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领域
①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在哪三个领域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在哪三个领域?
② 道德所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个层面
第一是“本体”抄层次,实际上是对伦理道德的最初根源和最高理想的抽象认识,包括道、德、王、圣四个最基本的范畴。无论道家还是儒家或佛家,“道”无疑是最高的范畴,天道、天理成了万有的根源和原则。
第二是“工夫”层次,是对社会礼教和个人德行的基本原则的概括,包括“礼”和“仁”这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其各自又分别在知行两个方面涵括诸多具体的德行概念。
第三是“本体-工夫”层次,这是对由工夫实现本体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的把握。仁、义、礼、智、信这五德之间的关系,通常认为,仁为至德,而其余四德是对仁德的体现。正如程颢所言:“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③ 怎样看待当前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思修
当前道德领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道德滑坡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专的。这主要是现在是属一个比较物质和商业的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而道德建设方案被忽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抓共管。
④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四大领域是什么
只有三个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⑤ 标题 道德建设的三大领域是什么每个领域的道德规范要求是什么
道德建设的三大领域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文内明礼貌、助人为乐容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家庭美德的道德规范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职业道德的道德规范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⑥ 什么是道德领域和情感领域
休谟把道德归于情感 ,把德恶归于苦乐感觉 ,把德恶关系归于印象观念间及自我与专对象间的机械因果性 ,从而取消了属人在道德实践领域的自由.但这种情感主义的道德观 ,同时也有其强调“自然的生活”、揭露生活中的矛盾与致力于解决矛盾的启发意义
⑦ 思想道德调节领域是啥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道内德与法律虽然容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⑧ 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什么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内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容公信建设,把加强道德教育和依法解决问题、健全制度保障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力争使社会道德状况明显好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⑨ 德育原理 ,做作业是道德领域还是非道德领域
德育原理指德育科学或德育科学群。
德育原理是作为整合诸多德育科学研专究的一般理论形属态而存在的。
作为“原” 德育之“理”的一个领域,它有研究学校德育领域一般理论问题的使命。德育原理又是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他又具有引领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全面了解道德教育理论的性质。[1]
德育原理是德育理论(主要包括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原理)的主要形态之一。
⑩ 目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主要是:第一,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拜金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金钱至上的道德观念.16~17世纪,英、法、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地追求金银货币,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由此产生了拜金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钱不仅变得万能,而且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人的价值,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金钱关系,拜金主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享乐主义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的生理本能的要求作为生活目的,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利己”的,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物质生活享受.享乐主义是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它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剥削阶级的腐朽性和没落性在人生观上的反映.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的特殊利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强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整体利益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损人利己、惟利是图,一切言行以个人利害得失为转移,是一切个人主义者的共同表现.显然,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是私有制社会普遍流行、影响最大的一种人生观.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社会的最后形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也随之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违背的.近年来,在一些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又有所滋长.所谓“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的争辩,就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金钱至上、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人中大行其道.他们缺乏社会主义信念,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把政治看成是空的,把理想看成是软的,而把权力看成是硬的,把钞票看成是实的,所以要抛弃空的,不谈软的,抓住硬的,捞到实的,有的人甚至把理想和前途看成是“有利就想,有钱就图”.一些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分不清,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辨不明,因而世俗的、丑陋的、感官的东西仍有市场,而高尚的理想和人格常遭贬抑和嘲笑.一些人对高尚的精神总是持怀疑、猜忌的态度,总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雷锋精神是一阵风,三月里来四月里去”.第二,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见利忘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一些单位和个人无视法律,弄虚作假,坑害国家和群众.惟利是图,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以劣当优.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假医药品,冒牌香烟、冒牌名酒、冒牌名优农副产品,劣质家用电器、劣质化妆品、劣质生活日用品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使人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三乱”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又一突出表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巧立名目,违反规定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把职责规定的、自己应该干的业务变成收费项目.比如违反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规,向中小学生乱收费: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使农民不堪重负;在国道、省道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第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第四,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一些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现象严重.在开展正常的业务或公务活动时吃拿卡要,专权刁难.有的人公开收受、索要礼物,还有的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取私利的筹码,还有的人为自己要名位、要待遇,甚至跑官要官买官.近年来,卷入贪污受贿这一罪恶深渊的公务人员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大,包括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这样的高级干部也卷入其中.一些贪污受贿分子,为了实现日益膨胀的贪欲,竟然发展到了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不惜冒各种风险的地步.贪污受贿数额达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大案要案屡见不鲜.腐败分子虽然只有极少数,但影响极坏,它败坏了党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此外,愚昧落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我们应该看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而且会危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道德领域之所以出现和存在上述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转型期“综合症”,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病.转型时期的特点是新旧体制交错并存但又都处于不完整状态,旧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舞台,新体制羽毛未丰,这样就造成许多漏洞、空隙和矛盾,给各种不正之风和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因而腐败现象滋生,犯罪活动增加,历史沉渣泛起.第二,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市场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促使人们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它的强烈的利益驱动机制又容易剌激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它的主体多元特征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倾向.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会助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第三,对外开放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门打开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乘机而人,从而腐蚀和毒害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西方敌对势力会利用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宣传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如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性解放思潮等,也会对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实践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