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

发布时间: 2021-01-09 12:49:29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B. 辨析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才具有真实性

【依法治国】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版政治的【基本保证】权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C.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的民主,就是在集体专制下的公平与自由的形式。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土地归版国家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权,这是与资本主义的最本质区别。
因为土地是有限不可再生资源,同时是人类其它活动的基础,从 根本上来说,拥有了土地所有权,就形成了这片土地上的垄断,可以依此来剥削需要使用这片土地的人。
注意,这里的土地泛指一切人类活动的空间。

D. 为什么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提出了新的论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这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一、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法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说,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只有依法治国,人民才能通过法定的各种形式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才能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国家的重大决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如果受侵犯,能及时获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依法治国。
法治是民主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民主政治必然是程序政治,它要求各政治主体必须依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参与政治。法治是有序的政治,法治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人人都须遵从的非人格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套逻辑清晰、首尾一贯、普遍有效的抽象规则。它要求所有的人,无论普通民众抑或领袖、官员,都须忠实于法律,受法律的制约。任何人违反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现实中不同的政治主体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而影响、控制或行使国家权力,必然出现不同的政治期望与政治目标的冲突、对立和矛盾。只有妥善地对待和处理这些冲突、对立和矛盾,才能保卫和发展民主政治。
法治是公民权利和自由充分行使的保证。古典法学家孟德斯鸠和洛克所指出的:“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自由”。现代民主政治的精义是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首先意味着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公民享有同等的参与政治的资格和机会,不仅拥有积极的行为权利,可以自由地表达认为是合理的、其他人和国家应该听取与采纳的政见、决策或立法建议,可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自主地选择行动方案,而且还享有要求他人不得妨碍公民自由的权利。
二、依法治国也是民主治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法治也愈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必须把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系统发展;必须把依法治国与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尊重保障人权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
民主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现代法治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由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掌握政权,才谈得上制定出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制。现代意义上的法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对超越法律的特权。这种法制只存在于民主政体中,决不能存在于专制政体中。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原则。法制的民主原则是指在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制的种种环节上,都实行民主。坚持法制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
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任务。民主与法治是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又不是完全等量齐观的。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是法治不可动摇的政治基础和力量源泉,民主政治不能不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离完全实行民主政治、达到法治状态还有遥远的路程。为此,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放眼世界,找出“彻底发展民主”的形式,并“用实践来检验这些形式”,切实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民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民主对法治的保障作用,首先表现在立法和守法上。在立法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充分地参与,所制定的法律才能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形成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对公民自由和权利的充分保护。这样的法,才能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可,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贯彻实施和普遍地、自觉地遵守。民主对法治的保障作用,又表现在执法和司法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要防止执法和司法中的腐败。民主对法治的保障作用,还表现在人民是法治的最终捍卫者。当行政权或立法权试图变更其统治为专制,奴役或毁灭人民时,人民的最后手段就是行使抵抗或革命的权利以反抗压迫,成立新政府,维护自然权利。历史也证明,“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三、发挥人大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法律体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要环节。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已基本上有法可依。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立法重在“治民”而不是在“治官”。大量的法律法规都是在规范“民”的行为,而规范“官”的行为的极少;立法中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倾向明显;法律的立、改、废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有些质量低劣、严重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长时间内得不到修改或废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立法思想,大力加强立法工作。要正确认识法律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从主要依靠提高法律数量转变到提高法律质量来完善法制的轨道上来。要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从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规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使法律体系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
坚持维护公平、张扬正义,切实抓好执法监督检查。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监督职权,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加强法律审查,防止各种违法涉权行为。其次要加强执法检查,解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问题。通过执法监督,找出司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推动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通过执法监督,发现典型的、严重的侵权案例,交由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以纠偏矫正,维护社会公理,张扬法治正义,实现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维护公民及法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关注民生,保障民利,认真做好工作监督。工作监督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其主要内容是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依法正确行使职权等进行监督。其主要形式是对专项工作监督,对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及运用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审议和决定撤职案等进行监督。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专项工作进行监督,专项工作监督议题的确定要向社会、向代表公开征集,视察的重点要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发展的重点,组织视察要吸纳基层群众和人大代表,审议意见要体现民意、关注民生,跟踪督办要实现让群众经济得实惠、环境更宜居、生活更安康,使专项工作监督能够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能够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实现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从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形成社会和谐人人尽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E.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额。来这个说实话我是自不知道,但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也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建设,比如选个国家总理什么的让你投票,这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是以社会主义为中心按照法律来治理国家,至于民不民主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可以明确的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并没有实际的民主,即使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如此。

F.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 选项: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六部分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题,阐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交汇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措施,强调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满了深刻的内涵意蕴。

(6)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扩展阅读:

一、发展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一,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创造主体。

第二,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主体。

第三,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治理主体。

二、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第一,发展必须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义上的发展。

第二,政治发展不可能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多样性和多模式是各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发展民主政治必须大力推进协商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借重协商民主形式。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当然包含着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也不能排斥选举民主,选举民主是不可或缺的。

四、发展民主政治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进行决策体制改革。

第三,进行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改革。

第四,进行基层治理体制改革。

G.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

具体可复以查看2018版毛概第十章 “五制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部分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2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特色,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方面,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在社会方面,党努力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H.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意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表现为:1国家政权使得大多数人享有民主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上。
2 公有制的基础主体使得人民当家做主有了实现的可能,社会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而国家政治权力最终是归属于人民。
3 民主集中制为民主建设确立了新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一方面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能够听取人民的意见,使国家机构同人民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又能在民主的基础上把意见统一,采取其中最有益的作为国家意志。
4 党的领导就是作为执政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并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各个利益主体的不同民主诉求统一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当中,实现人民民主。

依法治国简单说就是执政主体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行使政治权力。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实现现在政治民主的制度保障。只有实现了依法治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侠好的基础。

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而决定。经济基础也就是生产关系,是有生产力决定的,当生产力发展了之后,生产关系必须紧跟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否则将束缚其发展。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评价国家政治体制,机构,政策的正确··这个··问题太大了。。首先政治体制和机构属于制度范畴,看其是否合理,首先要有其合法性的基础,也就是它的权力是谁授予的。 然后才是看它的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方式,以及效率等等
至于政策,主要是看其是不是具有正义性,是不是能够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不是经过了法律和民主的程序,是不是具有科学性,等

I.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坚持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自、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我们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党的先锋队性质是通过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来体现的。

(9)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扩展阅读:

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立起了适合我国国情、植根于我国土壤的政治制度。

热点内容
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5 05:16:14 浏览:973
法官背上 发布:2025-08-15 05:05:53 浏览:41
搭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05:04:38 浏览:700
福建法院网 发布:2025-08-15 05:04:38 浏览:92
经济法基础行政处罚 发布:2025-08-15 04:51:38 浏览:631
新沂市律师 发布:2025-08-15 04:47:12 浏览:176
书法院职责 发布:2025-08-15 04:47:12 浏览:397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 发布:2025-08-15 04:41:26 浏览:215
王志律师 发布:2025-08-15 04:41:15 浏览:250
重庆市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5 04:27:30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