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和顺於道德

和顺於道德

发布时间: 2023-06-30 03:23:52

1.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无论在我们个人的生活,或在社会生活中,天地阴阳之变,都要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在义之中表现“理”,就是理于义。

•附注:第一个“理”当动名词用。“穷理”,穷什么理呢?穷道德之理,穷那个“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的那个理

2. 满堂和顺度平安中和顺的意思

和顺,指顺应,不违背;和睦顺从。语出《易·说卦》:“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
应答时间:2021-03-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什么意思

和顺⑴于道德⑵而理 ⑶于义⑷,穷理⑸尽⑹性⑺以⑻至⑼于命⑽。出自于《易经·说卦》
大意为:《易经》和协顺从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因而其条理都是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深究其中的道理全面了解《易经》固有的特点就会认为《易经》叙述的内容都是来自于生活。
注释:⑴“和顺”和协顺从。《论衡·异虚》:“吾闻为人子者,尽和顺于君。”
⑵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⑶ “理”条理(指文章的组织结构。)。《荀子•儒效》:“井井兮有其理也。”
⑷ “义”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⑸“穷理”深究事物的道理。《后汉书•胡广传》:“探颐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
⑹ “尽”全,全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⑺ “性”事物固有的性质、特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
⑻ “以”认为……是……。《史记·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⑼“至”来;去。《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⑽ “命”生活。唐韩愈《原人》:「形于上者谓之天,形于下者谓之地,命于两间者谓之人。」

热点内容
电视片法治中国 发布:2025-08-27 12:56:59 浏览:431
法学复合班 发布:2025-08-27 12:56:24 浏览:503
合同法关于男士护理假 发布:2025-08-27 12:56:22 浏览:889
劳动法疑似职业病不续签赔偿 发布:2025-08-27 12:45:24 浏览:621
洛阳律师代理 发布:2025-08-27 12:36:35 浏览:855
法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信息 发布:2025-08-27 12:34:14 浏览:481
合同法释义第117 发布:2025-08-27 12:34:10 浏览:926
吉林省司法鉴定 发布:2025-08-27 12:33:37 浏览:60
劳动法中关于高温补贴 发布:2025-08-27 12:33:22 浏览:990
民法徽章 发布:2025-08-27 12:32:47 浏览: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