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学笔记

立法学笔记

发布时间: 2021-12-04 16:03:45

① 谁有张文显的《法理学》txt,或者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学方法》或者《法律逻辑学》,谢谢啊

我只有笔记,你要不?要的话留邮箱

② 法理学笔记怎样做

法理学其抄实是法学的总结科袭目,当然是有难度的,大一的新生,应该是同时在学习宪法的,如果担心法理学学不好是因为怕应付不了学校的期末考试,那我觉得你不必担心,学校的法理学考试,是很简单的,按照我们当时的经验,在校内网上下载一些上届的考试题目来做做,就应该可以过了,但如果你是要真心的学好法理学以准备将来的司考的话,那么,我觉得就应该在学了部门法后在回过头来复习,那时你会觉得法理学不难。
另外顺便告诉你法理学的重点内容,其实就是法的分类,法的渊源,法的功能,法系(只掌握海洋法系和罗马法系,例如这两大法系的区别,联系等等,其他的看一下就可),如果还不明白,那就找一些法理学方面的题来做吧,看从什么角度来考。

③ 法理学角度关于平等与正义的冲突怎么说

社会契约制的角度来看,人们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放弃交给国家来执行,同时得到的是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所享有的权力,其中也包括的被法律保护的权力。当这个问题涉及到死囚时,性质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法律会剥夺死囚的政治权利,这就造成了不平等。同时,处死死囚,又必须有执行者, 这样就又诞生了一个加害者。这个执行者的权力是因为社会制约制将人民的权力全部集中于政府,随后政府再将这份权力交给执行者行使死刑。那么,从责任均摊的角度而言,我们人人都是加害者。那么,法律如何规定对杀人犯的判刑呢?
你或许会说,死囚是做了犯法的事情,才会如此,才会被剥夺所有的权力。但是,你必须要明白,法律的原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每个人得到幸福的权力。那么,如果是因为法律的存在,而导致了部分人不得不打破法律而得到幸福呢?那么,法律的存在本身还是正义的么?法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束缚。而制定法律的人,则变成了一切不平等的始作俑者。
法律在近代开始,从理性主义走向了实证主义,这也直接导致很多相悖于法律原本目的的问题出现。现在更多的法律条款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而诞生的,而并非是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那么,这种变质的法律是否仍然属于法律!?是否还是代表正义!?不可否认,这样的法律的确代表了一份人的权力,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代表了正义,那么对其它的人而言呢?这两部分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么?

正义和平等的冲突,起源于法律的覆盖范围的不完全,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也由此很难找到对大家都适用的法律,只能照顾其中人数较多的一部分,由此就产生了分歧。支持者视之为正义,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不平等条约。(当然,也不能说现有法律中的确有一部分的基础法律确实是照顾到了所有人,但是仅依靠这些还不足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政府的运作。)

④ 哪里能下载到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的读书笔记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片面深刻与全面平庸:我们需要什么?

在“片面的深刻”这一话语获得颇为广泛认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区别具体的语境来看待它。在学术研究领域,相对于平庸的全面而言,深刻的片面确实为人类的思想史作出了贡献,在无数次的批判中仍然得以流芳百世。而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则应另当别论。

比如,自然法学派所宣扬的 “不言而喻”的权利、平等、正义、自由确实激动人心,可过分强调“恶法非法”会损害法律权威、导致法律的不稳定性;而实证法学派主张法律与道德应当分离,但是在立法司法时又不得不考虑道德的因素。把二者综合起来,则可能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

又如,历史法学派萨维尼认为,法律既不是专断的意志也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缓慢、渐进、有机发展的结果。这种观点对于立法要重视本国国情、历史传统当然有所助益,而不至于让强烈的法律变革导致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割裂从而损害法律权威。但是,立法不能一味消极的被动,通过相似传统的法律移植对于法治进程来说无疑也具有积极意义。

⑤ 你的法理学笔记是那本教材的

吉林大学法学院开学发的教材是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但是我们上课从来不用那本书,更推荐姚建宗教授的《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本),感觉的确比张编的好

⑥ 张文显法理学笔记

这个是我们的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任意性规则和强制性规则是依据( )来对法律规则进行的分类。 A、不同行为模式的角度 B、行为前是否有调整规则的角度 C、效力的强弱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2、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 ) A、刑名之学 B、律学 C、法学 D、刑名法术之学 3、民法法系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A、衡平法 B、普通法 C、罗马法 D、判例法4、美国法和英国法作为英美法系中的两个分支,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 )之分。 A、普通法和衡平法 B、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C、联邦法与州法 D、判例法与制定法5、我国有权制定宪法和基本法律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法院6、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现象 B、政治现象 C、法律现象 D、自然现象7、下列有关法律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特殊行为规范 C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D、历史上的一切法律都是明确、公开的8、将法典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和正义的西方法学流派是( ) A、古典自然法学派 B、历史法学派 C、纯粹法学派 D、分析法学派9、下列那个不属于法的基本要素( ) A、法律制度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规则10、下列那个不属于《说文解字》中“灋”的含义是( ) A、公平 B、权力 C、裁判 D、惩罚11、社会主义法和资本主义法的区别表现在( ) A、 调整范围不同 B、阶级本质不同 C、规范内容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12、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则体现出来 B、一个法律条文就等于一个法律规则 C、一个法律规则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则在内13、按义务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将义务划分为( ) A、公义务与私义务 B、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 C、主义务与从义务 D、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14、每个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人身权 B、财产权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15、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A、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 B、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 ) A、条件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法律的技术性规定 2、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3、大陆法系的国家一般认为公法包括( ) A、宪法 B、行政法 C、民法 D、刑法 4、法律也有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是( ) A、法律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C、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D、法律适用的事实不都是可以确定的; 5、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有( ) A、社会监督 B、分配社会利益 C、实施社会管理 D、解决社会纠纷6、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 ) A、物 B、行为 C、精神产品 D、物质产品7、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主要体现在( ) A、规律性与意志性的统一 B、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C、正义性与利益性的统一 D、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8、法律事实分为( ) A、法律后果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 法律动机 9、法律行为根据行为与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分为( ) A、合法行为 B、中性行为 C、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10、法律责任的特点包括( ) A、法定性 B、强制性 C 、自由性 D、当为性三、判断正误(每题0.5分,共5分)1、法理学发展决定各个部门法学的发展。2、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法的本质。3、奴隶社会法与封建社会法的不同之处是阶级本质不同 、经济基础相同。4、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法与垄断阶段的法区别是:前者属于权利本位的法,后者属于社会本位的法。5、近代法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事实平等。6、权力理念与权利理念是中国传统法的理念与西方传统法的理念的根本区别。7、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法是人的意志的体现,只是这种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8、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主要区别是法的内容不同。9、法定性是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根本区别。10、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根本区别是责任性质是否以惩罚性为主。四、名词解释(20分)1、 法律现象—是指法律这一客观事物之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法律外部联系的总和,是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反映法律存在和运行的社会现象。2、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3、法律概念—是有法律意义的概念。即是对各种法律事实和法律现象的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4、法的理念—是法的价值的观念形态(法的理想),是法律心理高级、稳定的表现形式(法的信仰),具有主观性和超经验性。它含有法的理想与法的信仰之义,是人们对法的存在和运行的理想目标模式及其基本实现途径与方法的信仰、期待和追求。五、简答题(16分)1、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法律渊源不同;第二法律结构不同;第三,法官的权限不同;第四,诉讼程序不同;第五,法律分类不同。2、简述法律规则的分类? 按照法律规则本身的不同特点,可以做出如下分类:1) 根据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不同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两种;2) 根据法律规则行为模式的不同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三种;3) 根据法律规则的功能不同分为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两种;4) 根据法律规则的内容的确定性程序不同分为确定性规则与非确定性规则两种六、论述题(14分) 试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权利是指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是指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其关系表现为下列四个方面:(1)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谓相互对应是指权利离不开义务,义务也离不开权利,有尤其一必有其二;所谓相互依存是说权利是义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义务是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缺少任何一方它方便不复存在;所谓相互转化是说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也要享受权利,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2)权利和义务的另一关系式是社会的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的等式,一个为社会履行义务量多的人,社会必然应赋予其更多量的权利,这种等式关系是社会公正与正义的基本标准;(3)权利和义务的第三种关系是两者价值的一致性与功能的互补性;(4)权利和义务的第四种关系是权利与义务的守恒定律,具体表现为三大比例关系:其一,在权利义务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私权利义务与公权利义务间成反比例关系;其二,私权利义务间的权利义务成等比例关系;其三,权利义务相对于一国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民主的状况成正比例关系。

⑦ 求 付子堂 法理学 笔记

这样的问题在这里应该很难找到满意的答案,这样吧,如果你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我给你些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可以尝试一下一下的几个途径途径:
1.如果你是考研的话,那就问问你所报考的学校的招生办,看看学校那边提供那些材料或者有没有这方面的辅导
2.笔记这东西一般你可以在学校附近的复印社找到,而且可能比你在学校里找的东西都全
3.如果以上途径行不通的话,那就去淘宝看看,有人可能会卖吧
4.加入社区或者q群,和大家交流,说不定谁就有你想要的东西呢
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愿你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⑧ 根据清朝发展的历史 从法理学角度分析“落后一定挨打吗”,2000字以上

中心大概是:如果法跟不上的话,就无法实行法治,没有较完善的法制就无法治理好国家,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就会被列强有机可乘
从理来说如果科学水平跟不上经济文化等等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就必定会被人家觊觎

热点内容
饭店规章制度五性 发布:2025-09-22 17:00:54 浏览:782
民事法院调解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2 17:00:53 浏览:210
法治园林小品 发布:2025-09-22 16:59:58 浏览:837
现代人民司法 发布:2025-09-22 16:59:20 浏览:449
民事诉讼法拘传 发布:2025-09-22 16:50:14 浏览:273
道德经伊尹 发布:2025-09-22 16:50:11 浏览:281
钟楼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 发布:2025-09-22 16:41:25 浏览:93
法院审监会 发布:2025-09-22 16:30:51 浏览:931
劳动法婚假是几天 发布:2025-09-22 16:26:37 浏览:762
海运渣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6:19:47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