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运河立法
① 大运河发生过那些政治事件
因为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随着朝代的更特政治中心转变运河中心和起始点发生了变化.后来的大运河已经离洛阳很远了,今天的大运河是元朝的时候的原来的基础上,把大运河改直了,原来是不经过山东省的,现在就经过了,再由于历史上黄河几次改道,使得原来的运河已经大部分被掩埋了,今天的大运河主要是清朝的时候修建的,而且今天的大运河比隋唐大运河要短很多,它在山东济宁以北的河段现在已经不能通航,只有以南的这段还能通航.
② 有关大运河的政治主观题
一、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乃至世界工程技术史和文明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大运河开凿工程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延续2000多年间不断修造,延续时间之长、工程之浩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内涵之丰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大运河还是中国历史上大统一王朝的实物见证。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南北统一,大运河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最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项具有超大时空尺度,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并仍在使用中的活态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几乎涵盖了当前文化遗产保护所有的前沿领域,如活态文化遗产、线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系列遗产、大遗址保护等。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学者更进一步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看作是“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精神的体现,是人类创造的与自然、与社会和谐一致的杰作。 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同意将大运河作为我国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当前,国家文物局、全国政协、运河沿线地方政府等部门已经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机构设置、立法管理、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开发展示、舆论宣传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大运河保护研究工作的现状,能否如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仍旧是许多专家担心和忧虑的问题。 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需要多学科合作
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的成立,运河沿线的地方政府都已把大运河申遗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大运河沿线的文物保护维修、环境整治初见成效,运河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的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世界遗产委员会更看重的是我国的大运河遗产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大运河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要阐明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对运河遗产的研究又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徐苹芳认为,遗址和遗迹是大运河申遗的重要条件。他指出,目前除安徽淮北隋唐运河遗址和山东汶上京杭大运河遗址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发掘外,我国运河沿线基本上没有什么考古工作。到现在,还没有一张完整的中国运河图(都是示意图)。在本体不清的情况下,就无法做好运河遗产的保护规划。在大运河管理上,运河沿线的遗迹,如漕运衙门、粮仓、廒、漕帮、祠堂等都要保护。建议相关部门发动运河沿线考古工作者用3年至5年发掘大运河遗址的内涵,用考古学手段对已有的运河研究成果加以验证和呈现。 还有多位专家提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除了由文物保护和考古专家参与外,还要引入水利史、航运史、城市规划、立法、环保乃至新闻传播等部门的介入。建议成立中国大运河学会,设立“运河学”,将多学科、多部门、多地区的学者联合起来研究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申遗的理念与实践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在论坛上非常坦率地指出,当前世界遗产申报的规则就是国际游戏的规则。如何将中国大运河的特色和价值与国际规则妥善、有效、完美的结合是申遗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实,人类的审美观是相通的。正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先生所说,中国人是最擅长讲故事的,比如讲大运河在漕运方面的意义,就可以用现存的北京南新仓、洛阳粮仓作为历史证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人们了解大运河;再如运河是怎么爬坡的,运河从南到北要跨过大江、大河,技术上是如何解决的,运河是如何分流水量的等运河遗产中的重大科技项目也要研究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申遗中的话语权,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运河文化遗产。 专家们认为,大运河的保护联系着沿线众多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维系着沿岸千万民众的记忆与情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使大运河的保护真正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无锡市近年来在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方面进行了很多实践,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如今,在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人们可以从南禅寺码头乘船游览古运河,感受前店后坊的江南水弄堂的风韵;还可以在运河沿岸游览祝大椿故居、古窑群遗址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等文化遗迹,参观利用工业遗产的厂房、仓库、办公楼发展的创意产业。政府对运河的保护和整治,让世代居住在运河边的百姓切身感受到运河的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运河文化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③ 京杭大运河具体经过山东哪些地方
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
在山东港航人和船户眼里,京杭运河山东段的畅通无阻是一个让人习惯的事实。如果不遇枯水或汛期泄洪等不可抗因素,这条关系着鲁南地区百姓生活和经济命脉的黄金水道总是勤勤恳恳地安心值守,让来来往往的千吨级船舶一路畅行。作为山东连接苏、浙、沪等发达省市的重要通道,京杭运河山东段被山东人民亲切地誉为“山东的莱茵河”。她的繁荣和昌盛,凝聚了沿河政府和山东港航人的心血。
(3)山东大运河立法扩展阅读: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的9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④ 京杭大运河在山东段哪个地区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2000公里,最北到达涿郡,最南连接余杭,东到洛阳并通过黄河水道与开皇四年修建的广通渠相连,直达长安。共分为四段:通济渠、濮沟、广通渠、江南河,总共六年多时间修成,可谓人间奇迹。主要是疏浚从春秋到南北朝各种王朝留下的旧河道。隋唐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大业元年,修通济渠,从洛阳的西苑连通至今江苏淮安,同年又疏浚山阳邗沟。大业四年,开凿永济渠,使得通济渠向北延伸,利用沁水河道,南接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修建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穿过太湖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杭州)。整条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重要的水系,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的八百里秦川,北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南到鱼米之乡的太湖流域,长度达到上千里。
⑤ 京杭大运河在山东段哪个地区
京杭大运河在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5)山东大运河立法扩展阅读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⑥ 大运河经过哪些省和城市
你说的是京杭运河吧?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
●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杭州大运河终点,入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