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法学
❶ 如何看待法律和风俗习惯的关系需要详细一点儿
我觉得法律源于习惯,法律追求的是公平正义,而习惯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律,一个是价值准则,一个是行为规律,只能说不能相互排斥,而是共生促进的关系。既然是关系,我就先说一个方面吧,那就是法律不能改变习惯。
何为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何为习惯?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
古罗马法中,狄奥多西二世时代,不成文法是习惯确立的法律,因为古老的习惯经人们沿用而具有法律效力,就等同于法律。奥古斯丁也曾说过:“上帝的法律一成不变,不随时间而更改。但是随着时代地区的不同而形成各时代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变的是神法的正义,可变的是法律和社会”。另也有观念认为:“法律久了就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所以法律和习惯不是片面的一方是否能够改变另一方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离开法律谈习惯,或离开习惯谈法律都是孤立而片面的。
就法律可以改变习惯来看,很鲜明和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不敬、僭越等常常成为致命甚至连带的大罪,而一夫多妻制则作为一种社会习俗予以广泛认可。普通人家中妻为正房,地位高贵;妾为侧房,地位卑下。妻之子称为嫡子,妾之子称为庶子。而在王侯之家,普通的藩王即有正妃一名,侧妃两名,侍妾、侍婢更是无数。更不说皇帝的三妃九嫔了。而一夫多妻制所衍生的嫡庶之分和封建时代特有的各种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即便是作为古代中国社会最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人民思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男女的社会分工不再绝对的明显化,男女的地位开始逐步走向平等化,而女性的地位也日益得到提高。终于,于是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确立实施一夫一妻制,以保护女性的权利,形成现代的婚姻模式。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中明确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中国作为古老的习惯,延续了几千年的一夫多妻制度,最终在新中国的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下,也得到了改变。
另一个例子便是关于吸毒的不同规定。吸食鸦片这种行为古已有之。魏晋时代开始,由张仲景发明的用于治疗伤寒的“五石散”,因其具有神经和身体上的兴奋作用,而被士大夫们广泛服用,引为所谓的真正的名士风范。自五石散的风气被何晏倡导并开始流行后,由魏晋至唐,名士们趋之若鹜,历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间断,且颇有发展,而明清之后鸦片的盛行范围与五石散相比,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古代法律之中并没有将制造、传播、贩卖毒品入罪,还将其作为一种附庸风雅的方式。而近现代以来,打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开始提到法律的层面上。在我们刑法中用第三百四十七条到三百五十七条的大面积篇幅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相关细则。而毒品犯罪的惩罚力度也是仅次于杀人、绑架、放火、爆炸、投毒等大型犯罪。这一改变,也可以看做是法律对习惯的一种改变吧。
最后就大的方面来说,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都尊崇男尊女卑的思想,《列子·天瑞》有曰:“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儒家的礼教也对女子的行为作了种种的规定,东汉女学者班昭著《女诫》,社会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思想渗透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女性也作为男性的一种附属品,在古代中国地位低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出以来,女性意思开始萌发,女性开始为了谋求自己的合法权利而奔走,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西蒙波伏娃等陆续出现,她们用笔用演说,用各种方式唤醒广大女性同胞的女权意识。而现今的中国,也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无不昭示着中国女性已经慢慢开始从男尊女卑的社会风俗习惯中摆脱出来。
奥古斯丁说: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平与秩序,国家法律只有作为维护人间的和平的工具才是正当的”。法律能够改变习惯,而它改变的这些习惯必然是不适应社会发展,不适应人类进步的习惯。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千百年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和发现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陋习和问题。只有不断适应历史和社会利益的法律内容才会有助于法律的发展。
就法律不能改变习惯来看,目前最明显的就是关于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比如宁蒗古老的名族——摩梭族。摩梭族是母系社会,实行母系家长制,孩子跟从母性。摩梭族没有丈夫,只有几个“走婚者”,采取走婚制度。小孩由生母及其兄弟承担抚养长大,而父亲这一身份在摩梭族并不存在。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之外的少数民族,摩梭族的这一家庭婚姻模式显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但是千百年来延续的社会制度也不允许法律的强制改变,于是走婚制度便作为摩梭族的特殊习惯得以承认和保留下来。
而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云南双柏县鄂家镇彝族的传统文化庆典节日“摸奶节”也被炒得沸沸扬扬。每年阴历的7月14、15、16三天,“摸奶节”期间,男子以摸到女子的乳房为吉祥,女子们以被摸奶为吉祥,此节日源于隋朝年间,一直延续到现在。就如今的刑法相关法律规定来看,这种行为可以被认定为“猥亵、侮辱妇女儿童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从重处罚。若是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那彝族的传统节日中的行为不就成为了犯罪行为了吗?然后作为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法律之下也有特殊。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法律也不必然就能改变习惯,或者说法律在某些时候不能改变习惯。法律之所以称之为法律,是因为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它规定的是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然而对于那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特有的,并不影响社会道德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法律所做的,更多的是合理范围的约束和调节,而不是所谓的全盘否定和改变。
综上所述,我并不认为法律不能改变习惯,我也不认为法律能够改变习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法律久了就成为了人们得一种习惯,而习惯便是人们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法律既可以改变习惯,又不能改变习惯。具体问题有待具体情况下的具体分析了。
❷ 马背上的法庭中的法律文化现象评述的结语
四、结语:司法职业化与乡土送法人的命运。
现在我们回到这部片的第一句对白,法院领导对书记员杨阿姨说:“你这次提前离岗退养,是法官职业化的要求。”可以说法官职业化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司法人员多数来自于复转军人,以至“复转军人进法院”成为了学者们时常调侃的话题。影片中杨阿姨当年就是从少数民族(摩梭族)选拔出来的民族干部到法院从事司法工作的,一干就是二十余年并最终未能婚嫁。当下法律职业化之下的法官职业化也渐进拉开了大幕,法院的任职学历提高了大专以上的门槛,作为书记员的杨阿姨根本就没有任何学历,因此才被这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阿洛给挤下来了。司法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实践,而这种政治实践的每一次变革必然牵动着无数像影片中杨阿姨那样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命运。然而影片最后,阿洛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自己曾经的信仰,背叛了老冯一生都在蹒跚前行的道路,背叛了那个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前途的职业。杨阿姨的一生则是一个基层司法者悲剧性的写照,一场改革葬送了自己所钟爱的司法事业,错过了嫁人生子的大好青春时光,剩下的只是一个人孤老自灭的下半生。唯独老冯依然是一个忠实的司法信仰者,陪伴他的只有那个当年“送法下乡”从山间跌落身亡的法官同事的亡灵,那匹运送正义的老马,还有那颗“在一个毫无畏惧的世界里,坚强不屈的良心”。
❸ 什么是婚姻
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之一,它是通向神圣婚姻的必经之路。
爱情不是控制,不是占有......它需要付出,甚至是牺牲。
而婚姻需要的是双方的互信,理解,成熟以及责任。
所以说,爱情伟大,婚姻伟大。但凡伟大的东西皆能海纳百川。
真正的爱情与婚姻,只有智慧与情感兼具的人才能够把握和分享。
❹ 婚姻的起源与演变
▲婚姻的起源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动物是一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一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一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于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政治筹码。从部族的通婚,到国家统治者之间的“联姻”,都是试图通过婚姻来达到政治目的。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家庭用于结盟和理顺财产继承关系。
至于在自然小农经济社会中,婚姻则是一种劳动的分工组合,即所谓“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在现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婚姻则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在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承担为家族和社会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一种归宿。
婚姻的起源即是对财产的保护。它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是把女人视作物,一种可供交换的财产。至于母系社会里的一些所谓的“走婚”等,并不是婚姻,只是人类繁衍的本能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选择。那时,多生下一个孩子,当然就多一份人类活下去的可能。女人因为生育而成为神祗,有权与想性交的任意一个男性发生关系,包括乱伦。“活下去”这三个字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了母系社会刚迈入父系社会时的性行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是按照供养关系,而不是血缘关系来决定是否发生性行为。但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人类学会狩猎与农耕,私有财产出现,保护财产成了首务之急,于是,婚姻出现,妻子成了丈夫的财产。一开始规矩还不严,婚姻还未能完全统治性,女人在婚前还可以有性行为,所以当时普遍有“杀首子”之风俗,以求保证血缘的纯净。到后来,婚姻完全统治了性,人类彻底迈入农业社会,任何一个女人的婚姻都已不能再由她自己说了算。女人已经完全沦为财产,她不仅是父母待价而沽的商品,也是某个男人即将购买的财产。
▲婚姻的演变
在人类社会中,婚姻不是自始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经过最初的杂乱两性关系发展到原始禁忌、习惯、道德和法律加以确认和调整以后,产生了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婚姻的演变过程分为几个阶段:1、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一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数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时代。2、群婚制。随着原始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从最初毫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进为各种群婚制的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婚姻制度。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结婚;再经历了亚血缘群婚制,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这从而引起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3、对偶婚制。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态,从血缘结构上为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现居住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带有神秘色彩的“走婚”,其实就是对偶婚的开残留形态。4、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而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
❺ 我国一个奇特民族,男女不用结婚也能生育,这是怎么回事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在学历上也非常的优秀。他是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优秀学子,奥巴马还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了12年的宪法。就是这样一个既优越又代表着种族崛起的总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只能求助一个非常著名的商人,这个商人就是被人们称为华尔街之王的苏世民。美国的“华尔街之王”:向清华捐赠一亿美元,称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苏世民在2013年的时候,还以自己的名义向清华大学捐赠了1亿美元建立苏世民学院。苏世民每年资助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清华进行学习,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法,让这些学生得到新的教育。
结语
在苏世民的心中,时代的发展是不会被任何人的阻挠,历史是向前游动的,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崛起的国家。而中国在未来成为引领世界的存在,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国之所以能够得到苏世民的青睐,也是因为中国自身发展的速度以及中国的那种踏实能干的作风。
❻ 中国法律上承认"民族"的条件
没有第五十七民族。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脑子里就已经定型了中国有56个民族的事实.以至于我们从来都不去问其原因,就好象我们从来不问为什么地球上有人类一样。
事实上,民国时期五族共和,只承认有汉满蒙回藏五大族,至于壮族这类根本不承认。西方人目前也是以族群概念进行划分,这55个少数民族划分的方法是从苏联学来的,事实上1979年以后停止甄别新民族。造成目前有很多未识别民族存在。将来都可能成为第57民族。
其实,当前划分也有时代局限,比如个人认为,既然中国的俄罗斯移民后裔可以独立划分为俄罗斯族这个少数民族,土生葡人也可以划分为葡萄牙族。
呵呵
--------------------------------------------------------------------------------------------
中国未识别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统计里,是指所有因人数太少或者是已被汉族或其他族群同化而还未被正式确认的民族或族群,也可能是民族问题未明而未被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少数民族。现时,在全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人口大约有73万人。
艾努人 Aynu 归为维吾尔族 说艾努语(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八甲人 Bajia 未识别民族
毕苏人 Bisu 澜沧县等地毕苏人归入拉祜族;勐海毕苏人未识别 6000人
菜族人(自称) 未识别民族 计32户,170人。
穿青人 Chuanqing 归为汉族 中国西南地区60多万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
?#92;人 Deng 未识别民族 ?#92;人现多住在西藏自治区南部近麦克马洪线边界附近,人口大约2000人。他们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重新识别,成为独立民族,但因为中国结束民族识别政策以及该人群人数过少,计划最终告吹。
革家人 Gejia 归为苗族,黄平县称之为未识别民族 约五、六万人。人群民族问题未明,他们仍积极请求政府承认为独立民族。
格鲁人 归为藏族 说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使用嘉绒语的人口约11.69万人。
顾羌人 归为藏族 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千人。
克木人 Khmu 未确定族称 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
苦聪人 Kucong 归为拉祜族
土生葡人 Macanese 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澳门基本法》第42条) 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土生葡人在中国澳门特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东南亚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人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现时大多数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族群,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说葡萄牙语,一些人说中文;他们曾经创造过土生葡文,作为自己的语言。
莽人 Mang 未确定族系 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县,1985年统计有82户,568人。
摩梭人 Mosuo 云南归纳为纳西族,四川归纳为蒙古族 中国唯一一个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人口约数万人,民族识别问题未明。部分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经被“强迫”一夫一妻。
茂族人 归为藏族 说扎坝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人口约8千人。
掸族 Shan 部分人被归纳为布依族或壮族,也有人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 与壮族及布依族同源,语言可互相沟通。人群分布在中缅边境附近,通用缅甸语。缅甸的掸族为独立民族。
夏尔巴人 Sherpa 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山上,民族问题未明。人口大约二千人,通常以登山向导为生。
图瓦人 Tuvans 归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附近。图瓦人现为蒙古族的分支。
布里亚特人 Buryat 归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附近。布里亚特人定为蒙古族。虽然他们认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文化与一般蒙古文化极为不同
占族 Utsul 归为回族
西家人 Xijia 归为苗族
羿人 Yi 未识别民族 有人口约300余人。
犹太 Youtai/Jews 有部份被划为回族,有部份被划为未识别民族 传统上被称为“蓝帽回回”,所以被划为回族的一部份;但实际上,其民族组成与回族无关,尽管犹太人跟回族的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国的犹太人散居于中国大陆各处,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境附近。
者来寨人 归为汉族 居住在甘肃永昌县境内的者来寨,有人口200-400余人。
阿尔巴津人 Albazinians 归为满族
❼ 在中国好像有一个部落不受法律约束。
走婚是云南摩梭人的一种婚姻模式。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会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或女方家长辈起床后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
❽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法庭,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词,俨然是神圣的。这部《马背上的法庭》 ,也是从一个 侧面讲述了这个司法权力运作的空间维度。 影片讲述了一个“司法下乡”的故事,五十多岁的法官老冯、因为法官职业化而行将退休 的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还有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彝族大学生阿洛三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 法庭——马背法庭,在这个移动的法庭上,他们在情与法碰撞中定纷止争。 在一般的法律人或中高层阶级的眼中, 纠纷应该通过传唤当事人到法庭的方式解决, 但 对于基层甚至是底层司法来说,却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马背上的法庭》中, “法庭”是处 于一种主动上门服务性质的,这也油然成为了中国法制的一大特色。因为地区差异的关系, 另外再加上种种自然的、 人文的和历史的不定项及无可避免因素, 我国的国家权力对某些农 村乡土社会的控制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松动和薄弱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以及 各方面不等的基础层面,因此, “司法下乡”一词也成为了国家权力在其权力的边缘地带试 图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权威的有效屏障和保证,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使得国家意求的秩序 得以了贯彻落实。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国家权力对广袤的农村都是显得望成莫及,渺小而卑微,曾 经的“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如今,却也只是没多大性质度的存留,而 在影片中,也只有国徽和法官服昭示着国家权力的存在,仿佛成为了一种信仰,有些许宗教 意味了吧,但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 “猪拱罐罐山案件”或许是对这部影片的一个 小概括,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话语系统,一种是以老冯为代表的乡土性 话语系统,一种是以阿洛为代表的精英化话语系统。精英化话语系统是现代化的,在现阶段 中国话语系统中处于强势地位, 它总是表现为一种对传统的革命态度, 对西方文明的推崇备 至,以法治为其主要精髓。而乡土性话语系统是中国传统的表述,一种依靠传统生活的生存 态势,它注重伦理亲情、传统习惯,法律成为解决纠纷的补充性手段,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性手段。 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但是, 中国不应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 一个社群之所以称其为民族, 就在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模式, 法治究其实质就是规则之 治,是一种能够有效运作的生活模式,在建构规则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照搬西方模式,更应 该的是“量体裁衣”。
❾ 一生要读的100本书和一生要去的100个地方有哪些
100本书:
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周易
高华宏阔的史诗典范/荷马史诗
西方寓言的始祖/伊索寓言
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老子
中国先秦时期的网络全书/诗经
兵家韬略之首/孙子兵法
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论语
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开山之作/左传
初学入德之门/大学
第一部世界性通史著作/希腊波斯战争史
孔子传授之心法/中庸
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政治哲学的著作/理想国
印度心灵的镜子/罗摩衍那
开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之作/政治学
儒学“内圣”走向的开启者/孟子
游逍遥、达齐物的智慧结晶/庄子
希腊理智最完美的纪念碑/几何原本
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禅宗理论的基石/金刚经
世界上所有民法典结构的基础/法学阶梯
道教丹学之宗/抱朴子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水经注
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
中国禅宗精神的精髓/坛经
初唐政治的重要文献/贞观政要
扶桑的空谷足音/源氏物语
历史与文学的完美体现/资治通鉴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窦娥冤
世界第一大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从地狱到天堂的旅程/神曲
最受中国人推崇的英雄传奇/水浒传
包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的杰作/三国演义
驾驭与统治的教科书/君主论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
阿拉伯世界的网络全书/一千零一夜
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西游记
成就人生事业的大学问/菜根谭
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
探索自我心灵与世界的距离/蒙田随笔全集
骑士风尚的飘逝/堂吉诃德
现代实验科学的宣言/新工具
舞台中的上帝/莎士比亚全集
古今游记之最/徐霞客游记
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日知录
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体系的代表作品/伦理学
花妖狐魅的笑影与诗情/聊斋志异
近代科学奠基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论法的精神
世界政治学最著名的古典文献/社会契约论
第一部网络辞书/网络全书
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
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国富论
第一部产生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
西方人口理论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人口原理
19 世纪以前美学的高峰/美学/
与《孙子兵法》齐名的一代巨著/战争论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
徜徉在幻想的天空/格林童话
雄浑磅礴的史诗般的生活画卷/悲惨世界
梦回美好的童年/安徒生童话
瞻望我们最遥远的过去/物种起源
谆谆教诲中的睿智与光芒/曾国藩家书
汇兵家奇谋方略之书/三十六计
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简·爱
第一部用人类学材料写成的原始社会发展史/古代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资本论
社会学理论的开山之作/社会学原理
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昆虫记
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源泉/经济学原理
美国人民的“官方哲学”/实用主义
日神和酒神的至深本能/悲剧的诞生
人类心灵的旅途/梦的解析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之源/科学管理原理
东方宗教的神圣赞歌/吉檀迦利
宗教社会学和伦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革新生命意识的文学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民族脊梁的心血与灵魂/鲁迅全集
意识流小说的旗帜/尤利西斯
现代西方经济崛起的动力/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开启人生的一把钥匙/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诗词
光辉的生存法则和人生尊严/老人与海
随风而逝的爱情经典/飘
诠释最宝贵的生命历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系统集中地反映萨特本体论和伦理学思想/存在与虚无
人生的徘徊与轮回/围城
改变命运的必修学科/经济学
现代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之一/教育过程
美国800 多所大学管理学的教科书/管理学
散发青春气息的现代经典/麦田的守望者
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正义论
21 世纪的展望/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
迎接未来世界的行动指南/第三次浪潮
美的回归与魅力/美的历程
人类灵魂的独特诠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00个地方:
1.阿里——世界屋脊的屋脊 2.包头——“有鹿的地方” 3.北京——伟大祖国的首都 4.布达拉宫——雪域高原的圣地 5.长春——“塞北的春城” 6.长江三峡——历史文化的长廊 7.成都——富饶的天府之国 8.承德——避暑胜地 9.大理——“大理三月好风光” 10.大连——美丽的海滨城市 11.大同——石窟艺术的殿堂 12.敦煌——饱经沧桑的古城 13.峨眉山——峨眉天下秀 14.梵净山——贵州的佛教名山 15.佛山——南方的佛乡 16.福州——“江南的胜地” 17.岗仁波齐——西藏高原上的神山 18.广州——美丽的南方“花城” 19.贵阳——西南的“第二春城” 20.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21.哈尔滨——北方的冰雪王国 22.哈密——“西域咽喉,东西孔道” 23.海口——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 24.杭州——“人间天堂” 25.和田——“产玉石的地方” 26.衡山——一枝独秀的南岳衡山 27.呼和浩特——“青色的城市” 28.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 29.虎跳峡——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峡谷 30.华山——最险的大山 31.黄果树瀑布——中国最大的瀑布 32.黄龙——人间的瑶池 33.黄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4.吉林——松花江流过的城市 35.济南——著名的“泉城” 36.嘉峪关——天下雄关 37.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38.九华山——东南的“佛国仙城” 39.喀什——新疆的歌舞之乡 40.开封——三千年的文化古都 41.康定——情歌悠扬的地方 42.昆明——四季如春的城市 43.拉孜——光明最先照耀的金顶 44.兰州——丝绸路上的古老城市 45.老君山——“滇省众山之祖” 46.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塑佛 47.临安——浙江的文化古都 48.临夏——中国西部的“旱码头” 49.龙岩——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50.庐山——奇秀甲天下 51.泸沽湖——摩梭人居住的地方 52.洛阳——中原的文化之都 53.玛旁雍错——永恒不败的碧玉湖 54.茅台镇——美酒飘香的地方 55.茂兰喀斯特森林——独一无二的绿色宝库 56.牡丹江——“塞外的江南” 57.南京——六朝古都 58.南宁——广西的“绿都” 59.怒江——傈僳族人的家乡 60.鄱阳湖——“白鹤的王国” 61.普陀山——海上佛国 62.千岛湖——岛中有湖,湖中有岛 63.秦皇岛——秦始皇求仙人海处 64.青城山——道教的发祥地 65.青岛——美丽的海滨城市 66.曲阜——孔子的故乡 67.三亚——海南岛的“东方夏威夷” 68.上海——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69.绍兴——浙江的文化名城 70.蜀南竹海——蜀南竹海天下翠 71.嵩山——天下武学的渊源 72.苏州——悠美的园林城市 73.太原——盛产煤铁的地方 74.泰山——泰山归来不看山 75.腾冲——云南的“翡翠之乡” 76.天津——“北国江南,水乡泽国” 77.天水——“天河注水”的城市 78.天柱山——江淮第一名山 79.吐鲁番——沙漠中的水果之乡 80.乌鲁木齐——“优美的牧场” 81.无锡——江南的鱼米之乡 82.武当山——道教的圣地 83.西安——中华文明的古老发源地 84.西岭雪山——“窗含西岭千秋雪” 85.西双版纳——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86.厦门——“海上花园” 87.香格里拉——美丽的世外桃源 88.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 89.雁荡山——浙江东部的名胜 90.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 91.羊卓雍湖——西藏的“天鹅池” 92.伊犁——翰海中的“湿岛” 93.银川——塞上的江南 94.岳阳——湖南的文化古城 95.张家界——“大自然的迷宫” 96.张家口——京师的门户 97.张掖——“半城塔影,遍地古刹” 98.郑州——中原的文化古都 99.重庆——火热的山城 100.宁波——浙江的文化名城 一生要去的世界100个地方 1.阿尔卑斯山——大自然的宫殿 2.阿克苏姆古城——“摩天大楼”聚集的地方 3.阿姆斯特丹——荷兰的“北方威尼斯” 4.爱丁堡——英国的“北方雅典” 5.安赫尔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6.安特卫普——比利时的钻石名城 7.巴尔干山——巴尔干半岛的“血山” 8.巴格达——伊拉克“神赐的地方” 9.巴黎——法国的“浪漫之都” 10.巴米扬山谷——阿富汗的佛教圣地 11.巴塞罗那——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12.巴西利亚——“世界建筑博览会” 13.柏林——德国的“森林与湖泊之都” 14.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的“绿眼睛” 15.比布鲁斯——七千年一直有人居住的古城 16.比利牛斯山——法西两国的分界山 17.伯尔尼——瑞士的古老城市 18.布拉格——捷克的“金色城市” 19.布鲁塞尔——比利时的“欧洲首都” 2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的历史名城 21.昌昌——秘鲁的“土城” 22.大马士革——“天国中的城市” 23.的的喀喀湖——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24.东京——日本的古老都城 25.都柏林——爱尔兰的古老都城 26.梵蒂冈——天主教世界的中心 27.非斯——摩洛哥的伊斯兰名城 28.复活节岛——满是“巨人像”的岛屿 29.哥本哈根——丹麦的“童话故乡” 30.哈瓦那——古巴的古老都城 31.海德堡——德国的大学城 32.海牙——“欧洲最大最美丽的村庄” 33.河内——红河环抱的城市 34.恒河——印度的圣河 35.华沙——世界“绿化冠军” 36.惠灵顿——新西兰的“南方首都” 37.基多——厄瓜多尔的名城 38.加德满都——尼泊尔的“千庙之都” 39.剑桥——英国惟一的大学城 40.旧金山——美国的“西海岸门户” 41.开罗——埃及的“千塔之城” 42.科罗拉多峡谷——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43.科西阿斯科山——大分水岭的最高峰 44.拉利贝拉——埃塞俄比亚的“石头圣城” 45.莱茵河——欧洲的“黄金水道” 46.兰斯——法国的“加冕之城” 47.蓝色多瑙河——美丽浪漫的河流 48.雷克亚未克——冰岛“冒烟的城市” 49.里斯本——葡萄牙的“温暖港口” 50.里约热内卢——上帝第七天创造的城市 51.伦敦——英国的“雾都” 52.罗马——意大利的古老都城 53.落基山——北美洲的“脊梁骨” 54.马丘比丘——秘鲁的“古老山巅” 55.曼谷——泰国的“佛庙之都” 56.湄南河——泰国的“河流之母” 57.密西根湖——惟一属于美国的湖 58.莫斯科——俄罗斯的“红色”首都 59.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声如雷鸣”的瀑布 60.墨尔本——澳大利亚的“花园城市” 61.内罗毕——东非的小巴黎 62.奈良——庙宇聚集的古城 63.尼亚加拉瀑布——“雷神之水” 64.纽约——美国的“新阿姆斯特丹” 65.佩特拉——约旦的“石头城” 66.平壤——“柳树遍布的京城” 67.婆罗佛屠——印度尼西亚的“佛心” 68.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 69.日内瓦——瑞士的“和平之城” 70.萨尔斯堡——奥地利的文化名城 71.圣地亚哥——智利的朝觐圣址 72.圣菲波哥大——哥伦比亚的“南美雅典” 73.斯德哥尔摩——瑞典的“北方威尼斯” 74.死海——世界上最大的“盐库” 75.苏克雷——玻利维亚的“白色之城” 76.泰姬陵——印度第一陵墓 77.泰晤士河——“英国的摇篮” 78.特奥蒂瓦坎——墨西哥“众神创造的城市” 79.图尔卡纳湖——沙漠“水珍珠” 80.托莱多——西班牙的名城 81.威尼斯——意大利的“水城” 82.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83.维尔纽斯——巴洛克建筑的典范城 84.维也纳——奥地利的“音乐之都” 85.魏玛——德国的“自由民主之城” 86.渥太华——“枫叶之国”的首都 87.乌拉尔山——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88.乌兰巴托——蒙古的“红色英雄” 89.吴哥古迹——柬埔寨的艺术宝库 90.悉尼——澳大利亚的最大港口 91.新德里——“孔雀王国”的首都 92.新加坡——富有的“弹丸之地” 93.雅典——欧洲文明发源地 94.耶路撒冷——“灵魂的泣诉地” 95.伊瓜苏瀑布——会使石头“唱歌”的瀑布 96.伊斯兰堡——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 97.伊斯坦布尔——伊斯兰教的名城 98.乍得湖——炎热沙漠里的“清凉世界” 99.兰毗尼——释加牟尼的诞生地 100.麦金利山——北美洲的“太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