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在线典型案例

法治在线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2021-12-18 22:56:46

Ⅰ 经典的法制节目

法治在线是央视抄新闻频道的节目袭吧?

推荐几个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法制类电视节目:

1.CCTV的《今日说法》:确实不错,毕竟是王牌栏目,适合普罗大众。采取案例说法的形式,包括对案件的报道和对案件的权威法律分析,有一定的时效性,侧重通过揭示分析案件普及法律知识

2.CCTV-12的《中国法制报道》:法制新闻节目,个人非常喜欢,推荐!兼顾新闻性与特定的法律专业性。

3.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非常好看,推荐!法治资讯节目,迅速报道发生在北京的法治事件,几乎和发生的案件同步,甚至是现场目击式的报道。特点是节奏快、信息量大,同时体现出人文关怀。

据说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很好看,位列全国法制类电视栏目前十名,但我没看过,不好评论。

Ⅱ 谁有近期《今日说法》,《法治在线》什么的案例,谢谢了。

1、直接在央视网搜索这些节目,可以回看,自行选择自己需要的案例。
2、网络内搜索,容或者视频网站搜索,也有相关的视频可以找到。
3、在线观看和下载地址:
最新央视《今日说法》全集:http://tv.cntv.cn/videoset/C10328
最新央视《法治在线》全集:http://tv.cntv.cn/videoset/C10367

Ⅲ 法治在线典型案例

法治在线》观后感
一、惩处犯罪分子,我们引以为戒 今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法制节目〈法治在线〉之〈斩断毒祸〉,介绍的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功破获3.16特大贩毒案的主要过程,看后颇有感触! 国家公安部得知近期缅甸毒枭与一四川毒贩联系频繁,准备将一批海洛因运往成都,并且有意从境外聘请技术人员,在成都开设冰毒加工厂。从节目中的办案人员得知,以往都是过境或就地销售,而犯罪分子还准备开设毒品加工厂,可见案子的紧迫性。幕后操纵此事的四川毒贩外号“张大哥”,具体情况不详,可见案子难度之大。公安机关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对大毒枭“张大哥”的线索茫然之下,从破获大毒枭的马仔和一些女毒贩入手,逐渐使线索清晰,最后顺藤摸瓜式的抓获大毒枭“张大哥”,捣毁了毒品团伙,使得建立毒品工厂的恶劣行径最终不得逞。 一个案子的破获,从长远看来,就是对中国整个巨大的法治进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直接地看,本案的破获,不仅表现了我们公安干警与违法犯罪分子斗志斗勇的智慧才能,而且也对观众是一种警示。它向公众展示了公安机关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作出的突出贡献,必然增强人民对警察的信心和信任,爱戴与拥护。该案子的破获,通过过程和犯罪分子的下场生动地直接地让坏人望而却步,使观众引以为戒。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不管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毒品具有危害性,不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也危害社会安定。毒品吸食不得,贩毒运毒更是滔天大罪,切毋作社会罪人!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们应该拒绝毒品,遵纪守法!莫象节目中的犯罪分子,最终落个绝望下场! 案子的告破,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建设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民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缺失。就比如,其中的一位贩毒女子的丈夫已经因为毒品的违法行径而蹲守监狱,而她却不知悔改,一些民众竟然如此愚昧混沌。这些例子令人内心沉重,使我们感到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教导公民遵纪守法实乃当务之急,而且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我们国家也许还存在更多象她这样愚昧的人们,正走在犯罪路上,急需挽救!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自己要时刻想到要遵纪守法,明辨是非;而我们也许还有更多的底层人民,更多普通老百姓需要法律阳光的普照,对于有关部门,我们的普法工作任务艰巨,有关法律工作人员任重道远啊!
二,三女孩落网,我们深思 在抓获“张大哥”的过程中,引出了三个女孩子。最小19岁,最大22岁,都是阿坝藏族自治州财贸学校的毕业生,被一个老乡介绍认识了犯罪团伙中的一个女子。该女子说是能给她们找份好工作。而唐媚给她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云南贩运毒品,并且许诺一次就可以挣七、八千块钱,是她们平时打工两年的收入。。 节目一开始,就是一位穿着囚服的年轻女孩的哭诉忏悔,哽咽不断,哭鼻子抹眼泪的,说话几近模糊。看得出已经成为罪人的她面对记者和镜头很真实,毫无掩饰。且不论这三位女孩子所犯的具体是什么罪名,单从节目开始时候的这位女孩子的哭诉就可知,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她们所犯的罪行已经无法挽回。观众的同情归同情,惋惜遗憾也无济于事,因为法律是不相信眼泪的! 不过,这三位女孩子的误入迷途引起了我的其他一些思考。 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常常成为不法分子或者不法分子的目标,她们本身的问题出在哪? 是什么原因使她们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说其他没有经过教育,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教育的贩毒马仔和运毒女子,为了金钱,铤而走险,情有可源。可是,接受过教育,有着高知识高素质,起码能明辨是非的三位刚毕业的学生也踏入危害社会的领域,实在令人感叹于接受过教育的学生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缺乏。 我想,不仅是因为蝇头小利的诱惑,寻找工作的紧迫,也不仅是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良好教育的缺失。而教育的失败导致三个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可以说,除了家庭,社会的一些根源外,教育恰恰是导致三位女孩成为罪人的“罪人”之一。 学校单一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涉世不深,对社会了解不清楚,思想单纯单一。恰恰使得心怀鬼胎的不法分子“看上眼”,并能很好对其欺骗引诱。不是学生,而是学校为不法分子提供有机可乘的机会。这个案子的告破可以说是给我们的学校和教育一个狠狠的巴掌! 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学校应该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程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学生只是在学校苦读诗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最终影响会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学校应该创造外部环境和条件,教给学生自我独立的明辨是非的标准,教会他们如何判断是非黑白曲直。重点工作在于,应该加大法律知识的普及,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首要这样的条件具备,学生才有可能不会象上述三位女孩一样加入贩毒运毒的团伙中。而学校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改变,不是一时能得以解决的,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家庭的长期的配合和改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付诸努力思考和努力实

Ⅳ 观看cctv1的今日说法或cctv12的道德观察栏目,简述2个案例,列出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或道德知识

CCTV-12,很多栏目都涉及(除了心理访谈等几个)CCTV-1,今日说法CCTV-13,法治在线CCTV-2,经济与法CCTV-7,法制编辑部其它请查询央视官网。

Ⅳ 怎么评价栏目《法治在线》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法治在线》,将以往的法律新闻节目中的以情动人转变为以法动人,将法理与情理结合,体现出新闻与法律的人文关怀性,这是具有独创性的。

《法治在线》栏目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其鲜明的现场感和新闻时效性。节目中播出的都是真实发生且最近发生的事件,让观看者们都能切实感受到的身边事,这样的事件才最具有价值性和教育警示性。或许是你生活中未曾注意过的一个小的错误观念,但其实会铸成大错,这时《法治在线》节目的重要性就能体现出来了。深入浅出的讲理讲法,让普通老百姓学法用法,真正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扫除法盲。

Ⅵ 法治在线 今日说法的杀人案是假的还是真的

你好,那些都是真实案件,只是为了保护隐私,人物名字改了一下。

Ⅶ 法治在线杀人案案例杀害许华一案

那个案子怎么了?你的问题是?

Ⅷ 今日说法或法治在线的主要内容和观后感

今天看今日说法,深有感触,讲的是一位八旬夫妇四十年前由于传统观念作怪,虽然生育了两个女儿却又领养了一个男孩,对这个孩子可说是关爱有加,溺爱倍至,甚至自己亲生的女儿也无法得到这样的待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溺爱使这个孩子变的任性,粗暴,冷酷,动不动就对父母拳打脚踢,他带给这个家的就是一场噩梦.

长期以来对父母的虐待,邻居和亲属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别是自己的两个已经结婚的女儿更是每天为父母耽惊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让,被虐待后从不报警,助长了养子的气焰.养子曾对八旬的养父说:"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

在他四十一岁的一个晚上,他又野兽般虐待自己八旬的老父亲,拳脚相加,老妇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饶.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亲眼目睹了禽兽不如的弟弟如此对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时候用斧头将他砍死而后去自首.

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我当时觉得故意杀人就是有自首情节最少也要判处二十年徒刑啊!可这起故意杀人案,一是有自首情节,二是死者有长期虐待老人的事实,二百多名邻居联名集体向法院请求宽大处理,最后判决的结果仅仅是判处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这个判决绝对在中国的审判史上开了先例.

为什么这个案件会这样判决哪?老人是弱势群体,儿子如此禽兽不如,这样的判决其实是给那些长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响了警钟,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护了这个群体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我为那位姐姐而庆幸,这样的法律是能够让人们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

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案件中获取教训.对虐待老人的绝对不能饶恕,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爱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惯子如杀子,"父亲从小就教育我的这个道理得到了验证.我们不能说这小子死的活该,不过也是咎由自取,老天有眼,可谓人不报,天也要报啊!

Ⅸ 有关法制和道德的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法制在线),概括案例,写至少100字以内的感受

今天看了《今日说法》(我每天都看)感触颇深。
讲的是7名(6女1男)12岁-16岁之间一群孩子的事情,这些孩子们也都是小康之家,家长对其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但是他们却迷上了网络,虽然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但共同的爱好和使其走到一起,在网吧附近对一些女同学实施抢劫。最后超过14岁的两个孩子被判刑,才14岁!!花骨朵一样的年龄,不等花开就已凋谢!在看守所接受采访时她痛哭流涕,后悔莫及。
虽然现在我已不再是四高的老师,但是想到如果你们会像案件里的学生···
说实话,网络是方便的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你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深深的给你埋下一颗地雷!你不踏上去即便是100年也不会出事,但是如果你稍微不慎,后果则不堪设想!
你们还是高中的学生,正是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使教师们的责任重大,放假期间学校,老师们都管不住,但是在上课期间你出了什么事,连带责任问题是谁都接受不了的。全县批评,校内处分,你在网吧里畅游游戏世界时,老师们的命运,学校的声誉都是担在你的手上的。
给大家一句忠言,高中上课期间最好别外出上网,对你对老师们都没好处2007年9月25日中午,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有感如下: 一\应当追究周曾二人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但没有追究,是对公权力的放弃.让人们看到的只是法律的无奈.实质是执行人员等司法人员在赎职. 二\医疗机构放弃三万余元应收回的费用,实质是对国家财产的放弃.这种妥协是对不法行为的纵容. 三\如此宣传,会增加更多人来采取类似方法来解决类似问题.讲道德和人性化,不能以牺牲法律的尊严为代价. 附:2007年9月25日中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内容 是什么原因让父母如此狠心,丢下十几天的婴儿不管?又是由于什么目的,才让他们做出如此举动? 川川今年两岁半了,可爱伶俐,活泼好动,而他却是在医院的病房里长大的,由医院的医护人员轮流照顾着他。川川没有父母家人吗?为什么会一直在医院里呢?医生说,川川的父母就住在远医院不远的地方,那川川的父母为什么不把孩子接回家呢? 川川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2005年,川川的妈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顺产生下了川川。孩子生下来后母子平安,在医院观察了两天后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了家。谁知回家之后,川川的妈妈却突然发现川川的左手有些问题,不能上抬。这是怎么回事呢?全家都着急了,赶紧抱着川川再次回到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为了及时给孩子看病,当天医院的工作人员就陪同川川的父母到当地一家擅长儿科的医院对川川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拍片检查,川川是因为左锁骨骨折导致脖子上长了包块,手抬不起来。给川川看病的医院说,像川川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的处理,让骨折的部位复位后可自动愈合。 得知刚生下几天的孩子就锁骨骨折了,川川的父母情绪很是激动。川川的爸爸认定孩子锁骨骨折就是保健院的责任。但是医院说在孩子出生之后医生和家人都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骨折不应该发生在医院。医生说,川川回家一星期之后才发现骨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骨折现在谁都说不清楚。况且就算是医院在接生的时候出现了这种孩子锁骨骨折的情况,也应该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一般骨折的地方不用特殊处理都会自然愈合,不会留下后遗症。 可是还没协商出个结果,医院就发现川川的妈妈和爸爸都不见了。只有刚出生几天的川川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川川的父母到底去哪儿了呢?医护人员一边寻找川川的父母,一边赶紧找人帮忙照顾哇哇大哭的川川。原来,川川的父母见医院拒不承担责任,就将川川扔在医院回家了,并且提出接回孩子的条件是必须保证川川长大后没有后遗症。父母走了,留下了不到一个月的川川在医院里。 医院的新生儿科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班,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医院就把孩子暂时放在了新生儿科,科室里的医生护士给予了川船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此期间,川川的父母一直没有再接他回家,川川就住在新生儿科。 为了让川川的爸爸妈妈早一点把孩子接回去,也为了明确小川川锁骨骨折的责任到底在谁,医院决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经鉴定,结论为新生儿锁骨骨折系巨大儿分娩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的并发症,目前愈合良好,不属于医疗事故。得到这样的结果,川川的父母更生气了。川川的父母认为,孩子骨折了,医院怎么会没有责任呢? 本以为有了医疗事故鉴定事情就可以顺利解决,但由于川川的父母不认可鉴定结果,所以仍然不接川川回家。就这样,川川在医院一住就是将近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川川的骨折早已长好,经拍片检查已和正常的右臂没有任何区别。小川川不知不觉地长大了,川川会爬了,川川会站了,川川会牙牙学语了,川川会叫妈妈了。 川川的一周岁生日也是医院的护理人员给他过的。在此期间,川川的父母也隔三差五地来看过川川。因为不属于医疗事故,院方不答应川川父母的要求,双方一直不能达成协议。川川就一直在医院住了下来,期间的费用当然都是医院负担的。川川1岁之后,院方专门找来了一个婆婆负责照顾他。 主持人:现在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很坚定地认为如果最后认定医院没有医疗事故,那么医院就不会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负责,他们的这个观点对不对? 王跃:其实我觉得父母有些过虑了,可能他们有一种担心,现在孩子可能还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那么随着他的成长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希望医院做出一种承诺。我们讲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这个损害结果没有发生的话,医患双方都没有办法真正去预见今后会怎么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真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家属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被告医疗机构来赔偿损害结果的。因为从目前的状态看,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妥。 现在对于川川的父母来说,没有医院的承诺他们就100万个不放心,所以他们采取了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扔在了医院,用这种方法希望给医院施压。那么川川在长大的过程当中,他的生活会不会发生改变?川川能不能顺利地回家呢? 2006年7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以无因管理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川川的父母领回川川自行抚养,并要求他们支付川川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成都市武侯区法院经过调查作出了判决,判决川川的父母将川川领回家自行抚养,并支付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活费,住院费共35863元。但是川川的父母接到判决后依然不想把川川接回家。 2007年春节前,川川的父母再次来医院看川川,可最终川川的爸爸妈妈还是没有接川川回家过年,还是把他留在了医院。为了让孩子能早日回家,法院执行庭的工作人员多次给川川的父母做工作,并希望他们会领回孩子。最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做出让步,只要川川的父母将孩子领回家,他们可以不要这几年的抚养费。2007年8月,川川终于回家了。 主持人:医院在这个诉讼当中提出来的是无因管理,我们应该怎么来通俗地理解这4个字? 王跃:没有法定的义务或约定的义务,为他人的利益管理他人的事务,这就是《民法通则》中所设定的无因管理,父母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他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他应该把子女接回到家里去抚养,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可是如果医院也不去管这个孩子了,孩子的生命健康会有威胁,所以医院基于这个事实来照顾这个孩子两年多的时间,我想医院的行为完全符合无因管理。 主持人:那我们再来说一下家长的行为。基本上是把孩子在医院扔了3年,已经应该算是遗弃的行为了,那么这种遗弃行为算不算遗弃罪? 王跃:遗弃和遗弃罪还是有不同的。遗弃是一种违法行为,但遗弃罪就已经构成了犯罪。按照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如果遗弃了被抚养人的话,我们的公安机关可以对他做出5日以下(拘留),如果这个遗弃被抚养人的情节非常恶劣,比如说造成被扶养人死亡或者屡教不改就涉及到一个犯罪的问题,就是《刑法》规定的遗弃罪,可以对当事人处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主持人:在这个个案当中我们最关心的是孩子,我们希望回去之后父母能够有加倍的呵护和关爱,让孩子忘掉不愉快的那3年的经历。同时这个故事也在提示我们所有的患者和医疗机构,当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大家真的能够心平气和,先不要恶意地假设对方,先不要把所有的过错全部归在对方身上,双方要彼此地互信,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开诚布公地解决问题,可能很多医疗纠纷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刚看了今日说法,讲述了邯郸人民医院因为农民欠费几百元,把出生才一个月的孩子放到洗衣房,3天后孩子死去。看了挺气愤,现在的社会竟然是这样的吃人的社会,只认钱了。想到前几天统计局的统计私营企业的工资数据,网民的回应真是有意思,别搞笑了,全都不在乎的样子,都是嘲讽的口气,堂堂的大国,人民的每天的冷嘲热讽,难道当局者看不到么,农民的收入如果高,他愿意放弃治疗吗,底层的收入再低,也看不到,而高层每年几千万的年薪也不当回事,股市制造了多少的亿万富翁,是怎么出来的。

热点内容
老公章新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2 09:07:07 浏览:916
协调制度所具有法律效力这点怎么理解 发布:2025-05-12 09:07:06 浏览:319
现役军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08:52:05 浏览:238
法治的阶梯 发布:2025-05-12 08:50:57 浏览:503
山西司法厅电话 发布:2025-05-12 08:07:15 浏览:855
陆良法院法官 发布:2025-05-12 08:01:14 浏览:261
唐山市律师事务所电话 发布:2025-05-12 07:53:52 浏览:799
上海法官培训基地 发布:2025-05-12 07:49:39 浏览:146
民事诉讼法司法再审程序 发布:2025-05-12 07:48:47 浏览:709
省道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2 07:48:11 浏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