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上海政法学院校歌

上海政法学院校歌

发布时间: 2021-12-31 00:19:56

A. 华东政法大学好吗

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学口碑较好。华东政法大学在教学建设、师资力量、课程质量较好;在上海,东华大学的教学口碑也较为良好,与华东政法大学同样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华东政法大学的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1、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学建设较好:

截至2019年5月,华东政法大学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包括4个上海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40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76门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5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华东政法大学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截至2019年5月,华东政法大学有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00余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以及文伯书院,开设24个本科专业。

3、华东政法大学的课程质量较好: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三轮(2012年)、第四轮(2016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均位列全国前五。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学校获评A级。

(1)上海政法学院校歌扩展阅读:

华东政法大学的相关介绍如下:

华东政法大学原名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6月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在圣约翰大学旧址合并成立。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

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0年,学校由司法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设有22个学院(部),2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1300余人,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

B. 武汉理工大学怎么样值得报考吗

武汉理工大学是全国211重点大学,作为本校的学生,首先,我认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图书馆和自习室硬件设施一流,尤其是南湖图书馆,别具一格,正常开放时间是每天的8点到22点,除节假日外,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在安静的环境中读读书,看看报,写写作业,累了还有沙发躺,咖啡奶茶喝,夏凉冬暖,不为是一种悠闲、放松的生活方式。

C. 顶尖211大学是哪些 八所实力最强的211

我国最顶尖的211大学,莫过于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中国人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这几所学校,无论是从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来看,都是我国高校中的翘楚。

当然,一些非211大学,也不见得一定要比211大学部分高校差,但是如果考生有实力考进211大学,那么最好还是报考211大学比较好。

211大学优势

首先211大学是重点高校的象征,国家无论是在政策、资金投入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倾斜。

其次,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明确提出,必须要211或是985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

最后,在申请出国留学时211大学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申请出国留学,211大学和非211大学的成绩要求上会有一定的差别。211大学的学生可以比非211大学的学生分数低五分左右。

D. 征集校训,校风,校园歌词

班风: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
博学睿思 勤勉致知
班荣我荣,班耻我耻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垂青奋斗之人
扬理想之风帆,抵成功之彼岸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读健康有益之书,做奋发向上之人
爱心 诚心 信心 恒心
校训:
清华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北大 自由平等 民主 科学 蔡元培题写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 北大精神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浙大 求是
复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中山大学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人大 实事求是
山东大学 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
国家会计学院 不做假账
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厦大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中国政法大学 厚德明法 格物至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世济身 尚法通经
上海交通大学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四川大学 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
西北工业大学 公、诚、勇、毅
中国人民大学 实事求是
苏州大学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暨南大学 忠信笃敬
中国海洋大学 海纳百川,至仁至德
北方交通大学 知行
云南大学 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南通大学:祈通中西,力求精进。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上海财大:经世济国。
华东理工大学:勤奋求实。
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和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仁至德
北方交通大学:知行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吉林大学—— 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
哈工大——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西安交通大学 ——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中科大——励志、拼搏、求是、创新
中南大学——敬业、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求精、创新奉献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华南理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 知行合一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国防科技大学——奉献 求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世济身 尚法通经
国家会计学院-- 不作假帐
韶关大学---勤学,创新,立志,崇德.

西方大学校训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
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斯坦佛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
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
伯克利加州大学:让这里光芒闪耀
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新南威尔士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教风:
诲人不倦,两袖清风。
明德正兴,博学多能。
校园歌词:
友谊在心中不变
完美童年刻心尖
慢慢地 过时间
青春也有过彷徨
但我已经在成长
筑造未来的梦想
幸运星 自己创
创造自己的传奇
风雨中 坚强
哪怕晴天还很远
我们 不曾想
学习任务在肩上
明白人生的重要
文明乖巧懂礼貌
学习好 不骄傲
不辜负家长的笑
我们乖乖的学习
看到成功在招手
慢慢地 有一天
将是我们分离的瞬间

绝对原创
曲是sweety的《樱花草》

E. 中国几所著名大学的校训分别是什么

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果毅:果敢坚毅。力行:一是竭力而行,二是努力实践

精勤:专心勤勉。求学:探求学问

忠恕:忠,尽心为人,尽力为人谋;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任事:称职

敦笃:敦厚笃实。励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F. 有哪些比较好的校园歌曲

1 十七岁的雨季
2 歌声与微笑
3 朋友别哭
4 文科生的一个下午
5 完美生活
6 我是女生
7 蜗牛
8 明天会更好
9 祝你一路顺风
10 忘忧草

G. 大学教授发表雷人言论,官方处理后,本人仍不知悔改,您有什么看法呢

只能说明他的这种行为没有良知,而且也没有素质,不仅会影响个人形象,而且也会影响自己之后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这个大学的形象。

H. 中国有哪些宿舍条件比较好的大学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大一入学时刻,相信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也都填了志愿,那么你们是否有报接下来小编列出来的这些大学呢!那么有哪些宿舍比较好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以上是小编所总结的部分好宿舍好学校,当然也还有其他的等待着你去发掘!!!

I. 中国前二十所大学校训及含义

1.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刚劲有力地不停运转,君子应当效法天地,奋发努力,永不停息。“厚德载物”出于《周易·坤卦》的《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增厚美德,包容万物。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大学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后作为清华校训。

2.中国人民大学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4.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由罗家伦提出。“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见于宋真宗写的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5.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由校长张伯苓提出。允,即文言语首助词,这种用法源自《诗经》。允公允能,意思就是“既有公德,又有能力”。本意是要使南开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

“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古代贤王商汤的座右铭,以一种动态的角度倡导积极进取、不断革新和变化,才能不断进步。

6.中山大学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朴实,即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坚定地执行。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中山大学,亲笔题写了这则校训。

7.山东大学

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出自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学”,不仅要学习实用的知识技能,更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气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110年校庆时改为“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价值取向更明确,更符合音韵平仄要求,读来更朗朗上口。

8.厦门大学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是陈嘉庚先生创校时提出的,仍是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厦大私立时期的林文庆校长确立的校训。“止于至善”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9.四川大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取意自《庄子·秋水》,作为固定词语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将两词连用的则是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中国农业大学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出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饱含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以“解”代“哀”,更有一种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

下句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著名学说,《传习录》中有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即认识事物的道理,“行”即在现实实践中运用道理,两者本就是不可分离的一体。

12.中国政法大学

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厚徳”出自《易经》;“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树立法治观念,依法治国。“格物”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意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致公”取法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出自《管子·形势解》的“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此处“至”与“致”通),意为要大公无私、公平公正,有仁爱亲民、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13.北京邮电大学

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

“厚德”与“博学”分别出自《周易》和《礼记·中庸》。后半部分“敬业乐群”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意为对自己的事业尽职尽责,与朋友相处和乐融洽。

14.西安交通大学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精勤”指专心勤勉,《后汉书冯勤传》中有言:“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忠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出自《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尽己为人;恕,即推己及人。

15.上海交通大学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饮水思源,即不忘本之意。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代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体现出常怀感恩的精神。

爱国荣校,主要来自著名国学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长唐文治曾在《人格·学生格》中的格言:“有爱情于学校,乃能有爱情于社会,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深含着由“小我”而及“大我”的文化内涵。

16.同济大学

同舟共济

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最终战胜困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阔胸襟与包容气度。

17.中央民族大学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美美与共”一词出自该校已故名誉校长费孝通教授关于文化自觉的著名论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为不同民族间要相互尊重、欣赏和赞美对方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和谐的精神。“知行合一”仍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即为“人与人和,知与行合”。

1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厚积薄发”来自于宋代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不断地在知识和道德上积累,“薄发”就是指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断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开物成务”出自《周易·系辞上》,是指通晓万物演化的规律并按规律行事而最终成就功业。指圣人可以掌握万物的变化规律(天道),成就天下功业。

19.西南大学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作,“大”是无所不备.“继往开来”,语出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张载也有名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为继承前人的事业,为后人开辟未来的道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0.黑龙江大学

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由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书写。“博学慎思”仍出于《礼记·中庸》第20章。“参天尽物”出于《礼记·中庸》第22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之人,能完成天赋的使命,帮他人完成天赋的使命,进而替上天化育万物,天地人三者合一。

(9)上海政法学院校歌扩展阅读:

校训的作用

评价作用

校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校训往往设置在学校最为醒目的地方,使每一个师生经常性的看到它,受其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久而久之,逐渐受其感染,慢慢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地衡量自己的行为,直至最终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

导引作用

校训是对历史悠远的文化沉淀的提炼,反映了一所大学长久的办学传统,当前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无疑对人有一种巨大的感染作用,尤其是在长时间后,它会逐渐内化为学校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赋予他们一种文化精神,主导他们的一言一行,充分实现自我。

激励作用

校训本身具有巨大的召力,鼓动力,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自身就是一个号角,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都能很大程度上激励人们。因此,校训无论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评价标准,还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引导,最终都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激励行为上来。

热点内容
图集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6 06:45:53 浏览:353
信贷公司催债法律 发布:2025-05-06 06:40:27 浏览:133
新劳动合同法休息休假规定 发布:2025-05-06 06:38:56 浏览:679
司法鉴定类型 发布:2025-05-06 06:32:04 浏览:179
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处 发布:2025-05-06 06:21:13 浏览:656
劳动法二十六条释义 发布:2025-05-06 06:11:55 浏览:364
公司不符合劳动法 发布:2025-05-06 06:09:24 浏览:722
法院卖房网 发布:2025-05-06 06:09:11 浏览:636
法治在线特警 发布:2025-05-06 05:54:13 浏览:575
防疫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06 05:37:31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