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存在的原因

道德存在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1-12-17 01:25:30

『壹』 社会为什么存在道德这一现象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道德? 优先预测悲剧后作出的忍让是道德。优先预测胜利前作出的竞争是博弈。 竞争与忍让基本对立,博弈与道德基本对立。赢在博弈,就缺失道德;赢得道德,就缺少博弈。 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 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贰』 专业技术人员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叁』 为什么道德在不断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道德是一个群体对于一件事共同认知,认为就应该这样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演变,道德标准也在变化。九十年代提倡学习赖宁,但现在不提倡了,认为学生首先要保护自己,价值观变了

『肆』 当代大学生存在那些道德缺失现象 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而在大学校园里,各种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尤为严重。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校园风气,还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着负面影响。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出现在我们大学校园中:
NO.10 乱扔垃圾 走在校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固然让人神清气爽,但仔细一看在树荫下在草丛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而走进教室,地上的纸屑、痰迹、口香糖更是扎眼,这还是学习的地方么?
NO.9 随意插队 不管是在食堂窗口钱,还是在超市结账处,亦或是开水房刷卡处前,总是有人旁若无人的横插一脚,更有甚者插队后呼朋唤友,让正常排队的同学不进反退。
NO.8 浪费严重 到了饭点,假如站在收盘处,你会发现有很多人的盘子里还剩余着饭菜。试想每人浪费一点,整个学校一天浪费多少呢?一年呢?
NO.7 男女过度亲密 如今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张扬,在操场,在食堂,在教室,无论早晚,都能看到他们那“亲密”的动作,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NO.6 损坏公物 图书馆的图书,自习室的桌椅向来是大学损坏率最高的物品。“反正不是自己的”这种心理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
NO.5 出口成脏 为了一点小事便张口骂人,较骂街妇女毫不逊色,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和谐校园遥遥无期!
NO.4 拾金不还 在宣传栏上,经常可以看到寻雾启示的传单,但往往丢失的物品却一去不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哪去了?
NO.3 考试作弊 尽管学校明令禁止,严厉打击,但作弊现象从未杜绝。不禁感慨:诚信,社会需要诚信!拿出自己的骨气!
NO.2 便后不冲厕 此种现象令人极度厌恶与愤怒,让我不得不怀疑:难道在家里也如此么?这是道德的丧失,不知廉耻的表现。
NO.1 偷盗财物 这已然是一种犯罪行为。寝室笔记本失窃案在校园时有发生,作为大学生,知法犯法,愧对父母,愧对自己!
文明、高雅、厚重、宁静,人们常用这些美丽的词汇来形容大学校园。然而时下的大学校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文明现象?作为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都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应负主要责任。首先大学生没有把对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是当成一种被迫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种文明的理念,认识到一种道德的高度。而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其次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不文明的习惯,并习以为常,甚至影响到周围人的行为习惯。而校园里并没有完善的文明约束机制,导致不文明现象的日趋增多。而学校,对文明行为对德育教育只是宣传上的重视,并未有多少实际的行动。在社会上的拜金,权欲的诱惑下,不少大学生迷失了自己的道德,进而做出了不文明的行为。
社会的文明和谐离不开校园的文明和谐。减少校园不文明现象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有如下措施:
大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同时加强自身文化道德修养,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更好的完善自身人格。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文明观念的改变。如在食堂设置富有人情味的提示语,提醒大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挂上“请大家爱惜书目”的标语……严厉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对有叛逆心理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适得其反。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引导,反而是长远又有效的途径。当然,国家也要坚持正确的方针导向,净化社会的风气。再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学生会等部门开展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

『伍』 人为什么是道德的存在

1.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的调控作用几乎体现于人们的所有活动领域,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2.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陆』 社会上目前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道德是做人的心理底线。法律是做人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一种自我约束。法律是带有强制性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愿意讲道德的民族。从古代一直讲到现在。事实证明,只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下,社会的道德水准才是最高的。如果做不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讲道德就是空谈,就是说假话。道德就会成为一种欺骗的道具。

第三,对外开放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门打开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乘机而人,从而腐蚀和毒害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西方敌对势力会利用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宣传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如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性解放思潮等,也会对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实践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柒』 社会公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我个人认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中国长时间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社会普遍急功近利,尽管一直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但是跟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成效甚微。尝到一夜暴富滋味的中国人,早已把提倡“礼”、“仁”的孔孟之道抛到了九霄云外。第二,成年人对青少年的教育方面存在误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每个家庭仅有的一个孩子成了家长们争相疼爱的对象,许多家长盲目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只教孩子享乐;身为独生子女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更不知道谦让和付出为何物,反而个个霸道、唯我独尊。第三,教育制度亟待改进,学校,只抓升学率,忽视道德教育,学习成绩变成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高分低能,甚至不乏有才无德者。

『捌』 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原因是什么

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其道德自控能力的版强弱权,从而影响其道德行为的产生。在网络社会中,我们发现某些大学生的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往往凭借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特征,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各种活动,没有把握自

热点内容
合同法与审计法的效力 发布:2025-05-15 14:25:47 浏览:57
2017司法考试押题 发布:2025-05-15 14:25:42 浏览:984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 发布:2025-05-15 14:25:06 浏览:50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 发布:2025-05-15 14:23:41 浏览:239
三元框架下的经济法主体 发布:2025-05-15 14:22:11 浏览:449
劳动合同法解释劳务派遣 发布:2025-05-15 14:11:38 浏览:838
经济法基础zhipiao 发布:2025-05-15 14:08:21 浏览:406
道德经为人处世 发布:2025-05-15 14:05:19 浏览:311
1989年的婚姻法 发布:2025-05-15 14:02:00 浏览:767
履职判决确认违法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14:01:23 浏览: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