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管仲

道德经管仲

发布时间: 2022-05-17 02:32:21

『壹』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家代表人物通常被称为什么

1、名家,惠子。

惠子,名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家代表人物、辩客和哲学家。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惠施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将事物相对面夸大,否定事物本身的稳定性,不承认具体事物的特点。

和公孙龙同属诡辩学中的代表人物,是合同异学说的创始人。除《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作为和言论的记载。

2、儒家,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孔子为儒家创始人,其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邻近地区有深远影响,此等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民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华夏天下观开始成形。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

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易传》、《春秋》、《孝经》、《论语》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3、法家,管子。

管仲(前725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代法家代表人物。

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与乐毅齐名,周穆王的后代。管仲虽然仅是齐国下卿,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任内大兴改革,重视商业。

管子思想的著作有《管子》八十六篇。《管子》以中国春秋时代政治家、哲学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记载了管仲死后的事情。《管子》内容很庞杂,甚至间有牴牾,文章有很强的法家色彩,包括大量具体的治国方术。

4、道家,老子。

李聃,名耳,字伯阳、外字聃,世人尊称为“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生于东周的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属陈国,后并入楚国,今河南省鹿邑县)。

春秋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著作被人们广泛奉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修身方面亦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合称“老庄”,或与太史儋并列,存世约有九十余岁或一百岁。

5、兵家,孙子。

孙武(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兵家代表人物。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后人尊称为孙子、兵圣,山东、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兵圣庙。

孙武的代表作是《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共十三篇。《孙子兵法》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惠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老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武

『贰』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

1、法家创始人:李悝。

李悝,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2、 墨家创始人:墨子。

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3、儒家创始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4、道家创始人: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5、兵家创始人: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道德经管仲扩展阅读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法家或齐法家。齐国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

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辅佐虞舜,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立始礼法并用的制度。太公封齐,简礼从俗,法立令行,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

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一方面将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擎天之柱,张扬礼义廉耻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

至战国时期,齐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继承弘扬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管仲学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法家学派的最高成就。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深受齐文化熏陶的荀子,还培养出韩非和李斯两位法家代表人物。

先秦法家主要分为齐法家和秦晋法家两大阵营。秦晋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齐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教兼重;秦晋法家奉法、术、势为至尊与圭臬,齐法家既重术、势,又重法、教。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件的所有权。“兴功惧暴”,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集法家大乘,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墨家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以下是墨家的观念。

伦理观∶提出“兼爱”,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分别。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于人不相爱。

政治观∶主张“尚贤”、“尚同”,提倡选任贤才,消除阶级观念,使天下大治,主张“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

经济观∶反对奢侈的生活,主张节俭,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

宇宙观∶提出“非命”,认为命运不能主宰人的富贵贫贱,强调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为了求福避祸,他又主张“尊天”、“事鬼”。

由于墨家从创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会中底层的学者,所以墨家更能体会到战乱时期社会中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所以相对于儒家的过分讲求“礼”,墨家更注重刻苦、节俭的生活习惯,而且不吝于做低层的劳动工作,被儒生辱为“淫巧之技”,生活上的偏差,立场上的对立,和思想上比“仁爱”更难遵从的“兼爱”,使得墨家并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日后发展不大。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道家

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

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

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等;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

道家哲学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

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所以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由此道家黄老派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提出了因循天性、顺势而为、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主张,而老庄派认为现实中充满了束缚和限制,大至鲲鹏,小至蜩鸠,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活动,即它们都是“有所恃”的。

为了摆脱所有的束缚,达到完全“无所恃”的精神自由, 就需要“齐物”“逍遥”的生活态度。另外,老庄派还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以实现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以实现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同时,老庄派还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 等等;而杨朱派认为所有的人都一毛不拔,同时互不侵害,就可天下大治。

政治观∶老庄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黄老道家追求大一统,主张因俗简礼、宽刑简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国。两者都主张无为而治。

人生观∶黄老道家主张因循万物,身国同治,老庄派主张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兵家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穣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和《尉缭子》等。

兵家集大成者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中国自古以来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视的。 兵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兵书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战争,是兵法的关键。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关系到一国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将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统治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领兵打仗,制定战争战略与策略的书本。

『叁』 管子和老子什么关系

管子和老子的关系是他们都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1、管子即管仲,是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管仲最早提出“华夷之辨”与“尊王攘夷”的民族主义思想。
2、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仲父”。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肆』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实际《老子第一章》是老子在讲解宣传道理与名利的关系。详解如下:

【老子·德道经原文】道(1)可(2)道(3)也,非恒(4)道也。名(5)可名(6)也,非恒名也。无名万(7)物(8)之始也;有名万物之(9)母(10)也。故(11)恒无欲(12)也,以观其(13)眇(14);恒有欲也,以观其所(15)徼(16)。两者同出(17),异名(18)同谓(19)玄(20)之有(21)玄,众眇(22)之门(23)。

【译文】道理是能够讲述的,不是平常的道理。名声是能够大起来的,不是平常的名声。没有名声是许多人的开始阶段;名声大了许多人就会由此而滋长获取重币的欲望。原来平常没有这种欲望,是因为观察到获取重币的可能性很小;平常就有这种欲望,是因为观察到存在着获取重币的机会他才贪求不止。将讲述道理与扩大名声两者共同写出来,虽名称不同但共同算作既深奥又玄妙,有众多高远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诀窍。

【注释】(1)“道”事理,道理。《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

(2)“可”能够;可以。《孟子·梁惠王下》:“可得闻与?”

(3)“道”说;讲述。《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4)“恒”寻常(平常);普通。《三国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

(5)“名”名声,名誉,名望。《史记·滑稽列传》:“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6)“名”大的。《礼记·礼器》:“因名山升中于天。”。注:“犹大也。”

(7)“万”极言其多。《列子·汤问》:“高万仞。”

(8)“物”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9)“之”生出,滋长。《礼记·祭礼》:“如语焉而未之然。”

(10)“母”重币。货币有大小轻重之别。大的重的称母,小的轻的称子。《国语·周语下》:“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

(11)“故” 同“固”,原来,本来。《史记·李将军列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12)“欲”欲望;嗜欲。《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13)“其”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14)“眇”通“秒”。细小;微末。《管子·水池》:“察于微眇。”

(15)“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

(16)“徼”(jiào)通“侥”。贪求不止。《左传·文公二年》:“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

(17)“出”《康熙字典》《增韵》:出入也,吐也,写也。

(18)“名”名字,人或事物的名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

(19)“谓”通“为”wèi。算是,算作。《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20)“玄”深奥;玄妙。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21)“有”通“又”。表示进一层。《论语·公治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22)“眇”古同“渺”,远,高。《荀子·王制》:“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

(23)“门”做事的诀窍;解决问题的办法。屈原《九章·惜诵》:“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伍』 儒家、法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三、法家

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韩非子、李斯

法家,普遍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法家经典主要有《商君书》、《管子》、《韩非子》、《申子》、《慎子》等。

『陆』 商人管仲如何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

他认为执政治国就是实现百姓的愿望,换来百姓对君王朝廷的支持奉献;他认为没有经济的富裕,就没有礼义廉耻、礼节荣辱可谈;他认为,如果没有奢侈消费,经济就没办法繁荣;他充分肯定人们求利的冲动,肯定人的欲望,甚至开办官妓以吸引各国商人,“聚天下之财”。从穷困潦倒的小商人到齐国宰相,管仲如何处理内政和外交?如何助力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详情请收看掌上国学院“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之管仲相齐。

管仲其人:从小商人到齐国宰相

大家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今天我们评点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位时齐国的宰相。他是重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也是思想家。他在世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723年到公元前645年,比老子、孔子他们要早一百五、六十年左右。

孔子很崇敬管仲。《论语·宪问》里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赞美管仲是仁人。诸葛亮也很崇敬管仲。《三国志》上面说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把自己比成管仲和乐毅,当时的人都不认同。

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史记·管晏列传》载: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齐国占有现在的山东大部分地区(西南部除外)。西周初年由姜太公所建,其后300多年没有出色的业绩。到齐桓公的时候,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齐国进入了兴盛时期。那时候经济繁荣,国力雄厚。他就联合中原的诸侯,向北讨伐戎狄,向南遏楚人的向北发展,同时也遏制东夷和淮夷,这样就成为春秋时期的中原霸主。

《史记》上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九合诸侯”就是九次联合诸侯会盟,“匡”就是救助的意思,“一匡天下”,救助天下,指的是救当时的中原各国。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我就会披头散发、衣襟从左边敞开了。孔子是赞扬齐桓公和管仲联合诸侯对抗夷狄,保守住了当时中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孔子在《论语》中曾三论管仲

在《论语·八佾》里,孔子批评管仲不知礼。“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在《论语·宪问》里,赞美管仲“仁”。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继而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管仲当过兵、做过小生意、当过小官,但都不成功,穷愁潦倒。但他有一个好朋友、铁哥们,叫鲍叔牙。鲍叔牙非常欣赏他,而且帮助他。管仲跟鲍叔牙一块做生意,每次都给自己多分钱。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婪,而是因为管仲太穷;管仲三次当小官都被辞退,鲍叔牙认为这不是管仲不能干,而是时机不到;管仲打仗的时候曾经三次逃跑,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不勇敢,而是因为管仲家里面有老母亲。鲍叔牙追随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管仲追随公子纠,失败被囚以后,鲍叔牙把他救出来,说服齐桓公重用管仲为宰相。《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记载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的原话是:“君将治齐,即高?萦胧逖雷阋病>?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史记·管晏列传》中管仲自己是这么说的:“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就是做生意。“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我做了三次官,三次被撵走。“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牙是管仲一生的好朋友、一生的贵人。一直帮着他,从穷困潦倒的小商人直到成为齐国的宰相。所以,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鲍之交在历史上被视为美谈,这其实是中国的游士文化。游士们闯荡天下,出门在外靠朋友,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相互帮衬的文化。

商人治国:信誉是生命

中国历史上商人执政并不少见。动荡时代,那些有成就的君王似乎都有商人出身的丞相来辅佐。比如:商汤有伊尹,周文王、周武王的时候有姜太公,齐桓公有管仲,越王勾践有范蠡,秦始皇有吕不韦。虽然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从道德上重农抑商,但在中国的政治史上,商人其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齐桓公找了管仲这么一个商人出身的人来治国,授以重任。管仲就将自己的商业价值观,带入了齐国的治理之中。管仲相齐故事不少,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齐桓公在位的第五年征伐鲁国。鲁国军败。鲁庄公请求献上一块地方给齐国,以求停战。齐桓公同意了,与鲁庄公约了一个地方见面,结盟,谈条约。鲁庄公正要同意盟约时,鲁国的一个将军,叫曹沫,突然冲上齐桓公和鲁庄公准备签订盟约的台子,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说:“把侵略鲁国的土地给返还回来。”齐桓公在胁迫之下,同意了曹沫的要求。这个曹沫也很有意思,齐桓公一答应,他就把匕首扔了,回到刚才臣子的位置。齐桓公一获得自由,就后悔了,不想把侵地还给鲁国,而且还准备杀曹沫。管仲就不同意了。管仲说,你被劫持时已经答应了曹沫的要求,现在你想违背承诺,要杀曹沫。这只是图一己之快。你这样就会“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你在天下诸侯面前就失信了,今后就会失去天下诸侯的援助。这样做是不行的,肯定不能这么干。既然被劫持的时候,你答应了他,你就得讲信誉,言出必行。齐桓公也蛮听话。于是,齐国就把过去三次打败鲁国所占领的鲁国土地,全部还给了鲁国。诸侯们听到这事后,都认为齐国很守信。后来齐桓公会盟诸侯,邀请各诸侯来开会,各诸侯都如约而来。这是齐桓公春秋霸业的开始。

大家知道,商人如果要把生意做大,信誉是生命。没有信誉,就没有合作者,就失去了组织资源的能力。所以,管仲特别重信誉,他把商人这种守信的原则用到了国家关系上,这是齐国强大的开始。

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鲍叔牙、曹沫、齐桓公、管仲这些人都很有个性。春秋时期的中国人,真是痛快淋漓,重情义、有个性、有气节。为人处事都非常有尊严,有原则。如果这种个性保留至今,中国人在世界上就不得了。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尹文子(尹文)、鲁连子(鲁仲连)、驺子(驺?])、荀子(荀况)等。

管仲对后世的影响,除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之外,还因为《管子》这本书。这是中国诸子百家中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这本书形成于战国时期,大约在齐威王和齐宣王当政的时期。那个时候,齐国办了一个稷下学宫,相当于一个高等学府或说高等研究院,招揽各国的游士到这个地方来讨论问题。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上说,这些游士是“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有几百、上千人。当时各国的学者、思想家,都聚集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讨论理论问题。著名的思想家像孟子、荀子、慎到这些人,都在稷下学宫待过。学术界普遍认为,《管子》这本将近20来万字书,由稷下学宫时期的学子完成。它的思想渊源来自管子,但是文章的形成在战国时期,比管仲要晚三百来年,可以说是稷下学宫时期战国学者的一本论文集。

柏拉图学院

由柏拉图创办于公元前385年左右,以后历代相传,延续不替,至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封闭为止,前后延续将近千年之久。柏拉图学园的两个根本点为开放性的研讨学风和以数学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柏拉图在学园门楣上铭刻了“不习几何者不得入内”这一警句。

东西方的人类历史上,总有有一些历史现象惊人地相似。在中国的稷下学宫开创之前几十年,大概公元前385年,柏拉图在古希腊开办了柏拉图学院。稷下学宫大约是在公元前356年开始,二者相差不到30年。稷下学宫是中国第一个高等学府,柏拉图学院是古希腊非常重要的一个学院。不同的是,柏拉图学院是由学者开创的,探索的是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中国的稷下学宫是由齐国朝廷开办的,主要探讨服务于政治的学术理论。两者分别形成了后来不同的学院传统。

《管子》是本什么书?

《管子》这本书的思想属于什么流派?有人说是法家,有人说是道家,还有人说是儒家。按照司马迁的《史记》中司马谈对道家的定义,《管子》应该属于道家的大范围。属于道家里面的道法家,道家跟法家的结合。历史上的黄老道家,大体属于这一个脉络。为什么有人会说它是儒家?因为它确实用了儒家习惯用的“礼”、“德”等概念,虽然内涵很不一样。

这两本书,《管子》和《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人编著的,《吕氏春秋》和《管子》,在思想上有相互承接的关系。它们都大体属于黄老道家。

下面我们着重讲《管子》这本书,讲管子的思想。我分成了五个点:第一点讲执政治国要顺人心、遂人愿;第二点讲经济是道德的基础;第三点讲自主即繁荣;第四点讲以法治国;最后讲管子敬天行道的思想。我们逐一分析。

顺人心、遂人愿

先讲一下顺人心、遂人愿。治国的核心就是顺民心,治国搞得不好就是逆民心了。

《管子·牧民》里面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老百姓最厌恶的就是“忧劳”、“贫贱”、“危坠”、“灭绝”四件事。所以,执政治国就是要消除百姓最厌恶的东西,解决百姓最忧患的东西,就是使人不忧劳、不贫贱、不危坠、不灭绝。

管子接着说:“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你能够让百姓快乐,百姓就会为你去忧劳了;“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你能让百姓富贵,老百姓也愿意为了你去承受贫困;“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这是一种交换的思想。执政治国就是实现百姓的愿望,换来百姓对君王朝廷的支持、奉献和牺牲。管仲是商人,他把朝廷与民众的关系视为交换关系,认为治国的本质是一种交换关系。你能为百姓做什么,百姓就愿意为你奉献什么。什么叫领导力?领导力首先就是得满足人,通过服务获得领导力。

这种观点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赫斯凯特(James Heskett)的观点一样。Heskett有一个模型是从《道德经》衍生出来的,叫做Servant Leadership(服务型领导力)。他认为最深刻的领导力就是服务,通过服务来实现领导。

经济是道德的基础

讲完顺人心、遂人愿,我们讲第二点:经济是道德的基础。《管子·牧民》上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国家很富裕,很远地方的人就会跑来;国家的土地开垦得好,老百姓就留居下来了;“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的礼节、人的荣辱观跟物质条件密切相关。得“仓禀实”,仓库都很满了,人们才会有礼节;得“衣食足”,衣食很丰足,人们才会有荣辱感。没有经济的富裕,就没有礼义廉耻,也没有礼节荣辱可谈。这是非常典型的、务实的商人的看法。

百姓自主带来繁荣

经济如此重要,经济是道德的基础,那么,怎么发展经济?这样就到了第三点:自主即繁荣。《管子·形势解》上说:“明主之治天下也,静其民而不扰”,让老百姓安静,不去扰动百姓。“佚其民而不劳”,让老百姓快乐,不要过分劳烦百姓;“不扰则民自循”,你不去打扰百姓,百姓自己会找出路来;“不劳则民自试”,你不劳烦百姓,百姓自己会去尝试。“故曰:上无事而民自试”,君王、朝廷不要去干扰百姓,老百姓自己会去尝试,自己会去试验,自己会走出来。

大家再看《管子·禁藏》上说:“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善者要善于把有利的环境给制造出来,有了利益所在,老百姓就自美自安了。“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你不推他,他也会去。你不吸引他,他也会来。朝廷不烦、不扰、不折腾,老百姓自己会变得富裕起来。这完全是《道德经》的观点。经济发展是繁荣的基础,也是道德的基础。怎么才能够让经济繁荣起来,让这个社会最终走向礼义廉耻、走向道德荣辱呢?就得尊重民众的自主和自由。只要不去干扰百姓,百姓有自由了,就会自我尝试、自我选择、自我努力,繁荣就在其中了。所以,最重要的是百姓的“自试”、“自循”,自己找路,自己创富。这是来自无为而治的繁荣,来自自由的繁荣,来自不干预的繁荣,来自竞争的繁荣。

无为而治,是不是政府面对市场秩序就完全不管了呢?不是这样的。《管子》主张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主要是调控在两个环节:第一,他认为政府必须控制住货币,这样才能够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第二,他认为粮价必须稳定。他认为粮食是基本的消费品,必需品,粮食不完全是商品。必需品和商品,在管理上,是有一些差别的。粮食是必需品,就意味着它的价格不能波动太大,不能时有时无。所以,管子认为,对粮食必须加强国家调控。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朝廷要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粮食、储存粮食;当粮食欠收、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朝廷要以低于市价的方式供应粮食。这样平抑粮价,防止粮价的过大波动,影响社会的稳定。

管子对市场进行调控的两个核心节点:一个是货币,第二个就是粮食。这些调控,都是在承认和保护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展开的。他搞的不是计划经济,而是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这也基本上奠定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模式,以后几千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都是按照这个基本模式来展开的。

奢侈消费促经济繁荣

因为重视满足百姓的愿望,而且重视市场的平衡,所以,管子在中国历史上,提出了一个跟主流道德很不同的观点。

《管子·侈靡》篇记载了桓公与管子的对话,桓公问曰:“兴时化若何?”桓公问:如何随着形势变化让经济兴盛起来?管仲回答:“莫善于奢靡。”没有比发展奢侈消费更好的了。这种观点在中国历史上确实非常少见。他认为,没有奢侈消费,经济就没办法繁荣。管子这种通过刺激消费来刺激生产、创造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观点,是非常特殊的。

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他是一个商人,站在商人的角度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商人做生产,前提是要有消费。如果大家都不消费,都追求简朴,商业和经济怎么运行得起来?商业发展需要有需求量很大的成长型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管子看到了经济发展要依赖消费的上升。所以,他认为“莫善于奢靡”,认为对消费的追求,对奢侈品的欲望,有助于经济发展。

两千多年以后,在1714年,荷兰经济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De Mandeville)出了一本书叫《蜜蜂的寓言》。《蜜蜂的寓言》说:私人的恶是公众的福利。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蜜蜂社会大家都很奢侈,都追求欲望的满足,从道德上来说,是有点恶的,但是它很繁荣。新上台的蜜蜂国领导人,以简朴为美,反对奢侈消费,结果产业垮了。他们追求简朴道德的政策,却毁了经济繁荣,毁了整个国家。这本书影响很大,也引起很多争议。

他的基本观念跟管子是一样的,就是认为人们欲望的满足、人们对奢侈的追求,带来的高消费能够带来工商业的繁荣,最终带来整个国家的富强。这个观点后来也对凯恩斯影响很大,凯恩斯觉得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国家有效供给的不足,最后带来巨大的失业。

如果我们今后要写人类的经济学思想史,管子是应该放在前面的。他看到了需求跟生产之间的平衡,很有先见之明。

出于对奢侈追求的肯定,对人的欲望的肯定,在齐国,管仲和齐桓公为了聚天下之财,招商引资,吸引其他国家的商人和专业人才到齐国来发展,开办了官办妓院。吸引各国商人来齐国做生意,同时收取税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战国策·东周策》记载:“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女闾”就是指官妓场所。

古希腊的国家妓院

梭伦改革建国家妓院,增加国库收入。

人类有一些历史极其相似。就在管子去世后不久,古希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改革家叫梭伦,他也在雅典开办了国家妓院。管仲办“官妓”,梭伦办“国家妓院”,看来他们对妓院的问题,对妓女的存在,对性的问题,有他们那个时代的看法。

遵法而治

下面我们讲以法治国。《管子》这本书里面特别强调要“遵法而治”。他认为治理大国,不能靠君王的个人意志和自由裁量,要靠稳定的法律。法律不能是君主意志的表现,而是要遵循天道的法则。法律是一种发现和运用,而不是一种发明。他把法律放到天道秩序的背景中,认为法律必须有客观自然的依据,这样的法律才真正稳定,也才有权威性。

《管子·任法》篇说法律应该“如天地之坚,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法律要像天地那样的坚定,要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有自己固定的轨道,要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明亮,像一年四季一样守信,让人可预期。“然故令往而民从之。”这样你下了法令,老百姓就会顺从、服从。也就是说,法律本身就是自然法则和自然秩序,是顺应百姓的习惯,顺应百姓的人心。你稳定住这样的法律,以天地作为法律的客观依据,这样的法律才会得到民众的遵从。

《管子》对法律的看法蛮有意思。他既不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也不认为这是一个社会契约。他认为法律就是客观的天道法则在人间的表现。所以,法律很神圣,不能轻易地改变它。

敬天行道:天道之本,生殖而已

讲完以法治国,我们来看他的敬天行道。管仲认同奢侈消费,认同每个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努力,甚至还开办国家妓院,收取税收,这是不是很俗气?当然管仲他自己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基于对天道的认识。

管仲自己说:“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他还说:“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顺着天道去运行,这些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运行;“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失去了天道法则,就算是立起来了,最后也不安全。

他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顺应天道的。那么,天道的本质是什么呢?管子对天道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天道的本质就是生,就是繁育生命。他以繁育生命作为审核一切的标准。对奢侈消费,对人们欲望的满足,就比较宽容。

他说:“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天把一切都覆盖在里面,没有什么东西能跑到天之外,它的德,它赋予的能量和光明无所不在。“地载而无弃也”,大地承载一切,不抛弃一切,“安固而不动,故莫不生殖。”大地很稳定,很安全,万物都得以生殖。对他来说,天道之本,就是生殖而已。要以生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充分肯定人们求利的冲动

商人治国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他们在思想上认为每个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去努力、去奋斗,这样一种求利的冲动是非常正当的。这种求利的冲动,带来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所以,他们充分肯定人们求利的冲动。管子认为天道的法则就在人求利的冲动之中,在人求利的作为之中。这种观点被司马迁所继承。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说:“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你看,司马迁也认同“礼”的基础是“衣食足”、“仓禀实”。

《货殖列传》中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也就是说,普天之下,人们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往奔波。“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每个人都担任他们能胜任的工作,竭尽全力,来换取他们想要得到的;“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就是说“利”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止。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难道这不符合道的准则,难道这不是最自然的力量的凭据?

我们可以把管子的思想概括一下,对上要敬畏上天,要遵循天道。同时,他认为人的自然欲望就通往天道,通往上天。所以,要用法律来保护人的欲望的实现。

重商主义,以商兴霸

好,我把刚才讲过的要点重复一下。管仲治国的主要思想:要点就是顺人心,遂人愿。他认为经济是道德的基础。自主即带来繁荣。以法治国。敬天行道。这些讲的几乎都是内政的治理。商人治国容易走重商主义道路。注重国家经济发展,尊重生产者的积极性,注重用经济手段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

管仲助力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外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在外交上,他同样也是重商主义的做法:重利益,算经济账。还曾针对周边诸侯国搞经济战。管仲“九合诸侯”,不仅是军事上的联合。诸侯会盟谈判,谈的不仅是军事上的盟约,更多的内容是统一市场,统一各国的关贸税赋,协调当时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央政府削弱了,各诸侯国就会自己去谈判,自己去协调。管仲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通过不断的商业谈判,来化解可能的战争冲突。重商主义会使国家走向经济繁荣,同时对道德伦理的要求相对宽松。这样的方向,大家觉得好吗?

《管子》是一本论文集,里面有道家、法家、儒家的思想。我这次讲的仅仅是它的主线索,并不是全面介绍。以后有机会再专门分析《管子》。本节课到此结束。我们下节课再见。

『柒』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出处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的出处:春秋时期管仲《管子·形势解》。

解释:山不推辞任何一粒尘土,所以才会变得那么高;大海对每一滴水都不会推辞,所以才会变得那么深。

寓意:寓意一个人做事,不管多么小的事,只要去做,终能成大器。也寓意大仁大智,胸怀宽广。

原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7)道德经管仲扩展阅读: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华夏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

管仲的著作今称《管子》,内容涵盖各种学术,是后世道家、儒家、名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等多家学术思想的源头。

『捌』 如何理解《道德经》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一章的关键点在于“不争”,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要想理解这个点,诸位就需要耐心听我讲三个小故事:

一、管仲制楚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于是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管仲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为尸骨。”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两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后来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于是楚人纷纷放下农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开往楚境。楚成王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上兵伐谋,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武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自己也会遭受损伤。只有“曲”,也就是避开正面冲突,另寻其他途径,才有可能“全”:保全自己,同时顺利解决问题。(围魏救赵,道理类似)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洪水,鲧用“围堵障”的方法治水,历时九年仍不能成功,最后被放逐致死;禹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治水,最终平息了水患。

鲧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下乘的方法,正面与洪水相抗,筑造堤坝围堵洪水,结果失败;禹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上乘的方法,不正面与洪水相抗,而是疏导河道,更改流向,结果成功。

所以在我们看起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实往往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觉得缺少仁义就提倡仁义,想要清心寡欲就强行压制欲望,想要治水就筑堤阻挡,看到目标就想径直前往。

这些直奔目标看似最为快捷的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不说,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结果。而曲折前行,看似绕远了,却往往能最快到达目标。飞机的航线为什么都不是直的,而是曲里拐弯?原因在于此。

道,“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它从来就不是特效药。所以运用它,就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走捷径心态。

二、鹬蚌相争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

“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也是同样的道理。与人相争,就很容易被别人捡去了便宜,而要想捡到这种便宜,就最好不要随便与人相争。《孙子兵法》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定要十分慎重。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正面强行对抗,就会两败俱伤,十分的不明智。因此老子讲“曲则全”,讲“善胜敌者不与”,正是要尽量避开正面相抗,而是留下余地,顺之以势,伐之以谋。

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又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善于用兵的人,他们领军作战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考虑得很弱小:在阵势上好像不成队列一样;在力量上好像没有足够兵力一样;在策略上好像会失算打不中敌人一样;在器械上好像军士都没有兵器一样。就好像被逼上了绝路,所以从来不敢轻视敌人。

因此越是善于用兵的人,反而越是勇于不敢,勇于退让。不会主动去进攻,而总像是在被动防守。这就是“不争”,不争,故而善胜。就像太极拳讲的“舍己从人”,你要强力发挥,我便顺着你,再帮你多加一把力。而这多出来的一把力,就破坏了你自身的平衡,你便承受不住了。

三、逆旅二妾

这个小故事出自于《庄子》:说是阳子到宋国去,住在一家旅店。旅店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人美丽,一人丑陋;丑陋的受主人宠爱,美丽的却受到冷落。

阳子很不解,询问其中缘故。旅店主人回答说:“美丽的自以为美丽,我却不觉得他美;丑陋的自以为丑陋,我却不觉得她丑。”于是阳子有感而发:“弟子们记住,行善而不要自以为有善行,到哪里会不受到喜爱呢?”

故事虽然短小,但寓意不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踮着脚后跟强行拔高自己,想要高出他人,结果反而站不稳。迈开大步跨着行走,想要快过别人,结果反而走不动。

这就是与人争高,与人争快,与人争聪明,与人争见识,与人争功劳,与人争地位的结果。想要人为拔高自己,结果反而把立足的根基都丢失了。所以有见识的人不自我显摆,自我显摆的人往往没有见识;有功绩的人不自我夸耀,自我夸耀的人往往没有功绩;真正高贵的人不自命高贵,自命高贵的人往往得不到敬重。

因此那些违背大道的人,他们这样“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行为其实都是多余,就好像没吃完被倒掉的饭,多长出来的赘瘤一样。做多余的事情,反而遭受失败的结果,完全是在画蛇添足,所以有道的人从来不做这些多余的事情。

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为”为何有益,因为它不会去与坚强正面相抗,不会去强行为之,故而能驰骋天下之至坚,能出入各种没有缝隙的地方,也不会遭受失败。

无为,不争,实为道家之至宝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交流探讨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道家大师兄)。

『玖』 道德经三十三章及九十 具体体现什么思想

道德经第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章文字很好理解,基本不用解释,也可以看懂。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层意思,是层层递进的:知人不如自知,自知不如胜人,胜人不如自胜,自胜不如知足,知足不如强行,强行不如守道,守道能够做到时刻不忘,就能养寿。

显然,老子的意思,是守道为人生根本。

什么是人的”道“呢?就是你这辈子究竟应该干什么?你的使命是什么?并且时刻不忘你的使命。

这章有一个疑点,就是老子明确提出了“自胜者强”这个观点,表面上与老子在道德经里一再推崇的“柔弱胜刚强”的观点相悖。但是,我们必须知道,道家的“弱”,并不是真的“弱”,只不过是外表上显得“弱”,但其实内心极其强大的,他们是能够“自胜”的一群人。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喜欢以水喻道,水就是外表柔弱,而内在强大无比的一种物质。

道德经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章的意思,可以用第八章“动善时”的观点来解释。该动则动,该退则退。韩信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而遭来杀身之祸。相比之下,张良因为懂得黄老之术,就比他聪明得多,知道鸟惊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得以善终。

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这章是讲的守道之法。传统的道家修仙之术,对本章非常重视。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人能时刻不忘自己的“道”,至精至纯,片刻不忘,做什么都可以成功,都能得“道”。

热点内容
刑法规定的十大犯罪 发布:2024-05-16 11:43:35 浏览:508
劳动法创新 发布:2024-05-16 10:59:51 浏览:403
民事诉讼法裁定再审 发布:2024-05-16 07:36:28 浏览:367
法院老干妈 发布:2024-05-16 06:41:15 浏览:316
国务院2013立法工作计划 发布:2024-05-16 06:07:58 浏览:853
贴吧涉黄百度法律责任 发布:2024-05-16 05:03:58 浏览:965
2016郭守杰中级经济法讲义 发布:2024-05-16 04:48:53 浏览:975
请假工资劳动法 发布:2024-05-16 02:08:39 浏览:422
雇佣工人依据劳动法 发布:2024-05-16 01:48:10 浏览:210
四川法律硕士招生 发布:2024-05-15 23:40:28 浏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