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国更需要法治

中国更需要法治

发布时间: 2021-12-25 10:14:43

A.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还是德治

我认为:
一、德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所提倡的治国之道,是封建统治内阶级用以同化百容姓的手段之一,比如汉武帝讲的是德治,但用的却是法治。德治只能是理想,不现实。
二、所以中国社会需要法治。
但是中国社会法律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或者很多时候,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因为政治腐败,“人大于法”,很多问题的处理是靠人的权利,而不是靠法律武器。
而且,法律是人制定的,是国家的统治工具,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中国要实行法治,首先要建立健全中国的法律制度。其次,国家统治阶级要加强法律实施,加大违反法律的惩治力度。第三,法律之外还要兼顾人情。

B. 求:当今中国更需要德治(法治)的辩论词

法治与德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不可偏废的两种途径,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
法治离不开德治,它需要道德基础;德治离不开法治,它的实现需要依靠法律。
可见,纯粹的法治是不可行的,而纯粹的德治又是不可靠的。没有德治对人类良知的呼唤,法治是不可实现、不可维持的空想;而没有法治及其所设定的外部制约,道德自律必然是一句空话。因此,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必然是德治与法治的理性统一。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C. 辩论: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还是德治(我方观点是法治)

辩论: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还是德治(我方观点是法治)
谢谢对方辩友的精彩立论,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德治能更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从而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德治能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民众变得有良知,有正义感。但对方辩友并未告诉我们德治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达到人人有修养,人人有素质。也没有考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环境下,如何才能实施以德治国。就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还是法治,我方得立场是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首先我们要明晰几个概念。德治:是以社会所推崇的好的价值观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生活,其最早由孔子提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是孔子实施德治的政治主张。法治则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们当今中国这个社会环境的前提下,我方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法治。理由有四:
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法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律是最高形式的国家意志,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一个社会没有法治就会陷入混乱,惩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实现了法治,德治才可以的得到保障。
2、 法治能有效地解决社会及个人的矛盾 法治和德治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手段,社会与个人事物具有多样性,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社会案件寻求德治中不稳定的多变的评判标准,这样既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又容易陷入德义两难全的境地。而法治中的法律体现的是国家人民的集体意志,给出了社会及个人事件的一般的判断标准,和客观依据。使得执法者可以有法可寻,有法可依从而有效的做到解决社会和个人矛盾。
3、 法治是一种他律, 德治是一种自律。法治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而德治的可变性很强, 很不稳定。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期,旧的道德规范体系已被打破,新的道德规范体系zhengzai建立,容易在道德领域出现一定的紊乱无序状态,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其确认下来,使之成为人们的法律义务,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4、 纵观国际历史 与中国历史,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治理方针是最具可行性的 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就维护社会稳定而言,德治的威慑力远不及法治的威慑力社会稳定,社会的稳定是指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科技教育以及对外交往,均依法有序地发展,全国政治局势安定团结,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处于比较安定的环境之内,有基本的安全感,其人身、则产和民主权利有安全的保护。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德治则是指通过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来治理国家,因而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感性的治国方略。而辩题中的更需要则表明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在德治和法治并存的前提下,何者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更具主导作用。 德治是依道德而治。虽然道德和法律都受社会体制和文化的制约,如传统、宗教、习俗等等,但道德无法象法律一样容易修改,执行上也不如法律快捷易行,效率高,故德治较难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需要。 此外,俗话说,道德是最高标准,法律是最低标准。真要达到人人道德高尚、互敬互爱、先人后己,那除非实现大同社会才有可能。所以中国社会应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D. 中国更需要法治还是德治

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德治与法治需要并行不悖。但若非要决出一二,那么,中国现在更需要法治。
你也许认为中国的法律已经不少了、已经比较健全了,那可错了。中国法律其实尚不健全,在很多社会问题上存在漏洞。一些贪官、不法商家恰恰就是钻了法律的漏洞,利用中国法律之中的盲区肆意中饱私囊、危害社会和人民。
中国当下的国情极其复杂,14亿人口大国,社会问题太多,人口素质更是千差万别。毫无疑问,在这14亿人当中,有素质的、懂法守法的、有道德素养的人并不多。中国人法治意识淡薄,常常在无意之间做了违法的事自己还不知道。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欧美发达国家尚且需要几百年来完善,何况一个刚走出封建制度不长时间并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呢……
不得不说,现下的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脑海深处还摆脱不了封建意识形态的影响,自我约束力极差、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法律和正义模糊不清,加上中国人对法律的尊崇力度不够,这使得“有法不依”的现象频频出现。明明在这个领域有法律说明,可有关部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拖拉、搪塞、推诿、不执行……最终导致法律条款被束之高阁。
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贫富不均、素质不平衡的国度里,迫切需要用法律的手段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当然,还是如我开头提到的:德治与法治需要并行不悖、同时并举。法治是惩戒和警示的必要手段,德治是维系社会情感、促进正能量的重要因素。

E.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抑或德治辩论赛,我方是法制,求犀利提问的素材

1.他原本无德,是胎里坏,你和他大讲理想道德责任使命光明愿景,你是不是单相思?你和孔庆东灌输“五讲四美”能拦住他和记者一妈二妈三妈?你是不是要喂肛门吃饭?
2.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是治国理真的明君吗?
3.毛 泽 东为什么说“这些条约,对于日本这样的侵略国家,仅只是一种道德制裁力量,要阻止日本向中国作战是不可能的”?蒋委员长没试过道德感召日寇?最终得到了什么?
4.唐僧的紧箍咒是你的德治吗?
5.我同意你的观点,德治和法治必须并驾齐驱。但必须有一个有力的补充,德治的尽头,必须是法治的开头,对方辩友有怀疑吗?
6.德是自律,法是他律;只靠德治,苍白无力;没有法律,万事不立。要不要我再重复一遍加深你的印象和理解?

F. 辩论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还是德治我是法治

都要,缺一不可

G. 当今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实际中国的相关法律不少了.而为什么就得不到法治呢.就是执法者是人.而没有德的人去执法,那绝对是永远也执不好法的.所以说;当今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先德治后法治.就是以人为本.不是说法治不重要,是相对次要.同时发展更好.谢谢.再见!

H.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制还是德治

应该都需要 法制在前 得制应该排在后

I.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还是德治

相辅相成的关系 法制是被约束 道德是自主约束 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 二者不可或缺 对于动荡的国家而言 法制是急需

J.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还是德治的辩论赛的视频

最强效的道德教化莫过于监狱,然而根据统计罪犯回笼的再犯机率为23%,
恶意回犯罪的在押犯人,答有类似犯罪史的比例则高达41%,
足证明一个社会人格定型的人,其不当的社会行为的矫正是很难立竿见影的。

古人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
社会道德沉沦是一个社会的普遍现像,不然不会有今天这场辩论题目的存在价值,
而在这样一个病态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在学习适应这个社会,
这不是每一个人的“生存”问题,
让这些己经适应此种生存法则的人心里想一套,现实做一套,
再赖以这些人在下一代面前树立正确模范,这简直是椽木求鱼。

道德二字不能被拆开来,
行之以道方能有德,说的就是法治重于德治,道才能在前德在后。

热点内容
房山市法院 发布:2025-05-07 06:43:14 浏览:636
瑞达金题民法 发布:2025-05-07 06:39:54 浏览:135
1994劳动法 发布:2025-05-07 06:37:43 浏览:727
经济法集体土地入市问题 发布:2025-05-07 06:24:27 浏览:403
公司政策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05-07 06:23:50 浏览:104
制度产权司法等对财富的生产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5-05-07 05:53:50 浏览:283
劳动法哪些员工不可以辞退 发布:2025-05-07 05:46:34 浏览:109
广西村民自治法规 发布:2025-05-07 05:22:30 浏览:356
法官王赛 发布:2025-05-07 05:18:12 浏览:782
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7 05:16:18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