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家庭名片
『壹』 一个好友把我的微信名片分享出去给她的朋友别人来加我这样做是不是不道德呀我
没什么不道德的,不需要你同意也不违反什么规定
『贰』 诚信 成为中国名片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和其它优秀文化传统一样,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会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都会为它打上政治、经济和阶级的烙印。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现代诚信既是对传统诚信的传承,又是对传统诚信的发展和超越。和传统诚信相比,现代诚信有如下特点:
一是调整社会生活的内容更为广泛。传统的农耕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的活动范围很小,人与人之间交冬天的范围很窄,交往的频率很低。除了少数经商的人群外,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群之间的交流一般是局限于亲戚、朋友和熟人之间。而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如果调整主体缺失,这种规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就降价。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礼乐记》云:“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可见,在古代,儒家所推崇的“信”也多是朋友之“信”,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大义中,“信”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修身齐家”这一层面上。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信息畅通,交通方便,人类社会逐渐由农耕文明走向商业文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范围扩大,交流的机会增多,交流合作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交流的对象也由熟悉的人群扩展到陌生的人群。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诚信这一道德规范所调整范围已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熟人朋友的日常生活交往,大到国家政治经济组织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现代诚信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诚信,具有了更深广的内涵,已从“修身齐家”的层面扩展到“治国平天下”的层面。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其中“德”的重要内容便是“诚信”。
二是诚信缺的危害更大。由于农耕文明时代人们的交流多限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传统诚信只是居于“修身齐家”的层面,诚信的缺失往往是伤害亲戚朋友熟人的感情,失朋友之“义”,是个人修养的缺失,是道德取向的偏差,是人性的堕落。而现代诚信一旦缺失,不但个人失去立身之本,而且还会影响一个企业、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一次金融诈骗,可导致上亿的资金流失;一纸合同不履行,会使一个企业破产;一言承诺失信,可使一个国家威信扫地。
『叁』 请为自己设计一张道德名片,用一两句精炼的话表明自己的道德追求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肆』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教案与反思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版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权学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设计表格,搜集有特色的名片。
2、学生准备硬卡纸、彩笔、剪刀等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名片,激趣导入
1、生活中,名片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自己带来的名片,看看别人在名片上介绍了什么
3、导入活动主题:同学们愿意为学校制作一张名片吗?
二、找出学校的特点
1、你对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荣誉、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开展过的大型活动)
2、汇报结果
3、游戏--“校园之最”快速抢答 如:学校最有名的人是( ) 学校最美的地方在( )等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学生名片投影展示
『伍』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我为母校添光彩
教学目标:
1、学习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激发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
2、通过问卷调查,主题队会等活动形式,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增强以校为荣的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设计母校宣传册等活动,增强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学校小主人、和学校共荣辱的责任心与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激发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
2、通过问卷调查、主题队会等活动形式,增强以校为荣的集体荣誉感。
难点:培养学生以校为荣,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责任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按照教科书学习要制作母校名片。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收集以下资料,母校的校史、校训、校歌和校徽,母校的名人录,名人的母校等
3、从“办学特色、辉煌过去、母校名师、喜看今朝”等几方面制作母校宣传册。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母校给了我们知识和力量,母校给了我们荣誉和欢乐,我们能为母校做些什么?
2、教师出示课题――“我为母校添光彩”
二、展示交流“母校名片”
学生展示自制的母校名片,讲述在制作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分析母校名片上的数据给自己的启示,教师对学习交流活动做出评价。
三、阅读“名人和母校”
学生自学“陈嘉庚的故事”,讨论“嘉庚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四、实践活动
学生根据教科书学习要求选择一题进行调查、研究,数据整理,然后用小报、日记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五、解读校园文化,组织主题队会
1、全班根据教科书所示活动流程组织活动
2、学生交流参加活动的感想。
六、制作母校宣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