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的道德两难

的道德两难

发布时间: 2022-01-01 22:01:34

『壹』 道德两难的看法

平常心 不要带有嫌弃的眼神 语气温和 拿出自己的耐心

『贰』 道德两难问题有哪些,要具体的分析案例

道德两难问题在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存在,我给你提供一个会计行业的仅供参考

变通与捍卫
一、基本案情
一阵急促尖锐的高跟鞋声传进我的办公室,来人正是公司营销部门高级经理,她带着不甚愉快的音调对我说,“你的备用金保管人(财务总监秘书兼会计文员)不合作,不给我领取差旅预支费用,我的付款申请书已获总经理批准,明天就要出差外地……”小A看了看她的付款申请金额,明白了为什么小A的秘书即备用金保管人不同意支付的理由。因为她的预支金额已经超过公支取现金。作为主管部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天职,可惜这位营销部门经理并不领情也不买账,因为她认为有后台靠山,气冲冲、带着尖锐的高跟鞋声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小A知道过一会儿外籍总经理将会驻足我的财务总监办公室,于是我准备好有关资料,等待老总驾到。
果不出小A所料,十分钟后总经理亲自来到,小A礼貌地请老总坐下,老总手拿付款申请书质疑地说:为什么我批准的差旅费预支申请表,备用金保管人拒绝支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技巧。我回答:请总经理在该申请预支表上再签一次名,小A就马上支付,他老人家愣住了。他又质疑地问:为什么?于是小A把早就准备好的“公司备用金操作规定及其实施程序”文件亮了出来,小A说:这个程序是我设计的,经过总经理您批准而实施,同时也通知了各部门,现在这张预支申请表虽经您批准,但已超过我们备用金规定的限额,如果我照付,则属违反已批准实施的规定。不过,若您再签一次名那就代表您“特批”,特别批准您自己批准事件的越权措施。事实上,我已经与营销部经理解释过同时也做好两全的安排,但她不同意,其他部门主管都是按照这种规定执行。我认为还是按照您批准的规定执行,应该不能有所例外。
听完这番话,明白事理的总经理同意小A的两全安排,同时并没有因为这事而有不高兴的脸色,因为这是合情合理与合法的变通处理,在不影响基本原则(即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下,要采取对方最能理解、最易接纳的办法实施。这就是工作的艺术,也是做人的方法。最后,我们的营销经理也只得按规定办事了。
从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财会部门或会计人员执行工作的准绳起了很大的明确作用,避免了人为因素的介入。因此,我们经常强调企业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会计人员就好落实工作;外审人员好查账,同时降低审计风险;内审人员好绩效,工作起来轻松。
二、案例评析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处理起来感到“两难”的事情,坚持按制度办事会得罪上级或周围的同事;反之,又会使工作丧失原则,使制度形同虚设。本案例告诉我们,在会计工作中也应该讲究工作艺术,以达到最好的工作效果。本案例中财务总监对事务的处理方法,既体现了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道德规范要求,也体现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的道德规范要求。当然对于工作中遇到的违法事项必须坚决抵制,决不能变通。

『叁』 科尔伯德的道德两难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与10~16岁儿童进行道德谈话。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版德两难情境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经典的两难故事为: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柯尔伯格依据儿童对遵从规则还是服从需要的行为选择,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一,称为“前习俗水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还没有发生社会规范的内化。水平二,称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于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儿童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这时社会规范已开始内化。水平三,称为“后习俗水平”,儿童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此时社会规范已完成内化。

『肆』 道德两难的故事最先由谁提出来的

是科尔伯抄格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伍』 道德两难怎么办的介绍

《道德两难怎么办》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就像我们今天有人问:“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或者问:“妻子难产,母亲和孩子只能保住一个,你保哪一个?”

『陆』 道德两难怎么办的作品出处

《道德两难怎么办》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柒』 医学伦理学中的道德两难是什么意思

在医学伦理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需要通过非常规的治疗手段,如克专隆技术的应用,往属往就面临一些人们无法从伦理上接受的窘境。在人们似乎无法接受的治疗手段,但又是治疗相应疾病的最佳方法或唯一途径时,这就涉及到了道德与治疗疾病的纷争,也就是所谓的道德两难

『捌』 什么是道德两难问题

关于“道德两难问题”
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他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例: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玖』 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的情境或问题。 (  )

正确答案:错
解析:×
【解析】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热点内容
兰州离婚律师在线咨询 发布:2025-05-05 10:51:25 浏览:648
行政法原则马怀德 发布:2025-05-05 10:43:05 浏览:713
我替单位在收款处签字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05 10:27:52 浏览:967
法规之声 发布:2025-05-05 10:25:43 浏览:433
司法局叶青 发布:2025-05-05 10:18:54 浏览:239
一建法规谁讲 发布:2025-05-05 10:07:27 浏览:952
国浩济南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5 09:55:17 浏览:486
法学家王宠惠 发布:2025-05-05 09:48:09 浏览:796
法学院压力 发布:2025-05-05 09:41:13 浏览:141
法学cssci 发布:2025-05-05 09:13:26 浏览: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