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衰败

道德衰败

发布时间: 2021-12-05 03:31:24

道德是甘于没落的意志,一支憧憬之箭。 啥意思

这句话有明显的矛盾,前后的意思矛盾,也就违反逻辑。我试着理解和尝试这句话的作者的思维场景,似乎能感受到他脑海里同时出现的两个方面的意思一瞬间搅和在一起,他没有注意区分开,而是用一句话表达出来。我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即便是名人说的我也这样认为。我从这句话里能感觉到有西方哲学味道,因为它使用了“意志”“之箭”这些有西方色彩的词。如果真的是这样,也不排除有翻译问题。
甘:即愿意,情愿。
没落:衰落,衰败,穷途末路。
意志:含义较复杂些,它不仅表现人的观念、目的、,更表现在所采取的措施中,譬如法律道德都是人的意志的体现。当然行为也是意志的提现。是一种用意识和目的,支配行为的心理过程。为了你好理解举个例子,譬如你想当兵(这是目的)然后你做了规划,付诸实施:有规律的生活,早起跑步,阅读军事常识,这些安排和行动,都是你的意志。并且因为不管刮风下雪你都坚持锻炼,我就可以说:这表现了你顽强的意志。
我们知道,道德是一种规范(简单说就是游戏规则)从上面已经知道,道德是人的意志,他说是自甘没落的意志,就是说这个意志已经是不愿意进步,自愿保守和维护落后的规则并衰落下去。(刚才有事出去,回来一看你采纳了,还是写完吧)既然是甘于没落,怎么会同时又是憧憬之箭呢,我们知道憧憬是对未来美好状况的一种希望,而自甘衰落的人是不会有这种希望的,因为对未来憧憬的人必然要求改变现状,破除旧规则接受新规则。所以这话前后矛盾,违背逻辑的同一律。
这句话的作者在思考的时候无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他憧憬未来更美好的东西,希望打破或铲除旧道德,旧思想,冲破道德束缚,使人们获得更多的自由。正因此,他才说:“道德是甘于没落的意志....”这思想无疑是好的。问题是他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却写在了“没落意志”的后面,那么就使这种憧憬成了“没落意志”的憧憬。这是一种表达上的错乱。
另外根据历史经验,旧道德和旧规则的破灭,不仅是缓慢的而且很艰难,它常常是伴随着“革命”而被铲除的。即使这样也有个过程。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些旧道德规则,它们曾经对社会秩序和家庭的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它们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这些旧道德越来越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会产生破除旧道德规则的要求,但社会发展并不平衡,人们的生存状况也有很大差别,对这些规则的依赖也是存在的,所以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⑵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你的美德一天不如一天?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劝阻,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防范。罢休吧罢休吧!现在当官的有多么危险!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及弟子《论语.微子》。

原文: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注释——谏:止住,挽救。已:罢休,停止。殆:危险。

(2)道德衰败扩展阅读:

1,作品赏析

全歌六句,计分三个层次。开头两句为第一层次。是对孔子的讽刺。凤鸟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只在政治清明时才会出现。

“德之衰”,是说美好的品德愈来愈少,品德修养愈来愈差,凤鸟不像凤鸟,孔子不像孔子了。凤鸟本该在政治清明时出现,而现 在世道昏乱时竟然也出现了,以此讽刺孔子到处奔走、求为世用的不合时宜的所作所为。

疑问副词“何”字的运用,更增强了对孔子的作为表示怀疑与否定的分量。中间两句为第二层次,是对孔子的规劝。“往者”句说,已经过去的事情已无法劝阻。

“来者”句说,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防范、避免,是要孔子知错改过、避乱隐居的意思。两句合起来,重点落在后一句上,与成语“亡羊补牢,犹为未晚”的意思正好相当。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次,是对孔子的警告。“已而”是劝孔子别再一意孤行,相当于今人所说的“算了吧”、“罢休吧”。什么原因呢?“今之从政者殆而”,这虽是泛说当今从政的人处境险恶,又是专门唱给孔子听的,主要用意还在于警喻、提醒孔子。

2,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⑶ 现代人为什么道德缺失求答案

近些年,频频有见义勇为者被污告成肇事者的事见诸于媒体,有的因无法举证说明自己的清白而付出了经济代价,更使人难以接受的是,见义勇为者的良心被无情的蹂躏。全社会的道德良心被无情刺伤。正义道德良心屡
屡被社会舍弃,使得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到十分危急的地步,我们不仅要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难道执政者的责任只是把经济搞上去,就万事大吉了吗?难道我们就放任这些不道德,无良心的无赖恣意妄为,用他们的种种丑行来挑战全社会的道义良心吗?一个无赖横行,却能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难道不是黑社会吗?一个社会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公序良俗,使公民能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生活,在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尽可能地尽到社会义务,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公民良好的道德水准,社会才能呈现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全社会的和谐才能得以实现。我们说什么样的国家,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是说国家对社会道德水准的走向,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古人尚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难道执政者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显然不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这方水土要养些什么人呢?就要把国民都培养成地痞无赖吗?在所谓的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下,法律也在起着推波助澜的坏作用,我们在过去经法院判决的案例中看到,有些见义勇为者被污告后,在我们的法院的法官竟说出这样的话:“你既然不是造事者,你为什么把伤者送到医院?”、“你既然不是造事者,你干吗去搀扶他(她)?”听听,这还是人民法院判断是非的逻辑吗?这话的潜台词是:“既然不是你肇事,你管这么多闲事干什么?”法官在倡导什么?说这样的话,还配做人民的法官吗?
完全是黑社会老大的语言,这种语言刺痛的仅仅是见义勇为者吗?难道我们每一个有良心的人心里不痛吗?难怪许多人说,现在好事做不得,好人没好报。难道不是这样吗?这难道不是法律在引导我们都来做恶人吗?看到日益衰败的社会风气,许多有识之士发起了呼唤社会正义、挽救道德危亡的实际行动,有位大学教授就发起成立了“搀扶老人风险基金”,为那些在老人跌倒、出现险情时伸手相搀的见义勇,而受到诬陷的人提供帮助。我在为这位教授的行动,和良苦用心叫好的同时,多了些悲哀,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竟沦落到叫一个公民站出来来挽救整个民族道德危亡的责任,真够悲哀的。执政者总是让我们爱国,现在这样的国家,让我们怎么爱?

⑷ 道德的衰退应该用 moral decline 还是moral degenerate

应该是
moral degeneration
decline侧重于减少、减轻的意思;而degenerate侧重于沦丧、堕落、衰落之意;
道德的衰退,最好用衰退的名词形式.

⑸ 为什么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为何如此衰败呢

呵呵,个人认为:一般情况下,社会价值的取向决定人类的发展方向,而社会价值又是人性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那什么是人性呢?概括的来讲:就是人这个高级生物的基本生存意识吧。当今我国社会道德的衡量标准很传统,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时,往往会根据传统的方式来定义。当然,传统的道德标准是有很多益处的,但您不妨换个角度来衡量一下。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衡量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我本人也是倾向于传统的标准。谢谢

⑹ 儒家学派衰落的原因

儒家走的是复古风,其道理适合用于大治之世,有利于统治的名正言顺和社会伦理的形成。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乱世,拼的是国家实力和拳头够不够大,春秋无义战,没法得到大范围采纳也是情理之中。之后秦国因采用了商鞅新政,重视法律军功而忽视身份世袭,最终横扫六国,一法家为尊,儒家自然不吃香。之后的汉朝法从秦制,而政治上起初倾向于道家,各种和异族将和,避免战事注重修养身心,韬光养晦。后来阴阳学派的儒士董仲舒在儒家学说中加入道家思想,使儒家有了神学思想,强调“天命”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使儒家终于能应用于帝王统治,进而深入社会。
之后长期以来久盛不衰,还深远地影响了周边国家,形成了东亚特殊的文化圈,唯独就是在49年新政府建立后,认为儒家过于形而上,是几千年中国封建历史的毒瘤。(实际上,是为了赤化全国,毕竟孔子作为圣人已经是几千年的事,要打破这一思维惯性(彻底改造思想改造中国),红色信仰的代表工农阶级的领导者就必须贬低儒家,以象征新时代的到来。“君子”以此原本指的是“君王的后代”即贵族阶级,孔子将其定义扩大为道德高尚之人,而其中像是“君子”“小人”的概念被领导者“误解”为对底层人民的蔑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总之,孔老夫子被黑得哭晕在厕所,不过这也正常)

⑺ 为什么道教衰落而佛教兴起

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 提出我的看法

第一 世风日下

道教里的道德啊 经典啊 都是从为人处事开始的 现在社会道德衰败的不行 自然没人信道 更没人正确的认识佛教 也没有人信佛了 因为 佛教里的 首先你要有修行 就必须持戒 这样才有利益可得 现在哪个不是胡吃海塞的 从第一点 不杀生上来看 现在这个社会 肉食 海鲜食品 这些活着的众生们都很痛苦 所以 慈悲心 就是闪现了 你也很难守护住 你去体察一下 什么饭馆 什么菜里 都有肉 没有一点儿荤腥的东西少之又少啊 所以 从第一点上来看

第二 居心叵测

很多人都是想什么呢? 天眼通啊,矛山画符啊。 搞什么玉皇大帝,三青老祖。 他就知道道教里的山。 就不知道,中医是好东西。 就不知道算命是给你劝人向善的。
你一算命,好了,什么你欠谁了,你必须还个童子身。要不然就是,希望知道人家的命运,想摆布别人。 那个心都黑了,就是黑都不行,是烂了。然后被算命的骗。 骗来骗去呢,大家都对佛教,道教,开始有畏惧感。 要不然被骗的说自己怎么样了,就疑神疑鬼。 吓的不行,要不然就是想学算命。
他就没有一个说,我今天学道教,我学医学,我为众生造福。 想想以前,孙思邈不是经常义珍吗?? 道可道者,非常道也。 能说出来的,那就是破道生理。可是现在的人呢?? 他想佛教的就更莫名其妙的神经病了。咒语就是一念就灵的。 那对吗?? 做个破地狱,甘露水忏1万2千快,没有的你别做。 那好了,我们去烧杀抢夺吧。 忏悔就OK了,就可以去极乐世界了。 对吗?? 人心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反过来想,那些这么做佛事的人,是什么人呢??是佛教的人吗?? 信佛的人,佛的弟子是这样的吗??
所以,你的说法我就否认了。 因为什么呢?? 因为那只是骗子,打着佛教的旗号的人多一点儿罢了。 当然,我今天碰上一个学基督的。 他更狠,他说打胎后,那个孩子直接被天使接到天堂。 我说,那我们回家先把爹妈杀了吧。他当时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呢?? 咱不是要学基督的大献身精神吗??不是要为世界上的人背罪名吗? 那明天好办了。 咱就不断的怀孕,不断的打胎就OK了。就是打胎有罪我也背了。 咱全世界人就不断的做爱到死,然后上帝接我们去天堂得了。 我们不就是这个世界的天使吗。 对不对。简直就是胡言乱语。

第三 佛道 道教的区别

我说实话,我当初选了佛教。 那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佛教的经典,把世界上的东西讲的无懈可击,滴水不漏啊!! 虽然我读的不多。 但是只要佛经里说的,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们对轮回这种东西,对因果这个东西。佛是教你怎么掌握他。 并不是只是一算,就知道了自己命运如何就完事儿了。 所以佛教提倡,神我们不敬畏他,要尊敬他。包括仙。 自然就比道教的观念超越了一点儿。 当然,我理解道教也不多。 但是骗子们,就是用了这个本理,让你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那是什么呢?? 佛教就是你们的僻护所一样子,做了什么事情,忏悔一下算了。 这个可能吗?? 开玩笑一样的。

所以,你看的东西,我感觉还不是很全面, 现在你去哪个庙里他不要个门票就很不错了。佛教是相上的昌盛,而并非性上的真昌盛。

⑻ 老子的《道德经》几千年久经不衰,有何缘故呢

《道德经》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所作,其文仅5162字,却字字珠玑,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其思想影响并改变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道德经》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圣经“。

水,在人们眼中是最平凡的事物,但老子眼中却有着至高无上的品行,他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滋润着万物却从不图任何名利和回报,它永远处于不起眼,不被人们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于“道”,水真正做到了虚怀若谷厚德载物,人之所以有各种烦恼,实际上很多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我们有着豁达的胸襟和气度,能包容和理解,便会少很多烦恼。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将人世间的万物归结于道,道又归结于自然,就是希望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言: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⑼ 满口仁义道德的刘备,是怎样间接导致蜀汉衰败的

三国是一段大家都喜欢去研究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曾出现过不少的英雄人物。说起刘备,那肯定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角色了。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汉朝最有''正统''的一个小人物。从一个编草鞋的农民,白手起家创业到成一个蜀汉帝国的皇帝,刘备的创业之路可谓坎坷!

⑽ 如何看待当前社会的道德健康沦丧的问题

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习惯于理直气壮的将自身的社会责任推诿给其他人时,自私自利、道德沦陷、信仰坍塌等问题也就出现了。

文化发展,一定要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和观念,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研判和解决新时代下产生的新问题。
说了许多,似乎有些消极,其实不然。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思想状况之下,我们很欣慰的看到了希望的星火。那就是,在物质的极大刺激甚至迷失之后,我们的社会正在悄然觉醒。虽然这种觉醒更多的尚处于意识层面,但相信在国家的正确引导和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一定会再现灿烂的中华文明。

热点内容
汽车常见仓库安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4:08:59 浏览:265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发布:2025-09-22 14:01:44 浏览:404
合同法的论述题 发布:2025-09-22 13:47:10 浏览:169
学校聘请法律顾问的决定 发布:2025-09-22 13:21:29 浏览:245
行政法传唤多少款 发布:2025-09-22 13:21:28 浏览:568
劳动法赔偿金包括工龄年资吗 发布:2025-09-22 13:21:27 浏览:815
刑法第347 发布:2025-09-22 13:20:32 浏览:213
如果一个人出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2 13:09:40 浏览:856
劳动法中关于病假产假工伤车祸 发布:2025-09-22 12:24:07 浏览:292
理解法治建设与中国发展 发布:2025-09-22 11:50:38 浏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