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缺失道德的新闻

缺失道德的新闻

发布时间: 2022-01-02 03:06:09

❶ 急求论文一篇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

[目录]中文摘要1.新闻职业道德在转型期的缺失2.新闻职业法规缺位3.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衡注 释参考文献[原文]当前,我国新闻界正在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维护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形象。由此可见,新闻职业道德在维护媒体公信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根据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各种信息服务,人们可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以便更有效地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而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则可以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与舆论引导,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我国,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和服务社会与公众的任务,这种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的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也决定了对其从业人员素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一个新闻职业人必须时时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新闻及各种信息需要,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必须具有新闻职业精神。近些年来,虽然我国新闻界在弘扬职业精神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在2003年4月20日的上海车展中,“红包”媒体控制车展,报纸、电视铺天盖地的新闻竟然和车商自己所做的广告相差无几,在厂商的操控下,部分新闻传媒完全丧失了客观立场。同年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宝,上演一出“有偿不闻”的丑剧。《新闻记者》杂志连续两年评出的“年度十大假新闻”更是从较为专业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前职业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以上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在分析其内在原因时给出了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忽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有的则认为缺少监督机构[摘要]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宝,上演了一出“有偿不闻”的丑剧。近年来,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在分析其内在原因时给出了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忽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有的则认为缺少监督机构。但无论如何分析这一原因,其实它们都与新闻道德有关。对于各种形式的违背新闻道德的现象,我们的社会必须做出应有的反应,而且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彻底解决。近年来,业界及政府对道德失范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约,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探索造成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实属当务之急。山西“繁峙矿难”中所发生的记者受贿案是近年来职业道德失范事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本文将以山西“繁峙矿难”为例,从新闻职业道德在转型期中的缺失、新闻职业道德法规的缺位、新闻工作者自身存在问题三个方面来探究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希望这一研究对我国新闻界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陈力丹.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些新闻记者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而假新闻的出现则正是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缺失的突出表现。假新闻有如过街老鼠年年喊打,但却屡屡见诸报端。将分析假新闻形成的原因并且探讨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❷ 求:不道德的新闻事件

近日来,东莞台商协会表示,扫自黄事件对招工有一定的影响,“女孩子都担心被别人说自己是从事那个行业的,都不敢来了”。其实东莞回来也有人努力向上的女孩子,比如我女朋友,那天我去她家,看了她的衣柜,发现她换过好多工作啊,有警察,有护士,有空姐,还有学生。

❸ 求:不道德的新闻事件(小事或大事)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拆迁离婚”的集体不道德 本报记者 郝洪 当不道德成为某种集体有意识行为时,事件本身就超出了道德与否的范畴。 各种群体都希望从政策和制度的调控中公平获利。当要求无法实现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有时表现为集体不道德───以集体的不道德对抗制度的不合理。 上周,北方某城市一小区居民为拆迁而“离婚”的新闻,在人民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讨论之所以热烈,缘于参与“拆迁离婚”人数之众令人吃惊。来自《北京青年报》的消息说,在上述两小区附近,为了拆迁时多领7万元钱,大伙儿“扎堆”离婚,最多时每天有100多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甚至还有六七十岁的老两口。 讨论在道德与非道德、违法与循规则之间热烈进行著。 道德的追问很有趣。有说是以婚姻为谋利工具,有说是不诚信。以前,这样的事很隐晦,街坊邻里之间只在眼神里交流关于某某“拆迁离婚”的信息。那时,离婚是件不能够随便拿出来晾晒的事,更何况是为了某种利益的假离婚呢?现在不同了,所有“拆迁离婚”者都毫不避讳,理直气壮。“每个人都是一团和气,说说笑笑。已经办完手续的人还十分热心地帮助后来的人……大家都笑逐颜开地办理著离婚手续,有点儿众志成城的味道”。 “众志成城”───这是整个事件的关键所在。当不道德成为某种集体有意识行为时,事件本身已超出了道德与否的范畴。 参与者认为,以这样的方式获得本来拿不到的7万元拆迁费很正常───“我们没别的招儿,就是离婚。”旁观者也抱有同样观点───“干吗不离呢?老百姓挣7万元钱多难呐?” 这里隐藏著复杂的社会心态: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各种群体都希望从政府政策和制度的调控中,公平获利,当这一要求无法实现,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他们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有时候,这些非常手段表现为集体不道德,以集体的不道德对抗制度的不合理。 在动迁问题上,人们对政府的期待在哪里呢?不外乎是期待一个合理制度。公正、公开是合理制度的基础。公正是要摆正利益关系,也就是能够有一套高效的机制,帮助实现国家利益、公民利益的双赢。公开是要求政策透明、操作程序透明、操作结果透明。前者基于城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后者则基于城市管理者的具体操作水平,而前者决定著后者。 如果不摆正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关系,管理者在“拆迁行动”中的角色就常常会混淆不清,其制度的制定也难免走偏方向。 我们常常会遭遇这样的一些问题,某一地区借口要进行诸如公共绿地、剧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要求一地居民拆迁,而实际上却是与某商业集团合作,进行商业开发。有一城市为建一地铁站,要求城市中心某一路段的居民拆迁,拆迁补偿标准是按照政府规定的地铁建设拆迁补偿标准来实施的。但事实上,在该地铁站上,有某房产集团开发的商品房。市民为国家利益做出了让步,却使商业集团从这样的让步中获得利润。 还有一种,有些地区政府本身就有下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当公司参与地区的开发建设的时候,地区管理者在拆迁利益平衡上就更显得微妙。上海律师薄海豹在今年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优化土地开发机制,减少动迁矛盾》的议案中直言,在动迁过程中,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免激化动迁矛盾。 随著城市化步伐加快,各地政府都可能面临巨大的动迁压力,而城市改造并不是动迁的最终目的。当动迁地上建设起美丽的花园和高楼大厦的时候,从这一地块上撤出的居民也应该能够生活在他们理想的居所。他们应该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中理所当然的受益人。 动迁问题关乎一个城市的建设,也关乎我们政务改革的方向。一如薄海豹所说,“也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即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❹ 近年社会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上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

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拾荒阿姨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 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 对2 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

第五个人: 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记录这一切的视频,来自广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华劳保经营部,事发地点恰好就是该店铺的门前。这间劳保店位于两条巷道的交叉口,与多数商家一样,其两边的门口上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不料,其中一边的视频监控,刚好拍下悦悦两度被碾压的全过程。

❺ 求一些违背新闻道德的事例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在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容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媒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丧失新闻职业精神的报道时有出现。如《新闻记者》杂志每年公布的“十大假新闻”,2007年度轰动全国的“毒香蕉”事件和“纸馅包子”事件,四家记者站记者向企业索要钱财、涉嫌敲诈案件等。这些只是缺乏新闻职业精神表现的典型事例,其他一些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还可归结为“有偿新闻”、“受贿新闻”、“策划新闻”、“收受红包礼品”、“偷拍偷录侵犯公民隐私权”、“媒介越轨审判”、“虚假低俗广告”以及“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❻ 关于社会道德缺失的新闻(越多越好)

丢垃圾。。。。。

❼ 关于没有新闻道德但有新闻价值,没有新闻价值但有新闻道德 各举一个例子,谢谢

我推荐你去外汇通看,我一直在这看了,外汇通好像有八九年历史了把,而且里面的沙龙频道不错,

❽ 急求道德缺失新闻

很多啊,你网络小悦悦事件事件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最近有个发现在北京公交车站,一个女的脖子被卡20多分钟无人施救,最后死亡,这个新闻很说明现在社会信任的确实,道德的下滑。

❾ 求不道德新闻的事例

1、江苏老人摔倒街头国人漠然无人帮扶,道出了社会啥问题?
是怕被“讹”了?
7月10日中午12时许,江苏兴化阳山大桥,一名老人骑三轮车下桥时不慎摔倒,躺倒在地爬不起来,其间不少徒步路人和驾车人经过该处,有人甚至驻足围观,始终无人伸手拉老人一把,表情漠然。为什么会这样呢?据称是,害怕做好事被讹,这是大家不愿意去做善事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表示,如果在给自己留下“清白证据”的情况下,才会帮扶老人一把? 老人躺在路上无人相助
昨天下午,论坛上出现了一则题为《老人摔倒路中央,一众路人不敢帮》的帖子。发帖者“芃芃”称,当天中午12点10分左右,他骑摩托车从当地瓜果市场回家,路过兴化阳山大桥下坡段时,看到一名老人躺在马路中央,旁边是侧翻的小三轮车,老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左侧眉骨处有血渗出,估计小便已经失禁,因为短裤湿了。
现场有不少人围观,就是没有人上前敢拉老人一把。有人还在现场提醒其他人“不能扶他起来啊,会‘沾’在手上”的。后来只能是被120急救车接走的。
“好事能不能做”引发热议
有目击现场的网民说,事情就发生在他家店铺对面,当时他看到围了好些人,便跑了过去。在现场,他就听到有人在提醒说:“别扶啊”。现场围观的人都只是在看热闹,没有一人伸手。让他想起南京徐老太事件,就离开回到了店里。
有网友称,河南一大学生去扶了一下摔倒的老人,结果被判定赔偿近8万元,所以现在看到这种事情大家全“慌”了。如果自己在现场,所做的也只会打电话报警。但如果有人愿意为他全程摄像做证,他可以“考虑”出手拉老人一把?
也有网友“枯藤树”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好事不妨也“用用心”。比如,为给自己留下“清白证据”,在扶老人之前,可以和他对话,对话时用手机录音,也可以拍下手机视频等等。
这不是偶然事件,一出出生动的社会问题说明,有那么多的路人那么多的车流漠然地从老人身边驶过,却无人帮扶,没有人去做好事。理由是,如果非要做好事的话,可以人为地设定一个个条件,否则是不敢去做善事的,怕引火烧身。现实再次地向我们发出警告,道出了我们的社会状况,如果没有一个‘仁爱’的社会,没有这样一个慈善心的国人,那是非常危险的。难道国人去做善事都要处处设防,处处设限受掣吗?那是悲哀的!
2、为资产管理注入“道德”基因 民生加银践行社会责任
近日,基金行业上演了一版真实的“搀扶老人”事件,给出了值得点赞的明确答案。8月21日晚,民生加银基金客服部员工樊煌彪回家途中,路径一处绿化带时见一老人在雨中趴卧,但周围人均未驻足或给予任何关注,樊煌彪见状当即拨通120急救电话并在现场看护老人等待救援,因施救及时,老人平安无事。
对此,业内人士高度点评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注入优秀的道德基因。此次事件对于民生加银基金来说,并非个案和偶然,是公司历来倡导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责任成资管行业新标尺
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词主要有四个:赚钱,合规,道德,慈善。对于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基金公司来说,赚钱+合规,是基金公司的职责体现和基本要求,道德+慈善所代表的“社会责任”则成为公司在上一层面上的外延和深化。
员工能够在压力面前做好人好事,个人道德素养是一方面,据樊煌彪表示,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历来倡导的企业文化是促使其不断践行好人好事的源源不断动力。多年来,在资产管理规模的高速发展中,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奉行“诚信、稳健、专业、创新”的企业文化,其中就包含道德层面的诚信、友善、爱国等,与我国的社会会主义价值观相辅相成。
这些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一方面促使员工在投资管理业务上尽职尽力,专业合规,同时也将社会责任带入基金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和点点滴滴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民生加银基金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企业诚信、投资研究等方面内外并举,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本次事件的主人公樊煌彪身为客服部员工,首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经记者从公示信息查阅具有专业的证券从业资格,在日常的客户工作重专业、耐心、细心,同时在工作中被视为道德模范,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民生加银基金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社会责任践行的表现方方面面,基金公司日常的公益活动也很多,如民生加银基金曾于2014年探访北京弱智福利院,在2015年也开展了六一“送温暖,送爱心”捐赠活动并且拟成立“大学生创业公益基金”,长期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
道德基因催化基金公司快速发展
民生加银基金表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收益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持有人、社会的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唯利润”论的传统理念,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社会的贡献。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与慈善责任的统一。对持有人负责,争取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收益,本身也是基金公司社会责任的体现。而合规,是基金公司自觉、自主、自律的社会责任。道德和慈善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上述的公益活动,一方面也在于基金公司对其行业的促进和发展。同时,体制创新等利于长远行业发展的举动,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社会责任上,民生加银基金表现也很突出。如在近几个月的市场震荡中,民生加银基金为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与持有人共担进退,积极自购旗下资金2000万元。
在创新上,民生加银基金在行业内率先展开了“虚拟基金+事业部制”,在公募基金的平台上搭建一个私募的机制,为基金经理创造一个高成长性、高激励性的工作空间,促进基金行业人才的良性发展。
“每一次管理模式的创新,都是基金公司对利益格局进行重新权衡。”民生加银基金董事长万青元表示。事业部制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这无疑是站在资产管理高度上做出的社会责任选择。
道德基因催化基金公司高速发展,社会责任推动自管地位不断提高。民生加银基金在基金业绩及资产管理上取得优秀成绩自然是水到渠成。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底,民生加银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达6956亿元,位列行业第四,相比于去年底涨幅达30.0%。民生加银基金系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从几十亿到近7000亿的规模增长。优秀的业绩同样受到业内认可,2015年3月,公司荣获《中国证券报》颁发的2014年度“债券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

热点内容
行政法主体多元化趋势 发布:2025-05-05 13:07:04 浏览:58
法院多少号 发布:2025-05-05 12:59:42 浏览:626
交通责任认定适用法律错误 发布:2025-05-05 12:59:07 浏览:518
私下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5 12:58:28 浏览:997
婚姻法对于子女抚养费的规定 发布:2025-05-05 12:58:09 浏览:935
关于法治社会法当为首的作文 发布:2025-05-05 12:52:36 浏览:732
居民法治观念调查报告 发布:2025-05-05 12:44:05 浏览:11
寒暑假上班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05-05 12:26:17 浏览:860
社会与法一线大壮 发布:2025-05-05 12:20:49 浏览:325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发布:2025-05-05 12:18:33 浏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