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建设法治国家的

建设法治国家的

发布时间: 2021-12-21 13:48:55

① 试题为什么说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

之所以说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是因为各级人民版政府作为国家权权力的执行机关,不仅掌握着强大的公共权力、公共资源,而且肩负着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重任,尤其是肩负着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政府权力能否得到约束,政府行为是否公正规范,不仅关系到法治国家的建设,而且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如果作为实施国家法律法规重要主体的各级政府能够忠实于法律,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那么,必将有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并进而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②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明确指出,到下世纪初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又再一次肯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社会理想。199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修改,将法治与法治国家予以了宪法确认。法治的目标意义更加突出,而且成为了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十五大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不久后,这一目标又被写进我国的宪法,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的政治目标。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落后的状况。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③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依法治国目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主体:广大人民

依法治国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依法治国关键:执法必严

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

④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1、以提高立法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立法
2、以依法行政为标准,严格执法
3、以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改革
4、以增强法治观念为基础,加强法律教育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要立法,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法律。
(2) 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含义是指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武装力量和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公民,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而不得违背法律。要求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有法不依是藐视法律,是践踏法律,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3) 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含义是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格、严肃,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要求不询私情,不冤枉遵纪守法的人,也不姑息纵容违法犯罪行为。
(4) 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保证,是指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如不履行法定职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机关、部门、单位的行为若超越法律权限,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任何人只要违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
5 我国一切机关都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6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前面四个是基本要求

⑤ 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1.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目标。2.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名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依法治国是文明治国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我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我们老师教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自哪部法律

中华人民复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句话出自于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5日至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这一修正案,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建设法治国家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⑦ 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什么

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
建设版法权治国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条件;
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保障,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⑧ 如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版和法律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②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实行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主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③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
④只有走依法治国道路,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要加强执法工作,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第三,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第四,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广泛进行法制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⑨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

应当选 D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回经济体制的决定》答,法制建设首次作为独立主要问题提出,包括理发、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
(2)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
(3)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
(4)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在宪法第5条增加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上升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这预示着:中国将依靠政府的推进,辅之以社会(民间)的力量,走向法制现代化(法治化)的道路。

⑩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需要有科学的理念指导。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正确的法治理念,有效地推进了法治建设的实践。很多法治理念都是突破性的,没有这些理念上的突破,就没有法治建设今天的大好局面。

但也要看到,目前法治理念指导受到的干扰也是很多的,其影响不可低估。主要表现在:一是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总认为我们党委、人大、政协和“一府二院”“多条腿”的体制不如西方议会、政府、司法“三条腿”的体制合理,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的法治模式来评价我们的法治状况,来设计我们的法治建设方向。二是“左”的残余思想影响,一些执法者管理的意识、斗争的意识相对比较强,而人权保障的意识、和谐的意识相对比较弱。三是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影响,有少数人往往把执法权力与自身利益挂钩,追求自身利益比追求公平正义更重要。四是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不少人仍把行政官与司法官混为一体,或者违法干预司法部门依法独立办案,或者特权思想严重,习惯以“父母官”、“管人者”自居。这些理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实践上的混乱。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的五句话,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正本清源。依法治国,表明我们不能搞“人治”,一定要把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到法治轨道上来;执法为民,反映我们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公平正义,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就是要消除一切不公平的现象;服务大局,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它不是为法治而法治,而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大局;党的领导,反映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在党领导下进行的,从而保证我国的法治建设能够沿着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坚持什么,澄清什么,反对什么,更新什么的问题。今后不管人家怎么说,我们只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就能够保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热点内容
大律师剧照 发布:2025-05-10 10:53:45 浏览:880
法院强制执行的执行费 发布:2025-05-10 10:37:58 浏览:869
温江法院法官 发布:2025-05-10 10:31:55 浏览:687
微信骂人立法 发布:2025-05-10 10:17:37 浏览:180
四川省名木古树保护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10 10:16:53 浏览:974
出借证书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0 10:15:57 浏览:762
2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发布:2025-05-10 09:34:35 浏览:269
新婚姻法婚后继承的财产如何分配 发布:2025-05-10 09:34:29 浏览:187
笑刑刑法美女 发布:2025-05-10 09:28:06 浏览:566
民法为准 发布:2025-05-10 09:23:04 浏览: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