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圣母道德

圣母道德

发布时间: 2021-01-10 05:25:57

⑴ 看图!遇到一个道德圣母!怎么怼回去

不用怼她
两边都是自己家,那为啥是你给男方的妈买养老保险,她喜欢去扶贫倒贴是她自己的选择。等到她倒贴拿不出钱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就说不出这些话了。男方得来的太容易,便不会珍惜她的。

⑵ 一母二圣三清四御五老分别是谁

一母:娲皇圣母(女娲)

二圣:西方二圣(接引准提两位教主)

三清:三清道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四御: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此四御辅佐昊天玉皇上帝统御万天)

五老: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

⑶ 学校的人对我不好我就报复学校,你不仁我不义天经地义不是吗但很多人打着道德旗号谴责我是不是双标圣母

亲,我建议,别抄人对你不好的时候,多找一找自己的原因,这样,我们自己会变的越来越好,别人就不会对我们不好了
如果是反思自己,觉的自己完全没有问题,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另外佛教中讲业力轮报,如果是真的话,那如果上辈子你伤害了别人,那这辈子别人就可能伤害你。
从这个角度来说,别人对我们不好,也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积累了福报,下辈子会过的更好

⑷ 网络为什么会盛行“反圣母”思潮

反圣母”本来就是一种道德绑架。卑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把戏而已。比如,对于难民问题,已经有弱智到相信“在德国,难民强奸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接着在那里作案”这种人了。在那些人看来,似乎发达国家治安居然比叙利亚都差。这种问题很明显是国内夸大的,尤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那帮。

再如“女性地位”,如果反对女权没有错,但是以此来推行“强化男权”就有问题了吧?和“超国民待遇”一样。我是支持恰到好处的平等(驱逐任何特权),而不是一个特权取代另一个特权。

“反圣母”发展到目前,在一些事情上已经是有“政治正确”了。比如,对弱者稍有同情、不落井下石就被扣帽子。这些人是对人类互助精神的极大破坏,其支持自己想象中的群体的特权不仅是底层互相倾轧,制造对立,也帮助了精英转移矛盾维护地位。

说道道德绑架,“圣母”(一部分)确实是以高标准要求别人,自己不遵守。其实“反圣母”也一样,而且附加了更多的邪恶(还把罪恶“合理化”,美化狭隘的行为,这就叫“当表子立牌坊”)。(例如,谴责别人的同情态度,本来就是道德绑架;对弱者的互助则是人类本能,参考《互助论》。但是居高临下的同情是错误的,而是应该把任何人作为平等的兄弟看待,不需要“优待”或者“迫害”)。

“圣母”和“反圣母”的“作恶”的过程,大概是前者对于存在罪恶的秩序说“勿以暴力抗恶”或者做一些无足轻重的,从而纵容了罪恶;后者说“一同参与作恶”,从而扩大了罪恶。对于不平等,前者给予特权,后者给予迫害,谁不是矫正过度或者破坏了平等呢?但是很显然,“圣母”做的比“反圣母”好很多,至少是给一些人做加法而没有给另一些人做减法。“圣母”大多数本质上是善良的。

“反圣母”,包括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因为其反对虚伪普世价值的时候,也同时反对平等自游本身;反对泛滥和特权的同时又搞出了新的特权;树立的“道德”也是弱肉强食的虚伪道德(估计还不如“圣母”那套有好处)。最无法容忍的,这些人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纠结,却从来不反精英权威(有时甘愿下跪做走狗)。

⑸ 圣母病是什么意思

圣母病是每个母亲的共同特性,要不怎么叫圣母病呢?是褒义词。常用来讽刺那些不该被宽容和关心人,缺得到别人的宽容。

⑹ 巴黎圣母院中有哪些道德观

1、外在的美不一定是真的美,内心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每个人都有追求爱的权利。
额,自己想的啦。
雨果的《悲惨世界》算不算啦?
还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应该算吧,维特内心对绿蒂的爱慕与道德的冲击。
暂时,只想到这些。
明天,接着修改吧。

⑺ 玄天圣母是保佑孩子的

七月半鬼节的来历 http://www.1155815.com/bbs/viewthread.phptid=27924 每年夏历七月十五这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夏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三节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一,道教的“中元节” 按照道教的文化逻辑,一年的时空应该分成上下阴阳两半,而且,中国道教认为养育世界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所以,道教将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说的“官”,不是指人间官员的“官”,而是指意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类似于中国围棋对奕中的“官子”的那个“官”。 中国道教主要产生在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地区,所以,中国道教一向认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万物,水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这就是说,由于中国农业文明注重地水两元素对人类万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国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蕴涵着以地为中心去观察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按照道教这种世界观,道教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中国道教不同于世界上的的许多宗教。世界上的许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基督教那样讲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体,这使得宗教传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中国道教传教的目的很明确,道教传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道教传播道德伦理是“因材施教”的。对智慧高的人,就明示《道德经》的道理,对那些智慧不够或者没有多少时间去深入反省自身道德伦理建设的人,就采取编写故事去说明道理,“寓教于游乐”,就是来源于中国道教的传教方法。 中国道教的“中元节”,其实主要是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也就是倡导人们在这天注重修德。中元节这天,有思想和有时间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而对于一般教众,道教则创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于游乐之中”。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个叫做陈子祷的人与龙王女儿结婚,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个孩子,这“三官”主管人间的赐福、赦罪、解厄三个任务,他们法力无边,分别要在这三天到人间巡游,检察人们的道德品质是否好还是坏,对于那些道德品质好的人,他们就给予赐福,否则,他们就要降罪。但是,中国道教又是一个很宽容和随时给予人转变更新自己的机会的宗教,所以,“中元节”并不仅仅是个奖励善良和惩罚恶劣的的节日,而主要是个“赦罪节”,所以,“中元节”又是中国节日中的“忏悔节”和“赎罪节”,一年中有罪过的人可以在中元节这天通过各种仪礼去检讨自己和请求天地人的宽恕。 二,佛教的“盂兰盆节” 传说,有个叫做目莲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不行。木莲将此事告诉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于是,佛教僧众集体为木莲母亲念经超脱,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 三,民间的“鬼节” 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大概是因为民间人们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月的时间中给先人烧纸钱和祭祀,这种人魂对话的气氛,使得人们产生了鬼的节日之说。 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去的先人就要魂归人间检察后代们是否善恶,后人也要乘机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应该说,中国的鬼文化相当发达,我们不能够简单将其说成为是什么封建迷信而一杆子打倒,其中蕴涵着很深刻的道德观,其也曾经对中国道德伦理建设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也对拉动一方经济和就业产生过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以前常见的纸火香烛业,就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而像酆都鬼城,则从古至今都是旅游胜地,给重庆丰都一带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发展机遇。 由于中国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和民间的鬼节都带有奖善罚恶和祭祀先烈及其提倡忠孝等共同文化内涵,所以,自唐宋以后,七月十五还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家族借用,搞成了集体祭祀先烈和忠孝大德之人的节日,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七月十五,又是个祭祀国家和地方的忠孝大德之人的日子,这里说的忠孝大德之人,并不仅仅是指家庭伦理范畴中的忠孝之人,还是指意那些历史上曾经为国家、集体、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地方安全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 人们都知道,世上本无鬼,人们心中的鬼实际上是活着的人对去的亲人思念。在土乡,崇鬼敬鬼习俗十分浓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每一个家庭不知失去了多少个亲人。他(她)们离开人世,到那不可捉摸的冥冥世界。痛失亲人当然是最伤心的最痛苦的事情。为了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土乡人把这美好的思念的情谊放在七月凌晨的日子里。因此,对于过七月半这个美好的日子,祭奠冥世亲人,寄托自己的哀思,是土乡人最庄严隆重的习俗。 七月半,即七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早早地就起了床。到山上摘来一大把桐油叶,用于包裹练好的糯火粑粑。粑粑包好后,放在锅子里蒸熟,然后放在堂屋中的大方桌上,祭祀亲人。桐油叶包裹的粑粑,柔软细嫩,喷洒着一种悠悠的桐油叶清香,祭完祖宗亲人后,方可让大人或小孩吃,这时,一家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夕阳西下后,每家每户都在全力以赴地准备好为去亲人的钱纸香烛,并用红纸庄重的写上每个去亲人的名字,然后放在地上和钱纸香烛一起焚化。为了使每个去的亲人都拿到一笔丰厚的礼品,在烧化纸钱时,必须按照亲人辈份的大小和去的早晚顺序摆好,每人可拿一堆,每堆钱纸上都要摆好事先写好的名字,这样就不会错乱。在燃烧纸钱的同时,寨子宗庙的祠堂里,正在举行隆重的祭鬼节灯会。在族长主持下,把扎成各种形形色色的鬼灯和神灯按顺序摆好。主要有鬼王灯、钟旭灯、冥王灯、判官小鬼灯、牛头马面灯。在神堂里主要有观音灯、罗汉灯、三星灯、三才灯、南极仙翁灯、玉皇灯、王母灯、瑶池灯等等。这些形式各异大小不等的扎灯,一律按照大小摆好,然后由土老司念咒祭祀。法事完了之后,就把这些扎灯和钱纸香烛一起燃烧掉。全寨子各家各户的长者,在上面贴上自己祖宗祖先的牌位,端回家中在神坎上放好。七月半祭鬼节也就到此结束。

⑻ 为什么现在国内的人喜欢争夺道德制高点啊,网上撕逼的那些圣母,总是喜欢抢道德制高点,无非不就是想立牌

总想争夺道德制高点是因为它价值高,没人争夺道德制高点则会是道德不值一文了。

⑼ 为什么心机婊也会装的像圣母一样,以自己的道德制高点来教训别人

我和你说,当有的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尤其没有学识教养和品质,只内有拿唯一一个善良来安容慰自己鼓励自己还是好人,还是高尚的女人,所以她会时刻警惕自己要注重道德方面,也会让别人注意道德方面。所以有的时候叫做道德绑架。

⑽ 网络语言中的‘圣母’是什么意思

对有神通有地位的来神话女性的称呼,自指一心向善舍己为人的女性角色,后来由于各种变化,指牺牲与自己不相干的人的利益来拯救别人的人,慷他人之慨来实现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或目的的角色。

“圣母”刚开始指热爱生命及对他人或事或物给予极大帮助,而唯独对自己切身利益给予忽视的人,这般一心向善舍己为人的可以堪称圣人。为了让她们光荣事迹传播更加广泛,人们送给这些人一个称号——“圣母”。



(10)圣母道德扩展阅读

圣母自立自强有原则,心中还残存的一片善良与坚定,没有被末日的绝望吞噬,也没有被麻木同化放大自私,在末日中坚持,在坚持中帮助他人,纵使身死,纵使没有人记得她的名字,这样的人令人觉得尊敬。

后来由于各种变化,“圣母”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引用古称之乡愿,过分善良,遇到困难或面对敌人、迫害者常不顾事实与现实的困难、不顾人的正常心理,只一味抢占道德制高点,站在道德高峰上用圣母光环普照人间的角色。

热点内容
经济法民主原则 发布:2025-08-15 13:00:40 浏览:159
泰州弘泰律师 发布:2025-08-15 12:48:36 浏览:751
软件公司的法律环境 发布:2025-08-15 12:34:09 浏览:228
阐述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2:29:11 浏览:347
广元昭化区法院 发布:2025-08-15 12:13:48 浏览:89
推进法治国税建设 发布:2025-08-15 12:12:25 浏览:812
治安条立法 发布:2025-08-15 11:58:06 浏览:601
西安法律咨询网 发布:2025-08-15 11:57:19 浏览:580
刑法教授罗 发布:2025-08-15 11:57:19 浏览:801
行测行政法题 发布:2025-08-15 11:48:39 浏览: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