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的三个层面

道德的三个层面

发布时间: 2022-01-06 21:48:23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结构分哪三个层面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 1 .从关系对象上,主要包括: 1 )对学生:关爱、尊重、公正 2 )对教育事业及教育教学工作:尽心尽力(竞业) 3 )对自身:不断完善、彰显人格魅力 另外,包括对教师同行、对学生家长、对社区及社会其他教育机构等。 2 .从调整原则上,主要包括 : 1) 奉献精神:意识、精神境界、情操 2) 实践智慧: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机智、教育艺术 3) 持续发展:不断自我超越、自主创新、提升人格魅力 3 .从发展水平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 ) 底线: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 2 )基准:履行教师基本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 )上线:实现师德理想,成为德性教师。 从 2008 年我国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看,其内容结构是完整而全面的。

2.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思考道德的问题,其中不包括什么

一个是日常行为习惯的说与做,
一个是道德的学习、培养,
再一个就是要体现在具体的日常行为之中。
不包括先天的,也没有天生的道德,都是后天才形成的。

3. 管理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六个阶段是什么意思

三个层次:

1、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六个阶段:

1、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4. 道德层次包括哪些道德

道德层次通常来是指道德自要求的高低、程度上的差别及其上下从属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阶段,道德的层次性主要为以下几个情况:(1)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人类公共生活准则、国民公德、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道德有的分为四个层次,即增加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这些层次,都不包括与社会主义相矛盾的道德在内。(2)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道德基本原则和具休道德规范属不同的层次性,即道德基本原则制约和规定着具体道德规范,具体道德规范是道德基本原则在,定范围、一定方面的表现和运用:(3)共产主义逍德体系中的每一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因道德境界的高低而分别表现出的不同层次,正确认识道德的"层次”性,有利于团结和引导全体人民在道德上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5.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包括哪三个层次

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体系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它由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版体主义道德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权民服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爱护公共财物、热爱科学和坚持真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五条道德规范,义务、良心、荣誉、幸福四个道德范畴及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三个特殊领域的道德要求所构成。

6. 道德主要涵盖哪三方面

定义1:由个体自我意识为起始,引影到群体当中,形成的《精神》《语言》《行为》宏观性微略统一,即为道德。
定义2: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定义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定义4: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以下原词条释义仅仅是对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的一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7.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哪几个层次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三是公私兼顾。

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7)道德的三个层面扩展阅读:

集体主义原则是与个人主义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并谴责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更不允许用个人利益否定国家和集体利益。

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并不等于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三者之间在利益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一方面,要求国家和集体不断调整各种政策和措施,关心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尽量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导人们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保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8. 道德所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个层面

第一是“本体”抄层次,实际上是对伦理道德的最初根源和最高理想的抽象认识,包括道、德、王、圣四个最基本的范畴。无论道家还是儒家或佛家,“道”无疑是最高的范畴,天道、天理成了万有的根源和原则。
第二是“工夫”层次,是对社会礼教和个人德行的基本原则的概括,包括“礼”和“仁”这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其各自又分别在知行两个方面涵括诸多具体的德行概念。
第三是“本体-工夫”层次,这是对由工夫实现本体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的把握。仁、义、礼、智、信这五德之间的关系,通常认为,仁为至德,而其余四德是对仁德的体现。正如程颢所言:“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热点内容
中国劳动法法条 发布:2025-05-01 14:44:21 浏览:270
泰安招聘律师 发布:2025-05-01 14:44:12 浏览:719
万州法学科研 发布:2025-05-01 14:30:51 浏览:853
公路实施条例 发布:2025-05-01 14:30:04 浏览:578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01 14:15:56 浏览:589
共享单车买卖违反经济法 发布:2025-05-01 14:15:50 浏览:445
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电话 发布:2025-05-01 14:15:19 浏览:518
对党政机关法律顾问的研究和建议 发布:2025-05-01 14:13:46 浏览:304
法官怒斥当事人 发布:2025-05-01 14:09:08 浏览:924
10万律师费 发布:2025-05-01 14:02:23 浏览: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