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旅游立法特点是什么

旅游立法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1-03 06:39:12

❶ 旅行社法律特征

旅行社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活动的企业。
从旅行社概念中,可以看出旅行社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旅行社是企业法人。作为企业法人,须具备法人的条件。设立旅行社企业,必须具备《条例》所规定的条件,须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即取得旅行社企业法人的资格。
第二,旅行社是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旅行社所从事的旅游业务主要是代办出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并接待旅游者。招徕,指旅行社按照批准的业务范围,在国内外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组织旅游者的工作;接待,指旅行社根据与旅游者达成的协议,为其安排行、游、购、食、宿、娱等并提供导游服务。
第三,旅行社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旅行社作为企业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通过收取服务费,为旅游者提供有偿服务,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也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❷ 简述我国旅游法的主要特点

第一、三大市场“两增一减”,出境、国内旅游增长有所放缓,入境旅游持续下降。

第二、大资本进军旅游行业,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民间资本旅游投资额约占全年旅游直接投资总额的57%,民间资本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

第三、泛旅游现象日趋显著,旅游消费行为自主化、多样化,旅游空间日趋泛化,城市、乡镇以及村落皆是重要的旅游活动空间,同时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催生了创意旅游、在线旅游、会展旅游、旅游地产等多种旅游新业态。

第四、在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在线旅游市场初具规模,市场交易规模较2008年增长近5倍,达到2204.6亿元,在线旅游预订使用率持续上升,发展潜力巨大。

第五、旅游管理走向法制化,《旅游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

(2)旅游立法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旅游法》分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为促进自由贸易,旅行我国入世承诺,作为服务贸易的旅游业,有必要对不适合世贸规则的法律进行修订。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崛起,旅游法制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加强建立、逐步强化的过程。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法制建设也日新月异,推动着我国跻身旅游大国的行列。尽管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的旅游立法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模式上以及程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与市场经济和依法治旅的现实需要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❸ 什么是旅游法它有特征

《中华人抄民共和国旅游法袭》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旅游法》分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❹ 我国旅游法治建设有哪些特点

我国旅游法治建设的特点。我国旅游建设法治的特点主要是,一切维护旅游旅客的权益的。站在旅游旅客的服务方面。

❺ 旅游法律是什么

旅游法律关系是指由旅游法律规范调整和规定的,在旅游活动中各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旅游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旅游者、旅行社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都是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其中旅游者和旅行社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范围,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则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内容的范围。

❻ 《旅游法》的立法框架是什么

作为成文法国家,我国的旅游法相对滞后,已严重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结版合我国国情和权发达国家的成果立法实践经验,我国《旅游法》的立法框架是:
(1)规定国家发展旅游事业的根本宗旨和原则;(2)规定政府主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能;(3)规定各类旅游企业的行为准则;(4)规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5)规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原则;(6)规定国际旅游原则;(7)规定一系列行业管理制度;(8)规定法律责任。

❼ 我国《旅游法》的主要特点

《中来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源法》是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3年4月25日发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❽ 立法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的立法过程来的主要特点:自

1,在立法过程中,也客观地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但没有为此而产生不同的政治派别。

2,立法过程总体上是谨慎的。(“双层结构” ;三次以上的审议 )。

3,立法过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

4,立法进程正在加快。

❾ 旅游法的5大特点是什么

旅游法的5大特点是旅游管理、经营、参观、游览等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❿ 立法有哪些特点

1. 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立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活动。国家机关是由许多不同职能、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专门机关构成的一个体系,不是这个体系中的所有机关都是立法机关,只有其中特定的机关才能立法。这些特定的机关称为有权立法主体。在现代各国,议会或代表机关都可以称为有权立法的主体;一国究竟由哪个机关或哪些机关享有立法权,主要取决于国家性质、组织形式、立法体制和其他国情因素。立法之所以要由特定的主体进行,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活动在国家的各种活动中,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又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问题。

2. 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有权立法的主体不能随便立法,而要依据一定职权立法:
① 就自己享有的特定级别或层次的立法权立法。
② 就自己享有的特定种类的立法权立法。
③ 就自己有权采取的特定法的形式立法。
④ 就自己所行使的立法权的完整性、独立性立法。
⑤ 就自己所能调整和应调整的事项立法。若主体不依据立法职权立法,就可能超越或滥用职权,或不努力行使自己应行使的职权,就会生出诸多弊端。

3. 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现代立法一般经过立法准备、由法案到法和立法完善诸阶段。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有特殊程序。立法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才能保证立法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稳定性。

4. 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立法是一门科学。任何国家或立法主体要使所立的法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不能不重视立法技术。亦即重视如何使所立的法成为理想的法。立法技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情之下有很大差别,但就其基本含义来说,是指一定的立法主体在立法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如何使所立的法臻于完善的技术性规则,或者说是制定和变动规范性法文件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5. 立法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立法的主要特征更在于它是直接产生法和变动法和活动。立法作为产生和变动法的活动,它是系统工程,包括制定法、认可法、修改法、补充法 废止法等一系列活动。

热点内容
提出法治中国 发布:2025-05-04 21:11:04 浏览:658
市南司法局 发布:2025-05-04 21:04:53 浏览:852
辽宁师范大学的法律硕士是几年 发布:2025-05-04 20:51:11 浏览:891
双方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4 20:51:10 浏览:903
民法典出台后什么时候实施 发布:2025-05-04 20:48:02 浏览:440
公职律师的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04 20:43:33 浏览:18
吴鹏行政法哪个机构 发布:2025-05-04 20:42:16 浏览:2
法治能见度 发布:2025-05-04 20:42:10 浏览:794
75周岁不用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4 20:40:40 浏览:954
什么的欠条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4 20:39:11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