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诗句6
㈠ 道德观的诗句
道德观的诗句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㈡ 表示道德的诗句有哪些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专学。 ——明·高属拱《本语》卷三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三国魏·阮籍《咏怀》
㈢ 表示道德的诗句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讲解】善于做官的,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往往招来怨恨。意谓为官者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讲解】济:(对事情)有益。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讲解】度(ó):揣度,认识。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敷、荣:指花叶繁盛。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
【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
【讲解】布衣:平民。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平(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平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
【讲解】学习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讲解】卑:谦恭。瘁:这里指贫困。意谓谦恭而不失于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也可理解为谦恭而有分寸,贫困而不志短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出处】《礼记·大学》
【讲解】广:开阔,坦率。胖(pán):安泰舒适。意思是;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具备良好的品德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就会显得安泰舒适。
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讲解】奋发努力,勤恳工作,从而达到富有;磨炼才能并使情操光明,从而求得高贵。意谓富贵要凭实干和德才换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讲解】知:同"智"。距:同"拒"。专己:刚愎自用。意谓多看的人知识广博,多听的人聪明;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刚愎自用的人孤立无助。意谓人要多见、多听;接受意见而不自以为是。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讲解】把天下人的功绩作为功绩,但不把那功绩认作自己的功绩,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功其功"的第一个"功",意动用法,把……认作自己的功绩,此句话劝戒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担心地位不高,而担心道德修养不高。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处】《庄子·田子方》
【讲解】对于人来说,没有比思想颓废、精神萎靡更可悲的了,至于躯体的死亡,那倒是次要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讲解】释:解除,免除。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让全天下的人们得到利益;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全天下的人们免除祸害。此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赞美。
天下自有公论,非爱憎异同能夺也。 【出处】宋·陆游《跋东坡谏疏草》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某人某事,天下的众人自然有公正的评论,不是哪个人的爱憎和看法的不一能够改变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讲解】不清心寡欲就无法使志向明确,不平心静气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㈣ 道德的诗句大全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版.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权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㈤ 道德诗句有哪些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㈥ 道德的名言和诗句
1、智慧点亮心灯,道德升华人生。
2、德者居品天下,清者明美万家。
3、游子吟,吟出慈母情;文明行,行迹遍德清。
4、崇德有德行天下,和谐和美乐万家!
5、德高能润物,清风可养廉。
6、天道酬勤,人道酬德,官道酬清。
7、帮别人开启一扇道德之窗,是为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8、心清气自华,德厚品自高!
9、做人诚为本,处世德当先。
10、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古今之德,知荣知耻。
11、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
12、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13、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14、忍耐是对一切困难的最好治疗。
15、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16、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17、学道无早晚,进德无先后。
18、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19、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
20、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2、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林肯
4、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爱迪生
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6、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罗曼·罗兰
7、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8、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9、有两种基督教道德,一种是私德,一种是公德。这两种道德如此不同,如此不相干,以致彼此之间像大天使和政客一样毫无关系。一年中美国公民有三百六十三天恪守基督教公德,使国家的完美性质保持纯洁无瑕;然后,在余下的两天,他把基督教私德留在家里……竭尽全力去破坏和毁灭他整整一年的忠实而正当的工作。马克吐温
10、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契诃夫
11、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罗斯福
12、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1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14、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15、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马卡连柯
16、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17、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18、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马克思
19、真诚的爱情,并不等于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慷慨陈词的海誓山盟,如胶似漆的接吻拥抱。爱情是一种高尚、美丽、纯真的感情,应当以忠实诚恳取代虚伪欺诈,以互尊互敬取代利己自私,以道德文明取代轻率行动。黄少平
20、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㈦ 有关道德的诗句
快读网-轻松阅读,快乐生活移动版
快读网 > 诗歌大全 > 诗词歌赋 > 正文
有关道德情操的诗句
>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123下一页
标签: 道德 古诗 情操 诗句
上一篇: 描写小草的诗句大全›
下一篇: 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
最新文章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优美的诗词
1、《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有关中秋节的著名诗词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
有关处暑的诗句,原来可以这么美
1、《初秋》【唐】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
立秋古诗词,暑去凉来,秋天不远。
1、《立秋日曲江忆元九》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
诗词丨立秋,岁月匆匆去,倏然又惊秋
1、《秋风词》【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十首处暑诗词: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1、《早秋曲江感怀》唐•白居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
热血铸军魂,最燃诗词送给最可爱的人
1、八一感怀 作者/霍庆来南昌举帜炮声扬,暗夜沉沉现曙光。大渡河...
温风至,盛夏始,小暑古诗词带来清凉
1、《小暑六月节》【唐】元稹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
芒种时节,邂逅最美的芒种诗词
1、《芒种 其一》宋代:韩淲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分段...
唐诗宋词中赞美母亲的诗句34句
1、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黄景仁《别老母》2、...
热门文章
学子路上,多少心酸谁知晓?
斜倚西窗,细雨微茫。 望断崇阿,不见晴川。 墨落成章字里伤,霖云流风木叶扬。 曾许题名金榜,而今...
静一静疲惫的心
倦了,累了 在车马的喧嚣中 寻一静处 或忆往昔 或小憩 有个肩膀更好。没有 独自的安静 又何尝不...
关于秋的诗词共13首
1.【标题】:悲秋 【年代】:唐 【作者】:卢殷 【体载】:七绝 【内容】:-------------------- ...
别董大高适古诗拼音版
qiān lǐ hung yn bi r xūn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běi fēng chuī yn xuě fēn...
描写风筝的诗句
描写风筝的诗句 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2、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
描写花落的诗句
描写花落的诗句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唐司空图《上方》...
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
描写冬至的诗句,形容冬至的诗句
描写冬至的诗句 《冬至夜》 (唐)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
冬至诗,关于冬至的诗句
冬至的诗 踩着前人的脚印 走着先人的路 寻着祖父辈的根 一方坟墓 一束鲜花 深深鞠躬 迎风而立 ...
祝福新年的诗词大全
新年祝福诗词(一) 新梅香气暖江风, 年逝黄梁紫燕同。 快马逐云寂寥赞, 乐铺花色起苍穹。 云色...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㈧ 关于道德的古诗句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㈨ 关于道德的古诗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内.
《史容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㈩ 关于“道德”的古诗句有哪些
《上元怀古》
唐代:李山甫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
却因歌舞破除休。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舜城怀古》
唐代:项斯
禅禹逊尧聪,巍巍盛此中。四隅咸启圣,万古赖成功。
道德去弥远,山河势不穷。停车一再拜,帝业即今同。《水调歌头(和德和上南涧韵)》
宋代:辛弃疾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毡剑履旧物,玉立侍天颜。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涧旧活计,猿鹤且相安。
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庙钟磬,零落有谁编。堪笑行藏用舍,试问山林钟鼎,底事有亏全。再拜荷公赐,双鹤一千年。《古松感兴》
唐代: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定鼎门》
唐代:褚载
郏鄏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
须知道德无关锁,一闭乾坤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