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养成法治思维的核心

养成法治思维的核心

发布时间: 2021-12-02 05:56:48

❶ 什么是法治思维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一、什么是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何为法治思维?简言之,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因此,法治思维需以法治概念为前设。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至今,于法治概念之认知尽管不完全一致,但对其核心内涵包括精神、实体、形式等层面诸要件已经有基本共识存在。就中国当下而言,经过30多年砥砺耕耘,在法治概念上的初步共识也已基本具备。这是之所以提出法治思维命题的前提。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1、从个人层面

空闲时,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懂法的人。在空闲无事的时候,可以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可以从书籍上获取,也可以在电视上或电脑上进行详细的阅读,吸收未曾了解的法律知识。

多参加法律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法治思维能力。多参加校内法律社团所开展的法律实践活动,身在其中锻炼自己的法治思维能力,头脑清醒,理性分析各项事情的起始与结束之间涉及的法律知识。

理想思考,遇事理性分析,凡事讲究证据,进行法治思维分析。在遇到不同案例的时候,理性分析事情,不要说一些不存在和没有理论支撑的话语,凡事讲求证据和物证。

多看一些法律案例,看出一个案例背后的故事,做到思维分析。看一些经典案例,从中挖掘背后的法律知识,从起始到结束,看其中的过程是否有让自己对法律有了重新的认识。

2、从学校层面

开设法律相关的课程,让大学生们积极参加,并促使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在校内,可以报名有关法律知识的课程,或者报名有关法律的社团,从而在学习课程中不断的使自己了解法律知识,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开展此情此景普法剧情,让大学生们以身试法,有专门的老师在旁讲说。在校内开展一些普法剧情,让大学生们当主人公,从而开展普法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进行了解法治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

(1)养成法治思维的核心扩展阅读

法治思维的六个维度

1、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

任何法律均得从预设规则着手,明确告诉人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以及如何来做。有了法律规则,人们对自己乃至他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就有了稳定的预期,便会依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

2、法治思维是一种程序思维

法治思维要求重视程序,充分发挥程序的作用。遇到有争议或纠纷的问题,即使是非对错很清晰,也要善于考虑程序上的处理方式,让争议各方平等地发表意见。

3、法治思维是一种权利思维

法治既授予权力,更约束权力。公权力行使者不得法外设定权力,不得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形下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清醒认识到权力的本质和有限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法治观。

4、法治思维是一种责任思维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权必有责。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5、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

一方面,要服从规则及其逻辑,而不受情感因素的左右。另一方面,要注重价值权衡,对各种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要求我们看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依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6、法治思维是一种建设性思维

建设性思维是以建设社会、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思维。我国调解制度、社区矫正制度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定纷止争、维护权利、实质性地解决社会问题为旨归,体现了清晰的建设性思维。

❷ 什么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

严格依法办事

严格依法办事,这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

❸ 大学生该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呢?我觉得一方面是学校要为此付出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自身也要积极学习,为自己以后在社会上生活打一个基础。
在学校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果想要让同学们把法治思维重视起来,就要先营造一个具有法治思维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在宣传栏上面多发表一些有关法治思维的文章,或者是举办一些法治知识问答活动,一边鼓励一边奖励同学们踊跃参与,让同学问在潜移默化当中重视法律。
二、注重课堂的教学。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生,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课堂,学校要利用好这一途径来向学生传授法治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的老师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有考试这一环节,因为只有考试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自身方面:
一、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
这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只有在了解法律条款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法律思考,形成法治思维。
二、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核心之一,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必须条件。在很多时候,犯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道是谁错了,知道怎么就错了。其实很多时候,大学生犯法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条法律是什么样子的法律,而是不明白怎样就触犯了这条法律。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正义感。
高校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应是一个高科技的高危险的犯罪分子。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做一个健全的人。
四、参加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谈兵终是空。只有在社会中,在不断地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培养正确的法治思维。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提高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绝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这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大学生的自我长期的共同努力。在参加法律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看到各式各样的案件,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更会在我们的心中形成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❹ 大学生如何养成法治思维

、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果想要让同学们把法治思维重视起来,就要先营造一个具有法治思维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在宣传栏上面多发表一些有关法治思维的文章,或者是举办一些法治知识问答活动,一边鼓励一边奖励同学们踊跃参与,让同学问在潜移默化当中重视法律。
二、注重课堂的教学。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生,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课堂,学校要利用好这一途径来向学生传授法治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的老师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有考试这一环节,因为只有考试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自身方面:
一、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
这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只有在了解法律条款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法律思考,形成法治思维。
二、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核心之一,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必须条件。在很多时候,犯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道是谁错了,知道怎么就错了。其实很多时候,大学生犯法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条法律是什么样子的法律,而是不明白怎样就触犯了这条法律。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正义感。
高校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应是一个高科技的高危险的犯罪分子。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做一个健全的人。
四、参加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谈兵终是空。只有在社会中,在不断地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培养正确的法治思维。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提高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绝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这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大学生的自我长期的共同努力。在参加法律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看到各式各样的案件,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更会在我们的心中形成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抓住各种学习法治思维的途径,使自己不再是一个“法盲”

❺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01 一方面是学校要为此付出努力,另一方面就是自身也要积极学习,为自己以后在社会上生活打一个基础。在学校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注重课堂的教学;在自身方面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等。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一方面是学校要为此付出努力,另一方面就是自身也要积极学习,为自己以后在社会上生活打一个基础。在学校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注重课堂的教学;在自身方面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等。

在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果想要让同学们把法治思维重视起来,就要先营造一个具有法治思维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在宣传栏上面多发表一些有关法治思维的文章,或者是举办一些法治知识问答活动,一边鼓励一边奖励同学们踊跃参与,让同学问在潜移默化当中重视法律。

2、注重课堂的教学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生,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课堂,学校要利用好这一途径来向学生传授法治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的老师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有考试这一环节,因为只有考试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自身方面:

1、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

这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只有在了解法律条款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法律思考,形成法治思维。

2、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核心之一,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必须条件。在很多时候,犯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道是谁错了,知道怎么就错了。其实很多时候,大学生犯法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条法律是什么样子的法律,而是不明白怎样就触犯了这条法律。

3、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正义感

高校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应是一个高科技的高危险的犯罪分子。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做一个健全的人。

4、参加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谈兵终是空。只有在社会中,在不断地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培养正确的法治思维。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提高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绝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这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大学生的自我长期的共同努力。在参加法律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看到各式各样的案件,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更会在我们的心中形成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❻ 什么是法治思维及如何提高法治思维

一是要培养法治思维理念。首先,要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理念,使其认识到什么是法治思维,为什么要运用法治思维,怎样运用法治思维,使“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为领导干部的常用语,使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自发的一种心理需求,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其次,要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主动运用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减少官民对抗,树立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再次,要把握多种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正确处理好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相互关系,使决策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
二是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首先在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学法的长效机制。在学习形式上,要通过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通过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在学习内容上,既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又要重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维能力方面的学习培养。
三是要考核依法履职水平。要像考核经济指标一样,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通过鼓励、奖励、晋职、晋级等激励机制,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思维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要按照有权就有责、滥权应担责、侵权要赔偿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那些不依法办事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对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失,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❼ 依法治国思维的核心是什么

严格依法办事,这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

❽ 树立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对还是错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

热点内容
道德铁棍 发布:2025-09-23 03:32:55 浏览:686
精神病不负法律责任的法条 发布:2025-09-23 03:23:26 浏览:283
关于小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3 03:12:14 浏览:961
霍邱司法局招聘 发布:2025-09-23 03:08:10 浏览:848
行政诉讼法证据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947
历下区人民法院官网 发布:2025-09-23 03:08:07 浏览:436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发布:2025-09-23 03:07:27 浏览:868
村部法律顾问职责 发布:2025-09-23 03:03:15 浏览:95
商法历年司考真题 发布:2025-09-23 02:57:35 浏览:915
社会保障法实施年份 发布:2025-09-23 02:44:42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