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 2021-12-17 17:50:02

① 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有哪些

护理伦理学的具体原则是基本原则的体现,主要有

一、自主原则

二、不伤害原则

三、公正原则

四、行善原则

立法的基本原则有

立法基本原则可分,有社会经济政治原则、专门法律原则、立法方法原则等三方面。中版国社会主义立法权总的基本原则是:(1)社会经济政治原则(2)专门法律原则(3)立法方法原则。在坚持上述总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中国各方面的具体立法还坚持各自具体的原则。

(2)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扩展阅读

以高质量立法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实现高质量地方立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立法工作必须遵循的重大政治原则和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基本经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文件要求,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重大立法问题和重要法规报请省委决定,建立健全常委会党组讨论协调立法工作重大事项制度。

二、实现高质量地方立法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良法善治,关键在于围绕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实际需要开展立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做好有关重点领域立法,出台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法规,为推进浙江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③ 试述立法的基本原则

所谓立法的基本原则,又称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个立法活动中贯穿始终的、立法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守,受其指导的总体准则。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立法指导思想在实际立法活动中的具体化和体现,是对国家立法意图、目的、目标的总体的系统的概括。一般来说,立法的基本原则凝集着一定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的权利、利益的期待和追求,体现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建设和巩固的需要和要求,反映着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法律精神、法律价值、法律理想和法律目的,浓缩了一定社会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现实。因此,立法指导思想必须与人们的利益、权利的要求和实际相协调,必须与一个社会、国家的现实相适应,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相符合。
立法基本原则是法律的灵魂,立法活动的指南针和支柱。立法基本原则实质上是立法所遵循和追求的目的、价值、理念、精神,它构成了法律的灵魂之所在,形成了立法工作的指南和基础。“原则表达了详细的法律规则和具体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目的,因为,人们把原则看作使这些基本目的始终如一、紧密一致、深入人心,从而使其完全理性化的东西。因此,法律原则正是规则与价值的交汇点。”(麦考密克语) 确立立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使立法者明确自己要遵循哪些标准来制定法律,要制定什么样的法律,这些法律的目的、目标何在,结构、功能、作用是怎样的。确立了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性的东西,就为将要进行具体的立法活动确立了方向,规范了目标、目的,使之循着这个基本的方向和前提来进行规范化的活动,从而使立法活动的形式和结果不致偏离立法者所希望的目标和结果,达到预期的立法目的。立法活动中的每一具体步骤、具体工作都要受基本原则的指导和制约。显然,一国立法活动科学与否,成功与否,与一国所确立的立法基本原则大有关系。
立法的原则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成为立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这些条件和性质主要为:⑴严密的科学性;⑵系统的整体性;⑶结构的规范性;⑷高度的概括性;⑸较强的稳定性;⑹一定的操作性;等等。这些特征使立法基本原则既有别于立法指导思想,又区别于立法的具体原则,成为立法及其各个环节的基石。
《立法法》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了立法的一些基本原则,“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四条),“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五条),“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④ 立法的基本原则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由此可以认为当代中国立法的原则为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1.法治原则
立法的法治原则要求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宪法的精神;立法活动都要有法律根据,立法主体、立法权限、立法内容、立法程序都应符合法律的规定,立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2.民主原则
立法应当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确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应当通过法律规定,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应具有开放性、透明度,立法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
3.科学原则
立法应当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的客观实际状况,根据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立法工作,注意总结立法现象背后的普遍联系,揭示立法的内在规律;应十分重视立法的技术、方法,提高立法的质量。

⑤ 护士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三个方面

1以患者为中心原则
根据患者数量及患者病情轻重合理安排护士人力,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
2弹性排班原则
掌握工作规律,根据工作忙闲排班,增加护理高峰时段的护理人力。如病区护理工作量较大的时段、突发状况或紧急抢救患者时增加护理人力。手术部/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可排二线班。二线班人员接到呼叫后15分钟内到岗,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护理。
3人性化原则
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护士对排班的个体要求,但必须完成医院规定的工作时数。为减少交接班环节和减轻护士晚夜班压力,可采取连续排班模式

⑥ 护理立法的意义

护理立法的意义:
(1)使护理管理法制化,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法的实施,使护理管理法制化,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稳定性及连续性,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2)促进护理教育及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法集中最先进的法律思想及护理观念,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护理活动的开展制定了法制化的规范及标准,使护理工作中有时难以分辨的正确与错误,合法与非法等,在法律的规范下得到统一。促进了护理专业向现代化、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接受培训。护理法规定的护士资格、注册、执业范围等,是不可变更的,以法律的手段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从而促进护理专业的整体发展。
(4)明确了护士的基本权益,使护士的执业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护理立法,护理人员的地位、作用和职责范围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正常护理工作的权利、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增强了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崇高的使命感和安全感。
(5)有利于维护病人及所有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对于不合格或违反护理准则的行为,病人可根据护理法追究护理人员的法律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病人及所有服务对象的合法权利。

⑦ 立法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最终通过的,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的中国立法基本原则有四项:一是宪法原则,二是法治原则,三是民主原则,四是科学原则.

⑧ 护理伦理的四大基本原则

我也选的D 但是答案是C = =可是书上明明就有自主原则~

热点内容
合同法与审计法的效力 发布:2025-05-15 14:25:47 浏览:57
2017司法考试押题 发布:2025-05-15 14:25:42 浏览:984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 发布:2025-05-15 14:25:06 浏览:50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 发布:2025-05-15 14:23:41 浏览:239
三元框架下的经济法主体 发布:2025-05-15 14:22:11 浏览:449
劳动合同法解释劳务派遣 发布:2025-05-15 14:11:38 浏览:838
经济法基础zhipiao 发布:2025-05-15 14:08:21 浏览:406
道德经为人处世 发布:2025-05-15 14:05:19 浏览:311
1989年的婚姻法 发布:2025-05-15 14:02:00 浏览:767
履职判决确认违法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14:01:23 浏览: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