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环境法学感受

环境法学感受

发布时间: 2021-01-10 05:58:34

❶ 关于对法律的认识及感受的作文

【对法律的认识及感受】作文
大家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实施了,新的《小学生守则》共有十条,这十条,作为小学生要人人会牢记,并且所有同学都要按照《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去做,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有二十条,同样要学,并且要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争做讲文明、讲礼貌,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的好学生。

法制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能让人该过自新。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我们变坏真是太容易了,网吧、游戏厅,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你们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现在,便有许多的不良同学:有的同学爱打架或偷别人的钱财。小小的年纪,就粘上了许多恶习。走出校园,或早或晚,几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其实他们就是在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❷ 作文走进大学法学院的感受怎么写

可以改改走进大学第一天印象永远是最深刻的!大的走不到尽头的校园,整齐的建筑格式透露着庄严。我心潮澎湃,充满激情,这将是展示自我的平台,今天的我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我!同时,我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学哥学姐,他们的能力竟让我惊诧非常,瞠目结舌!漂亮的普通话,高效率的事能力,令人羡慕不已,这就是大学的魔力之处吧!我这样想,完入学手续,领完军训服,入住四人寝室,一切自然而新鲜!可是自卑从晚上就开始就开始慢慢滋生。学生会干部要来慰问新生。自信威严又亲切的话语令我们无限崇拜!姐妹们都曾经是班级的佼佼着,而我并未当过学生干部。当问到是否有体育特长的时候,每个人都报了项,而我只是曾经的幕后拉拉队。当问到是否有唱歌跳舞的文艺类特长时,她们都学过音乐或是街舞,甚至临场就能表演一番。而我仅仅会哼几句歌,连一曲完整的歌都唱不下来。枯燥单调的高三生活,兴致已经被封存了一年!一个漂亮的姐姐一直关注着我,而我的眼神一直很躲避,“可爱的小姑娘,跳跳舞,唱唱歌应该可以吧?”我使劲的摇头,羞涩的说不出话来!这天晚上我失眠了,曾经的自信变得无影无踪。我感觉面前是无助的迷茫和未来的无望。我好想把一切都抛到脑后,可是明天我还是要面对一切。令人憧憬的大学,第一天却是如此的过去。我是一个不甘低沉,不甘平淡,不甘平凡的人。我要展示自己,我想成为一名佼佼者,但是我现在真的不敢想了,也不知到今后的日子该怎样拼搏!很难得的是,第二天早上醒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第一个睁开眼睛。我的头脑十分清醒,四肢如同又有了生机,我的自信马上就回来了,新的一天新的起点!我们的出生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可我们共同走进了化院,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虽然她们的优秀刺了我的眼,但是没有影响到我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而且大多数能力也可以通过锻炼拥有。有不适合我的,但总有适合我的。大学的活动丰富多彩,只要自信,只要坚持,只要上进,就有机会成功!所以,我收获了以后自信满满的日子,而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就真的不同了。有时候尽管不受到他人的认可,可我做了力所能及的,没有后悔,这就是做的最成功的。该做的我都做了,该试的我也试了,结果可能不尽人意,可奇迹会发生在你意想不到的瞬间。我是这所学校普普通通的一名学生,我的生活很平淡,但是我的思想并不平庸!于是我开始了忙忙碌碌,开始洞察他人,学习他人,分析身边的每一个人,吸取他们的优点,正视他们的缺点,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甚至可以做到,这是一种超越,而我的潜能也逐渐得到发挥!青春需要激情,需要尽情的舞动,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候。趁着年轻多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事,不要到后来的后来,发现只能望着闪过的青春,纵然有百般的后悔,已成定局。人生仅仅持有的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所以,尽管无法选择自己的环境,但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态度!有时我们也会感慨世间的不公,为何别人那么有才,那么优秀,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为何别人的机遇那么好,我却如此的倒霉。世上其实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公平,你可以选择抱怨,自甘堕落,也可以选择重新振作,转过身顶风奋然前行。其实,要感谢所有令我们伤心,绝望的人和事,正是他们,让我们研磨心灵,培养出心灵的韧度,让我们从混乱中醒来,站起身,做最真最棒的自己!二入学教育——进入大学重要的一课从高中跨入大学校门,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与以前大相径庭。大学新生跨进高校大门后,最迫切想知晓的是哪些信息?第一学期的“适应期”该如何度过?在学校遇到了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找谁解决?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帮助新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折,通过入学教育可以帮助新生使其顺利完成人生的重大转折。学生一入校就从思想、政治、能力、行为等各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夯实基础,能为学生未来几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为2008级新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而全面的入学教育。让新生近距离感受大学生活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会同各系部、后勤、保卫等部门在进行详尽而周密的新生入学教育日程安排的基础上,加强组织、协调和过程控制,整个教育过程有条不紊。今年的入学教育内容丰富,有各系资深教师的学习方法引导和专业介绍,系党支部书记作的适应环境和就业方向讲座,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行为规范及奖惩法、知法守法及自我防范、自我管理及生活服务指南、图书资料查阅系统等专题讲座,另外部分系部还安排了参观实训中心等场所。今后,我将在这里生活,完成我的大学生活

❸ 法律的感悟(作文)

谈到法律,它总会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宗教、纪律一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了保障。
法律、法规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例如:上学、放学时我们经过十字路口,有的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了红灯,就很有可能导致一场车祸,而断送了鲜活的生命。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段真实的故事。
《今日说法》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15岁的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从小学就迷上了网络游戏,母亲为了看管儿子,放弃了家中的农活,在城里租房子,陪读。可他不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暑假中,母亲又在网吧中找到了整整两天没有回家的儿子。气愤之际,母亲抡起木棍狠狠地打了他。回到家中,两人再次发生争吵,他趁母亲不备,顺手拿起电源线从背后缠住了母亲的脖子,致其昏迷。于是,他拿走了家里的2000多元钱,又一次进入网吧。第二天中午回到家时,他才发现母亲已经死亡。因为害怕,他又将母亲的尸体从三楼的窗户上扔了下去。
我还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在上海,14至16岁的少年犯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1%。犯罪,无疑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而法律永远维护正义。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遵纪守法,而遵纪是基础。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将来酿成大祸,难道要等到接受法律制裁的时候才悔恨吗?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❹ 总结对当前电子商务网站的法律环境的感受。

对于当前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法律环境的感受,网站太多,质量不高,都在相互模仿,而且没有什么特色,都是在利用资金打造,并且需要借助传统流量入口,与网络合作、与腾讯合作等。

❺ 法律课感受心得 50字

法律不是万能的 但法律维护着一种秩序 一种正义 公平 我们在法律的天空下享受自由 快乐
我们不需变得高尚 但也不去践踏法律的权威

❻ 有大学是读法学专业的进来下谈谈你的感受

我个人认为,大学的学习,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一定要修几门其他的课程,以便在以后内就业时有多选择容的空间;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再去考虑时否去做相关法学专业的工作!(如果工作真的难找到工作的话!)
专业知识一定要学精!不管以后是否用得到!我们年轻的副总以前也是学法学的,后来从事管理!
大学的理解、分析、沟通、组织能力一定要去好好培养!多参加社会实践!当然细致周密的思维能力是你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❼ 法律的感悟

学习法律知识的感悟
我们国家是法治的国家,法律越来越健全,北京是我们的首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涌向北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有生力量。

现在北京有近400万流动人口,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中是一支庞大的有生力军,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初到北京时,除了感觉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它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那么多的著名高校,北京人待人还很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北京的认识越来越深,感受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我亲眼看到了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京城的绿地多了,让人无法忍受的沙尘暴也很少见了,天空更蓝了,高楼更多了,道路更畅通了,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所有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法制建设。法制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身在北京,就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在我居住的社区有许多宣传栏,可以看到不定期的法制宣传内容,从国家制定的法律,到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制宣传让辖区居民充分了解了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利,如何遵纪守法,如何教育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加强自身保护。而我一个外地青年人,也从中受到了不少益处。在这个城市里,我有许多老乡,我们都在一个公司打工。从来到这个公司,和我最要好的是小张,我把他当亲弟弟看待,希望他在北京能感到家的温暖。有一次他向我借钱,我很爽快的就借给了他,没有一丝犹豫,我想几百块钱没必要写借条,何况我们是老乡,又在一个公司打工,他的情况我非常了解,如果能帮助他解决困难,也是一件好事。开支了,他找到我,说了许多,我一直静静地听着,最后他告诉我这个月不能还我钱了。我说行,我又不急用钱,你先用吧,就这样钱没还我。几天后,他又向我借钱,看他的样子真的很急,我没有犹豫,再一次的借给了他,还是没有借条。开支了,结果还是一样,没还我。从别的同事口中得知,他还借了许多人的钱。开始我不信,后来经确认后我相信了,他真的借了许多人的钱,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借这么多的钱。又一次开支了,我找到了他,我告诉他我急需用钱,让他把欠我的钱还我,他以种种理由拒绝我,我很生气,可是我没有办法。又过了一个月,结果还是一样,没要回来。同事们都劝我算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大家的议论中不知谁说了一句,用法律解决。我如梦初醒,可我没有借条啊!怎么办?又到了开支的日子,我找到了他,他马上意识到了我的来意,又找出种种没钱的理由,我说:你现在没办法还钱 ,就给我写张借条吧。他写了借钱和还钱的日期。我安心地拿着借条等着那一天。很快,到了还钱的日子,我找到他,可他还说没钱。回来后我就到律师事务所咨询,把我的事情详细的讲给律师听,问是否可以用法律程序解决。律师听后说,不但可以,而且稳赢。在律师的陪同下,我再一次找到了他,我告诉他,在借条上写的日期内你不还钱,我就可以起诉你,当时他都傻了,他万没想到我会这样做。他急忙向我赔不是,说马上还钱,在律师和同事们的目视下把借我的钱还给了我,我真的很开心。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法律的重要,有时间我都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来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现在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政策的变动发展,更可看出北京的建设环境是健康、文明、有序的环境,向着管理更规范、更合理、更有效、更人性化发展,2005年3月25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废止了施行近10年的《北京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这一举措突显施政理念的转变,废止该条例是法制平等的要求,平等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为宪法所保护。《条例》的废止旨在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诸多限制和歧视性规定,实现平等的劳动权,保障和谐社会的建构。政府行政理念由权力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化的转变,更体现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理念。

我在北京居住多年,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外地来京的女同胞,她们有年轻的姑娘、有很大一部份是已婚并且有小孩的母亲,她们背景离乡,抛家弃子到北京打工,比一般的打工者更艰辛,而她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及差。北京辖区居委会的阿姨们经常让她们参加普法学习活动,大家认识到当你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不能一味的蛮干。尤其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提出的,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营造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自由正义的公平环境,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和安定团结的稳定环境,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以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现在北京当地政府很关心外来人口育龄妇女,辖区居委会还定期下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计划生育措施,及时为她们发放避孕工具,需要孕检的马上开据证明免费为她们孕检,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好的落实,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他们不但管理还要服务到家落实到人。真正体现出党的政策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充分体现了由管理到服务这一理念,也除去外来人口育龄妇女的后顾之忧,对检查出的妇科有病的人员,居委会还要跟踪走访,以确保她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外来流动育龄妇女的孩子,也从根本给予了很大帮助。亲眼所见如妇幼保健所的大夫和居委会的主任们在辖区里挨家挨户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走访,按年龄段给孩子打预防针,吃糖丸。从2004年开始在北京上学的务工子女取消了收费,同时北京又建立了多所打工子弟小学,彻底的从根本上给予流动人口的承认,使他们全身心的融入北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

随着2008奥运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党的领导下,北京的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将必然会上一个新台阶,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在大家的努力下早日实现,为自己,为他人,为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做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❽ 法律的感想50字

感想:

法律不仅为治国之工具,应为权利的保障书。不应为形式,更应为信仰。

应有专良法之治,有限政府。在立属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之践行环节体现出法律之基本价值追求。将权力加以有效约束,将行使权力之人有效制约。

(8)环境法学感受扩展阅读:

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法律可以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是从属于宪法的强制性规范,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也可以划分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规范的总称。

❾ 法律事例和感受

案情:
, x: q! M* j0 C2 w2 s8 v) }1 g
! S0 N! H/ z- J/ L& B6 b! K2006年7月,王某来金溪县打工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金溪县开店的黄某,双方很聊得来,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在一起同居生活。此后,王某也经常帮助黄某打理店里的生意。2008年6月17日,双方因一些琐事发生争吵。尔后,王某趁黄某去照顾店里的生意时,利用保管的钥匙打开双方同居租住房屋的抽屉,从里面拿走店里的流动资金30000元逃回到自已的家乡。案发后,黄某多次向王某追讨失款未果后向公安机关报案。2008年9月7日,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7 G# _) A1 a. p+ v9 \

9 T% k, n8 @" Y! d分歧:0 c2 y6 i2 c0 ]. }8 N

, O# J' g0 j( \, ^ B( O T; ~对于本案如何定性,存在着三种意见。' r& Q6 K: o/ g. u6 z8 I% j N7 s4 S( a

" S- i7 T6 Z7 \. H" S1、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不是犯罪。理由是王某与黄某同居两年,抽屉钥匙也是王某保管,王某拿走3万元不是秘密窃取。况且二人同居已形成事实婚姻,财产具有一般共有性质。即使是不合法,也应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近亲属的财物,一般不按犯罪处理。因此,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7 r: Y9 P* r, B
. v1 M8 m u9 F0 W+ W$ y
2、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理由是王某经常帮助黄某打理店里的生意,并受委托保管钥匙,因琐事发生争吵后将代为保管的3万元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构成一般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案件,黄某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诉讼。
& U5 x* A7 I0 A; u) D
. L& i# P* C5 {+ ]7 w! ~& O) F. \3、第三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理由是王某主观上明知这3万块钱是黄某的财产,客观上利用了保管钥匙的方便,采取了秘密窃取的手段盗取了他人的财产,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此,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8 I- @/ t7 n& A& E, k1 {0 Z) Y<br><br> X- @+ l- s6 }评析
. o+ f- g f9 p% K6 A! ], r! h2 E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1 {' i8 C3 D: Q- S, W( _' N% T# q% q e; W. [9 C- s% F! S
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秘密窃取,是指犯罪分子采取自认为不使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窃取财物。主观方面,王某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王某是在与黄某发生矛盾后产生犯罪动机,利用了保管钥匙有利条件,打开租住房屋的抽屉窃取现金3万元逃回家乡藏匿,王某明知这二万元属于黄某,不能合法占有,只能非法占有,并且拒不退还,犯罪故意明确。客观方面,王某是趁黄某离开租住的房屋去照顾店里的生意时,利用自己保管钥匙的有利条件,秘密窃取店里的流动资金且数额巨大,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 \ f: o. W! E7 T& P1 t r) ~
王某与黄某同居共同生活是事实,帮助黄某打理店里的生意也是事实,但并不代表同居期间的财产就是一般共同财产,其同居就认为是自己家或亲友家,协助经营就是合伙经营。首先,这种同居是非法同居,根据民政部1994年2月1日实施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未经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更不能认为是事实上婚姻关系。不能适用视为“偷拿自己家或亲友家财物,不作犯罪处理”的司法解释规定。法律不保护这种不合法的同居关系,因此,《解释》就没有将同居关系列入亲属或亲友关系。其次,王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利用同居关系侵犯他人合法财产,造成他人财产巨大损失,案发后,不能受到法律制裁,显然有失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性,并使这种危害行为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到公民的财产安全,必须加大打击,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非法侵犯

热点内容
民法李建伟视频 发布:2025-08-15 14:04:42 浏览:230
陕西劳动法五险一金 发布:2025-08-15 14:02:37 浏览:475
华政行政诉讼法专业 发布:2025-08-15 13:45:41 浏览:824
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责任6 发布:2025-08-15 13:16:33 浏览:371
古代人的立法 发布:2025-08-15 13:11:31 浏览:163
适航管理条例23部 发布:2025-08-15 13:10:43 浏览:392
经济法民主原则 发布:2025-08-15 13:00:40 浏览:159
泰州弘泰律师 发布:2025-08-15 12:48:36 浏览:751
软件公司的法律环境 发布:2025-08-15 12:34:09 浏览:228
阐述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2:29:11 浏览:347