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评价秦朝以法治国

评价秦朝以法治国

发布时间: 2021-12-13 06:29:04

『壹』 世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评价秦朝以法治国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

1、大怒湘君

有一次秦始皇出巡时,在湘山祠遇到大风,几乎不能渡河。秦始皇问博士(当时的一种官职)说:“湘君是什么神?”

博士回答说:“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埋葬在这里。”秦始皇对这个湘君非常生气,认为是在故意与他作对,就派人把湘山上的树全部砍光。因为当地是红土,湘山也变成了红色的秃山。

2、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指的是一种天文现象,“荧惑”是指火星,由于火星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因此古代称它为“荧惑”。但火星被认为是战争、死亡的代表。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时期,就出现了,史书记载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老百姓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始皇听说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

3、今年祖龙死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深秋的一天,秦始皇还在迅游,前面忽然出现一个陌生人,拦住马车。这人手里拿了一块玉璧,不声不响地塞给使者。

使者狐疑接过,未及开口,对方就抢先说了一句话:“今年祖龙死”!掷地有声。使者吓得够戗。“今年祖龙死。”祖,就是始祖,人之先;龙,君之象。意思是说今年秦始皇要死。陌生人撂下这句石头般冷硬的话,掉脸儿飞快走掉,使者回过神再想找,人早已不知去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始皇

『贰』 评价秦始皇

千古一帝

『叁』 秦始皇的评价 200字左右

正如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说:千古一帝,秦始皇完成的不朽功绩是后人无法想象的,换句话说,任何人在秦始皇那个时代,在他所处的位置,很难有能做得比他好的.

李白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军事方面秦始皇完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个人认为他使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地域之一的东亚大陆得到统一(其他两个一个是欧陆,一个是美洲),从此之后中国各王朝以秦王朝的版图为基础,延续了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中国文化至今未曾中断过,甚至是元、清也有过戏曲、小说文化,所以说秦始皇的军事才干旷古未有

政治方面,秦始皇设置的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历史,在今天看来,这套体制的确是十分完善的,完美地体现出了秦始皇的政治远见,如果没有秦始皇的这套机制,中国封建社会将极有可能倒退至奴隶社会,这样的话,今天的世界将无法达到今天的科技高度(至少热武器不会出现这么早)

所谓车同轨,道同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渠,修长城也是有历史意义的

综上可见秦始皇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皇帝

『肆』 分析评价秦朝以前的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秦朝追求“以法治国”,在行政、刑事、经济、民事等各方面法律建设和实践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秦朝在民事法规方面,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较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在对民事关系的调整和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其一,秦代在中国法制史上首先明确“户”为特殊的权利主体,除奴隶和赘婿不能立户钋,“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消。”I21规定“户”为“同居”或“独户母”,即一母所生的直系亲属。其二,在所有制方面,把国家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区分开来,明确了所有权的保护、消失等问题。其三,试图探讨和实践债权的发生、担保、履行等问题。其四,在婚姻家庭方面,规定结婚年龄以身高为标 准,女为六尺二寸,男为七尺二寸(注:秦一尺约合0. 231米);结婚必须经过官府登记;夫妻间有法律连带责任,家庭财产由丈夫支配;家长有家内财产的处置权和儿女婚姻的主婚权。
第一,在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方面更加深入,具体形成了区分故意和过失、自首从轻等原则,特别是开始注意有无犯罪意识、规定刑罚时效(对犯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有效期限)等万面的法律原则。
第二,在刑罚方面,把刑罚分为:
生命刑:族,一人犯罪而牵连其亲族,犯罪者与其亲族一起被处死。5亢,同坑,活埋,定杀;把人活着投入水中淹死。具五刑:一种与肉刑结合使用的死刑。据《汉书·刑法 志》载:先墨、劓、膑,又用杖打死,最后,割掉首级,并把尸首剁成肉酱示众。车裂:五马分尸。
身体刑:即肉刑。有墨、劓、膑、宫、笞。有时肉刑和劳役相结合。
劳役刑:其一,城旦、舂。男犯为城旦,从事筑城墙的劳役。女犯为舂,从事舂米的劳役。其二,鬼薪、白粲。男犯为鬼薪(强制犯人去山中砍柴以供宗庙祭祀之用),女犯为白粲(强制女犯择米,以择出的白米供宗庙祭祀所用)。其三,司寇、作如司寇。男犯为司寇(伺察寇贼,从事这种工作往往去边疆,边服劳役,边防外寇)。女犯为作如司寇,即根据女犯的生理特点,不宜去边疆服劳役,故允许其在内地从事相当于司寇的劳役。其四,罚作、复作。男犯为罚作(强制男犯去边境地区守边),女犯为复作(去官府服劳役)。特别应强调的是对男女犯人,根据不同的生理等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这是中国古代法制史的首创。
财产刑:其一,赀,依法判处犯人交纳一定财物或以劳役抵偿的刑罚。其二,赎,允许犯人以交纳法定的财物伐替已经判处的刑罚。其三,没和收。“没”是把罪犯的财产由国
家强制充公;“收”分为没收财产和人口。

『伍』 评价秦始皇

楼主你好,我认为秦始皇的伟大功绩有:1.统一了文字,奠定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基础(历史第一人);2.灭六国,征服岭南滇贵,夺取河套地区等扩张奠定了我们中国的基本国土和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历史第一人);3.创立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历史第一人),尽管这种制度有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中国在封建社会取得辉煌成就的政治保证;4.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历史第一人),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统治,后世朝代基本都沿袭这一做法;5.统一货币度量衡(历史第一人),大大促进了商业发展;6.修筑驰道(历史第一人),大大加强了全国各地之间的联系,便于军队的调用,打击了六国旧贵族的分裂势力;7.贯连长城(历史第一人),长城是一个综合的防御工事,在为我们民族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是汉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8.修灵渠,使岭南地区永远成为我们国土的一部分。总之秦始皇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欧各国分裂的局面,你看他的贡献哪一项不是利通古今,影响深远,几乎都是开拓性的战略工作,后世皇帝哪一个对整个中国历史有如此深远的影响?所以,我认为秦始皇的功绩就在于此

『陆』 这么评价秦始皇

功大于过,

『柒』 如何评价秦始皇

正面评价
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的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灭六国而完成中国的统一,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些什么呢?这里简要概括一下: 一、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在此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的商或周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能力有限;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极大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度,设立了中央直接管理下的郡、县、乡、亭、里等多级管理基层结构;这样的管理结构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延续。 二、统一文字、货币。在此前,各国使用的文字不同,来往的文书经常相互之间不能看懂,对国家的文化和交流十分不便;秦始皇时强制统一成一种文字,这套文字作为中国唯一规范的文化一直用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使用;各地区使用的货币也不一样,有圆形的、刀形的、铲形的,还有贝壳、龟甲或玉片等等,秦始皇将货币统一金和为外圆内方的铜币,这种铜钱直到沿用两千多年后的清朝。 三、统一度量衡。什么是度量衡呢?在秦始皇前,各地的度量衡单位五花八门,比如说,你想买一尺布,到其他地方连一尺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或者这边的一斤米,到那边的称不叫一斤,又叫另外一种单位了;秦始皇时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叫分、寸、尺、丈。这些名称现在还在使用;量具容积的单位叫合、升、斗;重量(衡)的单位叫铢、两、斤、石,这些单位也是到现在还在使用。铢是由于铜钱的重量是以铢计的,如半两重的铜钱叫5铢钱,后来把“1铢”叫做“1钱”了。现在还是10钱=1两。 四、修建驰道,疏通河道和渠道。也就是连接全国各郡县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国道和省道)。大大的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五、修建长城,原来各国之间都有一些长城,但北方的长城不完整;统一后他下令把原来国之间的长城拆除,再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侵。给我们留下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六、开拓边疆。在中原各国相互征战,无暇北顾的时候,匈奴乘机南侵,攻掠秦、赵、燕三国的北方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派数十万大军万大军北伐,击败了匈奴,稳定了北方边疆;南攻岭南的百越,把两广并入到中国的版图之中。 上面几条是对秦始皇的所做一些简要的概括;这些事情在他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开创于他,并且一直被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在他以后的皇帝,治国管理无一不是在他这个机构框架下对国家进行管理而取得成就的,他们创造的伟业,有很大的原因是得益与秦始皇为他们奠定的基础;在前人没有的前提下,完成这么多的体制变革和文化变革,以及众多的建设工程,需要做多少工作呢?而且从秦始皇完成兼并六国,到他去世,仅有11年时间;就在这短短的11年里,秦始皇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秦始皇不仅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君王,而且也是一个办事效率最高的领导人。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除了秦始皇,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和贤人都不可能做得到的。 再看看历史上其他被称为贤明的帝王,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以及朱元璋、朱棣等等,他们创造的“伟绩”有哪一个能和秦始皇相比呢?他们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什么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和能沿用数千年的“软件”呢?从这方面讲,秦始皇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伟大的君王。 然而,秦始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其他几个皇帝,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秦始皇被带上了一个头号暴君的头衔。这个“暴君”的称号,不仅使他一生的绝世光辉大失色彩,甚至在传说和戏剧中多成反面人物,这么一个最伟大的君王的地位,往往被其他超过。
负面评价
因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史籍中。如贾谊的《过秦论》等。

『捌』 对秦始皇的评价(正反两方面)

1、功绩: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诸侯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在政治方面,他在中央采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经济上,他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灵渠,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军事上,他北击匈奴,修建长城,沉重打击了北方的外族实力;南征百越,增设四郡,扩大了国家的版图.在文化上,他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过失:秦始皇的过主要体现在暴政方面.他穷奢极侈,横征暴敛,赋税沉重;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陵等,百姓的徭役负担沉重;他又修筑长城,使得大量百姓因此丧命;在文化上,他焚书坑儒,使得中国古代文化收到了沉重的打击;他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以上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了秦的快速灭亡.
3、总评:秦始皇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千古一帝。

『玖』 对秦始皇的评价500字!

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拾』 如何评价秦始皇,字数300字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即嬴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⒌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⒎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⒏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⒐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他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汉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
正面评价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的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灭六国而完成中国的统一,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些什么呢?这里简要概括一下: 一、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在此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的商或周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能力有限;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极大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度,设立了中央直接管理下的郡、县、乡、亭、里等多级管理基层结构;这样的管理结构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延续。
二、统一文字、货币。在此前,各国使用的文字不同,来往的文书经常相互之间不能看懂,对国家的文化和交流十分不便;秦始皇时强制统一成一种文字,这套文字作为中国唯一规范的文化一直用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使用;各地区使用的货币也不一样,有圆形的、刀形的、铲形的,还有贝壳、龟甲或玉片等等,秦始皇将货币统一金和为外圆内方的铜币,这种铜钱直到沿用两千多年后的清朝。
三、统一度量衡。什么是度量衡呢?在秦始皇前,各地的度量衡单位五花八门,比如说,你想买一尺布,到 其他地方连一尺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或者这边的一斤米,到那边的称不叫一斤,又叫另外一种单位了;秦始皇时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叫分、寸、尺、丈。这些名称现在还在使用;量具容积的单位叫合、升、斗;重量(衡)的单位叫铢、两、斤、石,这些单位也是到现在还在使用。铢是由于铜钱的重量是以铢计的,如半两重的铜钱叫5铢钱,后来把“1铢”叫做“1钱”了。现在还是10钱=1两。
四、修建驰道,疏通河道和渠道。也就是连接全国各郡县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国道和省道)。大大的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五、修建长城,原来各国之间都有一些长城,但北方的长城不完整;统一后他下令把原来国之间的长城拆除,再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侵。给我们留下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六、开拓边疆。在中原各国相互征战,无暇北顾的时候,匈奴乘机南侵,攻掠秦、赵、燕三国的北方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派数十万大军北伐,击败了匈奴,稳定了北方边疆;南攻岭南的百越,把两广并入到中国的版图之中。
负面评价因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

热点内容
我国谁在立法 发布:2025-05-17 06:48:06 浏览:571
社会决定法还是法决定社会 发布:2025-05-17 06:39:41 浏览:301
法院代收租金 发布:2025-05-17 06:39:07 浏览:444
交通法规新规定2016 发布:2025-05-17 06:33:29 浏览:203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节 发布:2025-05-17 06:33:24 浏览:303
商法总论期末考试重点 发布:2025-05-17 06:33:19 浏览:635
道德观老子 发布:2025-05-17 06:31:50 浏览:87
法学会章程 发布:2025-05-17 06:23:59 浏览:753
社会保障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发布:2025-05-17 06:23:15 浏览:46
2019年9月1日实施的行政法规 发布:2025-05-17 06:20:02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