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颈椎病
㈠ 颈椎病各型的手法治疗怎样进行
对于颈椎病的按摩手法,有一些通用的手法,如揉按颈肌,提拿斜方肌,沿棘突和椎回板方向的分筋和答理筋手法,点按风池和肩井等穴位。但由于颈椎的分型不同,各型颈椎病的手法亦有不同。
(1)神经根型。应主要以上肢手法为主,根据神经孔狭窄的位置,沿上肢的三阳经或三阴经循经推按;牵抖上肢;点按臂月需,手三里,小海,外关,阳溪等穴位;弹拔、牵抖指间关节;弹响各指末端。
(2)椎动脉型。应主要在椎板和横突孔周围施以手法,沿椎板与关节突之间的间隙行拔筋、分筋手法;从颈6 横突开始深按,沿椎动脉走行方向向头部方向推分,刺激椎动脉起始部位,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上述手法效果不佳时,可以施以扳法治疗。
(3)交感型。主要手法在头部和颈前部。伴有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症状者,主要在头部施以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印堂,分推高骨,点按风池、头维、安眠、神门、内关等穴位;同时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按揉,通过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和小关节囊的深部感受器,达到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
(4)脊髓型。主要以下肢手法为主,以强筋健骨,滋肝益肾为法,主要点按和推擦昆仑、绝骨、承山、阳陵泉、肾俞、膈俞,至这些穴位感到发热为度。
㈡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自我疗法大全
1、保持良好坐姿
纠正改善工作中的不良习惯性体位
不良的工作体位,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是本病发生、发展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放必须引起重视。故此类工作人员应定期或及时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体位,其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半小时,并且做一些领部保健操,使颈椎各方向得以活动及休息。并且注意要改变自己不良的读书、写字或工作的姿势。
办公室人员:正确的坐姿应该是颈、腰、背挺直,下颌回缩,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肘关节屈曲90度,给予前臂和手腕足够的支持,髋、膝关节保持屈曲90度及双足平放于地面。
2、选对枕头,舒适睡眠改善与调整睡眠状态
睡眠姿势不当,不仅易引起腰腿痛,而且更容易引起或加剧颈椎病。因此注意改善与调整颈椎在睡眠中的体位及枕头的软硬高低等,则可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枕头的高低应以仰卧时颈不过屈,侧卧时无侧屈为宜,枕头以放置在枕颈部后方为好,这样可以维持头颈部生理曲线,使椎节内外处于平衡放松状态。或者挑一个薄、软的枕头,竖放,三分之一向上叠,头部位于三分之二处,此法也能改变头颈部的生理曲线。
3、自我牵引疗法
这是一项可立即见效的措施。如你突然感到颈部酸痛,或肩背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时,可将双手十字合拢交叉,将其举过头顶置于枕颈部,之后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方向牵引5~10秒钟,如此连续3~4次即可起到缓解椎间隙压力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双手向上牵引之力,使颈椎间隙李开,使后突之髓核有可能还纳,也可改变颈椎关节列线而起到缓解症状之作用。
4、颈椎牵引治疗
可用市面出售的或自制的四头带进行牵引,可坐位也可卧位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1.5~6公斤,可根据情况自己选择,若有时间则可较轻一点长时间牵引(30分钟以上),若时间紧张可以大重量短时间牵引,牵引时注意颈部和身体纵轴相一致,不要扭转或过伸、过屈。
每工作1个小时适当休息活动工作1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一下,尤其是头颈肩部,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和关节。站在窗前抬头远眺,利于颈椎的保健。
㈢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本法用于颈椎病急性症状明显时效果较好。可以消除神经根炎性水肿,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状态,从而解除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及颈部软组织劳损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观察,本法对各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好。
小针刀疗法
具有针和刀的两种作用,尤其是对于合并有项韧带钙化、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慢性损伤粘连以及伴有颈椎旁伴有条索状物的颈椎病,使用小针刀可以松解粘连组织,达到通而不痛的即刻疗效,这种疗效是其他疗法无法相比的。此外,利用小针刀松解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有协助推拿手法纠正颈椎滑脱的的作用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治疗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皆有肯定的疗效。针灸疗法,有“简(简单)、便(方便)、廉(廉价)”的特点,适宜大多数患者的临床治疗。既可作用于局部,又可作用于全身,有较好的调整阴阳、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推拿疗法
一方面其理筋手法可以改善颈椎周围软组织,包括神经、血管等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另一方面,颈椎扳法可能部分,或完全改变骨损筋伤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压迫。推拿治疗为保守疗法首选,对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最好,椎动脉型次之。在采用推拿治疗的同时,可配合牵引、针灸、理疗等以加强疗效。
硬膜外腔灌注疗法
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其最初是受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启发而应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针对颈椎病的病理特点,在治疗时不仅要考虑手法复位、小针刀等疗法对其生物力学上的调整,更要注重对其病变周围无菌性炎症的治疗,消除椎管内外的充血、水肿、粘连,解除椎旁肌肉的痉挛、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恢复病变组织的生理状态。该疗法可以把治疗药物注射到颈部硬膜外腔中直接发挥作用或通过散布途径弥散到病变组织后发挥作用。
牵引
可使肌肉逐渐放松,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可有患节椎间隙逐渐被牵开,其范围约0.5~3mm。这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尤其是早期及轻型病例,突出物尚未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就有可能向原位还纳。
随着椎间关节的牵开,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亦可以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了其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作用,对脑脊膜返回神经支及根管内的血管支亦起到减压作用,从而使局部疼痛减轻。同时使颈椎外平衡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并纠正颈椎的列线,有可能使颈椎不正的列线完全恢复正常(但病程过久者不易恢复),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牵引,还可缓解、纠正椎动脉的折曲、痉挛,缓解和解除椎-基底动脉缺血,同时小关节的嵌顿和错位也可因牵引而得到纠正。在患颈椎病急性期的情况下,或是伴有患节局部外伤,多伴有创伤性反应,表现为水肿、充血、渗出增加等。通过牵引所产生的固定和制动作用,局部疼痛得以缓解,同时创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也得以改善,使局部渗出、水肿和充血得以消退
㈣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方法是什么
推拿手法治疗与分型无关。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治疗时应手法轻柔,先进行影像学检查,除外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造成的椎管狭窄。如有椎管狭窄,切不可行推拿治疗。推拿手法治疗对于椎孔、椎间孔较大或软组织损伤者疗效较好。
[治疗原则]活血通络,理筋整复,解痉止痛。
[常用穴位]夹脊穴、风池、天柱、大椎、肩井、天宗、曲池、小海、外关、合谷。
[常用手法]舒筋手法、端提牵引法、牵引旋转法、理筋复原法。
[治疗步骤]1.舒筋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病人背后,用法施于颈项部三线:颈正中线风府至大椎,颈两侧线风池至肩井,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一指禅点按风池、风府,按揉颈项部两侧韧带、肌肉,由上至下数遍,继而按揉肩井以及天髎、天宗等穴。
拿风池以及颈项部,由上而下数遍。
直擦颈项部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
以上手法能使颈部肌肉放松,经络疏通,关节松解,为治疗手法做准备。
2.端提牵引法
术者立于病人背后,双手从患颈两侧以虎口卡在下颌和后枕部,用力向上端提2~3min。
3.牵引旋转法
此法用于钩椎关节旋转移位病人。在上法的基础上,助手站在病人侧方,扶住病人肩部以固定。术者立于病人背后,一手托住下颌及后枕部向上牵引,另一手拇指推顶患椎的棘突,嘱病人放松颈部,头向患侧旋转,当不能再转动时,术者稍加用力推顶移位的患椎,可听到颈部“咔嚓”响声。再用同法向另一侧旋转,病人多于当时即感颈椎轻松。
4.理筋复原法
接上法,术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单手提拿,小鱼际滚动颈椎两侧软组织,反复5~7次,双手提拿两侧肩井、上肢部软组织,并点揉两侧肩胛提肌、背阔肌数遍。
注意事项:颈椎手法治疗时切忌粗暴,禁止使用暴力、蛮力和过大幅度的手法。老年人应避免使用扳法。另外,颈椎牵引重量应适当,注意颈部生理曲线,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确定前屈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