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债权法学

债权法学

发布时间: 2021-12-02 01:59:18

1. 什么是债权法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
1、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一种最充分的权利,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2、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义务。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司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和物权不同的是,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区别,所有权是物权.所有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所有权是对事权,债权是对人权。

2. 债权法 主要讲什么

债权法可分为形式上的债权法和实质上的债权法。形式上的债权法,仅指有关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典或民法典中的债编;实质上的债权法,除上述之外,还包括有关债事的单行法、立法与司法解释以及司法中适用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条约、双边协定等一切债的法律规范。

3. 《合同法》与《债权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是来债权法,,是债法。
中国民自法一般学理通说为五分法。即人身法、物法、债法、继承法和侵权责任法。
合同法是属于债法的一个主要内容,主要规范合同行为及权利义务的。而债的发生除了合同的原因导致外,还包括如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
所以,合同法是债法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部分。

4. 债权的法律关系客体是什么

债权的法律关系客体是行为。作为客体的行为特指能满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

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方的,因而法律关系的客体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来说,法律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结果三类。

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


(4)债权法学扩展阅读:

物权法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司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

1、物权法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一对多,债权法律关系通常是一对一。

2、物权法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分离,债权法律关系权利义务一般混合。

3、物权法法律关系客体是物,债权法律关系客体是行为。

5. 债权法的效力是指什么

债权法是规范特定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请求可以是一定或不为一定行为,该法规是对市场商品流通关系的反映和保障。名义上的债权法仅指民法典中关于债权债务关系的编写,但是从本质上讲,债权法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与债务有关的立法和各种司法解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6. 债权法有哪些优先债权

优先债权是指可以在先与一般债权清偿的债权。民法上以财产为担保的债权和海商法上为共同债权人的利益而支付的费用,是优先债权。在破产法中,能够先于债权被清偿的债权称为优先债权。只有在优先得到清偿后,一般债权才有机会得到清偿。
【法律依据】
《破产法》第五十九条
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为债权人会议的成员,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享有表决权。债权尚未确定的债权人,除人民法院能够为其行使表决权而临时确定债权额的外,不得行使表决权。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人,未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对于本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七项、第十项规定的事项不享有表决权。债权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代理人出席债权人会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债权人会议主席提交债权人的授权委托书。债权人会议应当有债务人的职工和工会的代表参加,对有关事项发表意见。

7. 什么是债权法律关系

基于合同,侵权以及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8. 债权法条文

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担保债务的履行:

(一)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

(三)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8)债权法学扩展阅读

第三人原因导致的违约(合同法第 121 条)

第一百二十一条 【因第三人原因违约的责任承担】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加害给付中的违约责任(消法第 35 条)

第三十五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9. 债权法的效力有什么规定

债权有效的规定:债权是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具体关系。有效债权的发生可以分为合同,无成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消除债务的原因包括清算,存入,抵销,免税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债权人要求特定债务人因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热点内容
德勤律师 发布:2025-05-22 12:00:58 浏览:157
经济法本科自考 发布:2025-05-22 12:00:18 浏览:999
退休劳动法有规定吗 发布:2025-05-22 11:58:04 浏览:603
法律援助中心机构改革能否参公 发布:2025-05-22 11:57:55 浏览:512
劳动法扣工资咨询 发布:2025-05-22 11:57:55 浏览:681
扎赉特旗法院 发布:2025-05-22 11:50:29 浏览:131
最高人民法院李春 发布:2025-05-22 11:45:23 浏览:414
民事诉讼法第1l2条 发布:2025-05-22 11:44:46 浏览:146
尊崇法治是最 发布:2025-05-22 11:44:09 浏览:954
阜沙镇法院 发布:2025-05-22 11:43:58 浏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