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学生
『壹』 法学院的学生在做什么
对于法律的印象,你能在你的脑中找到什么呢?我猜或许你会想到这些,比方说法院门口的石狮子、书店里面出售的小册子、呼啸而过的警车、戴着假发的律师,或者是“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今日说法》节目。可以说,这些都代表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形象,有些形象代表了法律的威严,有些代表了它的公平,有些则代表了它对公民的宣传和引导。这些形象也都代表了法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因为它的存在,我们在安排我们生活的时候就不能不留意它。 简单的来说,法律就好像是一个游戏的游戏规则,没有规则的游戏显然会陷入一团糟的境地。我们需要确定哪些人可以得分而哪些人必须被罚出场。这背后意味着一些行为被肯定,而另一些行为如果你做了,就要被制裁。那你会问,凭什么一些行为得到肯定而另一些行为要被制裁。这是不是意味着法律就必然和我们所喜欢的自由相对立呢?或许现在你会有一个粗略的理由说,因为一些行为是不正义的,而另一些行为是正义的。当然,你的回答是很出色的,这和曾经古罗马的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典是一致的,它说“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而法学就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这些话并不是直接的法律,在很多特定的案件中,我们必须回答什么叫做“应得的”而哪些人应该得到这些,换一种比较专业的说法——这种说法你肯定听过,也就是哪些人拥有哪些权利。这并不是用一句话能概括的。打个比方吧,你借了你的同桌一支笔,结果还没写几个字就坏了,你的同桌要你赔,这时候你会怎么说呢?你肯定认为这又不是我的错,是你的笔质量不行。在道理上我们知道“弄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和“不是我做的我没有责任”这两个道理,可是显然究竟是你的同桌应该获得赔偿还是你应该得到对赔偿的豁免,这就是一个很切实的问题了。显然,那个笼统的原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这些进一步的思考,当你进入法学院的第一天起你就会逐渐的系统的学习。这种系统的学习的第一步,正如我上面让你感到困惑的那样,我们必须去思考正义究竟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如何在法律中体现出来。同时,法律本身是什么,它是规则么?这种规则和象棋规则或者足球规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法律是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那和一个强盗说“把钱拿出来,否则杀了你”,有什么不同呢?难道我们一直生活在国家的威胁之下么?这些问题,都是属于法学的基本问题,这是你在你的政治课本上看到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依靠国家权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这句话不能回答的。 这些我们起一个名字叫做“法的一般理论问题”,或者叫做法理学。 进而我们会在各个领域分别谈论我们在“法的一般理论”中得出的一些结论。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有方方面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多的身份和角色。或许你在学校是学生、班长、课代表,在家里是好儿子或者好女儿,在社团里你是主席或者委员,在赛场上你是前锋、后腰或者守门员。这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了一种行动的方式。在早读前收好作业,这是一个课代表应该做的,而面对对手的快速反击,能够沉着应对,则是一个守门员应该有的素质,而一个好儿子或者好女儿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你看这里有很多“应该”,正义就是这样呢,在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方式。 我们会学习和研究我们在和别人平等交往的时候的应该规则,以及我们和政府打交道时候应该遵守的规则。这是具体化的正义。你在法学本科阶段会接触到这些课程,或许名称对你来说有些陌生,但是正如我刚才告诉你的,这些都是每种社会角色所应该遵守的具体的正义。它们是:宪法、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这些法律和我们的生活之间还是有距离的。回想一下刚才我说的你和你同桌之间的争议,怎么解决呢?或许是诉诸你们的班长或者班主任。这就说明即使我们有了规则,面对争议,我们依然需要一个裁判者作出裁判。你在法学院会系统的学习如何用上面这些“具体的正义”进一步具体到每个正义,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切切实实的帮助。法律从不说大话,就是因为我们不仅说你有权利得到你的工资,我们还能切切实实的通过法院判决,判给你属于你的1000或者2000块钱工资。正义需要让每个人得到实惠。 好了,我的介绍基本上就是这些,看看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从一个规则出发,进而你告诉我这个规则应该是正义的,好的,我接受这个说法——这也是作为法律人你应该信仰的。那么,总结下来,法学院的学生,将会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从什么是正义这个问题直到每个案件中正义如何体现这个系统。这仿佛是你现在学的数学或者物理,我们从一个公理出发,推导出这个公理的几个公式,进而我们要检讨每个公式在每个具体的题目中怎么用。法学院的学习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只是我们研讨的是正义,而物理说的是自然界的某些规则罢了,当然,我们的要更复杂。 最后,在我们说再见之前,我需要最后做一个陈述,这是我在法学院学习之后的体会。法学是一门艺术,是如何调众口的艺术,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应该被考虑。在社会仅仅有有限的资源和机会的前提下,如何让最大多数人达到他们最大的幸福,如何做出这个安排,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深刻的话题。当你进入法学院的时候,你就加入了超越任何一个阶级或者集团,为所有人的幸福努力的人们之中。我们需要有正义感,理性以及宽容的人,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你没有正义感,那么我建议你不要试图加入法学院,因为我们不需要纳粹德国的法律,你的工作很有可能助纣为虐;如果你不理性,容易被煽动,那么怎么保证你的工作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呢;如果你不宽容,那么法律将会变得难以让人忍受。我们需要记住,法律因为它的强制力,所以我们要慎重,或许你认为审判陈水扁怎么这么繁琐,直接弄死他不就结了。
『贰』 武汉大学法学院有多少学生
法学院学科完整、 特色鲜明,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现拥有1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法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首批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设有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比较法与中国法”硕士项目。学院自1979年恢复重建至今,已毕业学生近两万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优秀人才。
现有在校学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
法学院学术机构和研究平台完备。现有34个研究机构,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高端智库(首批)、2个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1个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1个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研究基地,主办有《法学评论》《武大国际法评论》、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中国国际法》、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中国环境法学刊》)、Climate Law(《气候法》)和《环境法评论》等学术刊物。
『叁』 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怎么样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1、公务员、事业单位类。包括公检法海关工商税务等等。需要考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对于法学毕业生来说,最理想的是去检察院和法院,这两个是最对口的。海关、税务待遇最好也最难考。工商和公安招的人一般比较多。事业单位类似,略。
2、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居多。证券、信托、保险招收法学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在商业银行里,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对口的岗位是:法务、风险管理、资产保全。但是这类岗位一般需要名校硕士毕业生,岗位机会也根据银行的需求来设置。一般本科毕业生的去向基本是营销或者柜台。
3、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很多人误认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不招收法学毕业生,这是个误解。只要你是四大的目标学校,基础够好,通过司考,外语够溜,一样有机会进入四大。只是概率比会计专业的人小许多。
4、企业法务。这类岗位一般需要具备多年实战经验的律师担任。招收新人的可能性较小。
5、各类企业中非法务类岗位。许多企业招人不看专业,所以进去的岗位也是比较杂,比如我同学中有从事:营销、采购、人事、行政等等。
6、律师。这是法学毕业生就业出路中比重最大的一项。需要通过司法考试以外,还需要你有独立营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潜力最大,但也最辛苦。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以上就是法学毕业生的大致出路。
『肆』 法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律师行业的待遇如何
法学专业是我国高校里就业率排倒数的专业,法律毕业后直接做律师,起步很困难。
除非你的履历实在耀眼,否则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校友、师弟,或者被推荐过来的学生,你要想明白这件事情。如果决定去读,建议早订下考研的计划;除非有信心能够搏到传统政法院校或者985211综合院校、文科院校的法律专业,否则不建议复读。
『伍』 为什么顶尖法学院的很多学生不屑做律师
很多人觉得做律师没有法官、学者有前途,主要还是因为对律师体制的不了解,一名优秀的律师,需要满足以下几类特点:
1、 能力
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自己,实习律师阶段从事业务的多少和广泛程度决定了你未来的视野,指导律师对你的态度也决定了你在这个阶段有多少助力甚至能决定你未来的起点。
2、 勤奋
不仅是现在能力的成长,包括未来的发展很多时候是由勤奋决定的,律师前期非常辛苦,不仅赚不到多少钱,还成天起早贪黑,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勤奋充实自己,包括专业知识的法条、判决文书等等方面,虽然这些还需要一点的天赋,但能考过法考的大部分应该都没问题。
3、机遇
机遇这件事情就有点奇妙了,不过很多律师在发展的时候确实需要机遇,要么遇见个愿意带他的导师,要么有个愿意培养他的团队,但是无论如何都需要前期在能力和勤奋上做够铺垫,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总的来说,无论是律师也好,还是法官也罢都是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没有哪个行业说可以是更好的,只有更适合自己的行业。
『陆』 法学院毕业的学生,是做律师好还是去公司当法务好
每到毕业季,相信很多同学有不同的感慨,尤其是对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不同的就业选择,有的去了公司当法务,有的去当了律师,有的去考了公务员。还有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想要继续考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会问法学院毕业的学生,是做律师好还是去公司当法务好?以下就是小编的个人观点。
总而言之,无论选择法务还是律师,都需要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并且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这些都可以对自身的建设上面有很大帮助。总之,社会上存在的任何职业都是如此,我们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个人的能力,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职业的选择只是第一部,未来的路还很遥远,我们应该把目光放的更长远。
『柒』 法学院的学生很辛苦吗
据我所知,法学院的学生需要背的东西是最多的,可能比其他学院的学生更加枯回燥。至于辛不答辛苦,如果你想要在大学里好好学,那不管是不是法学院的学生都辛苦。如果你纯粹是来混文凭的,那么无论你是哪个学院的学生都很轻松。
『捌』 一般法学院学生能就业吗
一般法学院学生是能就业的哦,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法学院毕业以后可以干什么?除了传统的公检法、律师、法务,还有非司法口的公务员和家政可以选择.眼界再开阔一点,还可以是作家、诗人。
以前,法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人都希望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认为这是最好的去向。但近两年,法学院学生的就业方向好像有所变化,一些基层法院、检察院招录时报名人数不多,有些单位甚至因为报名人数太少,达不到开考比例,不得已减少或者取消招考名额
法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法学思维,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纲精神;了解外国的法律和法学动态;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律师实务、司法鉴定、法医等技术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成为既能从事立法工作和司法实务,又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玖』 法律系的学生,平时假期都是怎么度过的
法律系的学生,平时假期都是怎么度过的?首先,得知道五院四系是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这些大学不仅是以前,现在在法律界都有非常重要地位。
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所以,回答仅限小学和初中学生及家长参考。三点建议:一是多读书。平时课业负担重,系统读名著的时间少,而假期拥有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应该利用这个时间扩大阅读量。二是多游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加见识很重要,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更多的了解社会。三是多锻炼。参加个游泳或者乒乓球的训练班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