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道德规范
㈠ 构成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的三个层次及其关系是怎样的
关于构成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的三个层次及关系的相关信息,可以上一些网络平台进行查询
㈡ 祖国古代医护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是什么
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1、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含义: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调节医务人员人际关系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出发点和指导准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尺度。
2、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我国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是“救死扶伤、防治疾病,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其中“救死扶伤、防治疾病”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途径和手段,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医学的科学性与道德性的统一;“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内在精神,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较高要求和医学道德的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救死扶伤、防治疾病”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的落脚点,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最高层次要求和我国医学道德的先进性。
综上所述,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三方面内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体现了医学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
㈢ 医学道德底线是什么原则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关医学伦理学篇医学道德规范体系都出了哪些考点?哪些试题?为了帮大家更好的了解医学伦理学篇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的考点,整理了有关此篇章中的考试试题,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一、A1型题
1. 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A.救死扶伤、忠于医业
B.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C.一视同仁、平等待患
D.廉洁守法、克己奉公
E.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答案:D
解析:医学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救死扶伤、忠于医业,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一视同仁、平等待患,慎言守密、礼貌待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2.医学道德权利的作用不包括
A.医学职业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B.调动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有利于促进患者配合诊疗的积极性
D.有利于医务人员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E.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答案:E
解析:医学道德权利的作用从两个角度而言,一方面医务人员正当的职业道德权利受到尊重和维护,可医学职业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也可以调动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医务人员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患者的道德权利受到尊重和维护,有利于患者道德义务的履行,可以促进患者配合诊疗的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
3.除下列哪项外均是医学道德范畴的内容
A.权利与义务
B.责任与信念
C.情感与良心
D.审慎与保密
E.荣誉与幸福
答案:B
解析:医学道德范畴的内容有权利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荣誉与幸福等。
4.医学道德的底线是
A.尊重原则
B.公正原则
C.行善原则
D.无伤原则
E.保密原则
答案:D
解析:无伤原则是善待服务对象的起码要求,是医学界规定的一条道德底线,那就是如果医务人员的医学行为不能有利于病人,至少不伤害病人。
5.以下不属医学道德原则的内容的是
A.行善原则
B.尊重原则
C.公正原则
D.无伤原则
E.相互依存
答案:E
解析:医学道德原则包括行善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无伤原则。
二、B型题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体现了医务人员对病人、集体和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
B.主要包括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
C.促使医务人员关怀、体贴病人,并于病痛危难之时全力救护
D.促使医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抵制不正之风
E.促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医护作风,提高责任感
6.体现医学道德审慎作用的是
答案:E
7.体现医学道德情感作用的是
答案:C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对服务对象实施有利的医学行为
B.善待生命,同情、关心、体贻患者
C.在医护实践中尊重能够自主的病人的自主性
D.在医学服务中公平、正直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的伦理原则
E.在诊治、护理过程中努力避免病人不应有的医疗伤害
8.尊重原则的含义是
答案:C
9.无伤原则的含义是
答案:E
㈣ 一,名词解释 1,医德道德范畴 2,医患纠纷 3,情感 4,生命价值观 5,医学道德规范
一、名词解释
1、医德道德范畴:在医学伦理学中,广义的范畴是反映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医学伦理学所有最基本的概念。
2、医患纠纷:指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纠纷。
3、情感: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4、生命价值观:指一个人对生命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5、医学道德规范:是指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理论和原则而制定的,用以调整医疗工作中各种人际关系、评价医学行为善恶的准则。
(4)医学道德规范扩展阅读:
1、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
(1)不伤害。不非伤害原则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不伤害患者身心的原则,是医务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有利。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为保护患者利益而进行的诊疗行为。
(3)尊重。尊重原则是指医务人员尊重病人及其理性的决定。
(4)公正。医疗公正是指社会上人人平等、合理地享有卫生资源或享有公平分配的权利,以及参与卫生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权利。在医学实践中,公正不仅指形式上的相似性,而且强调公正的内容。
2、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
3、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提供周到、舒适、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有权了解医疗队的成员。了解本病的诊断、病情、治疗措施、治疗结果(含意外)、手术方法、医疗风险、临床试验和预后等相关信息。入院时,请签署通知及授权书。
义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侵犯医院员工和其他患者的权利。
4、临床诊治工作中的基本道德原则
(1)及时原则
及时原则,就是要求医务人员力争尽快地对疾病做出诊断,主动迅速地治疗,并认真适时地对病人的要求和疾病变化做出反应。
(2)准确原则
准确原则,就是要求医务人员积极充分地利用现实条件,严肃认真地做出符合病情实际的判断。
(3)有效原则
有效的原则是要求医务人员采用熟悉掌握的科学手段,认真实施疗效稳定、病情缓解、预后良好的治疗。有效原则是对医务人员选择治疗手段的定性规定,即解决哪些治疗手段可以使用、如何使用的问题。
(4)择优原则
择优原则就是要求医务人员认真仔细地选择使病人受益与代价比例适当的诊疗措施。
(5)自主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指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对病情的询问、接受或拒绝、选择治疗方案的自主性。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将其视为诊疗行为的医德要求,并严格遵守。
㈤ 构成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的三个层次及其关系是什么
狭义的医学道德范畴,是构成整个医学伦理准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有:权利和义务、良心与荣誉、情感与理智、胆识与审慎。
医学道德规范的类型——共同医学道德与特定医学道德、医学道德原则和医学道德规则、相对医学道德和绝对医学道德、优良医学道德和恶劣医学道德。
(5)医学道德规范扩展阅读:
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不伤害原则:出发点为患者好,同时不能伤害其他患者及社会利益。
两者相权取其轻医学教育|网。
2、有利原则:小利服从大利。
3、尊重原则:尊重病人及其理性决定。
4、公正原则;形式上公正,实质上公正。
㈥ . 医学道德的概念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望采纳!
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有益)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
不伤害原则(principle of nonmaleficence):在医学实践中,不伤害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心身等受到损害。一般来说,凡是医疗、护理上必需的或者属于适应证范围,则所实施的诊治、护理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但是,不伤害原则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诊治、护理手段即使符合适应证,也会给患者躯体或心理上带来一些伤害,如肿瘤化疗既能抑制肿瘤的发展或复发,又会对患者的造血、免疫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符合适应证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患者的伤害,应努力避免各种伤害的可能或将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有利(有益)原则(principle of beneficence):狭义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行为对患者确有助益,既能减轻痛苦或同时又能促进康复;广义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行为不仅对患者有利,而且有利于医学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群、人类的健康和福利。
尊重原则(principle of respectautonomy):在医护实践中,尊重原则是指对患者的人格尊严及其自主性的尊重。尊重原则要求医务人员:①平等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与尊严;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而对于缺乏或丧失知情同意和选择能力的患者,应该尊重家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
公正原则(principle of justice):公正即公平或正义的意思。公正有程序性公正、回报性公正和分配性公正等,这里主要指分配性公正,它是指收益和负担的合适分配,并且又包括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公正。在医护实践中,形式上的公正是指类似的个案分配收益与负担时以同样的准则处理,不同的个案以不同的准则处理,在我国仅限于基本的医疗和护理;实质上的公正是根据患者的需要、个人的能力、对社会的贡献、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分配收益和负担,在现阶段我国稀有贵重卫生资源的分配只有根据实质上的公正。
公正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既有宏观分配卫生资源的建议权,又有参与微观分配卫生资源的权利,应根据公正的形式和实质原则,运用自己的权利,尽力实现患者基本医疗和护理的平等;17.医学道德规范的含义:指在医学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标准。在医护实践中,它强调医务人员在医疗、预防、科研等领域中的义务,并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形式出现,发挥着把医德理想变成医德实践的中间环节作用。
医学道德规范的特点:就医学道德规范本身而言,它的内容集中体现其实践性,它的形式集中体现其理论性。
医学道德的基本范畴: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医务人员享有一定的医德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医德义务。但是,医学道德强调医务人员履行医德义务是自觉自愿的且不以享受医德权利为前提。
医德权利是指在道义上允许医师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一般来说,法律权利都是道德权利,而道德权利不一定都是法律权利或也可能是法律权利的理想,具有性。
㈦ 医生的行为准则
1 、积极为病人治疗:医生必须以其所掌握的学知识和治疗手段,尽最大努力为病人服务,这是医疗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只要选择了医疗这门职业,就承担了任何理由都无法推托的为病人治疗的义务。任何政治的、社会的等非医疗的理由,都不应限制或中断医生对病人的治疗。
2 、解除病人痛苦:病人痛苦包括躯体性的和精神性的。躯体痛苦一般可用药物等医疗手段加以控制,但心理精神痛苦则需医生以同情心理解病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奏效。
3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病情:医生有义务向病人说明病情、诊断、治疗、预后等有关医疗情况。这种说明不仅仅是为了争取病人接受医生诊疗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知情权。
4 、为病人隐私保密:保密是医务人员的一种传统道德。《国际医学伦理准则》中规定:
“由于病人的信任,一个医生必须绝对保守所知病人的隐私。”
我国卫生部 1985 年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实施办法》中也规定了:
“为病人保守医密,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秘密。”
这就是要求在为病人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严格保守医密,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医生的职责是社圣的。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他们在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即发扬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全部的临床疗工作中,无条件地维护病人的利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每一件事,治疗病人疾病,增进病人的健康。同时,每个医生还必须承担对他人、社会的责任,增进公众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
㈧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包括
一、不伤害原则最先提出"不伤害原则"的西方医学家是希波克拉底
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过程中专不使病人属的身心受到损伤,这是医务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凡是医疗上必需的,属于医疗的适应证,所实施的诊治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相反,如果诊治手段对病人是无益的、不必要的或者禁忌的,是有意或无意的强迫实施,使病人受到伤害,就违背了不伤害原则。
二、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的行为对病人确有助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病人的确患有疾病;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病人的疾苦有关;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病人的疾苦;病人受益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损害。
三、尊重原则
尊重原则是指医务人员要尊重病人及其做出的理性决定。自主性、知情同意、保护隐私和保密
㈨ 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有什么
1.以人为本、救死扶伤。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医疗活动中尊重人的价值,强调患者的中心地位;救死扶伤是医学服务的最高宗旨,是医务人员应该承担的基本职责。
2.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是医务人员在学风方面应该遵循的医德规范。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公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终生学习,培养全面、高超的业务素质。
3.平等交往、一视同仁。平等交往、一视同仁是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时应该遵守的重要准则。平等交往是指医患双方平等相处;一视同仁是指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同等对待。
4.举止端庄、语言文明。医务人员举止端庄、语言文明,不仅是自身良好素质和修养境界的体现,也是赢得患方信赖与合作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患者的救治和康复。
5.廉洁行医、遵纪守法。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廉洁行医、遵纪守法是古今中外优秀医家十分重视和始终坚持的医德操守。
6.诚实守信、保守医密。诚实守信是医务人员对待患者的一条普遍要求。诚实守信首先要求医者心诚,即忠诚于患者和医学事业;其次要求言行一致,做实事、守信用。倡导和践行诚实守信准则,必须摒弃弄虚作假、背信弃义、欺诈取巧等不良医风。
7.互尊互学、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团结协作是正确处理同事、同行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一准则要求医务人员彼此平等,互相尊重;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共同维护患者利益和社会公益。
㈩ 医学道德范畴的内容
医学道德基本范畴的内容
在医学道德伦理学中,广义的范畴是反映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医学伦理学所有最基本的概念。狭义的范畴是指医德规范体系第三个层次中所涉及的最基本的概念,主要有:权利、义务;情感、良心;审慎、保密等。
医学道德范畴的内容是医德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医学德范畴中的权利指的是行为主体在医学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行使的权力和应该享受的利益。义务是指行为主体依据医德的规定必须履行的角色职责。依行为主体的不同,在医学关系中,主要有医师的医德权利与义务,病人的医德权利与义务。
医学道德范畴的内容表现在权利与义务同政治、法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权利与义务概念同政治、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政治、法律范围内,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公民或法人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就可以依法行使的一定权利、享受一定的利益。在道德领域,义务与权利同样是相对应的,但伦理学强调义务且不以权利为前提。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处理医德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时,不能把它等同于政治、法律的关系,不能绝对化、简单化,不能认为有权利就尽义务,没有权利就放弃责任。
医学道德范畴的内容要求医师的道德权利:从某种意义以上说,法律权利也是道德权利。1999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①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