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的感悟

法学的感悟

发布时间: 2022-01-05 22:02:54

❶ 学习法律知识感想

通过对法律基础的学习,我首先明确了曾经模糊不清的法律的基本概念,也了解了法律的适用范围,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一些具体法律的学习,加之穿插其中的生动的案例分析,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的正常稳定所起到的贡献,也了解了法律究竟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维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我也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细枝末节的地方,都存在着法律。在对诸多法律内容的学习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应该算是《继承法》了,尽管在学习继承法,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课堂上时时刻刻都在“死人”,给人感觉有点“诡异”,但是继承法对遗产进行公平 分割的办法,的确让人我了解了不少以前完全不懂的东西,真是受益匪浅。
不过,通过对法律基础的学习,我也感受到我国的法律机制还不够完 善,很多事情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来。比如,前几天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大学生结婚问题,就是因为法律制定过程中,存在不完善之处造成的。其实在法律中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能否在上学期间结婚做一个特殊规定完全是举手之劳,但是就因为当初立法的时候没有进行全面、周到地考虑,造成了如今的法律漏洞,以至于产生了学生不服学校“校规”,提出起诉的事情。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例如新加坡把灭蚊、在公共场所不允许咀嚼口香糖这种“小事”都写入法律,我国的法律体制和法律法规涉及面还十分狭窄,只有一些比较“大”的事情被写入了法律。
总之,通过这个学期的法律基础学习,我对我国的法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知识有了一个概念上的认识。这对我将来越来越频繁的与社会的接触将是一个极大的帮助,至少,我知道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应有权益。
进入大学以来,我也算见识了不少大学的课程,可惜的是有些课程等到将来我们走出校园以后就再也不会用到,至少我们专业的同学没人打算将来从事如今专业所学的工作,所以如今学的那些专业课,将来能用上多少,都是一个未知数,学起来有些“浪费感情”,还有些我个人比较偏激的认为完全没有用处的课程,更是给人“鸡肋”的感觉——学之无用,弃之没分。不过,法律基础课到是为数不多的几门让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对将来进入社会后很有帮助的 “实用”课程之一。

❷ 关于对法律的认识及感受的作文

【对法律的认识及感受】作文
大家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实施了,新的《小学生守则》共有十条,这十条,作为小学生要人人会牢记,并且所有同学都要按照《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去做,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有二十条,同样要学,并且要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争做讲文明、讲礼貌,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的好学生。

法制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能让人该过自新。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我们变坏真是太容易了,网吧、游戏厅,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你们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现在,便有许多的不良同学:有的同学爱打架或偷别人的钱财。小小的年纪,就粘上了许多恶习。走出校园,或早或晚,几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其实他们就是在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❸ 法律的感想50字

感想:

法律不仅为治国之工具,应为权利的保障书。不应为形式,更应为信仰。

应有专良法之治,有限政府。在立属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之践行环节体现出法律之基本价值追求。将权力加以有效约束,将行使权力之人有效制约。

(3)法学的感悟扩展阅读:

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法律可以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是从属于宪法的强制性规范,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也可以划分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规范的总称。

❹ 有大学是读法学专业的进来下谈谈你的感受

我个人认为,大学的学习,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一定要修几门其他的课程,以便在以后内就业时有多选择容的空间;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再去考虑时否去做相关法学专业的工作!(如果工作真的难找到工作的话!)
专业知识一定要学精!不管以后是否用得到!我们年轻的副总以前也是学法学的,后来从事管理!
大学的理解、分析、沟通、组织能力一定要去好好培养!多参加社会实践!当然细致周密的思维能力是你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❺ 学习法律的认识和感受

建议先去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借鉴一下前人对于法律的认识,再联系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应该是不难的。

❻ 法律感悟怎么写

学习法律知识的感悟
我们国家是法治的国家,法律越来越健全,北京是我们的首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涌向北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有生力量。

现在北京有近400万流动人口,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中是一支庞大的有生力军,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初到北京时,除了感觉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它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那么多的著名高校,北京人待人还很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北京的认识越来越深,感受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我亲眼看到了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京城的绿地多了,让人无法忍受的沙尘暴也很少见了,天空更蓝了,高楼更多了,道路更畅通了,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所有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法制建设。法制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身在北京,就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在我居住的社区有许多宣传栏,可以看到不定期的法制宣传内容,从国家制定的法律,到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制宣传让辖区居民充分了解了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利,如何遵纪守法,如何教育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加强自身保护。而我一个外地青年人,也从中受到了不少益处。在这个城市里,我有许多老乡,我们都在一个公司打工。从来到这个公司,和我最要好的是小张,我把他当亲弟弟看待,希望他在北京能感到家的温暖。有一次他向我借钱,我很爽快的就借给了他,没有一丝犹豫,我想几百块钱没必要写借条,何况我们是老乡,又在一个公司打工,他的情况我非常了解,如果能帮助他解决困难,也是一件好事。开支了,他找到我,说了许多,我一直静静地听着,最后他告诉我这个月不能还我钱了。我说行,我又不急用钱,你先用吧,就这样钱没还我。几天后,他又向我借钱,看他的样子真的很急,我没有犹豫,再一次的借给了他,还是没有借条。开支了,结果还是一样,没还我。从别的同事口中得知,他还借了许多人的钱。开始我不信,后来经确认后我相信了,他真的借了许多人的钱,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借这么多的钱。又一次开支了,我找到了他,我告诉他我急需用钱,让他把欠我的钱还我,他以种种理由拒绝我,我很生气,可是我没有办法。又过了一个月,结果还是一样,没要回来。同事们都劝我算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大家的议论中不知谁说了一句,用法律解决。我如梦初醒,可我没有借条啊!怎么办?又到了开支的日子,我找到了他,他马上意识到了我的来意,又找出种种没钱的理由,我说:你现在没办法还钱 ,就给我写张借条吧。他写了借钱和还钱的日期。我安心地拿着借条等着那一天。很快,到了还钱的日子,我找到他,可他还说没钱。回来后我就到律师事务所咨询,把我的事情详细的讲给律师听,问是否可以用法律程序解决。律师听后说,不但可以,而且稳赢。在律师的陪同下,我再一次找到了他,我告诉他,在借条上写的日期内你不还钱,我就可以起诉你,当时他都傻了,他万没想到我会这样做。他急忙向我赔不是,说马上还钱,在律师和同事们的目视下把借我的钱还给了我,我真的很开心。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法律的重要,有时间我都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来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现在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政策的变动发展,更可看出北京的建设环境是健康、文明、有序的环境,向着管理更规范、更合理、更有效、更人性化发展,2005年3月25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废止了施行近10年的《北京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这一举措突显施政理念的转变,废止该条例是法制平等的要求,平等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为宪法所保护。《条例》的废止旨在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诸多限制和歧视性规定,实现平等的劳动权,保障和谐社会的建构。政府行政理念由权力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化的转变,更体现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理念。

我在北京居住多年,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外地来京的女同胞,她们有年轻的姑娘、有很大一部份是已婚并且有小孩的母亲,她们背景离乡,抛家弃子到北京打工,比一般的打工者更艰辛,而她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及差。北京辖区居委会的阿姨们经常让她们参加普法学习活动,大家认识到当你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不能一味的蛮干。尤其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提出的,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营造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自由正义的公平环境,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和安定团结的稳定环境,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以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现在北京当地政府很关心外来人口育龄妇女,辖区居委会还定期下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计划生育措施,及时为她们发放避孕工具,需要孕检的马上开据证明免费为她们孕检,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好的落实,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他们不但管理还要服务到家落实到人。真正体现出党的政策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充分体现了由管理到服务这一理念,也除去外来人口育龄妇女的后顾之忧,对检查出的妇科有病的人员,居委会还要跟踪走访,以确保她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外来流动育龄妇女的孩子,也从根本给予了很大帮助。亲眼所见如妇幼保健所的大夫和居委会的主任们在辖区里挨家挨户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走访,按年龄段给孩子打预防针,吃糖丸。从2004年开始在北京上学的务工子女取消了收费,同时北京又建立了多所打工子弟小学,彻底的从根本上给予流动人口的承认,使他们全身心的融入北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

随着2008奥运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党的领导下,北京的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将必然会上一个新台阶,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在大家的努力下早日实现,为自己,为他人,为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做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❼ 作文:我对法律的一些感悟(500字)

学校为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培养职员自觉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自2006年暑假以来,连续三个学期开展了“理性·感性·悟性”主题读书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我受益良多。利用本次寒假的读书活动,我系统的学习了《法律基础》这一书籍,并从中受益良多,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及心得。
首先,我对传统的一些法律概念由模糊的感性认识提升到了清晰的理性认识。我先从概念入手,了解了法的起源及在我们国家法的意义所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它反映由特定生活条件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通常可以把法律的作用分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说,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指引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者违法;教育一般人懂得行为违法与合法。另一方面,从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来说,法律具有社会作用。法律的这种作用发生在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不同领域中,并且通过不同形式来表现的。它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在法的制定上,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这些都是我的意识中不曾出现过的东西,通过对这些概念的了解和学习,使我意识中的法律框架清晰了许多,也为我进一步的学习细节的法律知识奠定了基础。

❽ 法律的感悟(作文)

谈到法律,它总会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宗教、纪律一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了保障。
法律、法规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例如:上学、放学时我们经过十字路口,有的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了红灯,就很有可能导致一场车祸,而断送了鲜活的生命。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段真实的故事。
《今日说法》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15岁的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从小学就迷上了网络游戏,母亲为了看管儿子,放弃了家中的农活,在城里租房子,陪读。可他不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暑假中,母亲又在网吧中找到了整整两天没有回家的儿子。气愤之际,母亲抡起木棍狠狠地打了他。回到家中,两人再次发生争吵,他趁母亲不备,顺手拿起电源线从背后缠住了母亲的脖子,致其昏迷。于是,他拿走了家里的2000多元钱,又一次进入网吧。第二天中午回到家时,他才发现母亲已经死亡。因为害怕,他又将母亲的尸体从三楼的窗户上扔了下去。
我还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在上海,14至16岁的少年犯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1%。犯罪,无疑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而法律永远维护正义。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遵纪守法,而遵纪是基础。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将来酿成大祸,难道要等到接受法律制裁的时候才悔恨吗?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❾ 关于学习法学后的感受

学习法学后的感受?能否把题目说的具体些?

热点内容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发布:2025-05-02 05:07:33 浏览:580
离婚案能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5-02 05:06:49 浏览: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2 05:06:04 浏览:447
泰安苏律师 发布:2025-05-02 05:04:29 浏览:586
刑事诉讼法上缴法条 发布:2025-05-02 05:03:03 浏览:107
夏令营法学 发布:2025-05-02 05:02:22 浏览:438
宠物用品前台接待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2 04:55:23 浏览:943
刘金臣律师 发布:2025-05-02 04:55:21 浏览:106
妇女联合会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5-02 04:53:56 浏览:191
天林律师 发布:2025-05-02 04:52:28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