科
曾获主要奖励:2006年当选第五届“中国杰出青年卫士”;
2006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
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公安部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
主要事迹:
舍小家顾大家。2001年,组织批准了他10天婚假,婚后第二天,刘国得知辖区某造纸厂发生了特大火灾。他来不及告诉新婚燕尔的妻子,直奔火场,一去就是4天4夜。2003年的一次灭火战斗中,刘国母亲突发脑溢血病危,他为了及时扑救火灾,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多次冒死冲入火场和危机现场。几年来,刘国先后带领战士扑救火灾数百起,抢险救援上千次,解救群众500余人,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真心关爱士兵。自2000年以来,刘国同志先后为战士解决家庭涉法问题、生活困难、弟妹辍学等实际困难17件,损献个人工资12000余元。
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为故乡。刘国先后担任了7所学校、12个企事业单位的消防义务宣传员,定期到各单位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宣传消防法律法规。自2000年以来,他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中队附近两位孤寡老人的义务,在工作训练之余,定期帮助老人买米买面,打扫卫生;老人生病时,他守候在老人身边悉心照料。
姓名:王更庆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武安市东山冶金工业有限公司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7.2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参加工作时间:1967.7
文化程度:大专
曾获主要奖励:2002年企业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
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新世纪中国改革优秀人物荣誉称号;
2004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家。
主要事迹:
积极履行纳税义务,按期偿还国家贷款,被评为河北省第一批信用优良企业、“AAA”级信用企业,注重与客户交往诚信,及时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产品,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的系列产品成为了“河北省名牌产品”,“东山”商标获得了“省著名商标”,2002年,公司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企业的效益也逐年增长,呈现出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截止2006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6亿元,上缴税金1.35亿元。
信守承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扶贫济困等社会分益事业,先后累计捐款达1000多万元。投资7000多万元,积极兴建了一座集武安历史、文化、地域为一体的东山文化博艺园,开创了民营企业创办社会文化的先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姓名:郑久强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唐钢一钢轧厂炼钢工、十七大党代表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0.4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参加工作时间:1989.7
文化程度:大专
曾获主要奖励:1997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1998年全国技术能手;
1999年河北省劳动模范、郑久强炼钢小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成材积极分子;
2002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转炉炼钢工第一名、全国技术能手;
200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主要事迹:
郑久强多次在唐钢、省市及全国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今年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1989年,郑久强从唐钢技校毕业,分配到一钢轧厂转炉车间,多年来他认真总结前辈的炼钢经验,思索自己实践体会,创立了三计算、二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结束了一钢厂建厂50多年来完全靠经验炼钢的历史,开辟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由经验炼钢向科学炼钢转变的新路。
1998年,郑久强凭借自己对炼钢工艺技术的天赋,经过潜心的研究和探索后,又首创了“519”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当年为唐钢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800万元。
他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150吨转炉生产的有关资料和规程,不断的寻找机会到其它单位观摩类似转炉的生产操作,密切关注操作人员工作时的每一招、每一式。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掌握了新的炼钢理论和操作方法,成功的冶炼出唐钢150吨转炉第一炉合格钢水。
他撰写的《磁选钢渣在150吨转炉冶炼上的应用》、《转炉炼钢的脱硫》等论文在不同杂志上发表后,在同行业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许多单位按照郑久强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践后,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至有的人把早已是工人技师的郑久强亲切的称为“工人工程师”。
郑久强成名后,他炼钢工人的本色始终没变。面对私企老板一年近百万元薪的诱惑,他说:“荣誉是组织给的,才干是唐钢培养的,我唯有扎根企业,尽我所能,才能回报企业的关怀和培养,才能报答领导和职工对我的信任。”
姓名:徐长霞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昌黎县安山镇后所营村村民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1
政治面貌群众
文化程度:小学
曾获主要奖励:2004年被民政部“全国敬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2005年被市委宣传部、秦皇岛日报评为首届“感动秦皇岛年度人物”;
2006年荣膺秦皇岛市首届“感动港城十大杰出人物”荣誉。
主要事迹:
她是昌黎县安山镇后所营村一名极其普通的农家妇女,却是安山镇妇孺皆知的贤妻孝媳。她不傻,47岁时却毅然带着84岁的老公爹改嫁,并任劳任怨的侍奉了39年;她不呆,却认下后夫二十多年后没见面的儿子,还为其娶妻盖房。徐长霞的贤德孝行一时间成为安山镇一带群众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先后被《昌黎日报》、昌黎电视台、《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视听之友》、市电视台“今日报道”等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与观察”节目组还专门为她录制了长达20分钟的专题节目,感动了中国成千上万个家庭,引领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她先后被县妇联授予“敬老爱老好媳妇”,2005年被市委宣传部、秦皇岛日报评为首届“感动秦皇岛年度人物”,2006年底荣膺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市文明办、秦皇岛军分区、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8家联合授予的首届“感动港城十大杰出人物”荣誉,2004年被民政部“全国孝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姓名:田永生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易州镇北市村党支部书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7.12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参加工作时间:2000.3
文化程度:高中
曾获主要奖励:2006年被保定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主要事迹:
2006年10月25日上午11时,两名持刀歹徒在县城抢劫作案后疯狂逃窜至易州镇北市村。田永生正和村民张海军在家说事情,忽然听取有人喊:“有人抢劫了,快抓小偷”,田永生立即奔向屋外,这时两个蒙面人,手里拿着匕首已经来到了院里。田永生意识到他们可能就是犯罪分子,就和张海军说一定要抓住他们,这两个歹徒看人管闲事,扭头就跑,田永生和张海军紧随其后追了出来,张海军把其中一个人扑倒在地,但是,这名歹徒拼了命似地挣脱出来,继续往前跑,田永生一个健步蹿过去把其中一名胖点的歹徒摁倒在地,另外一名瘦点的歹徒看到同伴被捉,就急忙转身拿着匕首对准田永生就扎,田永生看情况不好,腾出手,抄起一块石头砸向他,这时,胖歹徒举起匕首在田永生左腿和左侧心脏部位连刺两刀,抽身逃走。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但是,田永生没有放慢脚步,没有在乎自己的安危,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边追歹徒边用手机打电话联系人来抓歹徒。这样,他带着伤、留着血又追了歹徒1000多米,这时,村里的人们越聚越多,和歹徒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生与死的较量,其中一名歹徒被捉住,另外一名歹徒见情况不妙,跳上近5米高的墙就逃走,田永生没有顾及自己的伤口、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有危险,奋不顾身的跳过高墙,鲜血染红了衣襟,他没有停下来,还是拼命往前追,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殊死搏斗,负隅顽抗的歹徒终于被擒获,而田永生同志因失血过多被送进了医院,经抢救现已脱离生命危险。
田永生同志见义勇为的事迹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也拟强烈反映。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向田永生等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们一身正气,大义凛然,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坚定信念、实践理想,牢记宗旨的坚强党性;学习他们爱憎分明、惩恶扬善、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姓名:赵渭忠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军衔,石家庄市广电社区居民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2.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参加工作时间:1951.3
文化程度:中专
曾获主要奖励:1998年、2004年,先后两次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离退休干部”;
1999年和2005年,两次被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2000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其颁发“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
2004年被评选为首届希望工程宣传奖特别贡献奖;
2005年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主要事迹:
1992年9月退休后,他积极投身“希望工程”。14年来,他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平时仅靠老伴一人的退休金维持基本生活。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们一家三代8口人,组织家庭“希望爱心社”,先后捐款70多万元,共资助贫困学生566名,他积极做“希望工程”的传播者,在他的热情和爱心的直接感召下,社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他的希望大军,向社会募集资金近10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000多名,援建了30所希望小学。
“3000元报名费”,是赵渭忠将军投身“希望工程”事业的第一笔资助款。从此,退休后的将军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希望之旅”。他说,希望工程是所大学校,他要当这所大学里的走读生。时年60岁的赵渭忠怀揣42个贫困县地图,沿800里太行一直走下去。
在涞源县赵家井村,赵渭忠发誓:“我就是喝半年稀粥也要拿出1万元盖学校。”之后,赵家积蓄逐渐减少,直至用光。一个工薪阶层的积蓄能救助多少人呢?赵渭忠决定结交希望朋友。“希望朋友”给赵渭忠带来希望,有9亩新校舍的赵家井小学校老乡重新命名为“八一”希望小学……。赵渭忠同志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人们誉为“希望将军”、“当代武训”、“爱的使者”。河北省和中央新闻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
❽ 道德楷模
http://news.cctv.com/special/d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