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① 社区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
②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论性说明怎么写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偏差和不足。家庭问题是未成年人出现行为偏差、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四种类型的缺陷:一是家庭不和不全或婚姻变故导致孩子心理伤害、教育失控。据有关部门调查,九成多失足未成年人家庭关系不和睦。二是家长自身品德不高,不务正业,给孩子造成恶劣影响。三是管教不当。部分家庭过分溺爱孩子或对孩子期望过高,造成孩子逆反、压抑、焦虑的病态心理。部分家庭只重子女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教育;部分家庭过分依赖学校,对子女教育不管不问。四是父母外出的空巢家庭导致子女家教缺失。流动人口、服刑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也存在着薄弱环节。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方法陈旧。整体风气“重智轻德”,认为思想政治课是辅课,课时安排少,思想政治课也常被挤占挪用,宁让学生多做一张英语试卷,也不讲一条法律法规。学校德育还存在重说教轻心理疏导的弊病。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心理波动剧烈,急需疏导,但个别老师采取以“管、压、卡”代替“疏导、矫正、内化”的错误方法。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距离。
(三)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信息的污染。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冲击着未成年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黄、赌、毒、黑”等现象不断滋生,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书籍中消极、色情、暴力内容充斥,酒吧、游戏厅、网吧等滋生的不良风气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
二、合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以培养健康健全人格为教育核心,重建未成年人发展的价值评估体系。未成年人教育的核心是健全人格的培养。作为承担教育职责的学校,应该从课程设置、德育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立足学校,加强德育学科教学。作为教育部门要注意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一套可操作可评估的分年段的完整的德育养成达标体系,使各学校和教师有据可依。另外,从师资、课时、教研、课改等方面确保小学思想品德、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到实处。同时,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把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传统美德和民主法制教育贯穿于每个学科的教学中,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另一方面围绕教师,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在3年时间里,通过“一项提升”、“两个落实”、“三大保障”,从多角度入手,系统化推进我区班主任队伍建设。“一项提升”,即实现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提升。“两个落实”,即通过建立青年班主任发展培训机制、加强班主任继续培训工作、实施骨干班主任提升工程三个举措来落实班主任培训制度和落实班主任的评优机制。“三大保障”即为班主任的福利待遇、课时系数和岗位荣誉提供保障。同时要调动德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要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通过完善的师德督查机制,接受各方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监督和评议。
(二)以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出发点,不断改进未成年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德育资源配置非均衡性和低效化现象。存在投向智育资源较多、投向城市资源较多、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多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全区统筹盘活资源存量和扩大增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德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一是拓展德育工作阵地。“道德者,行也”。要根据我区的历史、人文和环境特点,挖掘我区作为未来核心城区的教育资源,形成“处处可育人、事事可育人”的意识。运用各种地点、方式向未成年人宣传介绍江东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二是重视推进家庭教育。通过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社区紧密配合,切实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理论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家庭教育专兼职工作队伍,广泛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进一步支持学校和有关部门创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推广家庭教育经验。各级部门对单亲家庭、特困家庭和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未成年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三是连通社会实践平台。加大未成年人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本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少年宫、影剧院的相互配合、通过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要丰富和拓展各类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如庆安会馆、文化广场等,引导和组织广大青少年多通过社会实践平台开展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六大基地”的建设,强化教育功能,挖掘教育内涵。
(三)把优化成长环境作为常态工作,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舆情分析制度。大众传媒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每一名社会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实践和行为方式。媒体环境已成为关系到未成年人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我们要举社会之力,净化文化传播、强化舆论引导。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多刊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公益广告等内容。特别是着力抓好网上舆情分析,健全网上重大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相关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大网上舆论引导力度,还未成年人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
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作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3)街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扩展阅读: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
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要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
要采取坚决措施,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资料:意见_中国政府网
④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包括哪些人员
一、组长:
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总体工作。
二、副组长(分别负责不同部门):专
1、分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工属作。
2、分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各项活动工作。
3、分管辖区未成年思想道德工作。
三、组员:
负责各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具体业务。
⑤ 怎样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
要从小开始
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如何有效开展
1、从娃娃抓起,实施传统教育,古代教育延续几千年精髓多多2、从父母做起,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3,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要相结合4、培养自发性和自我觉悟,进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⑦ 如何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县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回政群齐抓共答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把加强和改进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负责指导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促检查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署的情况,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明委担负起相应责任,采取切实措施,搞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宣传、教育、文体、科技、广电、民政、公安、司法、财政、税务等部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强化守土有责,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保证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⑧ 如何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说明报告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确保学校人才培专养的正确的政治属方向,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校结合新课改,制定了德育工作各方面的计划和措施,强化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努力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在具体工作中,首先注重教师的师德素养培养,制定教师德育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法规,“十禁止”规定的内容等;其次,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如国庆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最后,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建立联防机制,形成合力。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或正在养成,校园整洁、环境优美、学生举止文明、校园秩序良好,已成为我校的特征。
⑨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工作有哪些分工
要坚持广泛动员,形成合力,进一步巩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不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从记住“三个倡导”24个字的基本内容开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切实开展好“我的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等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立足自身,融合推进,不断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社区与学校、家庭联系沟通机制,进一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教育格局,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要坚持强化措施,加大整治,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开展校园周边网吧整治行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切实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迎评工作,要精准对标,全力达标,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全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成绩。要制定工作方案,统筹谋划安排,精心组织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宣传动员等各项工作,细化分工,列出清单,制定措施,倒排工期,逐项销号,全面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实施网格管理,落细落小落实,将创建责任层层分解到各个网格,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网格、每个岗位和每个责任人,真正实现在网格内提升工作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创建要求。要精准精细精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项指标不丢分、夺高分、争加分。要加大宣传力度,集中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主题新闻舆论宣传和社会宣传,广泛开展“践行文明从我做起”、“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要强化督查督办,严格奖惩问责,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影响全市工作大局的,要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