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评价

道德经评价

发布时间: 2020-12-27 09:26:47

㈠ 评价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哪些

评价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人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变“乱”为“治”;“ 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一、“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是什么
老子首倡“无为”的道家观点,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世界本源的思想,认为万物产生于“道”又复归于“道”,而“道”是永恒的;还认为“道”是普遍法则,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讲:“无,名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这是老子为“无”和“有”的阐释立下的原则,也就分别指出了“道”的两种特性,“无”指“道”无形而不可见,“有”指“道”虽无形而实存。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宇宙,是本体和万物的根源;也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如果这样理解是否是老子的原意,就须透过“无”和“有”的解说来领悟了。也就是说,只可领悟,而无法言明和讲透彻,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故此,历来的史学家和哲学家,都称老子的“道”学为玄学,但是“道”学又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无为”思想的内容
要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应该说必须从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体验、哲学观点、政治主张等等多方面去进行综合考察和思辨,必须要从《道德经》的五千言字中去品读和领悟。
老子所阐述的“无为”思想的三层含意:
1、顺应自然“不妄为”。“道法自然”,这是“无为”思想的根基,即“有生于无,无生于有”。
2、遵循自然规律去“为之”。老子倡导“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的结尾语,也可以认为是老子在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3、老子著《道德经》所倡导的目的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这是老子按自已的政治主张来设计的治国方法,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而言而著的。
三、现代人应如何对待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的态度
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和政策,是非常适用于去阅读老子的《道德经》和辨析他的“无为而治”思想内涵的。这可以说,这是总的指导思路。
同时,应该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剔除在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基础上所形成的消极因素,对“无为而治”思想的道德观念以及其中的管理内容,进行创新思维并赋予时代的内涵。这样才能使“无为而治”思想在传统道德观念和管理思辨上具有生命力与价值,也就能在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得以继承与弘扬,当然这也针对性的,主要是企业的领导层。
综上所述,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如能辨证地析思,吸精华而于企业管理中还是具有一定“无之以为用”的。

㈡ 世界名人如何评价《道德经》

《道德经》在国外: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出版第一多的是圣经、第二多的是道德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巨大精神财富!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上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造成了环境破坏、价值迷惘和心灵污染三大危机。面对这些社会危机,西方人开始从东方道学中寻求哲学智慧,以解决现实问题。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评述老子《道德经》时指出:“这本书虽然不到六千字,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施舟人肯定道学“对西方文化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使西方文化得以更新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德国人尤利斯噶尔指出:“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认为《道德经》“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美国学者蒲克明预言未来“《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它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视、如此高的评价,因为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最系统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学”。
在政治上,不少国家的领导人都指出,要想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必须善于从老子《道德经》中去寻找政治智慧。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大声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美国前总统里根援引《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名言,以寻求其治国理念和方略。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建议全世界“遵循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极力推崇老子的《道德经》,援引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努力将这种不朽的哲学智慧应用到联合国工作中。
在经济上,要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从《道德经》中寻找发展经济的哲学智慧。英国哲学家克拉克认为“现代经济自由市场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无为而治。”在世界范围内,已悄然地出现了一个经济文化群体“道商”。所谓“道商”,就是以道学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商人。法国阿尔斯通总裁安南·博格先生声称:“在中国做生意,要懂《老子》。”曾担任财富五百强公司高级执行官的詹姆斯把《道德经》尊为新世纪的商业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道家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的观点,就是他的自发秩序理论的经典表述。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根据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的思想,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美国GE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依据老子的“为道日损”的思想,提倡“无为式”的“简单的管理”。
在科技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灵感。英国科学家霍金在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启示下,提出了“宇宙创生于无”的理论。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的“质朴性原理”,与老子所谓“道”的质朴性是不谋而合的。美籍华人李政道发现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与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也有吻合之处。日本农学家福冈正信提出“自然农法”,并称自己“就是在老子‘道法自然’这一伟大命题的启发下提出来的。

㈢ 如何评价老子的《道德经》

明天地来源,揭万物之奥妙,展人间治理之大道,示个人成长之正路。
囊括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生(出世、入世、养生)等一系列领域,中心思想是道法自然。
世间万千事,尽在道德经。
就个人而言,就是告诉你世界是怎样的、怎样正确地活着。

㈣ 世界名人评价《道德经》为何如此之高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道德经》这部不朽著作,既是中国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东方智慧的代表之一。

《道德经》作为我们老祖宗的智慧遗产,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去看一看,探究古人伟大智慧,让西方颤抖的智慧。

看看名人们怎么评价《道德经》的: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总理:施罗德

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它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

㈤ 怎样评价老子的思想

老子道德经囊括了自然科学,哲理罗辑,历史的精华结论,领导层管理学的罗辑依据,修身养性之启蒙,道德经第一章就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之父

㈥ 道德经点评

虽然你只需要随便点评一句道德经就行了,我还是把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的内容和你解释一遍吧。 第四十四章的原文是这样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段话的意译就是:名位和自身存在价值相比哪个值得爱惜?自身存在价值和身外财货相比哪个更重要?得到名位财货与丧失自身存在价值相比哪个有害?过分贪求名位必耗费大量心神,过多积藏财货必招致重大祸害。所以,知道适度的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度而止就不会招致危殆,知足知止则自身可长生久安,国家可长治久安。 最后对于这一章的点评是:本章主要讲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老子提出:名与身相比,身与货相比,哪个重要?此处的“身”不仅指身体或生命,它还包括自身存在价值、人格尊严等含义。老子纵观古今,多少人在名利扰攘中丧失自我而成为外物(名利财货)的奴隶。他唤醒人们从外物的奴役中醒悟过来,找回自我,做一个真正的人。老子又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追求名位必大耗心神,大量积累财货必招致重大祸害。此乃警世之语。环顾世间,折腾于名利圈中,丧失自我而不能摆脱者,岂非大有人在。此即所谓“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此言正可为本句之注。此处说“甚爱”、“多藏”,是指过分的、贪得无厌的欲望,并非否定人的正常欲望。老子深知外物对人的生存之不可缺,所以他用比较之词来说明两者孰轻孰重,而不是绝对地拒斥外物。他只是告诫世人,追求外物要适度。适度,就是符合自然规律(即道的规律)。甚爱,多藏,是对外物的过度追求。过度追求,就是违背自然规律,不符合道的原则。“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此为本章结语。老子告诫人们,要从过分醉心名利中醒悟过来,在名利面前要知足知止。这番话主要是针对当时侯王公卿士大夫等统治阶层争权夺利、贪得无厌、相互倾轨的社会现实发出的质问和批判。这是哲人老子对当时人生、社会、政治的深入体察和反思之后得出的极具哲理之言,具有普遍意义,对于一般人也是适用的。凡事皆有一个“度”,过犹不及,超过自然规律允许的“度”,必将以灾难和失败告终。在人们追逐名利的纷纷扰扰中,因不知足不知止而伤身害命者,岂非大有人在?在人类向自然界索取中,因不知足不知止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的灾难,岂非历历在目?知足知止,是针对人的欲望无限扩展说的。意思是要把欲望节制在一个适宜的程度上,即合于自然规律的范围内,并非要人消除合理欲求。至于有人把老子这句话理解为消极保守,不求进取,那是对老子原意的误解。知足知止,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且是涉及个人与他人。个人呢与自然界的关系的问题。知道适度而足而止,不贪不争,则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两不相伤。老子的道德经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体悟的地方,以上这些仅是一例。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㈦ 道德经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道德经》一书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专子》、《五千属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因此自古道家修行者用《道德经》来指导修行,约束自心,皇帝用《道德经》来治理天下,将帅用《道德经》来制定战略。总而言之,“道”乃万事万物之源,《道德经》作为一本解释“道”的内涵的经书,自然无所不能了。

㈧ 道德经的作品评价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内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容实腹为务。
——唐玄宗
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
——宋太宗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
——张岱年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 ——尼采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威尔·杜兰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施罗德(德国总理)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普利高津(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㈨ 对道德经一书评价

用哪方面的专业语言?是文学评论还是比较文学还是中国文化?我内很迷惑哦!
如果是文容学评论的方面来说,楼上的说的差不多,按比较文学的方面说,它与当时的西方作品相比较有明显的进步性,不是单一的哲学或者文学论著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了,如果用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就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生产力很低,人们容易迷信导致愚昧,可是在这里老子却用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来分析当时人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渊源始于此

㈩ 如何评价老子的《道德经》

明天地来源,揭万物之奥妙,展人间治理之大道,示个人成长之正路。
囊括哲学版、政治、经济、权文化、军事、人生(出世、入世、养生)等一系列领域,中心思想是道法自然。
世间万千事,尽在道德经。
就个人而言,就是告诉你世界是怎样的、怎样正确地活着。

热点内容
德学与道德 发布:2025-05-02 07:47:52 浏览:796
公路落石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2 07:42:55 浏览:891
2018中级经济法偏难会降分吗 发布:2025-05-02 07:42:18 浏览:744
遴选涉外法律服务机构通知 发布:2025-05-02 07:25:47 浏览:428
中欧法律援助合作项目 发布:2025-05-02 07:16:34 浏览:655
杭州做律师 发布:2025-05-02 07:15:09 浏览:677
纪律处分条例任务包括 发布:2025-05-02 07:14:12 浏览:282
法官就是院长吗 发布:2025-05-02 06:57:46 浏览:296
李炎权法院 发布:2025-05-02 06:55:10 浏览:962
财产刑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02 06:41:02 浏览: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