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pdf
❶ 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的这句话
如果爱好不存在,建立在爱好上的要求不存在,爱好的对象就没有价值了。爱好本身,作为要求的来源,并没有一种绝对的价值,本身并不值得追求,完全摆脱爱好倒应该是一切理性动物理学普遍愿望。所以,一切通过我们的行动去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有有条件的价值。有些东西的存在并不靠我们的意志,是靠自然的,它们如果是无理性的动物的话,就只有一种作为手段的相对价值,因此称为物,而理性动物则称为人,因为他们的本性就已经表明他们是目的本身,不能仅仅是主观的目的,因我们的行动而存在,对我们具有一种价值。而是这样一种目的,这种目的是不能为任何其他目的服务的,因为如果没有 人,就根本没有什么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了;如果全部价值都是有条件的,因而是偶然的,理性就根本不可能有最高的实践原则了。
所以,如果要有一个最高的实践原则,如果对人的意志来说,要有一种直言律令,那它就必须是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原则要来自一样东西的表象,那东西必然是每一个人的目的,因为它就是目的本身,构成了意志的客观原则,因而能够充当普遍的实践规律。这个原则的根据是:理性的本性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人必须把他自己的存在看成这样;就这一点说,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行动的客观原则。每一个别的理性动物也是根据同样的理由把自己的存在看成这样,这个理由对我也是有效的。所以这个原则同时也是一个客观的原则,一个最高的实践原则,从其中应当可以推出意志的一切原则来。所以,实践的律令就是下面这句话:你的行动要把人性,不管是你身上的人性,还是任何别人身上的人性,永远当作目的看待,决不仅仅当作手段使用。
❷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txt全集下载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的意志,没有什么能被设想为可被称作无条件的善的东西。聪慧、机智、判断力以及心灵的其他才能,不管你如何称谓它们,或者作为气质上的特质的胆识、果断以及坚韧,毫无疑问,在许多方面都是善的并且令人想望。然而,如果要运用这些天赋才能和这些在特有性状上被称为品质的意志,不是善的话,则这些天赋才能和品质也可能变得极其恶劣而且有害。对于命运的恩赐,也同样如此。权力、财富、荣誉、甚至健康以及通常的福利和舒适满足,这些通常称之为幸福的东西,如若没有一个善的意志去匡正它们对心灵以及其行为诸原则的影响,以使其与善的意志之目的普遍相合,那么它们就会引发自负甚至骄横。更不用说一个毫无纯粹而善良的意志的特征但却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的人,其风貌绝不会给一个有理性而毫无偏见的旁观者以愉悦之感。这样说来,善的意志甚至是成幸福之价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某些特质,似乎有助于这个善意志,而且可以促进……
❸ 解释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什么是道德行为的基本
1、道德是建立在每个人诚实守信人格上的自觉性,这是道德的基础。2、道德,回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答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❹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谁译的比较好
《导论》绝来不是简单是《纯自批》的简写本,对于初学者来说,读《导论》远比读纯批合适。这两本书李秋零都有全译本,李秋零的德语水平以及在康德哲学上的造诣都很高,国内学界公认目前李译本为所有译本中最准确、文字也相对流畅的译本,对于初学者,李译本确实是最佳选择。
to我喝百事先生:《导论》的译本目前已经有了两个,除了商务版的庞景仁译本,还有李译本,收录于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读纯批之前读导论,这是康德自己的建议。
❺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演绎推理吗
几乎所有的西方学术著作基本上都是用演绎的方法来写出来的,所谓演绎的方法就是逻辑推理的方法,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当然是用演绎的方法,即逻辑推理的方法。与此相对应的一种方法就是归纳法,归纳法是不彻底的一种方法。
❻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谁译的比较好
苗力田先生译抄《道德形而上学的原理》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著作。苗力田先生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哲学系,后考入中央大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先后师从著名哲学家宗白华、陈康、方东美、熊伟等学习,毕业后留校执教,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立后一直在此任教。他的很多弟子后来都成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
❼ 《法、自由与强制力康德法哲学导论》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法、自由与强制力》(吴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法、自由与强制力
作者:吴彦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16-10
页数:362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法权学说》这部被西方学界遗忘了近两百多年的著作,试图从“法”、“自由”和“强制力”这三个概念出发,来理解康德整个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及其根本精神。本书驳斥了有关康德政治思想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看法,而试图表明,康德的整个政治论说并不处在其哲学规划的边缘,而是与他的基本哲学旨趣存在内在的勾连,同时,那种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所呈现的个体主义,并不是康德实践哲学的最终形式,相反,在《法权学说》这部著作中所呈现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强调,使其道德和政治哲学,尤其是康德式的那种自由主义,明显不同于立足于“个体”的英美式自由主义。
作者简介:
吴彦,浙江温州人,201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2-2014年分别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复旦大学法学院作博士后研究,现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领域为法哲学、政治哲学与宪法理论。译有《康德:权利哲学》《实践理性的第 一原则》《权威的性质与功能》《自然法理论》。在《哲学与文化》(中国台湾)、《二十一世纪》(中国香港)、《开放时代》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若干篇。主编商务印书馆丛书“自然法名著译丛”“政治哲学名著译丛”“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德意志古典法学译丛”,创办并主编《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辑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❽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和道德形而上学 是一本书吗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是著名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名著回,发表于1785年,是康德第一答本在道德哲学领域上成熟的作品,至今仍在道德哲学领域中举足轻重。中文版由著名西方哲学史专家苗力田先生翻译。本书集中论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具有自主性的思想,是康德德性论的代表作,对西方的伦理思想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
❾ 解释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什么是道德行为的基本
一个行为是具有道德价值的,他是出于义务而行动,并且在行动开始之前回心中有一个答善的意志在指导即将开始的行动,这个善的意志是先天就存在的,甚至在生活中是无法去证实的,遵循善良意志同时意味着排除一切兴趣、欲望,因为善良意志要求主体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理性是人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像康德所说的做一个完全理性的人是很难实现的,即使如此,在生活中把善良意志作为提高自身人格而铭记心中。
❿ 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序言 什么是道德行为的基本
1、道德是建立在每个人诚实守信人格上的自觉性,这是道德的基础。
2、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