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限层次的道德规范

中限层次的道德规范

发布时间: 2022-01-04 22:05:14

㈠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层次性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
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重视其层次性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境界或者道德品质有高有低,参差不齐,而且道德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立足现
实,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导性与层次性结合起来,将长远目标与现阶段任务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从最基础的层面抓起,从根做起。
1.关于思想建设方面,我们要在全民族范围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而这与人们利益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并不是相悖的,这反而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等。
2.社会主乂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还表现在道德建设的层次性上,道德建设的内容是广泛的,具有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社会主义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它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文明相伴相随;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另一重要范畴,更是取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胜利的突破ロ;集体主义道德建设,它属于较高层次的道德规范,这也是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导性相致的。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还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由于我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而且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传统文化,因此,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奋斗目
标、基本任务等做好全面部署,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关注那些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点面结合,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标准的选择上。我们在坚持一元化的标准前提下,同时也要允许多样化的标准的存在。因为多样化标准的存在并不会妨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反而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相结合。只有坚持一元化指导和多样性相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向一元化的最终目标趋同。以上供参考。

㈡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1、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等。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㈢ 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侧重点是什么各层次之间有

摘要 您好,一、一般原则

㈣ 道德层次包括哪些道德

道德层次通常来是指道德自要求的高低、程度上的差别及其上下从属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阶段,道德的层次性主要为以下几个情况:(1)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人类公共生活准则、国民公德、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道德有的分为四个层次,即增加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这些层次,都不包括与社会主义相矛盾的道德在内。(2)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道德基本原则和具休道德规范属不同的层次性,即道德基本原则制约和规定着具体道德规范,具体道德规范是道德基本原则在,定范围、一定方面的表现和运用:(3)共产主义逍德体系中的每一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因道德境界的高低而分别表现出的不同层次,正确认识道德的"层次”性,有利于团结和引导全体人民在道德上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㈤ 道德规范和要求具有什么样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职业道德是对社会行为个体履行岗位职责的一种规范,是按照职业操守规定对人的行为应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层次的要求,主要通过职业教育的手段,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职业感情,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在现实社会里,职业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软性约束”,主要体现为行业规范所约定,单位纪律所强调,社会舆论所监督。也正因为如此,对职业道德的履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表现形式。

消极地遵从职业道德。比如,对于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来讲,可能表现为有社会大众或同事监督时能履行职业道德,遵从职业规范,无人监督或个人独自承担工作任务时就放纵对自己职业道德的约束;比如,对于国家事业机关单位公务员来讲,可能表现为八小时之内能够履行职业道德,下班时间或休假时间就有意无意地放纵对自己职业道德的约束;比如对于企业经理人来讲,可能表现为在得到企业发展好处时能够履行职业道德,在企业发展不顺或个人未得到更多利益就舍弃这种道德约束,甚至损害集体或者国家的整体利益。

被动地遵从职业道德。在客观行为人的思想深处或个人意识中有职业道德的约束,能够在关键时候体现职业道德精神。但这种道德行为更多地体现在做份内工作或完成份内任务上,体现在对自己个人的约束上,对属于自己工作职责之外的事情,或不属于当天当时当地履行的职责,或对单位同事不履行职业道德可能对本单位形象或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持无所谓的态度,“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主动地遵从职业道德。将职业道德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人生价值,一种灵魂深处的“刚性”约束。能够在社会需要和日常生活工作处事中将职业道德升华为一种奉献精神,将奉献精神作为职业道德行为的“自觉”,作为一种光荣和幸福,而且是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的幸福。在近年来抵御洪灾、抢险济困以及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正是由于肯于牺牲、乐于奉献,才实现和提升了人生价值,体现了高尚人格和品质,赢得了尊重和幸福。

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以奉献精神提升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实施以德治国战略确实需要确定和树立一种以奉献精神为内核的新的社会道德座标体系,从而建立起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整个社会无论是在面临风险考验还是在正常时期保持均衡稳定的运转。而且对于社会每一个成员自身成长来讲,奉献精神是职业道德建设链条中的道德基石。只有在社会各个层面弘扬以奉献精神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倡导和形成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真、善、美的要求,绝大部分社会成员都逐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崇尚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同时将乐于奉献作为一种自觉追求,使人人都在为他人提供服务,人人又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人人都在关爱他人,人人又都在受到他人的关爱,才可能真正从社会基础层面上创造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㈥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哪几个层次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三是公私兼顾。

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6)中限层次的道德规范扩展阅读:

集体主义原则是与个人主义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并谴责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更不允许用个人利益否定国家和集体利益。

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并不等于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三者之间在利益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一方面,要求国家和集体不断调整各种政策和措施,关心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尽量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导人们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保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㈦ 社会道德体系分为哪些层次

坚持马克思主义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源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㈧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版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权标。

2、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3、是公私兼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8)中限层次的道德规范扩展阅读: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这样的道德定义及其展开阐释,把经济关系置于起决定作用的地位,并从经济关系中引申出道德关系,从道德关系中引申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道德现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㈨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具体有哪些层次

集体主义原则具有以下几个层次的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

1、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摆在无产阶级面前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需要运用包括道德在内的各种手段,团结自己,战胜敌人。

对敌人斗争坚定、勇敢;对无产阶级的事业和政党无限忠诚;对同志讲阶级友爱;对人民极端热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在危险面前,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这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内容。

2、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无产阶级从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地位,变为整个社会的领导阶级。

新的社会条件,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有新的原则和规范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事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需要绝大多数人参加才能实现。为了使人们同心同德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在道德问题上就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成了整个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它不但贯穿于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最显著标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3、在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特别是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已被提到首要的地位。

每个人劳动的好坏,直接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千百万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的劳动态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爱护公共财物等问题,就成了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个涉及人们行为各个方面的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9)中限层次的道德规范扩展阅读

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后,那些属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的将会消失,有的要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充实和丰富许多新的内容。

比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条重要的规范,随着人类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国家逐渐消亡,到那时候,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就不再作为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代新人,必然会根据社会生活的要求,代之以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新的道德规范。

㈩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包括哪三个层次

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体系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它由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版体主义道德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权民服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爱护公共财物、热爱科学和坚持真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五条道德规范,义务、良心、荣誉、幸福四个道德范畴及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三个特殊领域的道德要求所构成。

热点内容
什么行为违反社会法 发布:2025-05-02 21:01:49 浏览:958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法考试重点笔记 发布:2025-05-02 21:01:34 浏览:834
据我律师 发布:2025-05-02 21:00:12 浏览:988
户县司法局 发布:2025-05-02 20:56:50 浏览:226
云南知名律师 发布:2025-05-02 20:56:20 浏览:555
越秀区人民法院官网 发布:2025-05-02 20:46:57 浏览:168
刑法128量刑 发布:2025-05-02 20:44:49 浏览:130
劳动法孕妇能加班吗 发布:2025-05-02 20:44:38 浏览:235
韩愈仁义道德 发布:2025-05-02 20:42:54 浏览:503
海口神州专车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2 20:32:10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