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
⑴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精品教案
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话题是“善于帮助别人”,从两个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分别是校园生活中关爱他人却遭拒绝的事例,和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却没有考虑他人需求的事例。在此基础上以“小贴士”和“阅读角”提醒学生该如何正确关爱他人。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他们有帮助他人的热情,但缺乏关爱他人的方法,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关爱他人时遭遇挫折,甚至出现无意中伤害他人的情况,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施教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习雷锋精神。
3、行为与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雷锋的故事、伊通县民警的故事。
2、学生准备:雷锋的故事、演绎教材中第65页的《他们在偷懒吗?》。
⑵ 哪里有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三下)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道客巴巴 网址链接:鄂教版三下道德与法治全册版复习权题(期末) https://www.doc88.com/p-1751722132383.html
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2 慧眼看交通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慧眼看交通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交通不畅、汽车污染等问题。
2、了解国家为解决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所采取种种措施。
3、愿意为解决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出谋划策。
4、运用恰当的方法搜集信息,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的交通。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交通不畅、汽车污染等问题。
2、了解目前为解决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3、能够为交通问题出谋划策。
三、教学准备:
资源课前引导学生对当地交通要道进行实地考察,拍照、记录,了解交通拥堵的状况课件等。
四、互动交通发展:
老师:大家课前调查得很充分,各抒己见。为了解决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这些措施对解决交通问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1、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出门要戴口罩。
3、现在已经有了电动汽车,爷爷就买了一辆,他说用汽油的车会污染环境。
五、教学总结:
交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些不好的现象,但是人们会尽可能地减少伤害。目前志愿者建议实行若儿盖湿地公路上全路段限行六十千米每小时,并且在特殊迁徙季节。
志愿者们前往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人为救助。所以需要学会保护自己,保护环境。
⑷ 求吉林省部编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案以及课件都可以看我截图提供内容,这是从101PPT搜索出来的
⑸ 求助河北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有点难找你这个,可以到101教育PPT找一找,运气好的话可能有。
⑹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上新:
2021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本学期由我来承担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孩子”,按照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精神追求,本人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本地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带的2个班共有98名学生,其中,女生43名,男生45名。经过两年半学习,孩子们基本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多数学生讲文明、有礼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平常的学习中,他们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积极学习;生活中具备了一些初步的生活常识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不过,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教学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四、教学重点
……
更多详细内容及进度表,请见网络文库: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